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导学案及答案(公开课).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35067053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6.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导学案及答案(公开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初一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导学案及答案(公开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一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导学案及答案(公开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导学案及答案(公开课).docx(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诫子书导学案班级 姓名 学号 (建议完成时间:25分钟) 【基础检测】.给加点字注音。夫君子之行()淡泊() 年与时驰()险躁() 2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词。夫君子之行:俭以养德:遂成枯落:非学无以广才: 非泼汩无以强萦非宁静无以致远: 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躁则不能治性: 3.翻译句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淫慢()遂成枯落() 悲守穷庐()不能励精() 静以修身:年与时歌:悲守穷庐: 将复何及: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译: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译: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译:年与时驰,意与日去。译:遂成枯落,多不接世。译: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课内巩固】4.如

2、何理解本文中诸葛亮所说的“静”?答:班级【基础检测】1.给加点字注音。 夫君子之行(fu 年与时驰(chi姓名诫子书导学案答案 学号 (建议完成时间:25分钟)淡泊(bo ) 险躁(zao )浮慢( 悲守穷庐(yin ) 遂成枯落(sui )lu ) 不能励精(li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词。夫君子之行: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静以修身: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俭以养德: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来。遂成枯落:最终,终于。非学无以广才:增长才干。 非澹泊无以明志: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非宁静无以致远: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 淫慢则不能励精:放纵懈怠。 险躁则不能治性:轻薄浮躁。 3

3、.翻译句子。年与时触:疾行,指迅速逝去。悲守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将复何及: 又明确志向。达到远大目标。振奋精神。修养性情。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译:用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用俭朴来培养品德。非淡薄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译:不能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没办法明确志向,不能身心宁静就没办法达到远大目标。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译:不学习就没办法增长才干,不明确志向就没办法成就学业。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译: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与时驰,意与日去。译: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遂成枯落,多不接世。译:最终像枯枝败叶,成了年老志衰,没有用处的人,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悲伤的守在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呢?【课内巩固】4.如何理解本文中诸葛亮所说的“静” ?答:“静”指的是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的精神状态。静是修身养德的基础。人 们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静是明志的根本。摒除名 利的束缚和干扰,这就是“淡泊”。宁静、淡泊才能使志向坚定、明确,最终致远。静 是学习的前提。心无旁鹫地学习,可以静静地沉思,可以安静地反思自己的作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