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新学案》2011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27讲 孔子与老子、百家争鸣和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件 岳麓版.ppt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4494448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版新学案》2011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27讲 孔子与老子、百家争鸣和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件 岳麓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金版新学案》2011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27讲 孔子与老子、百家争鸣和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件 岳麓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版新学案》2011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27讲 孔子与老子、百家争鸣和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件 岳麓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版新学案》2011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27讲 孔子与老子、百家争鸣和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件 岳麓版.ppt(6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考纲展示备考指要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宋明理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家: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5.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1.孔子与老子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用比较的方法,认识孔子与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对比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认识诸子百家在众多领域内所形成的思想理论,对后世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2.汉代的思想大一统结合西汉初年的社会状况,概括汉武帝在思想上实现大一统的措施,认识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及影响。3.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1)运用特定历史条件下分析评价问题的方法,认识宋明理学产

2、生的原因、内容、特点及影响。(2)从宋明理学的消极影响入手,理解明清之际思想领域的变化,进一步比较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主张及特点。(3)要与现实社会相联系,体会古代思想文化成果的现实意义。4.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用归类比较的方法,整体把握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从而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第27讲孔子与老子、百家争鸣和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孔子与老子 1孔子的学说 (1)历史地位: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推崇为圣人。 (2)政治主张 思

3、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其主要内容是“”和“克己复礼”。仁者爱人仁者爱人儒家儒家 提倡“”,用“德”教化百姓。 对鬼神持怀疑态度,主张对敬而远之。 (3)教育思想:主张“有教无类”“”,要求学生当仁不让于师。 (4)历史影响: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的主流,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为政以德为政以德鬼神鬼神因材施教因材施教传统文化传统文化 2老子与道德经 (1)历史地位:春秋时期的重要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 (2)政治主张 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提出“天法道,”的思想。 政治上倡导“”,以“无事取天下”。道德经道德经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无为而治 (3)哲学思想:哲学中包

4、含着辩证法思想,他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 (4)影响:道家学派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儒家 (1)战国时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孟子和。 (2)孟子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 “仁政”学说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他认为实行“仁政”必须重民,并提出“”的主张。 在对人性的认识上,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等品质是与生俱来的。 在道德修养上,倡导“养浩然之气”。孟子被尊为“”,地位仅次于孔子。荀子荀子民贵君轻民贵君轻人性本善人性本善亚圣亚圣 (3)荀子是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荀子提出“天

5、行有常”和“”的命题。 在对人性的认识上,荀子主张“性恶论”;凭借后天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 政治主张,他认为治国应以为主,对法家的思想也有所吸收,主张礼法并施。制天命而用之制天命而用之礼教礼教 2墨家 (1)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兼爱”就是无等差的爱,“非攻”就是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 (2)墨子提倡“”,强调生产劳动的重要性。同时反对铺张浪费,主张“节用”“节葬”。 (3)墨子代表了下层劳动人民,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尚力尚力 3道家 (1)庄子提出的观点,认为任何事物的本质都是相同的,由此他提出了“”的人生态度。 (2)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庄子认为天与人 “”。因此人必须顺从自然。逍遥逍

6、遥不相胜不相胜齐物齐物 4法家 (1)韩非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国家。 (2)韩非主张,反对儒家“是古非今”的历史观。 (3)韩非的思想适应建立统一的 的需要,儒法共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5兵家:主要代表人物是孙膑,他受的影响,同时又吸收了法家和其他各家的思想。中央集权中央集权变法革新变法革新中央集权政治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孙子兵法孙子兵法 理解掌握“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1)“百家”泛指数量多,主要有儒、道、墨、法等思想流派。“争鸣”说的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展开争论,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 (2)春秋战国

7、时期,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互相诘难、批驳,展开争论。 (3)诸子百家冲破了礼法束缚,四处游说,促进了文化的觉醒。 综合分析孔子、孟子、荀子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人物孔子孟子荀子生活时代春秋末期战国中期战国末期主要观点仁的思想仁者爱人(具有进步性)克己复礼(具有保守性)仁政:省刑法、薄税敛“仁义”“王道”“以德服人”民本思想“为政以德”民为贵,君为轻君舟民水伦理观性相近性本善性恶论影响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础儒家思想经过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体系更加完整,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1(2008年高考海南卷)“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

8、国弱。”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 A墨翟B孟轲 C荀子 D韩非 【解析】题干中一直强调法律的作用,法律运用得好,则国强胜,法律运用得不好,国家就贫弱,因此符合法家的思想。韩非是法家的主要代表。 【答案】D 2(2009年青岛模拟)2008年汶川地震中范美忠被骂得狗血淋头,落下一个“范跑跑”的绰号,是因为他背离了() A仁者爱人 B克己复礼 C道法自然 D无为而治 【解析】“范跑跑”为了逃命,丢弃了道德与责任,而这里的道德不是世界本原的“道”,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之心和帮助之行。 【答案】A 一、汉初的黄老之学 1背景:汉初,经济残破,百废待兴,黄老之学适应了政策的需要。休养生息休养生息 2内容:

9、黄老之学的内容包括两方面,一个是治身,一个是。 3主张:强调“”,即尊重自然规律,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4作用:黄老之学的实施使西汉初的社会迅速恢复了元气。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无不为治国治国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背景 (1)随着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2)儒家学说经过自我调整,整合出了一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 (3)汉武帝即位后,进一步发展统一大业,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强化中央集权强化中央集权 2基础:董仲舒以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及法家思想而形成新的思想体系。 3主张:“”学说,认为人君受命于天,应当“屈民而伸君

10、,屈君而伸天”。 4影响: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从此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公羊春秋公羊春秋天人感应天人感应主流主流综合分析汉代儒学成为正统的原因 (1)汉初的黄老之学无法解决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问题,汉武帝急需新的学说来维护统治。 (2)董仲舒兼采百家学说,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使其具有综合性、时代性和实用性。 (3)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使汉武帝能够通过思想统一来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归纳概括董仲舒新儒学的实质和特点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实质上是思想文化专制。 (2)新儒学既宣扬“君权神授”,又继承和发

11、展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 (3)新儒学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它的生命力。 (4)新儒学宣扬“天人感应”,为儒学披上神学外衣。 (5)新儒学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专制皇权,因此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成为正统思想。 1(2009年高考海南卷)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 A春秋 B论语 C孟子 D易经 【解析】董仲舒思想基础源于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他的著作是春秋繁露,故A最合适。 【答案】A 2(2009年潍坊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西方有学者认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

12、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遗产。”材料中的“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是指 () A民贵君轻 B天人感应 C三纲五常 D和谐中庸 【解析】选项中唯一可以称为道德准则的就是三纲五常。 【答案】C 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儒家在战国时期只是“百家”之一,并没有受到重用。它之所以能够从“百家”之中脱颖而出、至汉武帝时成为正统思想,是因为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能够吸取“百家”之长,不固步自封,更在于他们能够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使之进一步发展。 2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 儒家的“仁政”契合当今的“以德治国” 法家的法治思想契合当今的“依法治国” 孔子的教育思想契合

13、当今的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 墨家的兼爱、非攻契合当今的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二、汉代新儒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与发展继承先秦儒学宣扬的“礼”“仁”“仁政”“民本”为新儒学所继承发展(1)经过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能够取得统治思想的主流地位,主要增加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和“三纲五常”的理论,强调深化王权和等级名分,符合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2)新儒学又增加了“大一统”思想,并融合了阴阳家、黄老之学及法家的一些思想,适应了汉武帝时期的政治需要热点考向中国古代优秀思想文化的传承【 命 题 视 角 】(1)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今天,它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

14、团结、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百家争鸣的学派、代表人物及主张。(3)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改造和新儒学的形成;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材料一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则达人。”“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材料二孟子曾对梁惠王说:“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缛,壮者以暇日修其教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

15、其民时,使不得耕缛,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材料三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故法不能独立,类不得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法者,治之端也;君之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编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故有神稷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己爱己,不可得也。 荀子君道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孔子的主要政治主张。 (2)结合材料一、二,归纳孟子的主要政治主张。 (3)结合材料一、三,归纳荀子的政治主张,指出荀子与孔子、孟子

16、思想的异同。 【解题指导】本题选取了孔子、孟子、荀子三位思想家的相关材料,要求归纳概括各自的思想主张,应注意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归纳。荀子与孔子、孟子思想的异同,应指出荀子对孔子、孟子思想的发展。 【答案提示】(1)“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孔子主张以德治民,遵循周“礼”。 (2)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给农民一定土地,不夺农时,宽刑薄税。 (3)荀子主张以德治民,以法治国。法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依据,礼法并用才能维护国家的统治,礼义教化和刑罚奖惩二者缺一不可。荀子继承了孔子与孟子的“仁政”思想,把“礼”的内容作了新的发展,即在“礼”的基础上又赋予了“法”的内容

17、。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是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立者,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荀子继承儒家思想,是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归纳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主张及其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是考查儒家思想的重要命题视角。 (2009年高考安徽文综卷)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解题指导】A、B两项主要体现了儒家

18、的德政思想;D项由“为天下,非为君也”可判断不符合题意;C项体现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是用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提示】C 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和谐世界是当今的热点话题。我国古代提倡“仁者爱人”,体现了古代思想家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这些传统美德应继承和发扬。 孔子和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二人的思想被后人称为“孔孟之道”,影响深远。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正)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孔子和他的孔子和他的弟子在一起弟子在一起 材料二“君

19、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孟子 材料一论语应视为孔子的言论,强调“仁”。材料二孟子是孟子的言论,强调“以德治民”。 1据以上材料,归纳孟子对孔子政治思想的继承有何表现? 【答案】孔子的“仁”的学说和孟子的“以德治民”的主张,都表现为爱惜民力,不夺农时。 2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对此有人说孟子的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其中包含“民主意识”,你的看法如何? 【答案】 孟子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要求统治者尽可能减轻剥削,给人民以最基本的生产生活

20、条件,从而缓和阶级矛盾,有利于社会进步,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民本”思想。“民本”思想不能说成“民主意识”,这是因为从根本上讲,孟子是地主阶级的思想家,其“民贵”的主张是为了更长久稳固地统治压迫人民,“君轻”是为了更有效地保证君主统治剥削人民。对孟子的主张我们应辩证地分析,既要看到其积极的一面,又要认识到它的历史局限性。 材料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其民矣。” 孟子 材料二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中国之所以危亡,民主和科学之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所致。陈独

21、秀尖锐地指出: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觉醒和社会进步。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马尚斌等编中国近代史教程 (1)材料一反映了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孟子提出了“仁政”学说。材料二董仲舒著春秋繁露,董仲舒提出了“大一统”的思想。材料三是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对儒家思想的批判。 (2)孟子和春秋繁露是研究儒家思想的重要文献和第一手史料。 1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学术观点异彩纷呈,然“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 A人与自

22、然的和谐 B社会现实 C人与社会的和谐 D人的生命 【答案】B 2结合材料分析战国时期的儒家提出怎样的政治主张?儒学在当时的地位如何? 【答案】提出了“仁政”的学说,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百姓,以德服人,争取民心。地位:不受统治者重视。 3材料二中的董仲舒什么思想观点?与材料一相比,此后儒学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大一统的思想观点。地位: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 4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是如何认识儒家思想的?基于此,他们提出了什么主张? 【答案】认识:儒家思想维护了君主专制制度,阻碍了民主科学的实现。主张: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或“打倒孔家店”)。 一、选择题 1(2

23、009年高考山东基本能力测试)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下列语句中最符合道家思想的是() A兼相爱,交相利 B仁者爱人 C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解析】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各项:A项属于墨家的思想;B项属于儒家的思想;C项属于法家的思想。D项最符合道家思想。 【答案】D 2(2009年高考山东基本能力测试)孔子曾用“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等描述人生的轨迹。“技进乎道,庶几不惑;名副其实,何虑无闻”与“韦编三绝今知命,黄绢初裁好著书”两副寿联所贺寿主当时的年龄分别为() A20岁、30岁 B30岁、40岁 C40岁、50岁 D

24、50岁、60岁 【解析】按照孔子的描述,“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对应的年龄分别是30岁、40岁、50岁、60岁;据原题对联中提到的“庶几不惑”;“韦编三绝今知命”结合上述知识可判断对联所贺寿主的年龄分别是40岁和50岁。 【答案】C 3(2008年高考上海卷)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 A儒家的思想 B道家的思想 C墨家的思想 D法家的思想 【解析】解答本题关键在于正确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材料中的“以法为教”即是法家思想的典型主张。 【答案】D 4(2008年高考四川文综卷)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

25、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他批评的是() 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仁义”二字,这正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同时,要把握法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严刑峻法,与儒家思想对立。 【答案】C 5(2008年高考重庆文综卷)“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解析】抓住关键词“贤者举而上之”再联想到墨家的“尚贤”思想,可知正确选项为A项。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6(2009年高考上海卷)西方学者常常将中国称为“孔子的中国”,其实,在中国

26、历史上,孔子的形象历经嬗变,他所开创的儒家思想也在传承中被不断地改造和重塑,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问题: (1)孔子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儒家思想在汉、宋两代出现了哪些变化? (3)孔子及儒家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如何? 【解析】第(1)问要准确地写出孔子的“仁”和“礼”的思想;第(2)问要结合董仲舒和朱熹的观点概括归纳;第(3)问主要结合新文化运动中人们对儒家思想的批判与继承方面回答。 【答案】(1)答案1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以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以礼来规范人们的言行。 答案2未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仁、礼。 (2)答案1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董仲舒提

27、出天人感应、大一统、三纲五常,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官方哲学;儒学吸收佛教、道教思想;朱熹提出“明天理、灭人欲”,建立理学体系,把儒学推向新高峰。 答案2未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 答案3仅笼统地回答。汉、宋两代,儒家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 (3)答案1能从两方面进行回答。新文化运动兴起,孔子及其儒家思想被视为旧文化、旧道德的代表遭到批判,开始走向衰落。但是在批孔的同时,也有人推崇儒家思想,这表明儒家思想在当时仍具有影响。 答案2只从批判性的视角回答。新文化运动兴起,孔子及儒家思想被视为旧文化、旧道德的代表遭到批判。 答案3只从肯定性的视角回答。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在中国仍占有重要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