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卫生统计学(Health Statistics)课程编号:学 分:4学 时:63 (其中:讲课学时:45实验学时:18上机学时:)先修课程:基础医学、高等数学及必要的医学知识。适用专业:卫生检验与检疫教 材:卫生统计学,方积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卫生统计学是卫生检验专业教学计划中具有承上启下意义的专业基础课,它建 立在数学、必要的基础医学等课程知识的基础上,为生化检验、食品检验、水质检验等 专业课的学习和毕业后的科学研究打好坚实的基础。卫生统计学的基本任务是:1 .掌握基本的医学研究统计设计;2 .掌握卫生统计学基本原理和方法;3 .掌握诊断试验评价及质量控制的基
2、本原理和方法。卫生统计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以医学及卫生检验过程为背景,运用概率统计等基本 原理考察、解决和处理卫生检验中的实际问题,研究方法主要是理论解析和在理论指导 下的实验研究。本课程强调宏观观点、概率的观点、逻辑推理、定量运算及实验设计能 力的训练,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一)绪论1、教学内容(1)本课程的性质、研究对象与方法、目的、任务;(2)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3)卫生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A、总体与样本;B、资料和变量;C、统计量与参数;D、概率。(4)学习卫生统计学应注意的问题。2、基本要求(1)掌握卫生统计学的定义、其研究的主要内
3、容;(2)熟悉统计工作的步骤(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3)掌握统计资料的类型以及几个统计中的基本概念,如同质与变异、总体与样 本、概率等;(4)掌握学习本学科的意义以及学习方法。3、重难点重点和难点是掌握学习本课程的几个基础概念。学习方法有别于其他学科。(二)定量变量的统计描述1、教学内容(1)频数分布与频数分布图及其应用;(2)集中趋势的描述;(3)离散程度的描述;(4)常用统计表 列表原则与实践;(5)常用统计图制图通则与常用统计图的应用范围;(6)医学论文统计报告的要求2、基本要求掌握数值变量集中趋势的表达一平均数(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重点是其适用 范围和应用条件。
4、熟悉频数表的概念、编制和应用,平均数的计算以及在卫生检验中的 应用。了解频数分布的概念,百分位数的计算。掌握数值变量离散趋势的表达,标准差的计算和应用。熟悉极差、方差和变异系数 的意义及计算。了解四分位数间距,自由度。掌握统计图表在科技论文中的规范表达。熟悉各种常用图表的基本要求和适用范围。熟悉医学论文统计报告的要求3、重难点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时统计量的选择(平均水平与离散程度)。医学论文如何 规范地用统计图、表及统计指标正确表达。(三)定性变量的统计描述1、教学内容(1)常用相对数 率、构成比、相对比;(2)应用相对数的注意事项;(3)标准化法直接法、间接法;(4)动态数列及其分析指标。2、
5、基本要求掌握分类变量的统计描述(相对数)应注意的问题和标准化法的意义及基本思想。 熟悉相对数的概念,率、构成比和标准化率的计算。掌握动态数列的概念、动态分析的 水平指标和速度指标、长期趋势和季节变动;了解相对比。3、重难点定性资料的率与构成比,相对数应用的注意事项。(四)常用概率分布1、教学内容(1)二项分布的概念、均数与方差、二项分布的正态近似、样本率的分布;(2)二项分布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3)泊松分布的概念、均数与方差、可加性、与二项分布和正态分布间的关系;(4)泊松分布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5)正态分布及其应用2、基本要求掌握二项分布的定义和应用条件。熟悉二项分布的性质。了解二项分布
6、的概率函数 和密度函数,分布图形等。掌握泊松分布的定义和应用条件,熟悉泊松分布与二项分布 及正态分布之间的相互关系。熟悉泊松分布的应用。了解泊松分布的概率函数和密度函 数,分布图形等。对于泊松分布资料,了解正态分布的概念和特征,熟悉标准正态分布 及正态分布的应用(估计频数分布、制定医学参考值范围、质量控制、统计处理的基础)。掌握与二项分布、正态分布间的关系,了解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之比较,熟悉两样 本均数间的比较。3、重难点两种离散型分布的应用,以及与正态分布间的关系。正态分布曲线下的面积规律、 正态分布在医学研究中的正确应用。(五)统计推断基础1、教学内容(1)均数的抽样误差标准误;(2) t
7、分布 概念、图形与特征、与标准正态分布间的关系;(3)总体均数的估计 可信区间的概念、总体均数可信区间的计算;(4)假设的基本原理与步骤;t检验与u检验;(6)两类错误及假设检验的注意事项;(7)可信区间与假设检验的区别及联系。2、基本要求(1)掌握抽样误差的概念与表达一标准误的计算;(5) 了解几种常见的抽样分布;(3)掌握参数估计的意义,熟悉总体均数的区间估计;(4)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和一般步骤;(5)掌握三种不同形式的t检验(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配对设计数值资料以及成 组设计的两样本均数比较)的应用条件和计算;(6)熟悉u检验的原理,了解其应用;(7)熟悉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掌握假
8、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8) 了解正态性检验的意义及其检验的原理和方法;3、重难点(1)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与步骤(2)三种设计的t检验的区别与正确选用(3)两类错误(六)方差分析1、教学内容(1)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2)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3)配伍设计的方差分析;(4)多个样本均数间的多重比较;(5)变量变换;2、基本要求掌握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以及完全随机设计、配伍设计的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 熟悉多个实验组与一个对照组的比较、多个样本均数间的两两比较,了解多个均数比较 为何不能用t检验,多个方差齐性检验以及变量变换。3、重难点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以及不同设计方差分析的选用。(七)分类资料的
9、假设检验1、教学内容(1)样本率与总体率的比较;(2)两个样本率的比较;(3)多组率或构成比的比较;(4)配对四格表资料的卡方检验;(5)四格表资料的确切概率法。2、基本要求对于二项分布资料,熟悉用直接计算概率法比较样本率与总体率,了解正态近似法; 掌握两样本率比较的卡方检验之基本思想,四格表资料的卡方检验及其校正。对于泊松 分布资料,掌握与二项分布、正态分布间的关系,了解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之比较,熟 悉两样本均数间的比较。熟悉行X列表资料的卡方检验及其注意事项,了解卡方分割的 意义和方法、似然比卡方检验的方法和应用。掌握配对分类资料的卡方检验的方法和应 用,尤其是两分类资料。了解四格表直接计
10、算概率法的方法、原理。3、重难点四格表与配对四格表资料的统计分析的区别与应用。(八)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1、教学内容(1)非参数统计简介;(2)配对设计符号秩和检验;(3)成组设计的秩和检验;(4)多样本的两两比较;2、基本要求掌握非参数统计的概念及其优缺点。熟悉配对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的基本 思想和方法。了解多个样本比较和配伍组设计以及多个样本间两两比较的秩和检验。熟 悉等级相关的概念和应用范围。3、重难点非参数统计的概念、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医学研究不同设计时非参方法的选择。(九)双变量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1、教学内容(1)直线回归 概念、直线回归方程的求法、检验、区间估计、应用;(2)
11、直线相关 概念、相关系数的计算及检验;(3)过定点的直线回归;(4)直线回归与相关的区别与联系、注意事项。(5)等级相关2、基本要求熟悉相关与回归的基本概念。掌握直线回归分析的概念和具体步骤,熟悉直线回归 的区间估计和直线回归方程的应用,过定点的直线回归的求法以及在卫生检验中的应 用。掌握直线相关的概念和相关系数的意义,了解其分析步骤。熟悉直线回归与相关的 区别和联系以及设计应用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了解曲线直线化的方法。3、重难点直线回归与相关是两种不同的方法,何时选用哪一种方法尤为重要。相关系数、回 归系数等的意义。(十)多重线性回归与相关1、教学内容(1)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参数估计、回归方
12、程的适合度检验、自变量选择,复 相关系数等;(2)复相关与偏相关;2、基本要求熟悉多重线性回归基本概念、意义和在医学中的应用。了解逐步回归分析的基本思 想和计算思路以及其用途。了解复相关、偏相关、典型相关的意义及其区别以及在医疗 卫生研究中的应用。了解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意义及其区别,两者在医学研究中的应 用。3、重难点多重线性回归是一元线性回归的扩展,而后者是前者和特例。(十一)研究设计的统计学基础1、教学内容(1)研究设计的意义;(2)实验研究的特点;(3)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4)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5)研究设计的基本类型;2、基本要求掌握实验设计的意义、基本要素、基本原则。熟悉几种常
13、用的实验设计及其优缺点。 了解常见几种抽样方法。3、重难点实验研究与调查研究的区别,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实验设计的三个原则。(十二)寿命表1、教学内容(1)人口寿命表概述;(2)寿命表中的主要指标和意义;(3)简略寿命表的编制;(4)模型寿命表简介;(5)寿命表分析及其注意事项;(6)寿命表在预防医学中的应用。2、基本要求熟悉寿命表的概念,掌握寿命表中主要指标的意义,了解简略寿命表的编制,掌握 寿命表的分析应用。熟悉去死因寿命表、模型寿命表,了解寿命表在医学中的应用。3、重难点简略寿命表的编制原理,寿命表的分析,主要指标的意义。三、课程学时分配上一H-早下讲课实验上机一、绪论2二、定量变量的统
14、计描述42三、定性变量的统计描述32四、常用概率分布3五、统计推断基础:总体均数的估计2统计推断基础:假设检验与t检验42六、方差分析42七、分类资料的假设检验32八、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32九、双变量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42十、多重线性回归与相关等多元分析62十一、研究设计的统计学基础3十二、寿命表22统计方法综合选用2四、大纲说明1、采用多媒体教学。2、熟悉一个常用统计软件SPSS在医学科研中的应用。五 参考书目1、卫生统计学,方积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2、医疗保险统计学,李君荣等主编,科学出版社,2015年2017年7月13日课程简介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卫生统计学英文名称:He
15、alth Statistics学 分:4学 时:63 (其中:讲课学时:45实验学时:18上机学时:0 )课程内容:卫生统计学是应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原理、结合医疗卫生工作的实际情 况,研究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和推断的一门科学。卫生统计学 是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医学类专业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工 具;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正确认识医疗卫生中的各种数量关系,为 学习专业课和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和后期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教学要达 到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掌握卫生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常用统 计方法的应用条件、正确的计算、常用统计结果的解释以及具备所解决 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较为熟练地使用一种统计软件;培养学生对数 据处理科学认真的作风和严密的统计思维方法。选课对象: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先修课程:基础医学、高等数学及必要的医学知识。教 材:卫生统计学,方积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