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金山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无答案)(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金山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无答案)(7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金山区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初二物理试卷 (完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2016.6考生注意:1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个大题。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一、选择题(共20分)1上海一年中最高气温约为 A0B20C40D602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没有发生热传递现象,表明这两个物体一定具有相同的A质量B温度C热量D内能3下列物理量中,能鉴别物质的是 A温度B热量 C质量D比热容4如图1所示各实例中,通过热传递方式来改变内能的是 A. 烧煮食物 B. 锯条发烫 图1 C. 屁股“冒烟” D. 搓手取暖5如图2所示的科学家中
2、,其名字被命名为“功率”单位的是 A焦耳 B牛顿 图2 C伽利略 D瓦特 62015年3月30日,我国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将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火箭在加速上升过程中A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 B动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C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D所受的重力和空气阻力是一对平衡力7水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将铜块放入水中,则A温度从铜块传递给水 B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不发生热传递C它们的温度相同,不发生热传递 D热量从铜块传递给水8物理实验中,经常需要多次实验,才能得到结果,下列实验中多次实验不是为了得出普遍规律的是 A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B
3、探究物体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C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密度的实验 D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9如图3所示,轻质杠杆OE可绕O点转动,其中杆上相邻各点之间距离相等,在C点处挂一重为20牛的物体G,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所用的动力图3A一定在E点大小为12牛B可以在B点,大小为24牛C可以在E点,大小为24牛D可以在E点,大小为8牛10如图4所示,底面积不同的轻质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液体质量相等。若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相同高度的液体,则剩余液体的密度、质量m的关系是图4乙甲A甲乙;m甲 m乙B甲乙;m甲 m乙C甲 m乙D甲=乙;m甲 m乙二填空题(27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
4、置。11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在(1)地做着无规则运动,且物体温度越(2),分子运动越剧烈,正因为分子的运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系,所以通常把分子的这种运动叫做分子 (3) 运动。12如图5(a)所示,水沸腾后,盖在试管口上的塞子会受到水蒸气的压力而冲出,此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 (4) 能,图5(b)所示为四冲程汽油机的(5)冲程,这一冲程其能量转化情况与图5(a)中情况 (6) (选填“相同”或“不同”)。(a) 图5 (b)图6 13图6为小明钓鱼时的情景,此时鱼竿可以视为 (7) 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图中小明右手握竿的位置为支点,已知阻力F2为12牛,动力臂与阻
5、力臂之比为14,则小明提鱼竿的力F1为 (8) 牛;若保持图中鱼竿位置和用力方向不变,为减小动力F1,则应 (9) (选填“增大”或“减小”)两手握竿的距离。14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 (10)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酒精的密度为0.8103千克/米3。一圆柱形容器最多可盛质量为2千克的水,它一定 (11) (选填“能”或“不能”)盛下质量为2千克的酒精。水的比热容是C水= 4.2l03焦(千克),其单位读作 (12) 。2千克水如果加热后温度升高20摄氏度,需要吸收热量 (13) 焦。15一个重为1000牛的箱子,在200牛的水平推力作用下,25秒内在水平地面上沿推力方向前进5米,推力对箱子做功功
6、率为 (14) 瓦;在此过程中,重力对箱子做功 (15) 焦。A瓶盖起子 B镊子 图7 C旗杆顶部的小轮 D铁皮剪刀16如图7所示,这些工具中在使用时,能省力的是 (16) ,费力的是 (17) ,属于等臂杠杆的是 (18) ,只能改变力的方向而不能改变力的大小的是 (19) (均选填字母序号)。(a) (b)图9F1AF2A17甲站在0.5米/秒匀速上行的自动扶梯上,乙站在0.7米/秒匀速下行的自动扶梯上,甲、乙两人质量相等,甲上行中动能 (20) (选填“增加”、“不变”、“减少”)。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8所示,该时刻甲的机械能 (21) 乙的机械能。(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7、V20.7米/秒V10.5米/秒图818如图9所示,不计滑轮重及摩擦,分别用力F1、F2匀速提升同一重物A。若F1大小为10牛,则A的重力为 (22) 牛,F2大小为 (23) 牛。若物体A在5秒内匀速上升4米,此过程中拉力F2做的功为 (24) 焦,功率为 (25) 瓦。19为了探究物质吸收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实验小组同学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液体,实验过程及观察到的现象如图10所示。设加热时液体每分钟吸收的热量相等。请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初步结论。(a) (b) (c) (d)加热3分钟 加热5分钟 加热7分钟 加热4分钟图10(26)(27) 分析比较图10
8、中(a)与(b)与(c)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分析比较图10中(c)与(d)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三、作图题(共9分)20在图11中,重为6牛的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该物块所受的重力。酒精甲乙丙图13图11图1221图12中的杠杆保持平衡状态,请在图中画出动力臂L1和阻力F2。22如图13所示,三个相同容器甲、乙、丙分别装有相同质量的水、酒精、盐水,已知乙容器中酒精的液面,请画出甲容器中水和丙容器中盐水的液面。(盐水水酒精)四、计算题(共26分)请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23把质量为4千克,温度为20的铝块加热到70,则铝块吸收的热量为多少?【铝的比热容为0
9、.9103焦/(千克) 】图14AF24重为500牛的物体A与滑轮相连接且置于水平地面上,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14所示。若物体A在4秒内运动的距离SA为2米,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100牛。求: 拉力F。 拉力F所做的功W。 拉力F所做的功率P。BA甲25如图15所示,一轻质杠杆可绕O点转动,在杠杆的A点挂一重为60牛的物体甲,在B端通过细绳施加一个力F,已知OB12厘米,AB6厘米。求: 为使杠杆水平平衡,作用在B端的力F的最小值。 若将物体甲的悬挂点向右移动AB的二分之一,作用在图15B端的力F的最小值将变为原先的几倍。(通过计算说明)26如图16所示,质量为0.2千克
10、、高为0.3米、底面积为2102米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中盛满水。求: 求容器中水的质量。图16 将一个体积为2103米3,密度为2.9103千克/米3的实心均匀物块A浸没在容器内水中后,求整个容器在物块A放入前后的总质量变化量m。A五、实验题(共18分)请按要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答。27在体检时,可以用 (1) 来测量人体温度,它是利用液体的 (2) 性质制成的。测量前,必须用力向下甩几下,利用 (3) 使玻璃管内的液体回到玻璃泡内。28图17是用温度计测取水温的二种方法,其中图 (4) 所示方法是正确的;另一图所示方法的错误是 (5) 。100g 50g 20g 5g(a
11、) (b) 图17 图18 图1929弹簧测力计是用来测量 (6) 的大小的工具,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通常用它来探究动力和阻力在杠杆支点 (7) (选填“同侧”或“异侧”)情况下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开始时,杠杆的位置如图18所示,此时可将左端的螺母向_(8)_移动(选填“左”或“右”)。 然后进行多次实验,实验的结论是: (9) 。30. “测定物质密度”的实验中除了要用到量筒,另一个主要的实验器材是 (10) ,它工作时相当于一个 (11) 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图19所示是砝码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则被测物体的质量是 (12) 克。31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
12、关系”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固态物质做实验,且甲、乙都是长方体形状。实验时,他们用刻度尺和天平分别测出它们的体积和质量,记录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实验序号质量(克)体积(厘米3)19102182032730实验序号质量(克)体积(厘米3)4 11105222063330表一 甲物质(固态) 表二 乙物质(固态)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13)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4)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3)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是:(a)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 (15) 。表三 甲物质(液态) 表四 乙物质(液态)实验序号质量(克)体积(厘米3)10810111620122430实验序号质量(克)体积(厘米3)7 10108202093030(b)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 (16) 。(4)为了进一步研究,他们又通过加热方式使甲、乙物质都变为液态,再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它们的体积和质量,记录数据如表三、表四所示。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三(或表二和表四)的数据及实验现象,可初步得出: (17) 。-第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