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三单元基础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第三单元基础训练.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必修三第三单元基础训练【精品文档】第 7 页寡人之于国也文言知识点整理一、通假字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 2、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3、无失其时 4、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二、古今异义1、河内凶 2、邻国之民不加少 3、或百步而后止 4、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5、谷不可胜食也 6、数罟不入洿池 7、树之以桑 9、非我也,兵也。 10、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2、养生丧死无憾也 1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三、一词多义(一)王:1、然而不王者 (二)食:1、谷不可胜食也 2、狗彘食人食 (三)时:1、不违农时 2、无失其时 (四)以:1、请以战喻 2、可
2、以无饥矣 3、以时入山林 4、申之以孝悌之义 5、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6、以五十步笑百步 (五)于: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寡人之于国也 3、颁白者不复戴于道路矣 4、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5、于河内,于河东 (六)之:1、填然鼓之 2、王道之始也 3、寡人之于国也 4、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6、五亩之宅 7、申之以孝悌之义 (七)然:1、河内凶亦然 2、填然鼓之 3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4、赵太后曰:“然” (八)则:1、则移其民于河东 2、人死,则曰:“非我也,兵也” 四、词类活用(一)名词作动词1、填然鼓之鼓: 2、七十者衣帛食肉 3、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树之以桑
3、 5、王无罪岁 (二)动作名1请以战喻 2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三)形容词作动词 1、谨庠序之教 (四)使动用法1、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五、背诵默写。 (1)不违农时,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劝学文言基础知识整理一、成语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锲而不舍: 二、通假字1、輮以为轮輮使之然也: 2、虽有槁暴: 3、虽有槁暴: 。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君子生非异也: 三、古今异义1、輮以为轮: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用心一也用心躁也 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四、词类活用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3、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4、上食埃土
4、: 。5、下饮黄泉: 。五、默写背诵1、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善假于物也。3、积土成山, ,用心躁也。过秦论文言知识整理一、通假字外连衡而斗诸侯 / 约从离衡 孝公既没 合从缔交/约从离衡 / 于是从散约败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倔起阡陌之中 赢粮而景从 百有余年矣 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威振四海 三、一词多义1固据崤函之固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2因因遗策 因利乘便 因河为池 3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追亡逐北 吞二周而亡诸侯 4制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
5、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履至尊而制六合 5兵赵奢之伦制其兵 / 行军用兵之道 收天下之兵 / 信臣信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 斩木为兵 6策蒙故业,因遗策 振长策而御宇内 7致以致天下之士 致万乘之势 8之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赵奢之伦制其兵 商君佐之 聚之咸阳 9及非及向时之士 及至秦始皇 10北乃使蒙恬非筑长城而守藩篱 追亡逐北 11度内立法度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12遗因遗策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13爱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宽厚而爱人 四、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然
6、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深谋远虑 2名词作动词履至尊而制六合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过秦论 3形容词作动词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4形容词作名词据崤函之固 自以为关中之固 尊贤而重士 因利趁便 5动词作名词追亡逐北 6使动用法外连衡而斗诸侯 会盟而谋弱秦 / 以弱天下之民 约从离衡 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吞二周而亡诸侯 /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却匈奴七百余里 以愚黔首 序八州而朝同列 7.意动用法尊贤而重士 五、默写1、 ,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于是废先王之道, ,
7、; ,杀豪俊, , ,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 。2、 ,倔起阡陌之中, , , , , ,天下云集而响应,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3、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师说文言知识整理一、虚词1. 乎(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其皆出于此乎 (4)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2. 而(1)人非生而知之者 (2)惑而不从师 (3)吾从而师之 (4) 择师而教之 (5)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6)小学而大遗 (7)则群聚而笑之 3. 之(1)古之学者必有师 (2)人非生而知之者 (3)
8、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6)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7)圣人之所以为圣 (8)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1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11)郯子之徒 (1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13)作师说以贻之 4. 其(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4)其皆出于此乎 (5)其可怪也欤 5. 于(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而耻学于师 (3)于其身也 (4)皆出于此乎 (5)不拘于时 6. 也(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3)其为惑也终不解
9、矣 (4)其可怪也欤 二实词1通假字(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或师焉,或不焉。 2古今异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义: (5)吾从而师之 古义: (6)今之众人 古义: (7)小学而大遗 古义: 3. 一词多义(1)师 a古之学者必有师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吾从而师之 d吾师道也 (2)传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3)道 a传道受业解惑也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道相似也 (4)惑 a惑之不解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c惑而不从师 4. 词类活用(1)吾师道也 (2)吾从而师之 (3)而耻学于师 (4)孔子师郯子 (5)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6)小学而大遗 (7)吾未见其明也 (8)惑而不从师 (9)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三、默写1、第一段: 2、第三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