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实验课提高课堂效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上好实验课提高课堂效率.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如何上好实验课提高课堂效率 实验在生物科学教学中是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教学手段,实验的演示和操作,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直接影响着科学探究的效率,影响着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那如何帮助学生做到上好实验课,真正提高课堂探究的效率呢?结合教学中的反思来谈几点想法:一、做好实验前准备1、教师课前做好准备 作为科学教师比其他学科的教师更为严格,教师要深入教材,吃透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书中的每一次实验,教师都要通过备教材,了解其目的,明白这个实验要达到的目的,同时对于这个实验操作时要注意的地方了如指掌,做到心中有数必须切实做到以下
2、几点:第一,课前坚持亲自准备实验,提前试做实验;第二,不要怕麻烦,对实验现象差、成功率低的实验,要反复做,寻找突破口,直到成功为止;第三,对有些因器材缺乏或难度较大的实验,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实验,从而提高实验的可操作性和直观性,确保实验能按期顺利完成。从而达到优化自然科学实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2、实验器材准备充足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要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活动,充足的实验材料是自主操作实验的有力保障。实验材料是学生解决科学问题,获得科学知识、提高探究能力的基本载体,是学生感受科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科学价值的重要资源。而材料很多,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课的教学目标、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精心选择
3、,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典型的活动材料。比如:我在上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这节课时,为了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提供给学生的实验材料是不配套的,导致学生在做实验时无从下手。这样不仅贻误时间,而且会引起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怀疑或对科学知识理解的偏差,以至影响了教学效率。3、建立有效的合作小组 科学课学习以实验小组合作为主,小组合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实验的效果。因此构建良好的实验小组是小组实验的前提。每学期开学初,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这样方便组长进行管理,也方便教师对各个小组进行评比。如果有些实验需要两人一组,就要请四人实验小组的组长承担管理任务,安排分小小组及实验过程中的
4、分工问题。如: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碘酒和淀粉这些实验,就要两人一组,这里的活动开展就需要组长来安排。二、设计有效实验过程,提高实验效率。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实验操作的兴趣 教师应提供有结构的材料,实验的仪器,给学生提供开展实验活动的基本条件。当然更重要的则是应创设一个引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情境。激发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考如何实验才能验证假设是否成功。如:小苏打和白醋反应会伴随什么现象?学生猜测,思考。然后发给他们材料,让他们去试一试,从试的过程中发现答案。学生们心中充满喜悦。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既具有挑战性,又不会让学生感觉有太大的困难,而且能激发他们的动力。2指导学生规范实验操作(1)
5、学生认识仪器,知道使用方法。 有很多科学实验都要借助仪器进行,因此仪器的使用情况直接影响着实验的成败,影响着探究的效率。很多仪器的使用有着严格的操作方法及要求。例如显微镜的使用应注意什么,盖玻片如何放,点燃酒精灯要用侧面由下而上点燃,点燃后火柴不能随手扔在地上,要放在不锈钢实验盘中,熄灭时要用灯帽盖灭;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实验前教给学生,并让学生反复练习,逐渐掌握这些技能。因此,每一次实验如果要使用一些仪器,教师都要进行复习与强调,而对于第一次出现的仪器,就要告诉学生这种仪器的名称,并在黑板上进行板书,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时告诉学生这种仪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2)教师规范演示,不做反面示范。
6、很多科学实验要求学生自主操作,进行探究。但有一些实验操作要用到一些科学仪器,必须通过教师的演示,让学生明白这些仪器的操作方法,才可以让学生在实验中进行有效探究。这里,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独立操作的依据和榜样,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起着示范作用。教师操作应按规定进行,在使用仪器、连接和装配仪器及演示现象时动作要准确、有序,而且语言也要科学规范,不能口语化。特别要注意的是在演示实验时教师切不可故意做出错误的动作,然后再告诫学生:“这样的操作是不正确的,不能这样操作!”这样反而会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如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在制订实验方案后,先让学生说说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然后教师要对显微镜
7、的使用进行复习,在讲到观察洋葱表皮时,教师演示,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很多教师可能会采用让学生演示,其他学生进行指正的方法,但我认为如果教师正确演示后,再让学生上来演示,这样更加可以加深学生对实验操作要求的印象,提高学生的操作正确率。有时学生错误的演示反而会让部分学生操作不规范。3、明确目的,培养动手能力 明确目的以后让学生亲自动手,观察分析的过程,它是学生独立获取知识,掌握实验技能,发展认识能力和激发学习兴趣的主要方法。例如我在讲解月相变化时,月相变化是否有规律,只有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才能真正体会到,实验中他们观察到月相变化规律的时候,同学的心情无比激动兴趣倍增,感到其乐无穷,从而享受到了科学
8、实验成功带来的学习和探究自然规律的幸福和快乐。4、教师巡视实验,确保有效进行 学生小组实验并不意味着我们采取了“放羊式”的教学模式,这时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甚至特发事件,以免造成课堂的混乱。如:我在上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学生在使用显微镜时会遇到很多问题,教师就要巡视,不断地帮助学生,指出看不到标本中微小物体的原因,尽量让每个学生都会正确地使用显微镜,都能看到他们感兴趣的微小世界。又如:“用碘酒检测食物中的淀粉”这一实验时,我关注学生在实验时滴管的正确使用,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影响实验效果。5、做好实验记录单 每做完一个实验或在实验当中就要记录。因为记录要及时
9、规范,才能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科学实验过程中及时有效地记录,养成及时记录的习惯。学生对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记录,这样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更仔细更深入,实验中观察能力也就不知不觉的得到了锻炼和提高。6、最后明确实验结果 从现象到分析比较、得出实验结论,是一个以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是思维从感性到理性的质的飞跃,只有完成了这个飞跃,才算真正得到了知识。我们教师可以针对“现象结论”推导的难易程度采用多种方法去引导学生。 总之,我们在上课之前做好充分准备,在实验教学中紧紧抓住实验目的、操作过程、观察现象、得出结论这四个要点,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全面细致的观察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