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9404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94047.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94047【精品文档】第 5 页曹县孙老家镇中学二0一七 二0一八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科目: 物 理班级: 初 二姓名: 张 存 华2017年9月1日一、本学期共23个周,安排新授课15周,复习4周,测试2个周,本学科每周3课时,本学期新授45课时,机动安排2周。二、本学期学生情况分析我本学期担任初二年级的物理教学工作。物理是八年级新开学科,多数同学感到新奇,具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但也有不利的一面,有些同学听说物理难学,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大减。这就需要教师在思想上作进一步纠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
2、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六章分别是:一、走进实验室;二、运动和能量;三、声;四、在光的世界里;五、物态变化;六、质量与密度。具体章节又可分为:观察、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动手做、活动、我的设计、家庭实验室、走向社会、物理在线几大个板块。这样编排更有利于教育教学开展,更有利于学生的认识和学好物理知识。教材在内容选配上,注重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四、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进入物理的世界里来,在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对四周自然世界有一个重新的、更加科学的了解和认识。1、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2、鼓励学生积
4、极大胆地参与科学探究。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有目的的探究活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到学习物理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的意识。3、帮助学生尽快进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上来。帮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模型的构建,而不是去复制知识。五、本学期采用的教学方法: 交流讨论为主,在争论中获得新知识,再辅以练习,对新学习的内容加以归纳对比达到熟练掌握和应用。六、教学建议1、在新课程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的养成,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相联系的教学,将学习内容与学习
5、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2、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处于积极状态,经过认真的观察、实践、思考,才能体会物理现象中蕴含的规律,产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3、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并且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予以耐心帮助,鼓励多做物理实验和参加物理实践活动,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采取探究性学习等多种
6、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能力。七、各单元(章或节)教学内容、教学目的、重难点单元(章或节)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1.认识了解物理学。2.测量1.认识测量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2.学习刻度尺及与测量有关的知识测量与误差误差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1.认识运动2.速度的测量与计算3.认识自然界中的能量1.物质世界是运动的及运动中的参照物。2.能量的转化。1.相对运动与参照物。2,速度及其计算1.参照物的选择。2.微观世界的认识。第三章 声1.认识声现象及乐音的三个特征。2.了解噪声及与生活的关系3.声的应用。1.了解声的传播及乐音的三个特征。2.了解回声与共鸣。3.了解噪声。
7、1.了解声的传播及乐音的三个特征。2.噪声的防止方法1.声的传播。2.乐音三个特征与物体的关系。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1.光的反、折射定律。2.平面(凸透)镜成像。3.凸透镜的应用。1.掌握光的传播特点。2.通过探究掌握光的反、折射定律及平面(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1.光的反、折射定律及平面(凸透)镜成像规律和探究过程。2. 平面(凸透)镜成像的作图。1.平面(凸透)镜成像规律和探究过程。2.平面(凸透)镜成像的作图。第五章 物态变化1.物态变化的几种形式。2.物态变化与温度的关系。1.了解物质的三种形态及他们之间的关系。2.物态变化与温度的关系。1.物态变化变化与温度的关系。2.三种物态之间的
8、转化。1.物态变化变化与温度的关系。2.三种物态之间的转化。第六章质量与密度1.物质的质量与密度2.密度的测量1.认识物质的属性质量与密度。2.尝试用密度解决一些简单问题。1.物质的质量与密度。2.探究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关系。质量与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周次进度课时数1开 学21、1走进实验室 1、2测量331、3活动:降落伞比赛2、1认识运动 2、2运动的描述342、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2、4能量353、1认识声现象 3、2乐音的三个特征36十一黄金周37复习及第一次月考38月考试卷评析 3.3-4 奇异的声现象 、噪声3935、声与现代科技4、1光源 光的传播3104、2光的反射定律 4、3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 4、4光的折射规律 311期中复习312期中测试313期中评析314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4、6神奇的眼睛3154、7通过透镜看世界 4、8走进彩色世界3165、1物态变化与温度 5、2溶化和凝固317复习 第二次月考318月考评析5、3汽化和液化 5、4地球上的水循环3196、1质量 6、2物质的密度3206、3测量密度 6、4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321期末复习322期末复习323期末素质检测八、进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