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说课稿全套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说课稿全套1.docx(5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说课稿全套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说课稿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元素周期表。一 说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元素周期表是人教版教材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内容。本章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为框架,先介绍元素周期表,再通过一些事实和试验归纳元素周期律。本节从化学史引入,干脆呈现元素周期表的构造。在学生理解一些元素性质和原子构造示意图的根底上,以周期表的纵向构造为线索,以碱金属和卤族元素为代表,通过比拟原子构造(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的异同,突出最外层电子数的一样;并通过试验和事实来呈现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像性和递变性。扶植学生相识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关系。在此根底上,
2、提出元素性质与原子核的关系,并由此引出核素和同位素的有关学问。根据本教材的构造和内容分析,根据新课标,本节内容要求到达“能结合有关数据和试验事实相识元素周期律,理解原子构造与元素性质的关系;能描绘元素周期表的构造,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结合新课标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以下三维目的:2.教学目的(1)学问与技能:.能描绘元素周期表的构造,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在初中有关原子构造学问的根底上,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通过有关数据和试验事实,理解原子构造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知道核素的涵义;相识原子构造相像的一族元素在化学性质上表现出的相像性和
3、递变性。(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找元素周期表发觉史,学会运用查阅资料获得信息。.培育学生通过分析和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形成概念,发觉规律的思维方法。.在元素周期表教学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试验为根底的实证讨论方法。通过沟通讨论,培育学生敢于质疑、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在元素周期表的教学中,通过探究规律,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异与和谐。.设计多种沟通和探究活动,在活动中培育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看法。3.教学重、难点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详细表现形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元素周期表在初中化学中已有简洁介绍,学生已经知道了元素周期表的大体构造
4、,并会用元素周期表查找常见元素的相关学问,但对元素与原子构造的关系还没有更深的理解。因此,本节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扶植学生可以从原子构造的角度进一步相识元素周期表的本质,为学习元素周期律打下根底。综合上述缘由,本节的重难点设置如下:教学重点:(1).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2).元素性质和原子构造的关系。教学难点:(1).元素周期表的构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2).元素周期律的涵义和本质,元素性质与原子构造的关系。4.教具打算 多媒体课件,有关试验试剂和仪器二.说教法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施行以培育创新精神和理论实力为重点的素养教化,促进教师的教学方
5、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必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之互相促进,协调开展。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化原理和我校学生的实际状况,我采纳了如下教学方法:(1)创设情景、引入课题。从化学史引入新课,设计一些问题,犹如学们你们知道门捷列夫吗?他的宏大成就是什么?门捷列夫开场是根据什么原则来排列元素的?如今的周期表编排的根据是什么?哪种根据更科学?设计这些问题主要是创设问题的意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索、去阅读、培育学生的自习实力,激发学习爱好,促使学生在意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微妙。(2)分析图表、巧得规律。课本在本节内容中设
6、计了很多图表,列举了一些数据,这些资源可引导学生进展推理,如P5的科学探究完全可让学生通过回忆初中所学学问和查阅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进展填表,从而找出信息中隐藏的规律,得出碱金属元素中相像性和差异性,再者P7碱金属的主要性质,从这张表中我们可以推知构造确定化学性质,同时也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3)细心设疑、试验探究。.改演示试验为学生试验,让学生多参与试验,一来培育爱好,二来增加动手实力.加强试验的改良与比照。如课本介绍钠与氧气时用的是坩埚,可以用石棉网吗?这两种方法都做些一下,比拟其中的优劣。如课本介绍钠与水反响时,用的是烧杯,可用水槽,再用投影,以利于学生视察试验现象,效果会更佳。.科学
7、探究,诱思创新。科学探究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获得结论的同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不要给学生规定框框,不要束缚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动手理论,学会通过理论来解决问题,又从理论中发觉新的问题。如将氧气、水与金属钠和钾的试验改为探究试验。设计问题的情景,展示获得学问的过程,按“提出假设讨论思索给出事实试验探究得出结论”的形式进展教学,从而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促使学生主动的探究学问。三.说学法本节课我在探究A族元素原子构造与性质时,让学生学会运用比照、归纳的方法去讨论问题。在试验中培育学生互相合作、学会视察,擅长动脑、主动探究、勇于创新,指导他们学会运用精确的化学语言
8、描绘试验过程,同时增加学生从个别到一般的相识事物的规律。四.教学程序(1)导入新课。展示一张元素周期表,播放有关门捷列夫的录像,提出问题。门捷列夫的宏大成就是什么?门捷列夫开场是根据什么原则来排列元素的?如今的周期表编排的根据是什么?哪种根据更科学?(2)元素周期表。过渡我们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依次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可见原子序数与原子构造间存在什么关系?(结合118号元素原子构造)过渡下面我们再来讨论这张元素周期表。学生视察元素周期表中有多少横行、纵行?教师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18个纵行,除了8、9、10三个纵行称为外,其余的每一个纵行称为一族。提问共多少族?(
9、16)提问把不同的元素排在同一个横行即同一个周期的根据是什么?学生根据为具有一样电子层数的元素根据原子序数递增的依次排列在一个横行里。 提问周期序数与什么有关?学生周期序数等于该周期元素具有的电子层数。教师如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板书周期序数=电子层数学生看元素周期表教师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2、3周期称为短周期,4、5、6周期称为长周期,第7周期称为不完全周期,因为始终有未知元素在发觉。请大家根据自己绘制的元素周期表,完成下表内容。投影表511 周期表的有关学问类 别周期序数起止元素包括元素种数核外电子层数短周期1HHe212LiNe823NaAr83长周期4KKr1845RbXe18
10、56CsRn326不完全周期7Fr112号267教师从上面我们所填表的结果可知,在元素周期表的7个周期中,除第1周期只包括氢和氦,第7周期尚未填满外,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碱金属开场,逐步过渡到最外层电子数为7的卤素,最终以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稀有气体完毕。需作说明的是:第6周期中,57号元素镧(La)到71号元素镥(Lu),共15种元素,它们原子的电子层构造和性质特别相像,总称镧系元素。第7周期中,89号元素锕(Ac)到103号元素铹(Lr),共15种元素,它们原子的电子层构造和性质也特别相像,总称锕系元素。为了使表的构造紧凑,将全体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分别按周期各放在同一个格内
11、,并按原子序数递增的依次,把它们分两行另列在表的下方。在锕系元素中92号元素铀(U)以后的各种元素,多数是人工进展核反响制得的元素,这些元素又叫做超铀元素。元素周期表上列出来的元素共有112种,而事实上如今发觉的元素还有:114号、116号、118号元素。学生活动,教师板书教师罗马数字、等表示什么意思?学生族序数。教师A、B又分别表示什么呢?学生A表示主族,B表示副族。教师什么是主族?什么是副族?学生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叫做主族;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叫做副族。总结最终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元素周期表的构造:三短三长一全;七主七副和零。(3)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构造我们把A 称为
12、碱金属族,我们为什么要把他们编在一个族呢?请同学们视察碱金属的原子构造示意图,分析碱金属原子构造的共同之处。思索我们知道物质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从碱金属原子的构造可推知其化学性质如何?是否完全一样?学生 由于元素化学性质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亲密相关,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一个电子,因此它们应当具有相像的化学性质,由此可推知它们也应当像碱金属的代表物钠一样,在化学反响中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1价的阳离子,并能与氧气等非金属元素及水发学生化学反响。教师试验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下面我们通过试验来讨论同一族元素的性质。试验1将一枯燥的坩埚加热,同时取一小块钾,擦干外表的煤油后
13、,快速的投入到热坩埚中,视察现象。同钠与氧气的反响比拟。教师视察钾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预料金属钾的性质,并与钠的性质进展比拟。学生钾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A族,与钠元素处于同一主族,并且,它应当比金属钠更简洁失去电子,假如与水反响,应当更猛烈。设计意图:学生主动参与试验探究,产生新奇和怀疑,争论纷纷且探究热忱高涨。通过试验、视察、分析、讨论,使学生获得感性相识。同时培育学生操作实力和视察实力,培育学生的归纳实力和语言表达实力。试验步骤分别向两只培育皿中加水至其体积的1/2,然后分别参加绿豆大小的一块金属钾和金属钠,用外表皿盖在培育皿口上,留意视察反响的猛烈程度,记录所发生的现象。
14、待冷却后,分别向两只培育皿中参加23滴酚酞,视察试验现象。学生动手试验,记录现象。思索与沟通根据试验讨论钠与钾的性质有什么相像性和不同。你认为元素的性质与他们的原子构造有关系吗?学生有关系。同一主族元素化学性质相像。且复原性增加教师由上表可见,碱金属在物理性质上也表现出一些相像性和规律性。总结1我们理解元素周期表的构造。2通过讨论周期中第一主族(碱金属)的性质和原子构造的关系,大家应当,原子的构造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存在必定的联络。我们可以说构造确定性质,原委事实是不是这样呢?从构造能不能推导了元素的性质?我们将在下节卤族元素学习中验证一下。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设计中,对学问本身的
15、驾驭我没有过分强调,而侧重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学会共享与合作。我信任,自主探究获得学问、应用学问的方法将使他们受益无穷,但由于学生认知程度的差异性和学生试验实力程度的凹凸,可能不同类型的学生会有肯定程度的差距,但只要坚持,我想差距会缩小的。各位评委、专家:本节课我根据高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纳直观教学和试验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地学习,主动地参与到学问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主动、开心的课堂气氛中进步自己的相识程度,从而到达预期的教学效果。六 板书设计元素周期律各位专家,下午
16、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社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二课时)。下面我从六个方面说一说这节课的整体设计。一、 说教材1、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元素周期律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工具。在学生已经学习Na、Mg、Al、Fe、Cu等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初步理解了原子构造的根底上引导学生探究元素性质与原子构造的关系,归纳总结出元素周期律,是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的。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对元素的学习,另一方面可以引导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关注元素性质间的联络与区分,对他们今后元素化合物的学问学习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2、教材的重点教学重点:(1)
17、元素周期律的涵义和本质。(2)元素性质与原子构造的关系。教学难点:元素性质与原子构造的关系。3、 教学目的l学问和技能:1、使学生初步驾驭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 变更。2、相识元素性质周期性变更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周期性排布的结果,从而理解 元素周期律的本质。l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元素周期律的初探,使学生学会利用图表分析处理数据和培育他们归纳的科学方法。2、体验科学推想,试验探究的科学方法。情感、看法、价值观 :1、在元素周期律的归纳过程中,重视发觉意识、让学生在发觉中找寻结论,在合作中享受胜利。2、结合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量变到质变以及客观事物互相联络的规
18、律4、教具打算教学媒体、课件;有关试验试剂和仪器二、 说教法课前发放预习学案,让学生在课下利用教材供应的数据画图表,然后在课堂展示。引导学生运用图表来分析总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更规律。通过发挥图表作用和学生的合作沟通,以到达难点的打破。为了让学生理解元素性质与原子构造的关系,提出元素得失电子实力的探究,采纳理论推理假设,试验验证的方法打破。三、 说学法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教学生不仅学会,更须要教学生会学”要使学生随教师的设问,观看多媒体课件,自学教材,分组讨论,组间评价,主动思索,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四、 教学程序(1)沟通展示,归
19、纳总结分小组沟通展示预习成果。把学生分组,让每小组的学生拿出课前的预习作业,先小组内讨论,选出优秀的作业,进展视频展示。把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的折线图,通过视频展示,小组沟通、讨论,发觉118号元素的内在联络和变更规律。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等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更。这个规律叫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周期性的变更。元素周期律的本质:元素的性质周期性变更是元素的原子核 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更的必定结果。(2)学生活动,分组试验(提示学生操作过程中要留意的问题以及重点视察的试验现象)通过钠、镁、铝
20、与水或酸反响的试验现象及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推断出钠、镁、铝的金属性的强弱结论:金属性强弱依次 NaMgAl(3)、投影性质SiPSCl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反响的条件高温磷蒸气与氢气能反响须加热,反响可逆光照或点燃氢化物的稳定性SiH4见空气自燃PH3可以用热的玻璃棒引燃H2S加热到300分解1000加热只有0.01分解最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4SiO4弱酸H3PO4中强酸H2SO4强酸HClO4比硫酸更强结论:非金属性强弱依次 Si P S Cl(4) 总结论Na Mg AlSi P S Cl从左到右 金属性渐渐减弱,非金属性渐渐增加(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特别明显,对学生进展辨
21、正唯物主义教化)最终扩展进步:不仅从Na到Cl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更,其他元素也不例外,这就是元素周期律。(5)稳固新课,布置作业五、板书设计化学能与热能的说课瓦房店市高级中学 徐长凤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化学学科重要的原理性学问之一。初中化学已经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一些学问,在选修“化学反响原理”中,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拟系统的深化的学习化学反响与能量。该节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和拓展,又为选修“化学反响原理”奠定必要的根底。另外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物质构造 元素周期律”之后,应用物质构造理
22、论来指导化学反响原理的学习,是对第一章内容学问的深化。该局部内容在初中化学,高中必修和选修模块中均有支配,既有学习的阶段性,又有必修、选修的层次性,在详细内容上前后还有穿插和重叠,学生概念的形成和开展呈现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形态。同时化学反响释放的化学能是现代能量的主要来源,这一节学问在工农业消费,科学技术讨论和日常生活都有广泛的应用,与我们每一个人休戚相关。因此,本节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整个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学生更好的承受本节课内容,并适应学生在“学问生态”中的生长性、环境性、综合性和开展性,我将本节内容进展了一下调整,先讲化学能与热能的互相转化,再讲化学键与化学反响中能量变更的关
23、系。本节课通过学与问燃料燃烧问题的引入,使学生对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问题产生了深厚的爱好,正是基于学生的这种心里特征,我利用本节教材设置了大量的探究教学,即应用试验创设教学情景,引发学生发觉并提出新的问题,设计并进展试验用以搜集整理事实和数据,再得出结论,抽象出吸热反响、放热反响,然后上升到理论高度去理解概念,最终应用到实际中去。2、教学目的分析、学问与技能初步理解物质的化学变更、化学键变更和能量变更之间的关系,驾驭物质的化学变更和能量变更的本质。理解吸热反响、放热反响的涵义,理解化学反响在供应热能方面的重要作用。培育学生的试验操作技能。、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化学键与化学反响中的能量变更问题的沟通讨
24、论,学习获得数字化信息的方法,进步处理信息的实力和分析推理实力。通过化学反响中的能量变更的活动探究,体验定性试验在化学讨论中的应用。、情感看法、价值观学生通过探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奇异,进步学习化学的爱好和热忱,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异和和谐。通过消费,生活的实例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互相转化,相识进步燃料的燃烧效率、开发高能清洁燃料的重要性,培育节约能源及爱护环境的意识,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逐步形成可持续开展的思想。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 化学键与化学反响中能量变更的关系。吸热反响和放热反响两个概念。难点 : 从微观角度理解化学反响中的能量变更,驾驭化学键的断裂
25、和形成是化学反响中能量变更的主要缘由。二、教法分析教化学理论认为,选择和采纳教学方法时,不仅要根据学科的特点,而且要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相识特点选用。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根底的自然科学,化学分开了试验,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本节课主要采纳了试验探究法,再结合问题讨论法、分析推理和比拟归纳法等教学方法,为了更好的突出本课重点,打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我还在教学中合理的运用多媒体等协助手段,便于到达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展打破:将2-1 2-2 2-3支配为分组试验,学生通过亲自动手试验,有利于触摸反响器和视察温度计,增加感性相识。三、学法指导学生通过初中化学,必修以及前一
26、章的学习,已经理解了电解质、化学键等学问,因此根据学生的学问构造、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的试验须要, 采纳试验探究、问题讨论、分析推理和比拟归纳等方法, 并结合多媒体进展协助教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养成擅长视察、擅长思索的习惯,并学会运用视察、比拟、归纳等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到达学以致用的目的。四、教学程序教与学是有机结合而又对立统一的,良好的设想,必需通过教学理论来实现。我是这样支配教学程序的。、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多媒体演示奥运火炬传递这种情景引入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又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进入学习主题,避开思维的盲目性。、师生互动,传授新知这局部学习分为两局部: 化学能与
27、热能的互相转化和化学键与化学反响中能量变更的关系。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的, 到达良好的教学效果, 采纳试验探究、问题讨论、分析推理和比拟归纳等方法, 并结合多媒体进展教学。1、化学能与热能的互相转化我采纳分组试验探究、讨论沟通、归纳总结等方法。、引导学生阅读,得出“能量守恒定律”。、分组试验21 22感受化学能与热能的互相转化,视察试验并记录现象,小组成员进展沟通讨论,列出自己的想法。【投影试验内容】试验1试验步骤眼睛看到的现象用手触摸的感觉用温度计测量的数据在一只试管中参加2-3ml 6mol/l 的盐酸向含有盐酸的试管中插入用砂纸打磨光的铝条结论试验2试验步骤试验现象结论将晶体混合后马上用
28、玻璃棒快速搅拌混合物用手触摸烧杯下部视察反响物用手拿起烧杯讨论: 氨气的污染和预防、试验3【投影试验内容】试验23反响物(酸)及用量(碱)HCl 50ml1mol/lNaOH50ml 1mol/l混合前温度混合后温度结论对试验进展归纳和概括通过试验操作和视察现象,抽象出试验原理,并形成中和热的概念,使学生对中和热的概念有一个半定量的相识,为选修打下根底、培育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实力和分析视察实力。引导学生归纳常见的吸热反响、放热反响。2、化学反响中能量变更的缘由可以从两个角度说明:物质所具有的能量和化学键。通过生活中水向低处流这一自然现象的能量转化状况的分析迁移到化学反响中的能量变更。从化学键的角
29、度其内容涉及微观的一些学问学生很难理解,因此我采纳了动画模拟的方法,通过详细生动的画面,将学生看不见的微观世界宏观化,从而扶植学生明确化学键与化学反响中能量变更的关系。【动画模拟】“师生互动”式教学形式是以问题的发觉、探究及解决为主要线索,教学中突出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表达探究过程中的合作与互动,最终到达培育学生发觉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实力。在操作中,教师要刚好捕获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困难,适时予以指导和调控,防止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盲目性、随意性与低效性。对学生来说,学习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须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不断思索和探究中去自我建构,完善认知构造。(三)稳固练习适当的课堂练
30、习一方面是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状况的反响,同时使学生对所学学问稳固加深。为此,支配适当的练习,稳固吸热反响、放热反响和中和热的涵义。(四)课堂小结请同学进展课堂小结,适当的课堂小结是必要的,它不仅仅是本节教学学问的回放,还可将本节课学问贯穿联络起来,同时还熬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实力。(五)作业布置 (课本P.34 “思索与沟通” 课本P.36 .1 4)课后作业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状况的驾驭,也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学问的应用。(六)板书设计板书不仅是本节课所学学问的概括,更重要是能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使所学学问条理化、系统化,因此特别重要。第二章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一、化学能与热能的互相转化1、“能量
31、守恒定律”2、吸热反响、放热反响含义3、常见的吸热反响和放热反响二、化学键与化学反响能量变更的关系1.一个化学反响的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汲取能量 放出能量反响物能量生成物放热反响反响物生成物吸热反响反响过程反响过程2.化学说课稿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原电池)-说课常州市安家中学 刘春兴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电化学是高中化学学问框架的重要组成局部,在高考以及高二学业程度测试中占有重要地位。原电池作为电化学学问的第一课,其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局部,第一局部是原电池的组成和化学原理;第二局部是化学电源;第三局部是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在现代生活、消费和科学技术的开展中,电池
32、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讨论原电池原理另一个重要意义就是从本质上弄清金属腐蚀,特殊是电化学腐蚀的缘由,找到金属防护的方法;即讨论金属的腐蚀与防腐,以解决延长金属材料的运用寿命;可见原电池原理的学习意义重大。本节课交融了氧化复原反响、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等学问,并彼此结合、浸透;在学习过程中还涉及到物理中电学的相关学问,表达了学科内、学科间的综合。二、学生状况分析与对策学生已经学习了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及氧化复原反响等有关学问;在实力上,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视察实力、试验实力、思维实力,喜爱通过试验探究化学反响的本质,由试验现象推想反响原理,并对其进展归纳总结。三教学目的及确立根据教学目的是学
33、习活动的指南和学习评价的根据,根据教学大纲以及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状况,确立本节教学目的如下:1学问技能:学生通过学习活动,理解原电池的根本化学原理,初步驾驭电极推断、电极反响式的书写;原电池构成条件;2实力方法:通过讨论性学习活动,训练和培育学生发觉问题和解决问题实力、试验设计实力及动手操作实力、表达与沟通实力;从而获得科学讨论实力和技巧;增进学生创新精神和理论实力。3情感看法:通过探究学习,培育学生勇于探究的科学看法,浸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错误运用电池的讲解,增加学生的环保意识。四、重难点分析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原电池的条件,既是本节课的学问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中如
34、何突出重点?在课本试验的根底上,我设置了“关于电极作用、电解质溶液的作用、电流方向、能量转化”等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进展化学试验探究,对问题逐一分析、探究;通过试验探究相识,原电池一般都是复原性较强的物质作为负极,负极向外电路供应电子;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作为正极,正极从外电路得到电子;在电池内部,两极之间填充电解质溶液。放电时,负极上的电子通过导线流向用电器,从正极流回电池,形成电流。初步构建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学问体系。在教学中如何打破难点?在教学时,除了Zn-Cu原电池演示试验外,还设计学生自主探究试验。指导学生进展试验探究学习的同时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动画的科学模拟演示,
35、将微观、抽象、不行见的电子的运动直观化;将困难的化学过程,变得清楚、形象、直观。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为了激发学生的新奇心和求知欲,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疑问情境,逐步引导学生去分析、去主动探究原电池的原理及组成条件,重视学生亲身体验学问形成和开展的过程。为学生创设好学习、讨论的环境:把时间留给学生;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把认知过程留给学生;把沟通与评价的权利留给学生。2学法试验探究法,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根底的科学,有人曾恰当地用这么几句话概括了化学试验的重要性:“我听见因此我遗忘,我看见因此我记得,我亲自做因此我理解。”学生学习任何学问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探究发觉,因此,在课堂内增高校生的活动
36、量和参与意识,每两人一套试验装置,通过细致试验,细致视察,自己分析铜锌原电池的特点,归纳出原电池的组成条件,使学生处于主动主动参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此根底上进展小组讨论,沟通评价,最终进展归纳与总结。六、教学设计1. 课题引入从新科技材料引入从身边最熟识的事例引入从试验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尽快进入课程学习状态.2.试验讨论确定主题:(供应学生试验学习)探究1:将锌片插入稀硫酸中;探究2:将铜片插入稀硫酸中;探究3:将锌片、铜片同时平行插入稀硫酸中;设疑:为什么上述试验都是锌片上有气泡,铜片上无气泡?探究4:锌片、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设疑:锌片的质量有无变更?铜片上产生了氢气,是否
37、说明铜能失去电子?写出锌片和铜片上变更的离子方程式。H+得到的电子从哪来?锌失去的电子如何传递到铜?探究5:如何证明装置中产生电流?设计与施行: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原电池的条件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方案,为学生打算试验用具,可摆放一些仪器和药品,促使学生自由联想,从而设计出富有创建性、实在可行的方案来。确定方案、动手完成试验、视察试验现象、记录试验数据、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教师巡察、指导,订正学生操作中的问题、释疑、处理偶发事务。沟通与评价:各组派代表上讲台沟通设计方案和展示试验成果。同学自评和互评价。教师组织沟通并适当的提问,使学生的总结更加完善,从而使讨论学习顺当完成。3.引申与进步电
38、子板书将原电池装置原理分析和构成条件展示给学生电子动画模拟原电池和干电池电流形成的微观电子的运动4结尾局部是本节课的升华局部。我是这样设计的:在稳固原电池原理及其形成条件的根底上,介绍日常生活中常见电池和电池与环保间的关系,从而增加了学生的环保意识。5、作业设计指导学生登录网站,查阅相关资料,各类电池介绍(水果原电池、自制电池等),科学家或科普文章,环境与电池等介绍;并亲自制作一个水果电池。化学反响速率和限度各位指导、教师们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化学、必修二、专题二、第一单元化学反响速率和限度,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目的分析、教学过程、效果分析四个方面绽开说课。一、教材分析化学反响速率和限
39、度是高中化学理论的重要组成局部,是整个中学化学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学生通过对初中化学的学习,理解了化学反响的本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而在前一专题中又学习了化学键的相关学问:一般来说,化学键的键能越大,键就越坚固,物质的化学活性就越小。在此既根底上,就比拟简洁理解化学反响速率的快慢首先取决于反响物分子的内部构造即内因,外界条件如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响速率的外因。在必修1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可逆反响的概念,此时,通过试验扶植学生相识化学反响的可逆性,理解化学反响的限度,知道什么事可逆反响的平衡状态。因此,教材编排符合学生的相识规律,即从易到难,层层推动,保持了学习的连接性。二、学习目的确实立根据新课
40、程理念,本着对教材构造和内容的深入理解,结合学生的学习根底和认知特点,确定学习目的如下:学问与技能1、理解根本的化学反响速率的概念,相识影响化学反响速率的外界条件,并能用于说明有关问题。2、相识可逆反响有肯定的限度,知道可逆反响在肯定条件下能到达化学平衡状态。过程与方法1、重视培育学生科学探究的根本方法,进步科学探究实力。2、通过试验探究分析影响化学反响速率的外界条件。情感、看法、价值观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忱,将化学学问应用于消费、生活理论的意识,可以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作出合理的推断。三、学习重、难点分析基于我对本节教材价值的相识和学生的实际学习实力,将教学重点确定为:化学反响速率
41、的概念;理解影响化学反响速率的因素。难点:影响化学反响速率的因素在实际生活消费中,很多方面都涉及到化学反响速率问题,所以把化学反响速率的概念;理解影响化学反响速率的因素定为本节重点。而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对影响化学反响速率的因素原理的学习显得尤其重要,那么如何根据详细外界条件的变更,造成反响速率变更,通过试验分析比拟。便成为打破难点的关键。【教学绽开分析】一、教法设计本节课以培育学生自主获得新学问的实力为目的来设计教学,采纳发觉,探究的教学形式,其主要过程设计为:创设情景、引导发觉、探究问题提出新的概念提出讨论题目组织探究学习活动、搜集信息概括实际应用完善体系。二、说学法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根底
42、的科学,学生通过直观生动的试验来学习,才能留下深入的印象,也最具有劝服力。教学时,应刚好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对试验现象进展分析,同时利用这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活泼学生思维,学会或增加分析总结问题的实力。 在学习化学反响速率时,使学生相识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响速率的影响,引导学生找寻学问间的互相联络,驾驭科学有效的记忆方法,进步识记的效果。三、教学程序设计本节虽然属于化学根本理论教学,但并不枯燥。在进展化学反响速率的教学时,先让学生利用已有学问和生活阅历预料影响化学反响速率的因素;再组织学生进展试验探究,验证假设,得出结论;最终再回到消费、生活,利用所学新学问解决实际问题。从同学们以前所
43、学的化学反响知道,不同的反响有快慢之分,而有些反响须要加热或运用催化剂等问题进展设问引起学生的思索和爱好。 亲密结合学生已有的化学反响学问,从“问题”干脆引入新课题,使将要学习的内容一目了然,从试验探究入手创设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气氛。让学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相识化学反响化学反响的快慢和限度。第一、化学反响的快慢的教学【情景设计】让学生列举出日常生活中或化学试验中的一些化学反响速率有快有慢的实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讨论】在物理上用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间隔 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那么在化学上怎样定量的表示化学反响进展得快慢呢?运用物理学问引出化学反响的速率的概念加强化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络。
44、【自学】学生阅读课本,归纳出化学反响速率的表示方法、表达式及单位。通过自学对3个要点的总结,对学生驾驭学问起到了一个按部就班的作用,培育了学生自学和总结的实力。【练习】解答习题,稳固化学反响速率的的概念,理解化学反响速率的表示方法时应留意的几个问题。通过习题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实力。也打破了本节课的第一个难点。【总结】理解化学反响速率的表示方法时应留意的几个问题:1.上述化学反响速率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2.无论浓度的变更是增加还是削减,一般都取正值,所以化学反响速率一般为正值。第二、影响化学反响速率的因素的教学可从化学反响的快慢主要取决什么?一个试验的结果会受到哪些外界因素的影响?它们是
45、如何影响的?来进展质疑。从几组试验比拟得到结论:试验的结果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浓度、外表积等。第三、化学平衡的教学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是重点。教学过程中,先利用学生熟识的“溶解一结晶”现象,复习溶解结晶平衡相识平衡的特点,从教学的形式,采纳直观的图示相识平衡,扶植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概念。使抽象的概念学习变得直观、易懂。通过逻辑分析、化学试验等迁移至化学。板书设计一、化学反响速率1、概念:2、表示方法:3、表达式:v(B)=c(B)/t4、单位:mol/(Ls) 或mol/(Lmin)二、影响化学反响速率的因素1、内因:参与反响的物质本身的性质2、外因:1温度的影响2浓度的影响3压强的影响4催化剂的影响5接触面积的影响三、化学平衡1.化学平衡的概念2.化学平衡的特征3.化学平衡的标记甲烷说课化学化工学院 06化学 杨维 2一、 指导思想人民教化出版社出版的一般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教材的教学要求是面对全体高中学生,表达三维学习目的,目的培育学生的探究实力,分析实力,应用实力及理论创新实力、培育学生肃穆细致的科学看法和科学方法,培育学生关切社会,关切自然的情感。二、 教材分析地位和作用最简洁的有机化合物甲烷位于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试验课程教科书必修2的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的第一节。教材主要内容为甲烷的构造(包括构造式、电子式),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甲烷的化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