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实录及评析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实录及评析 .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学目标:1、 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 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有大小,初步学会用尺画角。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3、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角教学难点:正确画角、认识角的大小教学准备:课件、小棒、三角板、圆形纸、长方形纸、剪刀。教学过程:一、引入( 课前出示学校的图片,让学生欣赏。) 1、师:孩子们,刚才从屏幕上欣赏了咱们的校园,它美吗?那你们平时喜欢到操场去玩吗?最喜欢玩什么 ?( 学生自由回答 ) ( 出示主题图 ) 这些小朋友在操场上玩得多开心呀! 有的在有的在仔细看看,操场上还有许多我们学过的图形呢,你们看见
2、了吗?( 学生指出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球等) 2、师:这些图形都是咱们的老朋友了,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新的图形朋友( 出示园丁在剪草的图) 。你们看,园丁爷爷手里拿着的剪刀,张开就形成了这样的图形,( 出示角) 做操的小朋友伸开两臂,也形成这样的图形,这就角。( 板书:角 ) 孩子们,和角打声招呼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分析:通过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唤起对已学图形的回忆,并引出新知,初步感知角。 二、新课( 一) 在主题图中找角。1、师指图:操场上很多物体的表面都有角,快找找吧! 2、( 抽生说 ) 学生说到一个,课件演示一个,师跟着复述一遍
3、,并及时表扬。 分析:让学生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 - - - - - - - - - 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现实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 二) 教学例 1 1、从实物中抽象出角。师:小朋友一下子找到了这么多的角,真了不起。( 把剪刀、吸管、水管放大,背景逐渐褪下去 ) 那这些生活中的角在数学上该怎样表示呢?你们看, 角就是这样儿的: ( 课件中三个角
4、从实物中移下来。) 师:这三个图形都是角。闭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么样儿的?再用手比划比划角的模样。师:仔细观察这三个角,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 1:都是尖尖的。生 2:都有两条直直的边。2、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及其特征。(1) 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角:你们觉得尖尖的这是角的顶点,这是角的两条边, 角的两条边都是 ( 生:直直的 ) 。这个顶点和这两条边就组成了这一个角。(2) 师再指课件上第二、三个角:谁来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分别抽两生 ) 反问: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分析: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知识,使学生初步体会角是从物体表面抽象出来的几何图形,是一种简单而美丽的图形,并了解了
5、角的各部分名称。此课之前,学生对角的认识是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 是模糊的、 非数学意义的。 教师在学生找主题图的角的基础上设计了闭眼想、用手比划, 观看课件动态演示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角的正确表象。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让学生运用形象思维,调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通过比较,实现了对角的正确认识。 3、判断角。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形客人,孩子们,想看看吗?有我们的新朋友角吗?用手势表示你们的判断。学生判断再抽生说理由。( 课件出示书第42 页的第 1 题。 ) 4、再回到主题图中讲评学生前面判断角出现的错。5、师:你们看,下面两个图形里也有角,左面的三角形有哪几个角?右面的图形又有哪几个角
6、?( 书第 42 页第 2 题,指给同桌看看,再抽生上来指。) 6、找生活中的角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 - - - - - - - - - (1) 师:孩子们,其实,不光在这些图形中有角,我们的身边,我们的教室里,也都有好多角陪伴着我们。下面,就请大家在教室里找一找,看看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听清教师的要求,两个孩子一起,要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学生活动,师参与。) (2) 请学生说说找到的角,并指出顶点和两条边。师:小小的教室里有这么
7、多的角,那我们的生活中的角就( 更多了,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不计其数。 ) 分析: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感知角认识数学上的角回到生活中用学过的知识更理性地找角,这样的学习过程, 正所谓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 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的意识与能力 ( 二) 操作,认识角的大小1、折角(1) 师出示一张圆形的纸:这张纸上有角吗?开动小脑筋,动手折一个角,试试吧。如果你有了答案,悄悄地和同桌说一说,还不知道的孩子轻轻地打开书P39,看看书上的小朋友是怎样折角的。(2) 学生折角,师巡视指导(3) 展示最快的学生做的角。( 让生拿上来 ) 这是一个角吗 ?它的顶点
8、和边都在哪儿?让折好的同学把你折的角指给同桌看看,顶点在哪,两条边在哪儿? 分析:皮亚杰曾经指出:动作性的活动对于儿童理解空间观念具有无比巨大的重要性。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思考怎样将无角的东西变出有角来,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用学生喜爱的方式外化他们刚刚建立的对角的数学层面的认识,以多样表现单一,巩固了对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的认识。 2、做活动角。(1) 师拿出一个活动角:老师这儿有一个角,( 师扳动角的两边) ,你们看, 这是一个活动角,小朋友想不想做一个我这样儿的活动角?用上老师发给你们的两根小棍。试试吧!( 生做) (2) 展示两生做成的角( 大小明显的 ) :这两个角有什么不同? 生:一
9、个大,一个小。师:对,角是有大小的。( 再展示两个大小差不多的角) 能一眼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吗?那有什么办法知道? 生:可以把这两个角重在一起。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5 页 - - - - - - - - - 师:你来试试。生把两个角放到展示台上比:把它们叠在一起,把这两个角的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看,上面这个角的另一条边在下面这个角的里面,这说明上面的角比下面的角小一些。师:这个办法真好! 同桌的孩子也像这样把活动角比一比,顶点重合, 一条
10、边重合, 看看谁的大,谁的小,比出结果了吗? 分析:角的大小比较, 顺承学生对角的大小有所认识之后安排,以学生组装的活动角为学具,组织学生讨论、探究,群体互动与教师引导有效整合,并相机指导学生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强化了对角的认识。 (3) 认识角的大小与边叉开的程度的关系。师:咱们再做一个变变变的游戏,把你们的活动角拿在手上,( 师也拿在手上 ) 请变出一个比你们手上的角要大的角。再变大点 ?你是怎么做的 ?( 请一生示范, 把边叉开一点, 角就可以变大点 ) 再请全班做。 咱们继续变, 把你们手上的角变小点,再变小点, 又是怎么做的 ?( 把边合拢一点。) (4) 那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
11、系呢?跟边的什么有关系?分四人小组讨论。(5) 抽一组生说。(6) 师小结:角是有大小的, 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条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两条边叉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分析:使学生对角的大小有一些直观的认识,初步感知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并通过实践操作、体验、思考、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 三) 教学例 3:画角(1) 师:你们看,角多神奇呀, 你们喜不喜欢它?那我们把它画下来, 好吗 ?怎样画角呢 ?( 抽一生说 ) (2) 师:我们来看看究竟该怎样画角。( 课件演示角的画法) 师:这是第一步, 接着看第二步,角画好了。(3) 师:应该怎样画
12、角呢?抽生说说。同时师再演示一遍,并小结:先确定角的顶点,从这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4) 你们会画角了吗?试试看。生画,师巡视。并展示学生画的角。 分析:观察、叙述、操作,使学生尽快掌握画角的技能。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5 页 - - - - - - - - - ( 四) 拓展与延伸( 出示一个角 ) 师:如果在这个角里添上一条线,这时变成几个角了?再添上一条线呢? 三、全课总结孩子们, 你们今天和角交了朋友,都有
13、些什么收获呢?其实,角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一一学习的。评析: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空间与图形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 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这两点要求在本课教学中均有体现:首先,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数学来源于生活、结合生活认识角。本课中,让学生观察校园情景图,从中找出角,抽象出数学问题,当学生初识角之后,我又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角。培养了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解释生活,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激发起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其次,角的初步认识内容虽然简单,但由于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要让他们建立正确的表象并不容易。我按课标要求注重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了找一找、认一认、折一折、做一做、画一画等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感悟其中的道理,建立角的表象、丰富了对角的认识,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体现了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这一基本理念。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5 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