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错了么——《敬业与乐业》引文考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梁启超错了么——《敬业与乐业》引文考据.docx(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梁启超错了么敬业与乐业引文考据江苏苏州市景范中学/黄素心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七课为梁启超先生的敬业与乐业一文,这是1922年, 他应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之邀,对该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课文为演讲稿的节选篇。1918年底,梁启超赴欧,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和弊端。回国后他主张发扬传统 文化精神,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这篇文章让我们领略到他的博学,特别 是他对中国儒、释、道等传统文化的熟稔。文章中多处引用名言,这也成为教学的重点。我们在拜读之余对这些引言也加以考据,发现一些疑问,简做阐释以供探究。一、老子说了什么“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 句话,断
2、章取义造出来。”(敬业与乐业)关于“敬业”梁先生以为取自“敬业乐群”一语,此句出自于西汉戴圣的礼记学记, 原文为:“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这“敬业”二字出典非常准确。关于“乐业”,梁先生认为取自老子。的确,老子道德经第八十章有言: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 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其食, 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里有“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一句,但同梁先生所言的,老子里头 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似乎有些出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记有老子的
3、话老子日:“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 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这里倒有“乐业”之说了。但是梁先生引用的,真正本源,却不应该是老子,而是 史记。二、朱子解了什么“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单、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 精微,倒变了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敬业与 乐业)论语学而篇中有言:“子日: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 时。”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学而篇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对于“敬 事而信”,宋代朱熹注日:“敬者主一无适之谓。”我们发现,梁先生引用了朱子对论语学而篇中“敬事而信”
4、之“敬”的集注,语 意相近,但表述方式仍有些微相异之处。梁先生以口语的方式将朱子的集释转述出来未尝不可,只是,似乎应当将这句话改为: 他说过“主一无适便是敬”的意思。否则读者便以为这“主一无适便是敬”是朱子的原话 了。三、庄子还是孔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是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 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所说的敬业, 不外这些道理。”(敬业与乐业)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梁启超讲的是否准确呢?“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出自庄子外篇达生原文为:
5、仲尼日:“子巧乎!有道邪? ”日:“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锚铢; 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臂也,若槁 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 不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痛偻丈人之谓乎! ”由原文可知,这话其实是孔子说的,而非庄子所言,为何文中那误作“庄子” 了呢?究 其原因,或是梁先生误会,或是由于这篇演讲文稿做文字记录时,记录着疏忽了标点符号的 运用。如果将“庄子”二字加上书名号,改为庄子,便顺理了。四、孔子还是子思“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所说的敬业,不外这
6、些道理。”(敬业与 乐业)梁先生所弓I用的“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出自礼记中庸第十四章:“君子 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司马迁认为,礼记中庸是子思所作,但不一定是子思一人之作。孔子世家也说, 子思曾困于宋,“作中庸”,原文为一子思曰: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 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 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已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可见,“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似乎是子思对于君子行为规范的一点诠释,而非孔 子的言论。但子思为孔子之后,其中庸之言以为记录孔门为人心法(中庸开篇,子程子曰:“不 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 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於书,以授孟子),以此认为此言为孔子所说似乎也未尝不可, 只是有待于对中庸的深入考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