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 完全竞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讲 完全竞争.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第5讲 完全竞争【精品文档】第 6 页第5讲 完全竞争5.1 完全竞争的含义及其条件5.1.1 完全竞争的条件完全竞争的市场是经济学家构造的一个模型,目的是使要研究的单个买者和卖者无力影响市场价格,即成为接受者。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单个买者或卖者来说,价格与其买卖的数量无关。这样的市场中的厂商被称作竞争厂商。完全竞争的条件有四个。第一,有很多小规模的买者和卖者。在有很多小规模厂商的情况下,每个厂商的产量相对于整个市场来说很小,其产量变动不会显著影响市场价格。此外,当厂商的个数很多时,厂商也不大可能联合起来控制产量和操纵价格。这是因为,当厂商个数很多时,厂商
2、很难就产量配额达成协议,而且很难监督各厂商是否履行产量配额协议。第二,产品同质。这意味着,不同厂商提供的产品没有任何差别。它们就像同一条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乒乓球一样难以区别。同质的产品还意味着地点和服务质量等也相同。这就消除了质量差异所造成的价格差异。第三,进出市场自由或资源自由流动。资源自由流动意味着不存在人为的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障碍,但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有能力进入一个行业。建造生产设施和形成生产能力需要时间,因此在短期内,存在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障碍。但在长期内,不存在这样的障碍。这进一步保证了在一个行业中现有的厂商更难以通过统一限制产量来操纵价格。比如,设想一个城市中现有100家面包房。
3、把这100个面包生产者召集起来达成减产和提高价格的协议也许是可能的,虽然这样做的成本很高。但是,在无法阻止其他人进入这个行业的情况下,他们的计划不可能成功。这是因为,假如他们把价格提高到有较高利润的水平,那么,其他人就会加入面包制造商的行列。这些新来者不受价格协议的限制,会以略微低一些的价格出售同质的面包,使原来的生产者无法坚持原来的价格。第四,信息是完全的。完全信息的意思是,市场上的每个买卖者都十分清楚产品的质量和各个卖者的要价。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厂商都不会因为自己的无知而收取较高或较低的价格,也无法利用消费者的无知来收取较高或较低的价格。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厂商都无需做广告,也不需要
4、做其他促销活动。总之,忽略运输成本,整个市场上只有一个统一的价格。显然,完全竞争是抽象的,现实中没有一个市场完全符合上述条件。不过,现实中许多市场在或多或少的程度上接近完全竞争,比如小麦、黄瓜、白菜和很多小商品市场等。因此,我们关于竞争市场的结论也在相应程度上适用于这些市场。5.1.2 竞争厂商的边际收益单个竞争厂商是价格接受者,即价格与他的产量无关。所以,当他的产量每增加1单位时,其收益的增加,即边际收益,正好等于市场价格。比如,当一种产品的市场价格等于10元时,一个竞争厂商的产量每增加1单位,其收益就增加10元。所以MR=P如图5-1所示,市场供求决定价格,对于单个厂商来说,价格是常数,不
5、随其产量增加而变化,所以其边际收益线是一条水平直线。图5- 1 竞争厂商的边际收益线小结经济学家构造完全竞争市场模型的目的是使单个厂商成为价格接受者。完全竞争的条件包括:很多小规模生产者、产品同质、资源自由流动和完全信息。价格接受者的边际收益等于价格,其边际收益线是一条水平的直线,就是价格线。5.2 厂商的短期产量决策5.2.1 最优产量利润最大化的一般条件是MR=MC。短期内,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MR=MC。如图5-2所示,当市场价格为P时,竞争厂商的边际收益等于价格。另外,依照第4讲,典型的短期边际成本线是图中MC。与两者的交点E相应的产量Q*是最优产量。 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还有一个交点。但
6、是,在这点处,边际成本是递减的,即,对于给定的价格和边际收益,增加产量之后边际成本会小于边际收益,所以这个产量不是最优产量。图5- 2 最优产量例:假设竞争厂商的边际成本函数为MC=0.4Q-12,市场价格P=20,且已知生产10件产品的成本为100。求利润最大时的产量。解:令有利润最大化条件MC=MR=P得,0.4Q-12=20解方程得,最优产量为Q*=805.2.2 盈亏情况要说明单个厂商的盈亏情况,我们必须把厂商的平均总成本曲线画出来。如图5-3所示,给定价格P,典型厂商的最优产量是Q*,相应的总收益等于价格P乘以产量Q*,是图中矩形OPEQ*的面积。总成本等于平均总成本AC乘以产量Q,
7、是图中矩形ABQ*O的面积。所以,厂商获得图中阴影区域所代表的正的经济利润。图5- 3 正的经济利润如图5-4所示,当价格低于平均总成本时,按照MR=MC所决定的产量,厂商有经济亏损。当价格正好等于平均总成本的最小值点时,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图5- 4 经济亏损亏损的产量怎么会是最优产量呢?这是因为,在短期内,有固定设施和固定成本。如果厂商停产,那么,他的亏损等于全部固定成本。所以,在短期内,只要亏损不超过固定成本,厂商就会坚持生产,相应的产量是亏损最小化的产量。如图5-5所示,当价格正好等于平均可变成本的最小值时,每单位产品带来的收益正好弥补一单位产品所需材料和劳动服务等可变成本,厂商的总收
8、益正好等于总可变成本,即TR=VC,其亏损额等于固定成本。不难理解,当价格低于平均可变成本时,每单位产品带来的收益小于平均可变成本,厂商的总收益小于总可变成本,其亏损大于固定成本。当价格高于平均可变成本的最小值时,每单位产品带来的收益大于单位可变成本,厂商的总收益大于总可变成本,其亏损小于固定成本。总之,短期内,停产情况下的亏损额等于固定成本,所以只要价格不低于平均可变成本,厂商就会坚持生产;当价格低于平均可变成本时,厂商就会停产,所以平均可变成本的最小值点是厂商的停业点。图5- 5 停业点小结在短期内,厂商按照MR=MC的准则决定产量。由于MR=P,所以厂商的决策准则变成了P=MC,即价格线
9、与短期边际成本线的交点的产量是最优产量。当价格高于平均总成本的最小值时,厂商有正的经济利润;当价格等于平均总成本的最小值时,厂商有零经济利润;当价格低于平均总成本的最小值时,厂商有经济亏损即负的经济利润。短期内,正的经济利润存在是因为其他厂商来不及进入这个行业。经济亏损情况下的产量也可以是最优产量,因为短期内现有厂商无法马上退出这个行业。不过,厂商能够忍受的亏损不大于停产情况下的亏损,即固定成本。当价格正好等于平均可变成本的最小值时,厂商的亏损正好等于固定成本。所以,只要价格不低于平均可变成本的最小值,厂商就会暂时坚持生产。平均可变成本的最小值是厂商的停业点。5.3 短期供给线单个厂商的供给线
10、描述的是厂商愿意生产的产量即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即对于每一给定的价格,厂商愿意生产的数量。如图5-6所示,当我们说曲线S是某个厂商的供给线时,意思是每给定一个价格,该厂商沿着曲线S确定其产量。比如,当价格是P1时,供给量是Q1。当价格变化时,该厂商沿着S调整其产量。比如,当价格上升到P2时,其产量增加到Q2;当价格上升到P3,其产量增加到Q3。图5- 6 供给线根据上面的分析,短期内,只要价格不低于平均可变成本的最小值,厂商就会按照P=MR=MC所决定的产量生产;当价格低于平均可变成本的最小值时,厂商停产,即产量等于零。也就是说,如图5-7所示,在AVC的上方,每给定一个价格,厂商将按照P
11、=MC,即沿着MC决定其产量。当价格是P1时,该厂商的最优产量是Q1;当价格上升到P2时,该厂商的产量将调整到Q2;当价格上升到P3时,该厂商的产量将调整到Q3。所以,MC曲线位于AVC曲线上方的那一段正是单个厂商的短期供给线。图5- 7 单个厂商的短期供给线小结单个厂商的供给线描述的是对于每一给定的价格,厂商愿意生产的数量。根据厂商的短期产量决策准则,P=MC,只要价格不低于平均可变成本的最小值,对于每一给定的价格,厂商总是沿着MC决定其产量,而且当价格上升时,厂商的产量沿着MC增加。所以,MC位于AVC最小值点之上的部分正是单个厂商的短期供给线。5.4 竞争行业的长期趋势零利润原理其他条件
12、不变,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需求增加时,其价格上升。短期内,由于其他厂商来不及进入这个行业,现有厂商有正的利润;相反,当价格因某种原因而下降,使得现有厂商有经济亏损时,他们也无法马上退出这个行业,在价格不低于平均可变成本的情况下,他们会暂时继续生产。但是,长期内,正的经济利润会吸引其他厂商进入这个行业,这个行业中的厂商个数增加,供给增加,从而价格下降,利润减少并趋于消失;相反,亏损使一些厂商退出这个行业,这个行业中的厂商个数减少,供给减少,价格上升,从而使亏损减少并最终消失。所以,竞争行业的长期均衡状态是零利润。我们把这个结论称作零利润原理。5.5竞争市场的有效性5.5.1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
13、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大数额减去实际支付的数额。假设一个人打算花10元买一件某种商品,实际上花5元买到了满意的商品,那么,口袋里剩余的5元就是消费者剩余。如果消费者购买多件商品,那么,消费者剩余是每一件商品上的消费者剩余之和。如果一种商品有多个消费者,那么,消费者剩余是他们各自的消费者剩余之和。如图5-8所示,假设有三个消费者,每人只购买一件,第一个消费者愿意为一件商品支付的最高价格是10元,第二个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是8元,第三个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是5元,那么,他们总共愿意为3件商品支付的最大数额是23元。假设由于卖者之间的竞争把竹筐的价格确定在了3元,那么,他们都以3元的价格购买,实
14、际支付的总数额是9元。消费者剩余等于23-9=14元。图5- 8 消费者剩余如图5-9所示,假如商品无限可分,那么需求线是连续的,消费者剩余是需求线、价格线和数量线围成的面积。图5- 9 需求线与消费者剩余给定消费者偏好即需求线,价格越低,消费者剩余越大。如果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评价提高了,而价格不变,那么,消费者剩余增加。5.5.2 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剩余等于生产者实际收到的数额减去愿意接受的最小数额。假设一个人打算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最低以5元的价格出售一件产品,而实际上以10元的价格售出了这件产品,那么,与他愿意接受的最小数额相比多出的5元就是生产者剩余。在一个生产者生产和出售多件产品的情况下,
15、生产者剩余等于每一单位产品上的生产者剩余之和。一般情况下,一种产品往往有多个生产者,这时,生产者剩余等于各个生产者的生产者剩余之和。如图5-10所示,假设第一个生产者要求的最低价格是4元,第二个生产者要求的最低价格是5元,第三个生产者要求的最低价格是6元,那么,他们总共愿意接受的最小数额是15元。假如他们都按7元的价格卖出了产品,那么,我们实际收到的数额是21元。生产者剩余是6元。如图5-11所示,在商品无限可分的情况下,供给线是连续的,生产者剩余是供给线、价格线和数量线围成的面积。图5- 10 生产者剩余图5- 11 生产者剩余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价格越高,生产者剩余越大。价格不变,生产成本
16、越低,生产者剩余越大。5.5.3竞争市场的有效性消费者剩余是市场给消费者带来的福利;生产者剩余是市场给生产者带来的福利;两者之和是市场带来的社会福利。所以,经济学家常用的一个效率准则是: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之和最大。按照这个准则,竞争市场导致的均衡状态是有效的。如图5-12所示,竞争市场的均衡状态是需求线和供给线的交点,均衡价格为P0均衡数量为Q0,此时的消费者剩余是图中价格线之上阴影区域的面积,生产者剩余是图中价格线之下阴影区域的面积。竞争市场决定的这种商品的产量是否是有效的呢?即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之和是否达到最大了呢?图5- 12 竞争均衡下的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为了证明
17、竞争市场决定的产量Q0是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之和最大的产量,我们必须证明,产量低于或高于均衡产量时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之和都没有达到最大。如图5-13(a)所示,假设生产一个较低的产量,Q1,并暂且假定价格仍为P0,那么,不难看出,由于数量减少了,与均衡状态相比,消费者剩余减少了c,生产者剩余减少了d,两者之和减少了c+d。如图5-13(b)所示,产量减少到Q1时,如果没有管制,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会使价格上升到P1。与5-13(a)相比,价格的上升使消费者剩余减少了图中区域a,但同时生产者剩余等量增加,即原来的消费者剩余变成了生产者剩余,所以消费者剩余与生产剩余之和不变,即与均衡状态相比,消
18、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之和仍然减少了c+d。类似,可以说明,假如政府把价格限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那么,生产者剩余将变成消费者剩余,两者之和仍然不变。这里的分析说明,如果产量不变,价格的高低只影响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利益分配,与资源配置是否效率无关。图5- 1 低于均衡产量的产量无效率请读者自己画图说明,如果产量高于均衡产量Q0,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之和也没有达到最大。所以,在均衡产量,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之和最大,即竞争市场的结果是有效的。小结消费者剩余等于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大数额减去实际支付的数额。生产者剩余等于生产者实际收到的数额减去愿意接受的最小数额。对于给定的产量,价格越低,消费者剩余越大,生产者剩余越小。消费者剩余是市场给消费者带来的经济福利;生产者剩余是市场给生产者带来的经济福利。经济学家常用的一个效率准则是两者之和最大。竞争市场达到均衡状态时,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之和最大,即资源配置有效。竞争市场的均衡状态也符帕累托有效,即无法增加一些人的福利,同时又不减少其他人的福利。思考题1. 简述完全竞争的条件。2. 画图说明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最优产量并说明其盈亏情况。3. 说明完全竞争条件下单个厂商的短期供给线。4. 说明为什么在竞争行业的长期均衡状态利润为零。5. 简述完全竞争市场的优点。6. 说明竞争市场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