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4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5071724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4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4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语文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一、理解题目含义或作用。1、题目含义:题目是比喻句、象征句:表层意义+深层意义+效果作用。 题目不是比喻句、象征句:表层意义+深层意义。2、题目作用:象征意义、语带双关、抒发作者感情、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交代文章线索、揭示文章中心、吸引读者、运用修辞及作用。二、某段落或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一)它本身的作用;(二)结合句子语境。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2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赏析或者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先把这个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写出来,再把所指的对象和所表达的情感揭示出来,最后疏通句子,就可以了。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1、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2、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3、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

3、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六、事件的概括归纳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七、表达技巧易混术语区分(一)“方式、手法”的区分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1、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2、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

4、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3、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二)“情”、“景”关系区别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三)描写的角度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语文考试阅读理解制胜三大秘诀:一、仔细审题:多想想题目到底要你答什么(内容),怎样答(形式),一般题读一、两遍,难度题必须读三、四遍;二、用好草稿:用草稿的目的在于反复修改,力臻完美。三、认真书写:工整规范,一目了然;清晰美观,百看不厌。-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