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总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34938469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53.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总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总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总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总复习提纲.docx(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一化学必修一学问点总结归纳总复习提纲第一章 从试验学化学一、常见物质的别离、提纯和鉴别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别离。混合物的物理别离方法i、蒸发和结晶 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可以用来别离和提纯 可溶性固体和液体 的混合物。例如别离和水的混合溶液。、蒸馏 蒸馏是提纯或别离 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展多种混合液体的别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留意: 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及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程度线上。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3。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加热温

2、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展石油的分馏。、分液和萃取 分液是把 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一样的液体别分开 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及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萃取剂的选择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也不反响;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在萃取过程中要留意: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展振荡。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限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展分液,

3、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过滤 过滤是除去溶液里混有不溶于溶剂的杂质的方法。过滤时应留意:一贴:将滤纸折叠好放入漏斗,加少量蒸馏水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参与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夹嘴应及玻璃棒接触;玻璃棒的底端应和过滤器有三层滤纸处轻轻接触;漏斗颈的末端应及承受器的内壁相接触,例如用过滤法除去粗食盐中少量的泥沙。2、化学方法别离和提纯物质 对物质的别离可一般先用化学方法对物质进展处理,然后再根据混合物的特点用恰当的别离方法见化学根本操作进展别离。 用化学方法别

4、离和提纯物质时要留意:最好不引入新的杂质;不能损耗或削减被提纯物质的质量试验操作要简便,不能繁杂。用化学方法除去溶液中的杂质时,要使被别离的物质或离子尽可能除净,须要参与过量的别离试剂,在多步别离过程中,后加的试剂应可以把前面所参与的无关物质或离子除去。对于无机物溶液常用以下方法进展别离和提纯:1生成沉淀法 2生成气体法 3氧化复原法 4正盐和及酸式盐互相转化法 5利用物质的两性除去杂质 6离子交换法 常见物质除杂方法序号原物所含杂质除杂质试剂主要操作方法1N2O2灼热的铜丝网用固体转化气体22溶液洗气32灼热用固体转化气体42饱和的食盐水洗气52O32O3溶液过滤643或稀H24过滤73溶液

5、232加酸转化法83溶液22加氧化剂转化法92溶液3加复原剂转化法10I2晶体加热升华3、物质的鉴别 常见气体的检验常见气体检验方法氢气H2纯净的H2在空气中燃烧呈淡蓝色火焰,混合空气点燃有爆鸣声,生成物只有水。留意:不是只有氢气才产生爆鸣声;可点燃的气体不肯定是氢气氧气O2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氯气2黄绿色,能使潮湿的淀粉试纸变蓝留意:O3、2也能使潮湿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氯化氢无色刺激性气味。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白雾,能使潮湿的蓝色石蓝试纸变红;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时冒白烟;将气体通入3溶液时有白色沉淀生成。二氧化硫2无色刺激性气味。能使品红褪色,加热后又显红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6、硫化氢无色、臭鸡蛋气味体。能使(3)2或4溶液产生黑色沉淀;使潮湿的醋酸铅试纸变黑。氨气3无色、刺激性气味,能使潮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时能生成白烟。二氧化碳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2气体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N2等气体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l石蕊变红2、 焰色反响32+4242+ 53+和盐酸或过量的溶液674+反响并加热。82+ 能及反响,先生成白色()2沉淀,快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3沉淀。93+溶,溶液变血红色或者,生成红褐色()3沉淀102+ 能及反响生成蓝色()2沉淀。 几种重要的阴离子的检验1无色酚酞

7、、紫色石蕊、橙色的甲基橙等指示剂,变为红色、蓝色、黄色2、I 3422+432 和澄清石灰水二、常见事故的处理事故处理方法酒精及其它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马上用湿布扑盖钠、磷等失火快速用砂覆盖少量酸或碱滴到桌上马上用湿布擦净,再用水冲洗少量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干脆用水冲洗,再用3稀溶液冲洗碱液沾到皮肤上先用较多水冲洗,再用硼酸溶液洗酸、碱溅在眼中马上用水反复冲洗,并不断挤眼误食重金属盐应马上口服蛋清或生牛奶汞滴落在桌上或地上应马上撒上硫粉三、化学计量物质的量定义:表示肯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 符号:n 单位:摩尔,符号 阿伏加德罗常数23 粒子数目及物质的量 公式: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

8、质量 用M表示 单位: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质量及物质的量 公式: 物质的体积确定:微粒的数目微粒的大小微粒间的间隔 微粒的数目肯定时,固体液体主要确定微粒的大小 气体主要确定微粒间的间隔 气体摩尔体积及物质的量 公式: 标准状况下 ,1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 一样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一样的分子数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符号 单位:公式: V 溶液稀释规律 C浓V浓稀V稀 溶液的配置 配制肯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振荡定容摇匀。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改变一、物质的分类 金属:、单质非金属:S、O、N

9、酸性氧化物:3、2、P2O5等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2O、2O3两性氧化物:2O3等纯 不成盐氧化物:、等净 含氧酸:3、H24等物 按酸根分无氧酸:强酸:3、H24 、酸 按强弱分弱酸:H23、3化 一元酸:、3合 按电离出的数分 二元酸:H24、H23物 多元酸:H34强碱:、()2物 按强弱分质 弱碱:3H2O、()3碱 一元碱:、按电离出的数分 二元碱:()2多元碱:()3正盐:23盐 酸式盐:3碱式盐:2()23溶液:溶液、稀H24等 混 悬浊液:泥水混合物等合 乳浊液:油水混合物物 胶体:()3胶体、淀粉溶液、烟、雾、有色玻璃等二、分散系一相关概念 1. 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

10、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2. 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3. 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4、分散系的分类: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假如 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 ,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100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而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的分散系叫做浊液。下面比较几种分散系的不同: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分散质的直径1粒子直径小于10-9m1100粒子直径在10-9 10-7m100粒子直径大于10-7m分散质粒子单个小分子或离子很多小分子集合体或高分子宏大数目的分子集合体实例溶液酒精、氯化

11、钠等淀粉胶体、氢氧化铁胶体等石灰乳、油水等性质外观均一、透亮均一、透亮不均一、不透亮稳定性稳定较稳定不稳定能否透过滤纸能能不能能否透过半透膜能不能不能鉴别无丁达尔效应有丁达尔效应静置分层二、胶体1、胶体的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之间的分散系。2、胶体的分类: 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划分:如:烟、云、雾等的分散剂为气体,这样的胶体叫做气溶胶;溶胶、溶胶、溶胶,其分散剂为水,分散剂为液体的胶体叫做液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均以固体为分散剂,叫做固溶胶。 3、胶体的性质: 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是粒子对光散射作用的结果,是一种物理现象。丁达尔现象产生的缘由,是因为胶体微粒直径大小恰当,当光

12、照耀胶粒上时,胶粒将光从各个方面全部反射,胶粒即成一小光源这一现象叫光的散射,故可明显地看到由多数小光源形成的光亮“通路。当光照在比较大或小的颗粒或微粒上那么无此现象,只发生反射或将光全部汲取的现象,而以溶液和浊液无丁达尔现象,所以丁达尔效应常用于鉴别胶体和其他分散系。 布朗运动在胶体中,由于胶粒在各个方向所受的力不能互相平衡而产生的无规那么的运动,称为布朗运动。是胶体稳定的缘由之一。 电泳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的微粒在分散剂里向阴极或阳极作定向挪动的现象。胶体具有稳定性的重要缘由是同一种胶粒带有同种电荷,互相排挤,另外,胶粒在分散力作用下作不停的无规那么运动,使其受重力的影响有较大减弱,两

13、者都使其不易聚集,从而使胶体较稳定。说明:A、电泳现象说明胶粒带电荷,但胶体都是电中性的。胶粒带电的缘由:胶体中单个胶粒的体积小,因此胶体中胶粒的外表积大,因此具备吸附实力。有的胶体中的胶粒吸附溶液中的阳离子而带正电;有的那么吸附阴离子而带负电胶体的提纯,可采纳渗析法来提纯胶体。使分子或离子通过半透膜从胶体里别离出去的操作方法叫渗析法。其原理是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分子和离子可以透过半透膜。但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故不能用滤纸提纯胶体。B、在此要熟识常见胶体的胶粒所带电性,便于推断和分析一些实际问题。带正电的胶粒胶体:金属氢氧化物如、胶体、金属氧化物。带负电的胶粒胶体: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

14、化物2S3胶体、硅酸胶体、土壤胶体特殊:胶粒随着3和相对量不同,而可带正电或负电。假设过量,那么胶粒吸附较多I而带负电;假设3过量,那么因吸附较多而带正电。当然,胶体中胶粒带电的电荷种类可能及其他因素有关。C、同种胶体的胶粒带一样的电荷。 D、固溶胶不发生电泳现象。但凡胶粒带电荷的液溶胶,通常都可发生电泳现象。气溶胶在高压电的条件也能发生电泳现象。聚沉胶体分散系中,分散系微粒互相聚集而下沉的现象称为胶体的聚沉。胶体凝合的方法:参与电解质;参与带异性电荷胶粒的胶体;加热。三、离子反响1、电解质及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可以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

15、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小结1、可以导电的物质不肯定全是电解质。2、电解质必需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才能有自由挪动的离子。3、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也不是非电解质。4、溶于水或熔化状态;留意:“或字5、溶于水和熔化状态两各条件只需满意其中之一,溶于水不是指和水反响;6、化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对于不是化合物的物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2、电离: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解离成自由离子的过程。3、电离方程式H24 = 2 + 42- = + 3 = + 3-书写以下物质的电离方程式:、24、4、3 K + 24 2 42 4 + H 42 3 + 3 这里大

16、家要特殊留意,碳酸是一种弱酸,弱酸的酸式盐如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主要是电离出钠离子还有碳酸氢根离子;而硫酸是强酸,其酸式盐就在水中那么完全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还有硫酸根离子。小结留意: 1、 3-、42-等原子团不能拆开2、4在水溶液中拆开写。4、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5、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局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强、弱电解质比照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物质构造离子化合物,某些共价化合物某些共价化合物电离程度完全部分溶液时微粒水合离子分子和水合离子导电性条件一样时强弱物质类别实例大多数盐类、强酸、强碱弱酸、弱碱、水6、强电解质及弱电解质的留意点电解质的强弱及其在水溶液中

17、的电离程度有关,及其溶解度的大小无关。例如:难溶的04、03在水中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故是强电解质。而易溶于水的3、H3P04等在水中只有部分电离,故归为弱电解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实力的强弱只及自由挪动的离子浓度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有关,而及电解质的强弱 没有必定 的联络。例如:肯定浓度的弱酸溶液的导电实力也可能比较稀的强酸溶液强。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如、03、H2S04)、强碱(如、()2)、大多数盐(如、 2、K2S04、4C1)和活泼金属氧化物。弱电解质包括:弱酸(如H34 、3)、弱碱(如3H20)和水。7、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第一步:写 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例如4242第二步:拆 把

18、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拆成离子形式 24222422 第三步:删 删去两边不参与反响的离子 2+ + 42 = 4 第四步:查 检查质量守恒、电荷守恒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考前须知:1必需是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响才有离子方程式。例如.固体间的反响,即使是电解质,也不是离子反响,也就没有离子方程式 如:24固()2固22H2O232浓H24作为反响物和固体反响时,浓H24写成化学式。3微溶物作为反响物时,假设为澄清溶液,写成离子;处于浊液或固体时写成化学式。微溶物作为生成物时一律写化学式 如条件是澄清石灰水,那么应拆成离子;假设是石灰乳或浑浊石灰水那么不能拆,写成化学式。8、离子共存问题但凡能发生反响的离子

19、之间不能大量共存留意不是完全不能共存,而是不能大量共存一般规律是:1、生成难溶或微溶性盐的离子熟记常见的难溶、微溶盐;2、及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 和3、32-等弱酸根离子和3-等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3、及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有: 4+和3-等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以及弱碱的简洁阳离子比方:2+、3+、3+、2+、2+等等 4、能互相发生氧化复原反响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常见复原性较强的离子3+、S2-、32-及 氧化性较强的离子3+、4-、2O72-四、氧化复原反响、氧化复原反响的推断根据有元素化合价改变失电子总数=化合价上升总数得电子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氧化复原反响的本质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或共

20、用电子对的偏移、氧化剂和复原剂(反响物)氧化剂:得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氧化性被复原发生复原反响复原产物复原剂:失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复原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响氧化产物、常见的氧化剂及复原剂a、常见的氧化剂 (1) 活泼的非金属单质:O2、2、2 (2) 含高价金属阳离子的化合物:3 (3) 含某些较高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浓H24 、3、4、2 b、常见的复原剂: (1) 活泼金属:K、 (按金属活动性依次,复原性递减)(2) 含低价金属阳离子的化合物:2 (3) 某些非金属单质:C、H2 (4) 含有较低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 、H2S、 、氧化复原反响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 双线

21、桥法:表示电子得失结果(2) 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状况、推断氧化剂或复原剂强弱的根据i. 根据方程式推断简称:前 后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复原性:复原剂复原产物 根据反响条件推断当不同氧化剂作用于同一复原剂时,如氧化产物价态一样,可根据反响条件的难易来进展推断,如:4浓2 2+2H22 16浓+24=222+8H252易知氧化性:42。反响条件越高,性质越弱. 由氧化产物的价态高价来推断 当含变价元素的复原剂在相像的条件下作用于不同的氧化剂时,可由氧化产物相关元素价态的上下来推断氧化剂氧化性的强弱。如: 232 23 可知氧化性:2S。生成价态越高,性质越强. 根据元素周期表推断a同主族元

22、素从上到下:非金属原子或单质氧化性渐渐减弱,对应阴离子复原性渐渐增加;金属原子或单质复原性渐渐增加,对应阳离子氧化性渐渐减弱。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或单质复原性渐渐减弱,氧化性渐渐增加。阳离子的氧化性渐渐增加,阴离子的复原性渐渐减弱。、氧化复原方程式的配平(a)配平根据:在氧化复原反响中,得失电子总数相等或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b)配平步骤:“一标、二找、三定、四配、五查,即标好价,找改变,定总数,配系数、再检查。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的物理通性:常温下,金属一般为银白色晶体汞常温下为液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二、金属的化学性质: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较强的复

23、原性,在自然界多数以化合态形式存在。物质保存煤油或石蜡油中干脆在试剂瓶中即可干脆在试剂瓶中化性常温下氧化成2O:4+O2=22O点燃点燃生成2O2点燃2+O22O2常温下生成致密氧化膜:4+3O2=22O3致密氧化膜使铝耐腐蚀。点燃纯氧中可燃,生成氧化铝:点燃4+3O222O3潮湿空气中易受腐蚀:铁锈:主要成分2O3点燃纯氧中点燃生成:点燃32O2 3O4及 O2及222223223232 23及S常温下即可反响:2+S=2S加热时才能反响:2 + 3S2S3加热只能生成亚铁盐: + S FeS及水常温及冷水猛烈反响:22H222去膜后及热水反响:26H22()3+3H2常温下纯铁不及水反响。

24、加热时才及水蒸气反响:34H2O(g) 3O4+4H2及 酸溶 液22222623+ 3H2222及 碱 溶 液222H222+3H2及 盐溶 液及硫酸铜溶液:22H24()2242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金属单质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金属单质及 氧化 物点燃镁条引燃时铝热反响:22O32O3+2金属活泼性渐渐减弱三、金属化合物的性质:1、氧化物2O2O22O32O3性质碱性氧化物非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颜色状态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白色固体赤红色固体及水反响22222O2+2H242及酸溶液2222O溶液无色22O2+442H222O3+623+3H2O2O3+623+3H2O 溶液黄色及碱溶液2O3

25、+2222O其他222322O2+22=22322、氢氧化物化性()3()2()3属性碱性氢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碱性氢氧化物碱性氢氧化物及酸溶液2O()3+33+3H2O()2+22+2H2O()3+33+3H2O及碱溶液()32+2H2O 稳定性稳定2()32O3+3H2O4()22+2H24()32()32O3+3H2O制备金属钠及水即可铝盐溶液及过量浓氨水亚铁盐溶液及氢氧化钠溶液液面下铁盐溶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3、盐23俗名:纯碱、苏打3俗名:小苏打溶解度较大较小溶液碱性使酚酞变红,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淡粉色,溶液呈较弱的碱性。及酸反响快速23+222H22反响更快速322及碱3232O稳定

26、性稳定,加热不分解。固体3 232322互相转化23溶液中通入大量22322=23固体3 :232322其他溶液中:23()2=23溶液中:3()2=32O用处工业原料等中和胃酸、制糕点等23颜色浅绿色黄色及碱溶液2+2=()2+23+3()3+3互相转化222=23 222=2323=32 23=32检验遇不显血红色,参与氯水后显红色遇显血红色用处净水剂等印刷线路板等四、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互相转化1、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响方程式。22()32、铁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响方程式。3、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互相转化,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响方程式。第四

27、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本章学问构造框架二、本章学问构造梳理 (一) 硅及其化合物1、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比较二氧化硅2二氧化碳2类别酸性氧化物_酸性氧化物熔沸点高低及水反响方程式不反响22O H23及酸反响方程式2 + 44+2H2O不反响及烧碱反响方程式2+2 232O 22232O 及反响方程式23 23 存在状态水晶、玛瑙、石英、硅石、沙子人和动物排放2、硅以及硅的化合物的用处物质用处硅单质半导体材料、光电池计算器、人造卫星、登月车、探测器2 饰物、仪器、光导纤维、玻璃(二) 氯1、液氯、新制的氯水和久置的氯水比较液氯新制氯水久置氯水分类纯净物混合物混合物颜色黄绿色黄绿色无色成分22、H

28、2O、H、 H、H2O、性质氧化性氧化性、酸性、漂白性酸性2、氯气的性质及金属钠反响方程式22 2及金属铁反响方程式232 23及金属铜反响方程式2 2及氢气反响方程式H22 2;H22 2及水反响方程式H2O 2 制漂白液反响方程式2+22O制漂白粉反响方程式22 +2()22 ()2 +2H2O试验室制法24浓2 2 +2H2O检验3溶液 (三) 硫、氮1、二氧化硫的性质物理性质颜色状态密度毒性黄绿色比空气大有毒化学性质酸性及水反响方程式22O H23 及烧碱反响方程式2+223 2O 23 漂白性漂白原理:由于它能跟某些有色物质生成:无色物质具有漂白性的物质吸附漂白:活性炭 氧化漂白:、

29、O3、2O2 复原性及氧气反响方程式22 + O2 23 及氯水反响方程式2 + 2 +2H2O H24+2 氧化性及硫化氢反响方程式2+2H2S 3S+2H2O 2、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性质浓硫酸浓硝酸一样点及反响2H24(浓)4+ 2 +2H2O 43 (浓)(3)2 +22 +2H2O383(稀) 3(3)2 +2+4H2O 及木炭反响C + 2H24(浓) 2+22+2H2O43(浓)2+42+2H2O 及铁铝反响发生钝化现象,所以可以用铁制或铝制容器来存放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特性吸水性 脱水性 强氧化性强氧化性 漂白性3、氨气、氨水及铵盐的性质氨气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密度水溶性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比空气小易溶1:700可以形成喷泉,水溶液呈碱性。氨气的化学性质及水反响方程式32O 3H2O 4及盐酸反响方程式3 + 4试验室制法()2+242 +23 +2H2O氨水成分3 、3H2O 、H2O 、4、极少量的H 铵盐物理性质:铵盐都是无色色晶体,能溶于水化学性质43 + 43 3 + H2O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