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老山界》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35031028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课《老山界》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6课《老山界》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6课《老山界》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课《老山界》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6课老山界(教读课)(共2课时)一、教材与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于记事类文章的阅读,已有一定的经验基础,但也往往存在一 些缺乏,比方在阅读时,不能够将文章作为一个整体去把握,不能够将记事的各 个局部联系起来。本文按照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展开表达,写的事情虽不少,却 线索清晰,详略得当,将整个翻山过程写得十分清楚。这种写法学生比拟容易掌 握,可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边阅读边勾画,同时调动体验和想象,梳理红军翻山 的经过。文章虽以记叙为主体,但穿插着很多生动、细腻的富于抒情气息的描写, 可以让学生用批注的方法加以赏析,感悟红军战士的精神品质。二、教学目标1 .梳理红军翻越

2、老山界的经过,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重点)2 .品味文中精彩的语句,体会作者在行文中寄托的思想感情。(难点)3 .感受文章所传达的精神品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三、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诵读七律长征毛主席的诗七律长征中,讲到了雄伟险峻的“五岭”,其中有一座山 岭叫做越城岭,这座山高三十里,悬崖峭壁,十分险峻,是“五岭”中最险的一 座山,也是红军翻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它被称为老山界。红军战士是怎样 翻越这座“难”翻的山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倾听一位亲身经历过这次翻山战 斗的老红军陆定一的描述吧。紧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让学生对“红军翻越了一座怎样 的山”“红军是如何翻越大

3、山的”产生好奇,从而为下面的自主阅读做铺垫。(二)作者简介陆定一(1906-1996),江苏无锡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长征时,在红军 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宣传部工作,后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他长期负 责党的宣传和文教工作,为建设和开展我党的政治宣传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三)历史背景(结合作业本预学一)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的主张,但国民党政府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调动大军“围 剿”红军和各革命根据地。1934年10月,中共中央被迫放弃根据地,实施战略 转移,开始长征。红军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于12月间越过广 西

4、东北角的老山界,以超乎寻常的勇毅,突破乌江、金沙江、大渡河三道天险, 爬雪山过草地,长驱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老山界是长征 途中红军翻越的“第一座难走的山”。结合时代背景,让学生处在一定的情境中感受红军战士行军的艰难,感同 身受。(四)自主阅读,梳理翻山过程(结合作业本任务一)提醒学生阅读时要扣住“文章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进和地点的转移来表达 的”这一问题,边读边勾画出标明时间、地点的文字,概括其时其地所发生的 事。(五)研读探究文中写道“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那么红军战士在 翻越老山界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呢?红军战士面对困难的态度如何呢?(结 合作业

5、本任务二)细读语段,把握方法。引导学生寻找课文中典型的语句、语段,学会分析 体会。(六)品味语言,感悟精神(细节批注)1 .部队今天非夜里行军不可,她的房子和篱笆都是枯竹编成的,我们生怕 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告知我们 的部队不准拆篱笆当火把。我的批注:“生怕”是“很怕”的意思,“显眼”是“明显而容易被看到,以 引人注目”的意思,用这两个词,强调我们的部队严禁拆瑶民的篱笆做火把,充 分表现了红军对瑶民利益的关切和保护,也说明这是一支关心群众、保护群众的 人民军队。2 .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 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

6、去。“不要落伍呀!”“不要落后做乌龟呀!”“我们顶着天啦!”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我的批注:通过对红军战士的语言和笑声描写,表现了红军战士相互鼓励的 团结精神,渲染了顽强不屈的斗志和乐观向上的英雄气概。3 .但这是没有方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 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我的批注:“横着心”说明战士们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和严明的 组织纪律性。“一会儿就酣然入睡了”既说明战士们太疲劳了,又写出了他们置 生死于度外、沉着镇定、襟怀坦然。4 .通过以上的学习活动,你体会到红军战士什么样的精神?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把握红军崇高品质,可以

7、从细节入手,结合具体表达和描写,引导学生从 多方面深入思考感悟(七)小结本课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一起梳理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和遇到的困难,发现这篇文章通过时间和地点串联起来的。我们还一起学习了批注赏析的方 法,欣赏了文章当中精彩生动的描写,感受到了红军战士们的崇高革命精神。(A)布置作业.掌握课后读读写写生字词。1 .完成作业本上相关作业。2 .批注赏析文中描写红军战士的相关语句或段落,感受人物的精神。第2课时(一)品味景物描写,感悟崇高品质描写景物不仅能丰富文章内容,还能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情感和精神。细读课 文,找出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并加以批注。(结合作业本任务三)K例如XL满天都是星光,火

8、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 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 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我的批注:“之”字形说明山路曲折迂回;火把“与星光接起来”,写山势 之高大险峻。“许多”既说明有成千上万的红军战士在攀登,又说明山路的曲折 陡峭。“奇观”表现人、夜色、高山交织在一起的壮观而奇特的景象。通过对火 把的描写绘出了一幅星夜行军图,火光与星光相接,暗示了山势陡峭,而此时战 士还有说有笑,互相鼓励,表现了红军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2 .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 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9、我的批注:作者从不同的视角方位,通过描写向上向下看到的火把的景象, 形象地表现了山路的陡峭险峻,以及红军战士不怕困难、坚强勇敢的大无畏精神。3 .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 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 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 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 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我的批注:前面三句中运用比喻,把星星比作宝石,把夜空比作黑色幕布, 写出夜之深沉、星之明亮。又把黑的山峰比作巨人

10、,把山谷比作深井,既突出了 山势的险峻和连绵,又暗示了红军的艰难处境。最后一句通过四个形象的比喻写出声响的起伏变换,形象地写出了人在困倦 之时,耳边的声音似有非有、朦胧变化的情景。红军战士虽然处境艰苦,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他们前进的动力。这些景物的描写,也表现了他们的革命乐观主 义精神。4 .路上有几处景致很好,浓密的树林里,银子似的泉水流下山去,清得透我的批注:路上的景色明朗清新,展现了一种前景光明的意境,表现出战士 们克服困难后的欢畅、轻松的心情。品读文中细腻生动的景物描写,一步步引导学生体会领悟作为红军这一革 命队伍的崇高品质。(二)问题探究本文记叙的是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文章开头作者

11、为什么要花大量笔墨写 红军战士造访瑶民与瑶民攀谈的情节呢?1 .瑶民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男人大概是因为听说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她看到 红军,先是非常“惊惶”;经过攀谈,她渐渐了解了红军;当红军战士讲到她的 苦难时,她不由“哭” 了。她拿出仅有的一点米,放在房中间木头架成的一个灶上煮粥;当红军送她粮 食,她“欢喜”的接受了。2 .为什么发生这样的变化?一是红军的宣传,使她知道了红军是穷人的队伍而不是欺压百姓的军阀;二 是红军战士对穷苦百姓的关心和帮助使她感动。3 .从中可以看出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为人民谋福利 军民一家亲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文章开头这样安

12、排叙事的用意,以及这样安排文章层 次的好处(三)课堂延伸1 .在红军战士们的努力之下,老山界终于被翻过去了。但是长征之路才刚刚开始。在文章结尾作者说: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但是 我们走过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以后,才觉得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 地方来,还是小得很。2 .展示红军长征的地图、路线和路程,让学生认识到老山界这样的山在长 征中是微缺乏道的,使学生对红军战士们肃然起敬。正是红军战士们的坚强意志, 必胜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他们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最终完成了一个伟大的 壮举。3 .观看视频“两万五千里长征行程”简介。(四)课文小结本文是回忆长征的经典名篇。课文按照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展开表达,真实、 生动地记叙了红军在长征中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老山界的全过程,表现了在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 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