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带反思1.docx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34891647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X 页数:136 大小:11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带反思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带反思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带反思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带反思1.docx(13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52016年三年级一班上学期数学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时分秒单元教学内容:教材第28页的内容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生第三次接触时间,学生已经相识了几时几分,而本单元主要在这些根底上来相识“秒”,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教材在编排上具有如下特点: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扶植学生相识抽象的时间概念。2、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3、留意让学生搜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育学生的理论实力。单元教学目的:1、使学生相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进展一些有关时间的简洁计算。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疼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单元教学重点:使学生相识时间单位时、

2、分、秒,知道1分=60秒,进展一些有关时间的简洁计算。单元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单元课时支配:约5课时。第一课时:秒的相识教学内容:义务教化课程标准教科书第五册P2-3教学目的: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让学生在熟识的生活情境中沟通、合作,自主相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3、教化学生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相识较小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教学难点: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教具打算:多媒体课件、时钟学具打算:每人打算一个时钟、口算卡片等

3、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师: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展倒计时)刚刚,象我们进展倒计时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日,我们就共同来相识这个新挚友。(板书)二、新授(一)相识钟面上的秒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细致视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觉。2、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反应: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假如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取方法进一步类推。3、体验1秒钟师:1秒究竟有多长呢?

4、让我们闭上眼睛,细致听一听。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小结:刚刚,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的确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举几个具有劝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奢侈每1分、每1秒。4、师:(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知同桌

5、的小挚友你是怎么知道的。5、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二)探究分与秒之间的关系1、师:假如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更。2、让学生小组合作,细致视察钟面,自主探究。学生反应。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三)练习:体验1分钟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2、师:1分钟能做什么呢?让学生分组画画、写字、做口算、摸脉搏体验1分钟实际的长短。3、让学生举例,说说1分钟可以做什么事。(四)小结:通过今日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相识时间单位秒)有了秒针,计时就更准确了,时针

6、、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分工合作,准确地为人们报时。三、稳固练习1、做练习一:补充: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小明跑100米要用19()。2、跑步竞赛:让我们一起到惊慌剧烈的运动场上去看看。50米决赛刚完毕,你能通过钟表的显示,说出运发动的成果吗?从这张成果表中,你能看出什么?3、活动:下课铃声响了,请大家宁静,快速地将课桌上的学惯用品整理到书包里,看看须要多少时间。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学生整理,教师报时)信任大家今后每时每刻都能这样珍惜分分秒秒,做时间的主人。四、布置作业搜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如练习一第3题)秒的相识1时=60分 1分=60秒教学反思:当学消费生探究欲望和爱好之后,教师

7、所要考虑的应是如何供应适当的条件,引导学生通过视察、操作、思索、沟通去探究学问。在教学中,我通过七个环节:相识秒针和1秒、体验1秒的长短、1秒的价值、教学1分=60秒、体验1分的长短、小结。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已有的数学感知,鼓励学生再课堂上细致思索,同时拓宽了学生的思路,表达了数学学习的特性,学生通过视察,经验了相识角的过程。第二课时时间的计算一、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1:2时=()分教师:1时等于?(学生答)那2时呢?(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3)反应、60+60=120分b、2时就是2个

8、60分,即602=120分(4)教师小结。2、让学生做P4的“做一做”中的题目1和补充题:3时=()分 2分=()秒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3、教学例2:(1)教师投影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说图意:小明7时30分别家,7时45分到校。(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3)学生讨论答复,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a、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b、4530=15,是15分钟。4、小结(略)5、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帮助算一算。三、稳固练习:1、完成P

9、5“做一做”,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2、填空:(1)50分比1时少()分,1时比45分多()分。(2)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时。3、竞赛: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赐予嘉奖。四、全课总结,回来评价:如今是几时几分?我们刚刚是从9时开场上课,从上课到如今经过了几分?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珍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事,长大更好地建立祖国。五、布置作业:1、完成教材练习一第2、3、4题。时间的计算例1:2时=(120)分60+60=120 例2:

10、3个大格是15分。45-30=15,是15分。教学反思:在让学生理解时与分、分与秒的关系时,又用媒体向学生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一圈,从而提醒时与分、分与秒的内在联络。为进展时间的换算和计算简洁的经过时间打下根底。这节课自始至终都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第三课时:时、分、秒的稳固练习教学内容:练习一相关题目。教学目的:1、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理论活动中充分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2、通过练习,学生比拟娴熟地进展一些简洁的时间计算教学重点:充分体验时、分、秒的实际意义,驾驭时间单位间的关系,比拟娴熟地进展简洁的时间计算。教学难

11、点:时间单位的简洁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教学过程:1.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比拟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展比拟,只要说得有道理就行。第3题,读读书上的三个例子,并要求学生搜集类似的信息3.第4、5题,学生计算经过的时间。假如局部学生有困难,让他们借助钟面模型加以演示、理解,教师赐予适当的扶植。4.第6题,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进展验证,验证的数据可以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5.第7题,事先让学生找几个自己感爱好的节目,想方法把它们开场和完毕的时刻都记录下来。6.第8题。利用学生的作息表进展时间的综合应用。单元完成,集体订正。第(1)、(2)小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12、。第(3)小题跟同学沟通一下自己的想法。第(4)小题提出问题并解答。第9题。联络自己的作息时间填一下,然后汇报讨论,看看谁填得更合理,教化学生合理地支配生活。第10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操场上实际测一测50米跑的成果,使学生知道一般在短跑中运用比秒更小的单位,只要学生能通过时间的比拟知道谁比谁跑得更快就可以了,至于这个单位是60进制之类的学问,不要求学生驾驭。二、补充题目。1、1分=()秒 4时=()分 5分=()秒 9分9秒 36分2时 150秒2分 400分4时 10分1时2、电影奇妙的宇宙从2:05开场,到2:50完毕,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3、你会提问题让同学们算经过的时间吗?三

13、、课后作业一、填一填。(1)、有些钟表上有()跟针,走得最快的是()针,秒针走1大格是()秒,走1小格是()秒,走一圈是()秒,也就是()分钟。(2)、分针走大格,秒针正好走()圈。(3)、你1分钟能()。(4)、8时=()分 5分=()秒时间的计算的练习课教学反思:学习数学学问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运用这些数学学问解决生活中的理论问题,从中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中,我让学生观赏秒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更深入地感受秒这一时间单位应用的广泛性。练习中,我参加了我们生活中的例子。实际是综合考察了学生对时间单位的应用实力。第四课时:填一填 说一说教学内容:P6及相关练习教学目

14、的:1、使学生稳固时间的相识和计算,养成从小珍惜时间、合理支配时间的好习惯;2、加强数学学问与现实生活的联络,渐渐培育学生从不同渠道获得信息的意识和实力。教学重点:稳固时间的相识和计算,渐渐培育学生从不同渠道获得信息的意识和实力。教学难点:解决与时间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具打算:时钟模型、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制作作息时辰表1、师:说一说什么时候上早仔自习,什么时候出早操,什么时候上第一节课?像这样比拟固定的事情发生的时间就可成为作息时间。2、出示课程表的构造:学生回忆自己每天要做哪些固定的事情,一般在什么时候做3、仿照课程表的设计思路,依据自己的实际状况,制定作息时辰表。4、引导学生互相沟通、比拟

15、,看看别人的作息时辰表中有哪些比自己合理的地方。(如是不是自己睡觉太晚了,起床太晚了,是不是有很多时间白白奢侈了等等)5、学生进一步休整自己的作息时辰表:你们都会制定一个合理的作息时辰表了,但严格地遵守自己制定的作息时辰表更为重要。盼望你们能催促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合理、有效地支配和利用时间。二、以小组为单位,统计完成某些共同事务所需的时间。1、统计小组成员完成家庭作业所需的时间。列出统计表后,对表中的数据进一步分析和讨论,如有的同学用的时间少很少,而有的同学花很长时间,缘由是什么?请作业做得又快又好的同学介绍一下阅历。2、统计每位同学的睡眠时间。并说一说计算睡眠时间的方法。依据统计结果看看

16、谁的睡眠时间最长,谁的最短,大家的睡眠时间是否够。请大家课后想方法去查一查。3、统计同学们每天参与体育熬炼的时间和看电视、看书的时间。小结:一寸光阴一寸金,请你们生活中要合理地支配学习、熬炼、消遣、休息的时间。三、稳固练习。练习一第8、9、10题。填一填,说一说教学反思:通过沟通评价引导学生开心地沟通活动中的感受和阅历,交换意见与看法,一方面可将每一个成功的阅历收获转化成为大家共同的财宝,成为影响其他同学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要时常比照目的要求,形成自我反应机制。在小组沟通中相识自我,也学会评价别人的学习。第五课时:整理和复习时、分、秒教学内容: 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三年

17、级上册第五单元时、分、秒的整理和复习教学目的: 1、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相识,会进展一些简洁的时间计算。增加学生的时间观念。2、通过对时、分、秒的整理和复习,使所学的学问条理化、系统化,进步计算的娴熟程度。3、培育良好的学习爱好,学会归纳、整理和应用。教学重点:对各学问点的学问的整理与复习。教学难点:通过对时、分、秒的整理和复习,使所学的学问条理化、系统化,进步计算的娴熟程度。教学过程:一、回忆梳理构建网络激趣:你们知道奥运会是什么时候吗?还有几天呢?可把他累坏了,大家愿不情愿帮教师算一下呢?不过在帮之前,他想先理解一下同学们第五单元都学了哪些学问?师:四人小组讨论,沟通。(1)小组

18、沟通(2)汇报:展示学生所写的,并引导说板书:师:第五单元学了哪些学问呢?(板书:时分秒的整理和复习)师:时分秒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呢?学问构造网络:秒的相识时间的计算时分秒的整理和复习1分=60秒 1时=60分时间的应用(比拟大小及解决应 用题)师:你能用你所学的学问,解决下列问题吗二、典型例题沟通联络1、在()里填上“”“”或”“=”9分()90秒 3时()100分 5时()500分 150秒()2分结合学生的答复,师讲解。2、填写适宜的时间单位。(1)一节课的时间是35()(2)看一场电影要2()(3)小明跑100米要用16()(4)工人叔叔每天要工作8()(5)张勤洗两块手帕要用10

19、()(6)李勇做50道口算题要用5()三、学问应用实力拓展一、推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题2分)1分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60秒()2时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12小时()3妈妈上午7:30上班,11:30下班,她上午工作了4小时()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1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A1分钟 B5分钟 C1小时2秒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A1秒 B1分 C1小时3小红1分钟写5个字,6分钟可以写()个字A6 B。5 C 30 三、解决问题1、播送电台播讲小说的时间是在下午4:00到4:30,播讲了()分钟2、从上海乘火车到无锡须要2

20、小时,火车上午9时从上海站开出,上午()时到无锡四、小结质疑师:刚刚同学们表现得真不错,谁再来说说刚刚我们都复习了哪些内容。第五单元整理复习教学反思: 课堂上提问面对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几个人。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别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别人发言的根底上或者提出新奇的想法。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能虚心承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但凡学生能独立思索、自主探究到的,我决不设计包办代替。努力设计到让学生多思索、多动手、多理论、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地思维。第二单元:单元教学支配单元教学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

21、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是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稳固与进步。一方面通过口算和笔算,复习了数和计算的有关学问,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学习万以内的数与计算起了铺垫的作用。本单元让学生在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中学习数学,使学生感受计算与生活之间的联络,体会数学算法的多样化。单元教学要求:1使学生可以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2使学生可以结合具体情境,进展加、减法估算,培育估算意识。3培育学生依据具体状况选择设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单元教学重、难点:1. 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

22、几百几十。2. 结合具体情境进展加、减法估算。单元课时支配:约6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1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加、减法的估算 1课时几百几十的加、减综合练习 1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10页。教学目的:1.使学生驾驭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展口算。2.可以从生活中发觉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3.培育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进步思维的敏捷性。教学重点:1.正确地进展两位数加法的口算。2.可以依据具体状况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培育学生的口算实力。教学打算: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

23、入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或一位数。6+30 48+20 49-20 56+3 28-9 24+9 35-20 46-7 98-90 78+9 二、探究新知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口算方法。(1)视察教材第9页的主题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消息?学生汇报。(一至五年级参与“世博会”的各班人数)(2)出示问题: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3)提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求一共多少张车票就是求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一年级一班35人,二班34人,用加法计算,列式:35+34。(4)这个算是如何计算?互相沟通算法。师: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通过视察我们知道35+34中的两个加数没有一个是整十数或一

24、位数,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习过的加法然后进展计算呢?假如可以怎么计算?生: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加数拆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比方34可以看成30+4,先算35+30=65,再算65+4=69。师: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还有别的方法吗?生1:还可以拆分另一个加数35,把35看成30+5,先算30+34=64,再算64+5=69。生2:除此之外,同时把这两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然后进展计算也很简便,34看成30+4,35看成30+5,先算30+30=60,4+5=9,再算60+9=69。2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口算方法。(1)出示问题: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2)列式计算:39+44 (3

25、)学生尝试计算39+44,并说说算法。(4)经学生自由讨论,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A.39+40=79 79+4=83 B.30+44=74 74+9=83 C.30+40=70 9+4=13 70+13=83 3比拟算式,发觉规律。师:比照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一样和不一样的地方?一样点: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不同点:前者个位数相加不进位,后者个位数相加进位。三、稳固练习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54+21= 15+55= 61+39= 35+66= 23+28= 32+46= 53+36= 37+54= 15+65= 18+26= 41+56= 13+29= 2春节小明用压岁钱买一个玩具汽车39元,买

26、一个天线宝宝75元,问他一共用去多少钱?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并在小组内互检。四、课堂小结1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它们的计算方法,我们要利用这个计算方法,娴熟地进展计算。2你还有哪些疑问的地方?教学反思:这节课学生驾驭的不错,课堂上主动发言,练习题做对的机率很高,只有少局部的人由于马虎写错。第2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页及练习二6、7题。教学目的: 1能正确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2经验探究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3增加学生讲所学学问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及创新意识。4培育学生的口算实力、解决问题的实力。教学重点:学会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教

27、学难点:培育学生的计算实力以及解决问题的实力。教学打算:口算卡片、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口算。26+41= 19+41= 56+28= 83+12= 75+11= 75+21= 67+21= 72+15= 45+24= 58+42= 57+17= 48+37= 2谈一谈你是怎样算的。35-20= 35-2= 36-8= 二、探究新知1获得信息,理解题意。谈话: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1页的例2内容,说一说从图文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专线大巴票价:48元,一般快客票价:65元,动车票价:54元)提问:我们须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1)一般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元?(2)专线大巴的票价比一般快客廉

28、价多少元?2尝试解决,探究算法。(1)两位数的不退位减。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该怎么列式呢?生:用减法计算,列式65-34. 师: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这道题中的减数既不是整十数,又不是一位数,应当怎么计算呢?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沟通,然后汇报。生1:先算65-50=15,再算15-4=11。生2:也可以先算65-4=61,再算61-50=11。师:同学们答复得很好,这两种方法都是把减数54分成50和4两局部,然后从被减数65中先后去掉50和4,在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2)两位数的退位减。师:怎么解决第二个问

29、题呢?生:列式65-48 师:请依据刚刚的口算阅历,尝试算一算65-48是多少,并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然后尝试填写下列():先算65-()=()再算()()=()生:把48拆分成40和8两局部,从65里分别去掉40和8。可以先算65-40=25,然后再算25-8=17,也可以先算65-8=57,然后再算57-40=17。学生依据讨论填空。(3)比拟算式。师:视察上边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一样点和不同点?一样点:都是两位数减去两位数。不同点:前者不退位,计算时干脆个位数减个位数,十位数减十位数;后者退位,计算时不能干脆减。三、稳固练习1完成“练习二”第6题。以开火车的方式完成计算,看谁算得又快又

30、准。2完成“练习二”第7题。(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思索后填空。(2)指名答复,集体订正。3接力赛。教师给每一组的第一个同学一个数字,后面的同学每人给一个运算符号和一个数字,第一个同学把数字告知第二个同学,第二个同学依据第一个同学的数进展计算,然后告知下一个同学结果,以此类推完成接力赛。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主要讲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一般把减数看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从被减数里依次减去整十数和一位数。教学反思:该节课由于之前学习了加法,所以更利于减法的学习,学生上课主动,驾驭程度较好。第3课时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4页及练习三第1、2、3题。教学目的:1学习几

31、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正确进展计算,驾驭笔算方法。2培育学生迁移旧学问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和实力。3培育学生的计算实力。教学重点:1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2培育学生解决问题及计算的实力。教学难点:驾驭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口算和笔算的算法。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口算卡。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口算。53+6= 85-5= 67+9= 72-6= 20+40+3000= 900-700+80= 300+20+60= 80-60+200= 100+400+50= 900-300-200= 2口答。(1)6个百和7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67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2)540是由几个百和几个十组成的?5

32、40是由多少个十组成的?3拆数嬉戏。(1)把下列各数拆成整百和整十数。360 480 520 790 210 (2)把下列各数拆成整百和一百几十的数。720 270 450 840 910 二、探究新知1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1)出示教材例3的第(1)问题。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2)列式计算:380+550 (3)探究算法。(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算法1:38+55=93,所以380+550=930。算法2:300+500=800 80+50=130 800+100+30=930 算法3:因为38个十加55个十等于93个十,所以380+550=930。师:同学们提出

33、了这么多计算方法,很厉害,事实上除了用口算的方法计算之外,还有一种笔算的方法,可以更加简便地计算出结果,我们一起来看看。师板书笔算竖式:百 十 个3 8 0 + 5 5 0 9 3 0 在竖式计算加法时各数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满十向前一位进一。提问:A.竖式中的十位为什么写3呢? B.为什么百位上不是8?(百位上3+5=8,还要加上从十位进上来的1,所以是9留意:为了不遗漏加上满十进上来的一,通常状况下会在相应的数位上标上一个小一点的“1”,如十位相加为13,十位上写3,向百位进一,在百位上写一个小一点的1,百位相加为8,再加上进上来的1,百位写9。2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

34、1)出示教材例3的第(2)问题,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2)列式:550-380 (3)探究算法。(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算法1:55-38=17,所以550380=170。算法2:55个十减38个十等于17个十。师:同样的,这样的问题除了口算外还可以列竖式进展计算。师板书笔算竖式: 百 十 个 5 5 0 - 3 8 0 1 7 0 师介绍,竖式计算减法,从个位减起,遇到不够减的从上一位退一当十接着减。如550-380,个位相减为0,十位不够减,从百位上借1,则十位上多了10个十,加上原来的5个十,是15个十,减去8个十,十位上为7,同时百位上退1后剩下4,减3,为1。追问:

35、为什么百位上是1?留意:为了不遗漏从某数位上推掉的1,通常会在此数位上写上一个退位点。3总结算法。小结:用竖式计算加法时,须要留意一样数位必需对齐,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算到这位时,不要忘了加上进上来的“1”。竖式计算减法时,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不够减,就向上一位借一当十,合起来再减。三、稳固练习1完成“练习三”第1题。请学生板演,然后集体订正。2完成“练习三”第2题。(1)学生独立思索,解决问题(2)教师指名答复,说说怎么想的。3完成“练习三”第3题。小组内以开火车的方式说答案,看谁说的又快又准。4完成“练习三”第4题。先说说解题思路,然后指名答复。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收获了哪些学问?在笔算

36、加减法时须要留意什么?教学反思:因为有了前面学习笔算加减法的根底,所以在新课教学中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进展计算,总结出笔算加减法时就留意的问题。教学进展得特别顺当,稳固练习的正确率也比拟高。第4课时估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5页及练习三的第6、8题。教学目的:1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加估算的意识及实力,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进展估算。2在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增加应用数学的意识。3培育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交往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主动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索的习惯。教学重点:驾驭加、减法估算的方法。教学难点:培育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力。教学

37、打算: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填空。(1)试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021人,约是()人。(2)小明家到学生有492米,约是()米。(3)一台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元。(4)学校图书馆又买来新书702本,约是()本。小结:这种揣测大约数量的过程叫估计。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估算。(1)小红想买一支5元的钢笔,一个4元的笔记本,你能快速说一说小红大约要带多少钱吗?(2)一盆花25朵,一盆花33朵,一共大约几十朵花?(多媒体出示图片)总结:刚刚的过程不仅估计了价钱和数量还进展了计算,就是一种估算。(板书:估算)二、探究新知。1阅读与理解。提问:视察教材第15页图文,题中的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个

38、须要利用哪些信息?组织学生读题,并思索。(1)六个年级的学生共约多少人?(2)怎么才能使电影院里坐得下六个年级的学生?2分析与解答。师:怎么解决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的问题呢?生:先求出六个年级的总数,然后将总人数与电影院的座位数进展比拟,小于座位数时能坐得下。师:六个年级的总人数是221+239,这是我们没有学过的运算,它等于多少呢?师明确要向知道总人数是否小于座位数,除了计算出221+239的准确值外,还可以进展估算,然后比拟大小。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沟通估算的方法,然后沟通。生1:221大于200,239也大于200,221+239确定大于400,但还是不确定是否大于441。生2

39、:这样的估算差距有点的,可以把221看成220,239看成230,221大于220,239大于230,220+230=450,221+239确定大于450,450比441,坐不下。师:同学们答复得很好,估算时,实行的策略不同,估算的结果也不同。这两种方法都是估算,但是第二种方法更加合理,假如电影院的座位数时390个,那么刚刚提到的估算哪个更好呢?(学生1的方法)所以,我们在进展估算时,要多视察,然后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3回忆与反思。(1)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你的估算合理吗?(2)假如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名和226名团员,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三、稳固练习。1完成“练习三”第6

40、题。先让学生估算出写在鱼身上的得数,再填一填将鱼分别写在相应的框里,然后在小组中沟通。2完成“练习三”第8题。要求学生视察题目,弄清晰题目要求,再按要求进展估算,把结果写在教材上,然后互相沟通。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学问?你还有什么疑问吗?教学反思:对于估算这节课,学生驾驭的程度不是很好,分不清晰究竟是估到整十还是整百。第5课时几百几十的加、减综合练习教学内容:教科书17、18页的练习三。教学目的:1通过练习进一步稳固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以及相应的估算。2使学生更加明确估算策略可以不同,只要合理就行,要与实际状况相符。3浸透培育学生将数学应用于生活实际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1

41、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以及相应的估算。2.进一步进步学生的计算实力。教学打算:1.相关练习题的情景图、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算式、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回忆再现。1.先估一估,再笔算下面各题。530+280= 940-370= 450+160= 720-250= (1)指名估算并说说估算的方法。引导学生把这些数看作整百数进展估算比拟简便。(2)找3名学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3)集体沟通,订正时强调计算方法。如: 530 940 一样数位对齐 + 280 - 370 十位数相加满十,就向百位进1;十位数相减810 570 不够减,就从百位退1。师生小结:哪一位上的数相加

42、満十,就向它的前一位进一;哪一位上的数相减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二、分层练习,强化进步。1根本练习。(1)完成教材第17页练习三第5题。学生先独立计算,再以开火车的方式汇报评价。(2)独立完成教材第18页练习三的第9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把结果干脆填在书上,然后集体沟通评价。综合练习。(1)完成教材第17页练习三第7题。要求学生细致看图、读题。说一说题中说的是什么怎样列式 讨论沟通后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完成练习三第13题。让学生独立估算。学生估算结果后,引导学生对估算的结果进展分析,预料冷饮店叔叔第二天两种冷饮的进货状况。如,矿泉水比冰棍卖得多,第二天矿泉水要多进一些。三、自主检测、评

43、价完好。1看谁算得对(用竖式计算)360+180= 630270= 510+370= 280160= 2火眼金睛辩对错。四、归纳小结,拓展延长。通过这一节课的练习,是不是感觉计算比以前娴熟了,互相说说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教学反思:学生感知粗略造成的。比方:题目是132却写成123,减号抄成加号,上下两行题串在一起等。这些都是因为学生的心理成熟度造成的,他们感知事物还比拟笼统、粗略、不具体,往往只留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看不出事物的联络及特征,因此对算式在头脑中的印象缺乏整体性。遇到相像或相近的数字、符号,往往还没有看清晰就动笔算。第6课时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9、20页。教学目的:1通过

44、梳理学问点一级具体的题目练习,让学生进一步驾驭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可以正确、娴熟地计算。2通过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估算的方法和意义,能依据具体的状况选择适宜的估算策略。3培育学生总结、归纳及敏捷运用学问的实力。教学重点:正确、娴熟地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学难点:可以进展合理的估算并能运用所学学问解决问题。教学打算: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1)提问:怎么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小结:两位数加两位数,可以把其中一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与另一个加数依次相加,这样口算更加快捷。(2)提问:怎么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小结:两位数减两位数,可以把减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从被减数中依次减去,这样口算比拟便捷。 2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提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