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ppt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4670329 上传时间:2022-08-17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9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3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ppt(5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一、科学技术的进步一、科学技术的进步 1数学数学(1)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了计算圆周)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率的正确方法。刘徽刘徽利用割圆术将圆周利用割圆术将圆周用内接或外切正多边形穷用内接或外切正多边形穷竭的一种求圆面积和圆周竭的一种求圆面积和圆周长的方法)科学地求出了长的方法)科学地求出了圆周率圆周率=3.14的结果刘的结果刘徽在割圆术中提出的徽在割圆术中提出的“割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圆合体而无所失矣”,这,这就为后来祖冲之运用极限就为

2、后来祖冲之运用极限理论,计算圆周率提供了理论,计算圆周率提供了一种正确方法。一种正确方法。 刘徽(生于公元刘徽(生于公元250年左右年左右 ),魏晋时期的数学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家一、科学技术的进步一、科学技术的进步 1数学数学(1)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了计算圆周)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率的正确方法。(2)祖冲之:精确的算出圆周率在)祖冲之:精确的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一成果比外之间,这一成果比外国早近一千年。他还著有国早近一千年。他还著有缀术缀术。429 500年 生活在南朝齐、生活在南朝齐、梁之际的祖冲之,对梁之际的祖冲之,对数学

3、的发展有杰出贡数学的发展有杰出贡献。为纪念这位伟大献。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古代科学家,人们的古代科学家,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祖冲之环形山环形山”,将小行星,将小行星1888命名为命名为“祖冲之祖冲之小行星小行星”。 一、科学技术的进步一、科学技术的进步 1数学:刘徽数学:刘徽 祖冲之祖冲之2农学农学 北魏贾思勰著述的北魏贾思勰著述的齐民要术齐民要术系统的系统的总结了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等,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贾思勰是我国北魏末贾思勰是我国北魏末期杰出的农学家。

4、期杰出的农学家。贾思勰在总结我国古代劳贾思勰在总结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农业生产成就的基动人民农业生产成就的基础上,写成了著名的农业础上,写成了著名的农业科学著作科学著作齐民要术齐民要术。全书包括各种农作物的栽全书包括各种农作物的栽培,各种经济林木的生产,培,各种经济林木的生产,野生植物的利用,家畜、野生植物的利用,家畜、家禽、鱼、蚕的饲养和疾家禽、鱼、蚕的饲养和疾病的防治,以及农、副、病的防治,以及农、副、畜产品的加工,酿造和食畜产品的加工,酿造和食品加工,以至文具、日用品加工,以至文具、日用品的生产等等,几乎所有品的生产等等,几乎所有农业生产活动都作了比较农业生产活动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详细的

5、论述。 一、科学技术的进步一、科学技术的进步 1数学:刘徽数学:刘徽 祖冲之祖冲之2农学:贾思勰著农学:贾思勰著齐民要术齐民要术。3地理学地理学 (1)裴秀:中国古代杰出的地图学家。他绘)裴秀:中国古代杰出的地图学家。他绘制出制出禹贡地域图禹贡地域图,还提出了绘制地图的,还提出了绘制地图的原则。原则。 223 271年年 禹贡禹贡是春秋战国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部地理学名著。期的一部地理学名著。到了魏晋期间,因为年到了魏晋期间,因为年代久远,代久远,禹贡禹贡中所中所记载的山川地名已经有记载的山川地名已经有很多变更。裴秀在详细很多变更。裴秀在详细考证古今地名、山川形考证古今地名、山川形势和疆域沿革

6、的基础上,势和疆域沿革的基础上,以以禹贡禹贡作基础并结作基础并结合当时晋朝的合当时晋朝的十六州十六州而分州绘制了而分州绘制了禹贡地禹贡地域图域图十八篇。十八篇。一、科学技术的进步一、科学技术的进步 1数学:刘徽数学:刘徽 祖冲之祖冲之2农学:贾思勰著农学:贾思勰著齐民要术齐民要术。3地理学地理学 (1)裴秀:中国古代杰出的地图学家。他绘)裴秀:中国古代杰出的地图学家。他绘制出制出禹贡地域图禹贡地域图,还提出了绘制地图的,还提出了绘制地图的原则。原则。(2)郦道元:著有)郦道元:著有水经注水经注,是一部历史、,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7、。 郦道元(约郦道元(约466527),生活于南),生活于南北朝北魏时期,出生在河北省涿县北朝北魏时期,出生在河北省涿县一个官宦世家,少年时代就喜爱游一个官宦世家,少年时代就喜爱游览。后来他做了官,就到各地游历,览。后来他做了官,就到各地游历,每到一地除参观名胜古迹外,还用每到一地除参观名胜古迹外,还用心勘察水流地势,了解沿岸地理、心勘察水流地势,了解沿岸地理、地貌、土壤、气候,人民的生产生地貌、土壤、气候,人民的生产生活,地域的变迁等。他发现古代的活,地域的变迁等。他发现古代的地理书地理书水经水经,对大小河流,对大小河流的来龙去脉缺乏准确记载,而且由的来龙去脉缺乏准确记载,而且由于时代更替,

8、城邑兴衰,有些河流于时代更替,城邑兴衰,有些河流改道,名称也变了,但书上却未加改道,名称也变了,但书上却未加以补充和说明。郦道元于是亲自给以补充和说明。郦道元于是亲自给水经水经作注。作注。 巩固练习巩固练习练习练习1 运用极限理论,提出计算运用极限理论,提出计算圆周率正确方法的科学家是圆周率正确方法的科学家是A祖冲之祖冲之 B郭守郭守C刘徽刘徽 D张衡张衡巩固练习巩固练习练习练习2 (2004年全国卷)系统总结年全国卷)系统总结6世纪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的著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的著作是作是A梦溪笔谈梦溪笔谈 B汜胜之书汜胜之书 C齐民要术齐民要术 D农政全书农政全书

9、巩固练习巩固练习练习练习3 西晋地理学家裴秀不仅绘制西晋地理学家裴秀不仅绘制了了禹贡地域图禹贡地域图,还提出了,还提出了A 绘制地图的原则绘制地图的原则 B 夏朝的疆域范围夏朝的疆域范围C 中国的山川、河流的颁规律中国的山川、河流的颁规律 D 地方行政区域划分的原则地方行政区域划分的原则 巩固练习巩固练习练习练习4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专著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专著水经水经注注A最早提出地理学概念最早提出地理学概念B介绍古代水道流经地区的自然地理介绍古代水道流经地区的自然地理C主张经济立法主张经济立法D提出了风水与封建统治的关系提出了风水与封建统治的关系二、道教、佛教的传播与反佛二、道教、佛教的

10、传播与反佛1道教道教(1)东晋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使其)东晋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使其成为地主阶级的宗教。成为地主阶级的宗教。葛洪继承并改造了早期道教葛洪继承并改造了早期道教的神仙理论,在的神仙理论,在抱朴子抱朴子.内内篇篇中中 ,将神仙方术与儒家,将神仙方术与儒家的纲常名教相结合,强调的纲常名教相结合,强调“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也”。并把这种纲常名教与。并把这种纲常名教与道教的戒律融为一体,要求道教的戒律融为一体,要求信徒严格遵守信徒严格遵守.他主张神仙他主张神仙

11、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 葛洪(葛洪(283363)为)为东晋道教东晋道教学者、著学者、著名名炼丹炼丹家、医药学家。家、医药学家。 二、道教、佛教的传播与反佛二、道教、佛教的传播与反佛1道教道教(1)东晋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使其成)东晋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使其成为地主阶级的宗教。为地主阶级的宗教。(2)梁朝时的陶弘景吸收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梁朝时的陶弘景吸收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观念,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神仙体系:如三清神仙体系:如三清中的太上老君,四中的太上老君,四御中的玉皇大帝,御中的玉皇大帝,四灵二十八宿,城四灵二十八宿,城隍

12、,门神、灶神、隍,门神、灶神、财神、瘟疫神、四财神、瘟疫神、四大真人、八仙等。大真人、八仙等。陶弘景陶弘景(456年年536年年),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代表,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代表人物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医学家。人物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医学家。 二、道教、佛教的传播与反佛二、道教、佛教的传播与反佛1道教道教2佛教佛教(1)传播的原因)传播的原因 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需要。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需要。 苦难中挣扎的穷苦百姓易于接受佛教。苦难中挣扎的穷苦百姓易于接受佛教。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长期动荡不安,战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长期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百姓被迫颠沛流徙,挣扎在死亡乱频仍,百姓被迫颠沛流徙

13、,挣扎在死亡线上,他们希望精神上得到解脱。佛教的线上,他们希望精神上得到解脱。佛教的轮回转世思想,让他们在渺茫的轮回转世思想,让他们在渺茫的“来世来世”中得到虚幻的慰藉。中得到虚幻的慰藉。二、道教、佛教的传播与反佛二、道教、佛教的传播与反佛1道教道教2佛教佛教(1)传播的原因)传播的原因(2)传播的危害)传播的危害 佛教给社会带来了危害。如统治者利用佛教给社会带来了危害。如统治者利用佛教教义,使人民甘心忍受剥削和压迫。佛教教义,使人民甘心忍受剥削和压迫。 统治者广修寺塔、浪费人民的血汗。统治者广修寺塔、浪费人民的血汗。 寺院经济与官府争夺人手和税收。寺院经济与官府争夺人手和税收。二、道教、佛教

14、的传播与反佛二、道教、佛教的传播与反佛1道教道教2佛教佛教(1)传播的原因)传播的原因(2)传播的危害)传播的危害(3)反佛的斗争)反佛的斗争 原因:佛教的传播危害百姓的利益和地原因:佛教的传播危害百姓的利益和地主阶级的统治主阶级的统治 表现:范缜表现:范缜神灭论神灭论;北周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 范缜曾同佛教有神论者进行了两次公开的范缜曾同佛教有神论者进行了两次公开的论战。他反对佛教因果报应说,认为人生好论战。他反对佛教因果报应说,认为人生好比同一棵树上的花朵,有的花瓣被吹到厅堂,比同一棵树上的花朵,有的花瓣被吹到厅堂,也有些花瓣飘落进粪坑中,这完全是自然现也有些花瓣飘落进粪坑中,这完全是自

15、然现象,毫无因果可言。对于形神之辩,他断言象,毫无因果可言。对于形神之辩,他断言人死精神消灭,不可能成佛,人的富贵贫贱人死精神消灭,不可能成佛,人的富贵贫贱并非天生命定,因果报应纯系无稽之谈。并非天生命定,因果报应纯系无稽之谈。 范缜(范缜((约约450约约515),),中国南朝齐、梁时思想家,中国南朝齐、梁时思想家,无神论者。著无神论者。著神灭论神灭论,对我国古代朴素唯物思想对我国古代朴素唯物思想有重大发展。有重大发展。讨论:如何看待北周武帝的灭佛?讨论:如何看待北周武帝的灭佛?直接目的:为增加劳动人手和财政收入直接目的:为增加劳动人手和财政收入根本目的:为了加强统治根本目的:为了加强统治积

16、极作用:增加了劳动人手和财政收入,有利积极作用:增加了劳动人手和财政收入,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于社会生产的发展消极影响:使佛教文化遭受损失消极影响:使佛教文化遭受损失启示:宗教是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工具,对宗启示:宗教是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工具,对宗教的处理,视其统治的需要而定。教的处理,视其统治的需要而定。巩固练习巩固练习练习练习5 魏晋时期的道教魏晋时期的道教A开始兴起,成为人民反封建斗争的武器开始兴起,成为人民反封建斗争的武器B吸取了儒家佛教的精华吸取了儒家佛教的精华C成为地主阶级的宗教成为地主阶级的宗教D建立了完整的神仙体系建立了完整的神仙体系练习练习6 (2005年全国文综年全国文综卷)

17、南卷)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建立起道教的神北朝时期,陶弘景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其中吸收了仙体系。其中吸收了A佛教教义佛教教义 B法家思想法家思想C墨子学说墨子学说 D神灭论神灭论的观点的观点巩固练习巩固练习巩固练习巩固练习练习练习7 南北朝时期,统治者宣扬佛南北朝时期,统治者宣扬佛教或大肆毁佛,其根本原因是教或大肆毁佛,其根本原因是A想要控制寺院的规模想要控制寺院的规模 B不了解是否应该发展佛教艺术不了解是否应该发展佛教艺术C对佛教教义理解抱对立态度对佛教教义理解抱对立态度 D受统治需要的制约受统治需要的制约巩固练习巩固练习练习练习8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的原因教盛

18、行的原因社会动荡社会动荡 战乱不断战乱不断 统治阶级支持统治阶级支持 佛教的麻痹作用佛教的麻痹作用A BC D巩固练习巩固练习练习练习9 “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无也。未闻刃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无也。未闻刃没有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没有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说这段说这段话的是话的是A扁鹊扁鹊 B苟况苟况 C王充王充 D范缜范缜巩固练习巩固练习练习练习10 下列关于范缜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下列关于范缜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比较系统地批判了神学迷信比较系统地批判了神学迷信B人的精神与形体相互分离,人死精神不死人的精神与形体相互分离,人死精神不死C形

19、体好比刀刃,精神好比锋利,二者相互形体好比刀刃,精神好比锋利,二者相互结合结合D人的精神与形体不可分离,人死精神亦死人的精神与形体不可分离,人死精神亦死三、承上启下的文学三、承上启下的文学1特点:承上启下特点:承上启下2流派:流派:(1)建安文学)建安文学 特点:内容充实、风格苍凉而又富有生气。特点:内容充实、风格苍凉而又富有生气。 代表作:曹操的代表作:曹操的蒿里行蒿里行、王粲的、王粲的七七哀诗哀诗和蔡文姬的和蔡文姬的悲愤诗悲愤诗。曹操曹操王粲王粲蔡文姬蔡文姬三、承上启下的文学三、承上启下的文学1特点:承上启下特点:承上启下2流派:流派:(1)建安文学)建安文学(2)陶渊明田园诗)陶渊明田园

20、诗特点:清新自然,风格朴实恬淡。特点:清新自然,风格朴实恬淡。代表作:代表作:归园田居归园田居桃花源诗桃花源诗三、承上启下的文学三、承上启下的文学1特点:承上启下特点:承上启下2流派:流派:(1)建安文学)建安文学(2)陶渊明田园诗)陶渊明田园诗(3)乐府民歌)乐府民歌 特点:南方民歌缠绵婉转,多描写爱情。特点:南方民歌缠绵婉转,多描写爱情。北方民歌慷慨激昂,既有恋歌又有牧歌、北方民歌慷慨激昂,既有恋歌又有牧歌、战歌。战歌。 代表作:代表作:采桑度采桑度、敕勒歌敕勒歌和和木兰辞木兰辞。巩固练习巩固练习练习练习11 (2005年全国文综年全国文综卷卷)生活生活在东汉末年的曹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在东

21、汉末年的曹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是人物,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是A慷慨苍凉慷慨苍凉 B朴实恬淡朴实恬淡 C缠绵婉转缠绵婉转 D浮艳华丽浮艳华丽 归园田居归园田居桃花源诗桃花源诗陶潜的陶潜的桃花源诗桃花源诗(1)反映了人民质朴的劳动生活()反映了人民质朴的劳动生活(2)表达了对黑暗现)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实的不满(3)向往一种世外桃源的生活()向往一种世外桃源的生活(4)展现了劳)展现了劳动人民的机智和勇敢动人民的机智和勇敢 A、(、(1)()(2)()(3) B、(、(2)()(3)()(4) C、(、(1)()(3)()(4) D、(、(1)()(2)()(3)()(4)四、

22、艺术四、艺术1书法:东汉末年,书法成为一门艺术;曹书法:东汉末年,书法成为一门艺术;曹魏钟繇把隶书转化为楷书;东晋魏钟繇把隶书转化为楷书;东晋“二王二王”。2绘画:曹不兴,佛像画的始祖;东晋顾恺绘画:曹不兴,佛像画的始祖;东晋顾恺之,擅画人物,之,擅画人物,女史箴图女史箴图、洛神赋洛神赋图图。四、艺术四、艺术3石窟艺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石窟艺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评价(说明的问题):阳的龙门石窟。评价(说明的问题):石石窟艺术的出现与石窟艺术的本身都反映了佛窟艺术的出现与石窟艺术的本身都反映了佛教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反映了中国文化教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反映了

23、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吸收、包容,并使它本土化。对外来文化吸收、包容,并使它本土化。石窟的开凿是统治阶级扩大佛教影响的需要,石窟的开凿是统治阶级扩大佛教影响的需要,同时它也是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所凝成的,同时它也是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所凝成的,是历代雕刻工匠和画匠们留下的珍贵遗产,是历代雕刻工匠和画匠们留下的珍贵遗产,是我国的艺术宝库。是我国的艺术宝库。体现出佛教的本土化趋势体现出佛教的本土化趋势四、艺术四、艺术3石窟艺术说明的问题:石窟艺术说明的问题: 石窟艺术的出现与石窟艺术的本身都反映石窟艺术的出现与石窟艺术的本身都反映了佛教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反映了中国了佛教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反映了

24、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吸收、包容,并使它本土化。文化对外来文化吸收、包容,并使它本土化。石窟的开凿是统治阶级扩大佛教影响的需石窟的开凿是统治阶级扩大佛教影响的需要,同时它也是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所凝要,同时它也是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所凝成的,是历代雕刻工匠和画匠们留下的珍贵成的,是历代雕刻工匠和画匠们留下的珍贵遗产,是我国的艺术宝库。遗产,是我国的艺术宝库。巩固练习巩固练习练习练习12 东汉末年至南北朝时期,著名的东汉末年至南北朝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不包括书法家不包括A.蔡邕蔡邕B.钟繇钟繇C.王羲之王羲之D.曹不兴曹不兴巩固练习巩固练习练习练习1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绘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绘画成就

25、最大的方面是成就最大的方面是A 人物画人物画 B 山水画山水画 C 风俗画风俗画 D 宗教画宗教画五、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化发展的原因五、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化发展的原因(1)经济发展:江南经济的开发,)经济发展:江南经济的开发,北方经济恢复和发展。北方经济恢复和发展。(2)民族大融合。)民族大融合。(3)前代秦汉文化的基础。)前代秦汉文化的基础。(4)外来宗教文化的传播。)外来宗教文化的传播。(5)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六、魏晋南北朝文化的特点六、魏晋南北朝文化的特点 (1)带有国家分裂的烙印。南北文化差异很大,乐府诗)带有国家分裂的烙印。南北文化差异很大,乐府诗南北风格迥异。

26、南北风格迥异。(2)体现民族融合的特色。如)体现民族融合的特色。如齐民要术齐民要术。(3)思想活跃,各种思想有融合的趋势。佛教与反佛斗)思想活跃,各种思想有融合的趋势。佛教与反佛斗争激烈;佛、儒、道并行,并开始合流;佛教势力发展争激烈;佛、儒、道并行,并开始合流;佛教势力发展很快,对当时产生了重要影响。很快,对当时产生了重要影响。(4)科技进步。如祖冲之的圆周率、贾思勰的)科技进步。如祖冲之的圆周率、贾思勰的齐民要齐民要术术、郦道元的、郦道元的水经注水经注。(5)承上启下。如张扬个性和对异域文化的认可;诗歌)承上启下。如张扬个性和对异域文化的认可;诗歌完成向七言诗的过渡。完成向七言诗的过渡。巩

27、固练习巩固练习练习练习14下列不符合三国两晋南北朝北方文化发下列不符合三国两晋南北朝北方文化发展特点的是展特点的是A北方少数民族对传统文化产生重要影响北方少数民族对传统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B佛教对思想文化和艺术具有重大影响佛教对思想文化和艺术具有重大影响C北方生产经验得到了系统总结北方生产经验得到了系统总结 D北方各少数民族先后创制了本民族的文字北方各少数民族先后创制了本民族的文字七、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圆周率、圆周率、缀术缀术、齐民要术齐民要术南北经济的发展南北经济的发展木兰辞木兰辞北方战乱北方战乱陶渊明的诗陶渊明的诗士族制度腐朽士族制度腐朽. .对黑暗社对黑暗社会的不满会的不满南方佛寺、北

28、方石窟、南方佛寺、北方石窟、宗教画、范缜的无神论宗教画、范缜的无神论佛教流行佛教流行齐民要术齐民要术、龙门、龙门石窟石窟民族融合民族融合巩固练习巩固练习练习练习16 魏晋南北朝时期,宗教广为流行,魏晋南北朝时期,宗教广为流行,在下列哪些文化领域得到直接反映在下列哪些文化领域得到直接反映石窟艺术石窟艺术 雕塑雕塑 绘画绘画 哲学哲学 ABC D练习练习17 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1)图)图1、2反映了当时怎样的一种历反映了当时怎样的一种历史现象?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史现象?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图图1礼佛图礼佛图图

29、图2云冈第云冈第20窟大佛窟大佛现象:佛教盛行。现象:佛教盛行。原因:长期战乱,社会动荡;佛教具有欺骗性;原因:长期战乱,社会动荡;佛教具有欺骗性;统治者的提倡和支持。统治者的提倡和支持。影响:消磨人民的斗志,使人民安于现状;没影响:消磨人民的斗志,使人民安于现状;没有解脱人民的灾难,反而增加了人民的负担;有解脱人民的灾难,反而增加了人民的负担;修建佛寺,耗费大量财物;寺院经济膨胀,与修建佛寺,耗费大量财物;寺院经济膨胀,与封建政府争夺劳动力;出现了反佛思想和斗争;封建政府争夺劳动力;出现了反佛思想和斗争;同佛教相关的建筑、文学和艺术得到了发展。同佛教相关的建筑、文学和艺术得到了发展。练习练习

30、17 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2)云冈石窟修造于何时)云冈石窟修造于何时?位于何处?位于何处?石窟艺术反映了怎样的一种文化现象?石窟艺术反映了怎样的一种文化现象? 图图1礼佛图礼佛图图图2云冈第云冈第20窟大佛窟大佛造于北魏,位于山西大同。反映造于北魏,位于山西大同。反映了佛教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了佛教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以及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响,以及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吸纳和包容。吸纳和包容。 练习练习17 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3)图)图1、2反映了怎样的艺术成就和反映了怎样的艺术成就和特征?其表现主题说明了什么?特征?其表现主题说明了什么? 图图1礼佛图礼佛图图图2云冈第云冈第20窟大佛窟大佛反映了当时雕刻和造像艺术的高超水反映了当时雕刻和造像艺术的高超水平,具有中外文化交融的特征。说明平,具有中外文化交融的特征。说明了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了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并为之服务,一定的文化特点是反映并为之服务,一定的文化特点是由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特点所决定的。由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特点所决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