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在牛肚子里旅行》优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在牛肚子里旅行》优质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0在牛肚子里旅行【课前解析】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利用童话的手法讲述了两只小蟋蟀在玩耍时 有一只不小心被牛吞进肚子里。另一只利用积累的科学知识帮助它从牛肚子里逃出来的故事。 这篇课文将科学知识与童话融为一体,贴近生活,语言生动,故事情节起伏跌宕,吸引读者。关注文本:本文特别应该关注的就是蟋蟀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而这个路线就是 本篇文章所要讲明的一个科学知识:反刍。关注结构:课文按故事发展“起因一经过一结果”的顺序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6段) 写两只蟋蟀玩耍时的情景。第二部分(7-19段)写蟋蟀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第三 部分(2021段)写红头脱离危险后的情形。关注表
2、达:拟人的表达手法是童话不可缺少的因素。本课运用语言和心理描写的手法比 较多。通过朗读感受两只小蟋蟀的心情变化。另外,本课从孩子们熟知的事物着手,素材贴 近生活,让读者有亲切之感。关注实践:心理描写和童话的丰富想象是本课的重要特点。所以,阅读本课,既要边读 对话边感受两个小蟋蟀的心情变化,又要边讲边演,感受童话的丰富想象。【教学目标】1 .认识“咱、偷”等10个生字,读准“答、应”等3个多音字,会写“旅、咱”等13个字,会 写“旅行 要好”等18个词语。2 .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3 .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到
3、它们之间的真 挚友情。4 .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教学重点】1 .认识“咱、偷”等10个生字,读准“答、应”等3个多音字,会写“旅、咱”等13个字,会 写“旅行 要好”等18个词语。2 .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3 .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 挚友情。【教学难点】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4 .学生练写。(学生的书写工具已经由铅笔变为钢笔,写字教学要注意提示使用钢笔写字的基本方法,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5 .点
4、评学生写的字。四、作业设计1 .练习写生字,巩固记忆。栋理板吊在牛肚子里旅行旅咱偷救命拼扫 胃管乎流泪算 第二课时2 .朗读课文,为下一节课的细读感悟奠定坚实的基础。1.2.3.4.课时标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对话时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懂得当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要真心帮助别人。 了解牛吃食物时的反刍现象。重,点难点重占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感悟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懂得当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作用是巨 大的。难点了解牛吃食物时的反刍现象。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2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在牛肚子里旅行这篇课文。二、
5、细读感悟1 .默读课文,边读边想,红头的这次旅行,都到过哪些地方呢?结合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红 头:牛嘴里一牛肚子里(从第一个胃到第二个胃)一牛嘴里(清晰地展示出红头的旅行路线。)2 .这是一次危险的旅行,红头的转危为安离不开青头的帮助。沿着红头的旅行路线,边读边画出描 写青头的句子。想一想,青头是怎样帮助和鼓励红头的呢?老师随机板书:青头:鼓励 帮助3 .交流指导,品读感悟。在牛嘴里创设情境:“青头和红头正在兴致勃勃地玩捉迷藏呢,红头悄悄地躲在一个草堆里。这时意外发生了, 一头大黄牛低下头吃草,可怜的红头和草一起被大黄牛吃到嘴里去了。瘦小的红头只能看到大黄牛那白白 的牙齿,你能想象红头此时
6、的心情吗? ”学生可能会说到“害怕、慌张”,老师顺势而导,让学生带着自 己的体会去读红头的话。在一问一答中,通过想象朗读,学生体验到了当时的危险场面。接着老师继续 问:“这时青头是怎么帮助和鼓励红头的呢? ”指名读相关的段落,引导学生明白青头是在告诉红头保全 自己的方法。理解透彻青头话语的用意后可以这样问学生:“再读这一部分,说说你在这些描写青头的句 子中能体会到什么。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引导学生抓住“大吃一惊、一下子、不顾、一骨碌、大 声喊”这些词语体会青头不顾自己的安危,一心只想救朋友。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再次进行朗读比赛,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读出青头在朋友遇到危险时那种着急、关心朋友
7、的心情。在牛肚子里过渡语:当红头听说大黄牛会把它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时,红头是怎么想的呢?(指名说出红头大哭以 为自己马上就要死掉了。)此后再次创设情境:“红头已经进了牛的肚子里,里面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 你能想象此时红头的感受吗? ”学生可能说出它害怕,近乎绝望了。老师问:“如果你就是红头,在听到 青头的话后,你会怎样回答? ”待学生回答后再次追问:“做为朋友的青头此时又在做什么呢? ”读相关 的段落,谈体会。在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中使学生悟出青头是在用话语鼓励红头,给它以信心。青头的知识 丰富,明白牛吃食的特点,在危急的情况下,能用上这知识帮助自己的朋友。理解透彻后再次进行朗读训 练,此时可
8、以采用分角色读,体会青头对朋友的真心鼓励。读后提问:“假如你就是在牛肚子里的红头, 听了青头的话,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学生想象青头的话产生的作用和结果,初步感受遇到困难时,朋 友的力量是多么的巨大。回到牛嘴里红头终于又见到了光明,可是它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想一想这时如果没有人帮助它,会发生怎样的 情况?学生可能会说红头会被牛吃掉J此时老师话锋一转:“多亏红头有个好朋友,青头是怎么做的? ” 指名说一说青头的做法。想象对话在青头的帮助下,红头死里逃生,这时它会对青头说些什么呢?同桌一人当青头,一人当红头,想 象它们当时的对话。充分交流后再进行全班交流。分角色朗读再次体会红头和青头的心情。三、
9、总结升华读了青头和红头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你想说些什么?你能从文中找到充分说明“红头和青头是非 常要好的朋友”的句子吗?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红头和青头是好朋友,我们每个人也 有自己的好朋友。读了它们的故事,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朋友呢? ”让学生懂得朋友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帮助他,我们的帮助 对他来说很重要,从而突破本课的教学重点。四、延伸扩展这篇童话故事,还包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那就是牛吃食的特殊之处。指名学生读文中相关的语句, 了解牛的反刍现象。五、布置作业1 .画一画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2 .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栋理板书在牛肚子里旅行红头:牛嘴里 牛肚子里(从第一
10、个胃到第二个胃)牛嘴里 青头:鼓励帮助露教学反思教学本课时,我首先引导学生由题目入手,因为题目体现了故事的主要情节,它是新鲜的,引人遐思 的。三年级正处于由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向高年级的阅读教学的过渡时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对于三年级 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因此设计教学时,我特别注重层次性。在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讲故事,在叙述 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简明”的要求,最后以填空的方式完成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第二课时中我主要 采用语言创设情境的方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体会人物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从而感知好朋友会在 我们遇到困难时想尽一切办法来给予帮助。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咱、偷”等
11、10个生字,读准“答、应”等3个多音字,会写“旅、咱”等13个字,会 写“旅行、要好”等18个词语。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能按课文故事发展的顺序分段。【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导入新课1 .(出示课件3)猜谜语:家住暗角落,身穿酱色袍,头戴黑铁帽,打仗逞英豪。(打一昆 虫)预设:蟋蟀2 .(出示课件4)揭示课题:有两位蟋蟀是好朋友,一位叫“青头”,一位叫“红头”。有一 天,那只叫红头的蟋蟀跑到牛肚子里作了一次旅行。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 找答案。3 .教师板书课题,(板书:在牛肚子里旅行)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了解课文内容1 .(出示课件5)请学生
1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 遍。2 .学习生字词,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出示课件6)(1)指名学生朗读词语,评价读得是否正确。(2)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识记、理解生字。教师相机提示:“齿、嚼、吞、胃、咽”这五个生字可以整组识记。它们都和吃东西有关, “嚼”是用“牙齿”咬的,“吞”和“咽”是把东西吃下去,吞到肚子里其实就是到“胃”里。(3)交流多音字,让学生在语境中比较辨读。(出示课件7、8)“答” “应”在“答应”中读血、ying, “答”在“回答”等词语中读“应”在“应 该”等词语中“ying”。“骨”在“一骨碌”等词语中读gti,在“骨头”等词语中读gM(4)进
13、行识字游戏,检验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出示课件9)3 .梳理课文主要内容(1)(出示课件10)请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把课文 分成哪几部分?(2)交流反馈,明确课文层次划分。(出示课件11)1-6自然段:青头、红头玩捉迷藏。779自然段: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20-21自然段:红头脱离危险。(3)(出示课件12)引导学生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填空,请学生补充:课文讲了两只小蟋蟀在(),叫()的小蟋蟀不幸误入(),在牛肚子里作了一次惊险的(),最后在()的帮助下侥幸逃脱危险的经历。(设计意图:通过按照提示说关键词语来概括故事,引导学生学习总结概括段意的方法
14、, 提高其概括能力。)三、默读课文,了解旅行路线1 .(出示课件13)请学生默读课文,组内讨论:红头怎么会到牛肚子里旅行呢? 预设:红头和青头玩捉迷藏,红头躲在草堆里,被大黄牛吃到肚子里去了。2 .(出示课件14)过渡: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是怎样的?3明确学习任务:默读课文7-19自然段,圈出关键词,完成红头的旅行路线。4 .交流反馈。(出示课件15-17)(1)小组展示交流圈出的关键词:嘴里、第一个胃、第二个胃、牛嘴、喷了出来(2)过渡:圈出了关键词,接下来我们借助关键词梳理“红头历险”的过程。出示填空,请学生补充:红头先被牛卷进了(),再被吞进(),接着来到(),然后回到(),最后()
15、o(3)指名学生在黑板上画一画红头的旅行路线图,教师相机帮助学生一起完成板书。嘴一第一个胃一第二个胃一嘴(板书:嘴一第一个胃分第二个胃一嘴)(4)课件展示牛的胃部结构图,明晰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5)提问:红头为什么能从第二个胃回到嘴里呢?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词句,交流。画出青头话中包含的牛吃食特点的句子,如“躲过它的牙齿”“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 有四个胃”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圈出词语“不会仔细嚼”“吞到肚子里去”“四 个胃” “重新送到嘴里”,从而了解牛吃食的特点。相机出示“小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反刍现象。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经过了 “牛嘴、第一个胃、第二个胃”,又回到牛嘴里,最后
16、被喷了 出来。这一过程,被称为“反刍”。(设计意图:小组学习,师生合作画出路线图,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红头旅行路线的理解。 通过在文中找词句,结合“小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反刍现象,感受科学童话的魅力。) 四、指导书写1 .指导书写本课生字。(出示课件18)(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字的结构和需要注意的笔画。(2)重点指导“旅、命、管、流、算”,教师范写。(出示课件19-23)旅:左半部分“方”先写横折钩再写撇。右下部分笔顺是撇、竖提、撇、捺,捺是主笔, 要舒展。命:人字头的撇、捺要写得舒展。中间短横不能漏写。左下“口”要写得上宽下窄。右 下单耳旁的竖靠近竖中线。管:竹字头要写得扁,左右两部分要紧凑。中
17、间的宝盖写得宽一些。流:右上部分要写得紧凑一些,右下部分要写得宽一些,撇、竖、竖弯钩三笔间距相等, 和三点水的提齐平。算:中间的“目”要写得短而扁。最下边的横要写得长,将整个字稳稳托住。(3)学生书写,展示评价。2 .抄写“旅行、要好”等18个词语。五、巩固练习,布置作业1 .课堂演练。(出示课件24-26)2 .布置作业。(出示课件27)(1)抄写生字3遍。(2)阅读、收集有趣又惊险的故事与同学们分享。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2 .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 挚友情。3 .能
18、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在黑板上呈现上节课梳理的红头的旅行路线图。引入:(出示课件29)上节课,我们知道 红头在牛肚子里经历了一场惊险的旅行。在旅行的过程中,红头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呢?这节 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二、聚焦对话,体会人物内心,感悟真挚友情1 .(出示课件30)布置学习任务:朗读课文第7-19自然段,画出描写红头表情动作的词 语,体会红头的心情。(板书:红头)2 .学生交流反馈。(1)教师相机出示句子,引导交流。(出示课件31-33)令 “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令 “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教师引导:红头
19、为什么拼命地叫?红头说的话里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省略号?预设:红头是因为害怕和紧张才会拼命叫的。省略号说明红头处境很危险,它现在很害 怕,用尽全身力气在喊叫。(板书:紧张、害怕)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红头哭起来。今 “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 红头悲哀地说。今 “谢谢你!”红头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教师引导:瞧,它一个不小心就被牛吃掉了。在这种紧张和害怕的心理下,红头是多么 的伤心啊!你感受到了什么?是从哪个词语感受到的?预设1:我从“哭”感受到红头的无助。预设2:我从“悲哀”看出红头已经不抱有任何幻想了。(板书:悲哀、绝望)令红头看见自己的朋友,高兴得流下了眼泪:“谢谢你”提问:红头为什么
20、高兴得流下了眼泪?预设:因为红头脱险很高兴,同时感激青头。(板书:感激)(2)代入角色有感情地读一读红头的这些话。比如:第一个句子语速要稍微快一些,表 现出红头的慌张;第二个句子要读得断断续续,读出红头绝望的心情。3 .(出示课件34)布置学习任务: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时,好朋友青头又是怎样的心情? 它是怎么做的?请同学们读一读文中描写青头的语句,圈画关键词。(板书:青头)4 .学生交流反馈,教师相机出示句子:(出示课件35-38)今青头大吃一惊,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扫,青头就给摔在地上 了。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点拨:“蹦” “摔” “爬” “喊”等动词,以
21、及“一下子” “不顾”“一骨碌”“大声”等词语 可以感受到青头的着急、勇敢。(板书:着急、勇敢)今 “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 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点拨:“不要怕,你会出来的”是青头对红头的安慰。(板书:安慰)今“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 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点拨:“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是青头对红头的鼓励。(板书:鼓励)今 这时,青头爬到牛鼻子上,用它的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点拨:“爬,“蹭来蹭去”表现了青头的机智、勇敢。(板书:机智)今 青头笑眯眯地说
22、:“不要哭,就算你在牛肚子里作了一次旅行吧!”点拨:从“笑眯眯”可见青头的乐观。(板书:乐观)5 .同桌合作分角色读青头和红头的对话,读出相应的语气。(1)学生自由练读,展示。(2)启发学生思考:从青头和红头的对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 好的朋友)6 .(出示课件39)引导学生关注课后第二题,默读全文,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青头和 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预设:第11自然段青头不顾危险蹦到牛背上第13自然段青头安慰红头第15自然段青头指挥红头,而红头相信青头。第18自然段红头脱险,青头高兴地安慰它。7 .小结:(出示课件40)当朋友遇到困难和危险时,我们要给予帮助和鼓励,运用
23、智慧战 胜困难,青头就是这样做的。(设计意图:通过圈画关键词句、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谈体会等方式,帮助学生走 进人物的内心,体会人物的心情,从而感悟红头和青头间的真挚友情。)三、借助路线,练讲故事(出示课件41)1 .过渡:红头的旅行真是惊险。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吧!提示:(1)借助红头的旅行路线图把握故事的主要情节。(2)借鉴课文中表现主人公动作、心情的语句,把故事讲得更加丰富、生动。2 .学生自由练习讲故事。3 .指名学生讲故事,教师相机提醒一些关键的词句。比如表现红头心情变化的词句“拼命、 哭起来、悲哀、高兴得流下了眼泪”等,表现青头动作的词句“一下子蹦到牛身上、一骨碌 爬起来、
24、爬到牛鼻子上、蹭来蹭去”等,以丰富自己讲述的内容。4 .同桌之间互讲故事。(设计意图:本环节紧扣前一个环节的重点,引导学生借助路线图,抓住表现人物动作 和心情变化的词句,练习讲故事,既有讲故事方法的指导又有故事内容的铺垫,降低学生讲 故事的难度。)四、课堂总结,概括主题1 .课堂小结。(出示课件42)我们从青头和红头的友谊中知道:(1)生活中,遇到朋友有困难,我们要鼓励朋友、帮助朋友。(2)知识就是力量,正确地使用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战胜困难,所以我们一定好好学习, 多看各种各样的书,做一个博学的人。2 .主题概括。(出示课件44)这篇课文讲了青头在好朋友红头被牛吞掉以后,用知识巧妙救出红头的故事
25、,表现了青 头的智慧,对朋友真诚的关爱,以及勇敢无畏的精神。五、巩固练习,布置作业1 .课堂演练。(出示课件45、46)2 .布置作业。(出示课件47)(1)抄写生字3遍。(2)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3)完成素养提升本课练习。【板书设计】在牛肚子里旅行嘴匚第一个胃匚 第二个胃口嘴/红头:紧张、害怕、悲哀、绝望、感激a青头:着急、勇漱、安慰、戟励、机智、乐观【教学反思】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篇有趣的科普小品 文。文章通过两只小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不幸被吞进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旅行” 了 一次,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告诉学生一个科学小知识:牛有四
26、个胃,吃食时具有反刍 现象。课文情节离奇,主题突出。是学生学习和练习写作的一篇好教材。教材选编课文的目的 是落实“感受童话故事丰富的想象”这个语文要素,让学生边读边想象,感受故事所带来的魅 力。本文虽然篇幅比较长,但由于情节曲折离奇,反倒特别吸引孩子们。本文语言丰富生动。 红头与青头的对话,以及青头的动作描写,体现了青头的机智勇敢、沉着冷静,是学生反复 品味和朗读的好材料。文中有关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想象和表达的机会。因此, 我引导学生梳理并画出红头的旅行历程,让学生讲述红头的旅行,然后再仔细品读相关语句, 并引导学生在想象中朗读,在朗读中体验着红头的情感。学生就是在朗
27、读、想象、表达的过 程中将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落实了语言要素,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10在牛肚子里施行,济妙析教材;本文是一篇有趣的科学童话。主要写两只蟋蟀在玩捉迷藏时,其中一只不幸被牛吞进肚子里,在牛 肚子里“旅行”了一次,最后在另一只蟋蟀的帮助下,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告诉学生牛反刍的科学知识。 更让学生明白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引导学生遇事要冷静、机智、勇敢。本篇课文篇幅较长,但是情节生动有趣,三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 课文中表现的牛有四个胃,牛吃食物时有反刍的现象大部分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学生感到新奇,但是在初 读课文的时候不一定能理解。因此在教
28、学中,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通过自主查找资料,了解一些 关于牛胃的结构和特点的知识。在教学中,先让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通过自主查找资料,了解一些关于牛胃的结构和特点的知识。 教学中要通过对重点句子的品悟来体会好朋友之间的互相关爱。可借助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心情。 通过画一画,了解牛胃相关的知识。【知识与技能】1 .会认10个生字,掌握3个多音字,会写13个字,会写重点词语。2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对话时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3 .默读全文,找出能体现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4 .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能借助路线图把这个故事
29、讲给别人听。【过程与方法】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抓住重点语句,帮助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使分角色朗读到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青头的话,让学生懂得当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教育学生要真心帮助朋友,遇事 要冷静、机智、勇敢。重占1 .会认10个生字,掌握3个多音字,会写13个字,会写重点词语。2 .体会人物对话时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难点引导学生感悟童话故事中所蕴含的浓浓的友情。教师:生字、词卡片,课件。学生:了解牛胃知识,准备画纸。2课时第一课时1 .会认10个生字,掌握3个多音字,会写13个字,会写重点词语。3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重占2=.八、会认10个生字
30、,掌握3个多音字,会写13个字,会写重点词语。难点感知课文内容。一、谈话导入,课题质疑1 .同学们,你们去过外地吗?你们去那里干什么?(指名学生说)在学生说到兴起时,老师及时总结: 人们为了办事或游览从一个地方去到另一个地方(多指路程较远的)就叫旅行。2 .学习“旅”字。“旅”是本课要求会写的字,老师板书“旅行”时要求学生一起书空,并引导: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 ”如果学生没有好的办法,老师可以提供一个形象的谜语“西方人横卧, 下穿半截衣”来帮助学生记忆。3 .质疑课题:今天我们要来进行一次特殊的旅行,板书“在牛肚子里”,把课题补充完整。读一读 后质疑:读完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呢?二、
3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自读课文,试着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2 .自读结束后,让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3 .指名读文,指导读正确、读通顺。(在这篇课文中,“贮藏、悲哀、一骨碌”中的“贮、哀、碌”虽 然不是要求会认的字,但学生也很陌生,需要老师指导其读音。还有一些长句子的朗读,比如:“可怜的 红头还没有来得及跳开,就和草一起被大黄牛吞到嘴里了。”学生不容易读通顺,这时可以多叫几个同学 读,必要时老师可以范读。)4 .课文中的生字你们都认识了吗?老师来考考你们。(老师通过出示词卡,采取自由读、指名读、小 老师领读等多种形式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自学情况。)在读词卡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字音老师及时提醒。出示多音字“答” “应”和“骨”的读音及 组词,引导学生掌握。5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A.默读课文,思考:你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红头“旅行”的故事吗?8 .你能用两三句话说清课文讲的主要意思吗?C.完成填空练习,准确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青头和红头是()。有一天,红头不小心(),青头()o在青头的帮助下,红头(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1 .出示字卡,先进行抽读,再练习组词造句。2 .学生小组内说说生字的间架结构,交流书写时要注意什么。3 .教师范写,易错的地方用彩笔标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