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教学设计(共合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教学设计(共合集).docx(3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教学设计(共合集)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此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提高戏曲素养。 2通过对内容的理解把握文章的主题。 3注意课文内容的详略与表达中心的关系。 4了解作者描写声音的方法。 5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 教学重点 1详写、略写与中心的关系。 2对声音的描写。 3关键词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对声音的描写。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爱看电影、电视剧。好的电影、电视剧往往以它生动的故事情节、丰满的人物形象吸引着我们,令人难以忘怀。作者看了一场戏,过后留给他的是什么印象呢?这节课我们学习看戏。 二、检查预习 1出示生字、词卡片(要求从
2、音、形、义几方面检查)。 铿锵 颦 婀娜蜃楼 屏住 例:颦Pn皱眉上下结构(为加深印象介绍东施效颦的故事) 2读预习提示回答下列问题: 本文描写了什么? 明确:描写了群众观看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先生演出穆桂英挂帅的场面。 教师补充:京剧堪称国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它以其丰富的内容,完美的形式,精湛的技艺,达到了我国戏曲艺术发展的高峰,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为此,我想同学们和老师有同样的感受,为生活在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国度感到骄傲、自豪。 作者创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赞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的热情观众和热情艺术家。 三、阅读新课 (一)教师范读全文 要求学生:1画出表现观众情绪变化的词
3、句。 2画出揭示本义中心的句子。 集体明确后,板书 (二)引导学生体味膨胀与涨,以此强调关键词句的含义。(板书) 明确:涨是水位升高,这里比喻观众情绪逐渐高涨,呈渐变的状态。膨胀则有激荡起伏之势,呈热烈欢腾的状态。 (三)找学生读课文 1、2段,要求其余学生用一个词概括出场内外的气氛。 明确:静静的。 (四)思考讨论: 为什么突出暑气并没有收敛,公园和剧场是静静的?为什么强调剧场人挤得非常满? 明确:突出暑气并没有收敛,是为了以气温烘托观众的心情,人们不顾暑气炙人,争相观看梅兰芳演戏,说明梅兰芳的舞台艺术在广大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声望。 强调公园和剧场是静静的,渲染演出之前的气氛,是为了说明观众静
4、候演出开始,表现观众对于欣赏梅兰芳舞台艺术的渴望心情。有这位艺术大师的演出,剧场就成了艺术的圣殿。 强调剧场里人挤得非常满,是为了说明广大群众衷心喜爱梅兰芳的舞台艺术。 (五)比较阅读。 要求:学生阅读模拟作文,寻找差距,体味课文开头两段的精妙之处。 (六)速读第三段 要求: 1画出两个比喻句。 2画出介绍剧情的句子。 讨论两个比喻句的作用。 明确:蜃楼、彩霞两个比喻将京剧舞台的美感形容得非常出色。 思考讨论:本段关于剧情的介绍,从文章整体看,写得详细,还是简略?为什么?(板书:学习重点1) 明确:写得简略。因为本文的中心是赞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热情的观众和热情的艺术家。穆桂英挂帅的具体剧情与
5、这个中心意思关系不大,所以写得十分概括,免得冲淡了中心。由此,我们大家要注意文章内容详、略的安排取决于中心的需要。 (七)学生阅读模拟作文,画出表现女主角上场时观众情绪变化的词句,画出描写女主角歌声的词句。 (八)学生读出相应的句子。 (九)声音是无形的,难以描摹,那是不是就是说是无法用语言所能形容的呢?复习老山界中关于声音描写的语段。 (十)本文的作者又是怎样描绘声音的呢? (板书:学习重点2) 女生齐读第四段,男生完成下列问题: 1女主角上场,观众的情绪有何变化? 2作者是怎样描写声音的? 启发讨论后明确: 观众情绪的变化:这个平静的掌声。 板书:暴风雨、雷鸣 对声音的描写,注意引导学生体
6、味绝妙之处。 辽远与逼近、柔和与铿锵两对反义词把歌声形容得神奇美妙。 思考讨论:歌词像珠子似的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个人的心里四个加点的词能否互换?为什么? 明确:四个动词不能互换。珠子从一笑一颦,从优雅的水袖中,从婀娜的身段中,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去,只能说滚; 一粒一粒的珠子着地,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只能说滴; 珠子从地上反弹到空中,余音缭绕,只能说溅。梅兰芳的歌喉美妙动听,入耳入心,令人回味无穷,滚、滴、溅、落,四个动词字字准确、贴切。 自由读第四段,加深印象。 对照板书,试背本段。 四、布置作业 1用彩图描绘观众的热情。 2写一段再现声音特点的话。 第二课时 一、
7、学生读自己写的关于声音的片断,集体评议 二、齐背第四段 三、学习新课 (一)男生齐读第五段,女生思考:听到这样神奇美妙的歌声,观众的表现如何?注意抓关键词。 鸦雀无声的含义是什么?(要求学生快速查词典,结合语境,解释在文中的含义。) (二)女生齐读第六段,男生根据自 (三)这位精湛的艺术家是谁呢?他已66岁高龄,表演仍能创造奇迹,为什么?带着这个问题齐读第七段。 (四)讨论明确以上问题。 四、教师小结 本文标题看戏,中心意思是赞美我们拥有这样热情的观众和这样热情的艺术家。文章根据中心的需要适当剪裁,把描写的重点放在观众的表现上,放在梅兰芳的表演艺术上,特别是对观众的表现,着力渲染,突出了文章的
8、中心,既表现了观众的热情,也烘托了梅兰芳无与伦比的艺术造诣。 五、齐读全文,加深理解 六、播放梅兰芳京剧唱腔片段,具体感知 七、学生谈感受 小组交流各自所画的再现观众热情的图画,推荐优秀作品,集体评议。 八、布置作业 书面作业 六、七题 一、教材简析: 匆匆是人教版十二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篇散文朱自清写于1922年3月,当时作者已经24岁。五四运动时,朱自清为光明和新时代的到来而欢呼。五四高潮过后,由于旧的东西没有摧跨,新的社会蓝图又不清晰,朱自清很想为国家作出贡献,但是他找不到方向,没有目标,于是陷入了思想苦闷中,徘徊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在犹豫、徘徊中,眼看宝贵的时光从身边白白地流逝,于
9、是作者写下了这篇感人的散文。以此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文章的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结构精巧,层次清楚,转承自然,首尾呼应; 二是文字清秀隽永,纯朴简练; 三是情景交融,充满着诗意的语言,将自己的感慨依托于燕子、杨柳、桃花等多种可观的大自然景观中,读起来像一首流淌的小诗。教学时我着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语言的美,进而感受作者的美好心灵,认识时光的短暂和一去不复返,从而更珍惜时光,珍惜生命。 二、教学对象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学感悟能力,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初步感受作品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
10、哀乐。而本文语言优美、文辞隽永,优美的语言中包含着作者浓郁的情感。这对于心理方面还不够成熟的六年级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生词。 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表达方法。 (二)能力目标: 1.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2.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目标: 在阅读中感悟作者的美好心灵,认识时光的短暂和一去不复返,从而更珍惜时光,珍惜生命。 四、教学重、难点: (一)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 (二)通过
11、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策略: 诵读感悟法、读写结合法。 六、教学准备: (一)多媒体课件。 (二)学生课前准备:搜集关于朱自清的资料。 七、课时安排:二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语言导入; 同学们,我们前边学过乐府诗长歌行还能想起来吗?(学生齐背)这首诗中的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吗?(珍惜时间)是啊!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文人志士写过珍惜时间的名诗佳句,我国大教育家孔子就有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慨叹,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匆匆。 (二)作者介绍: 借助课件介绍作者的有关情况 (三)出示学习目标: 1.学会
12、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生词。 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表达方法。 (四)初读课文,感知时光匆匆 1读准字音。 2本文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五)、品读感悟,体会时光匆匆 1、听录音,领悟感情,思考问题: 课文哪些地方写了时光一去不复返?找出相关的语句深入体会。 2、根据学生汇报,顺学而导,品读时光一去不复返内容。重点品读以下内容: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
13、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a引导学生汇报感受。 b学生个性化朗读 (2)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a品读八千多日子的无声无息,体会作者比喻运用的巧妙。 b教师介绍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这篇散文写于1922年3月,当时作者已经24岁。五四运动时,朱自清为光明和新时代的到来而欢呼。五四高潮过后,由于旧的东西没有摧跨,新的社会蓝图又不清晰,朱自清很想为国家作出贡献,但是他找不到方向,没有目标,于是陷入了思想苦闷中,徘徊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在犹豫、徘徊中,眼看宝贵的时光从身边白白地流逝,于是作
14、者写下了这篇感人的散文。 (3)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a学习表达方法。 引导从伶伶俐俐、过去、跨过、飞去、溜走、闪过等词语中体会时光来去轻悄匆忙,在稍纵即逝间就过去了,速度越来越快。 b理解八千多日子来去匆匆。 引导从洗手、吃饭、凝然、躺在床上、叹息体会朱自清日子的流逝,来去匆匆。 c引导学生联想时光还
15、会怎么样匆匆流逝,运用课文的表达方法仿说. 的时候, 日子从; 的时候, 日子从; 的时候, 日子从。 d体会情感,指导朗读。 (4)第四自然段中我赤裸裸来到这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a引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来理解本文感情。 (六)小结,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3、写一段自己对人生短暂的思考。 九、板书设计 16、匆匆 时光匆匆 (无奈) 一去不复返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属于空间与图形知识的教学,是小学阶段几何
16、知识的重难点部分,是小学学习立体图形体积计算的飞跃,通过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想象能力,较深入地理解几何体体积推导方法的新领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本节内容是在学生了解了圆锥的特征,掌握了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重视类比,转化思想的渗透,直观引导学生经历“猜测、类比、观察、实验、探究、推理、总结”的探索过程,理解掌握求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还能培养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应放手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总结过程中掌
17、握知识、发展空间观念,从而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并且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觉猜想试验探索合作交流得出结论实践运用”探索过程,获得圆锥体积的推导过程和学习的方法。 -1-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求知精神,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自觉养成与人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圆锥体积公式的理解,并能运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 【教学难点】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圆柱的体积计算,在教学中采用放手让学生操作
18、、小组合作探讨的形式,让学生在研讨中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并运用学过的圆柱知识迁移到圆锥,得出结论。所以对于新的知识教学,他们一定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教法学法】试验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底等高圆柱圆锥(装有适量的水)其他规格的圆柱圆锥【教学流程】 一、回顾旧知识 1、你能计算哪些规则物体的体积? 2、你能说出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吗? 【设计意图】通过对旧知识的回顾,进一步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 二、创设情景激发激情 1.展示圆锥形小麦堆。(圆锥),你能测试出它的体积吗?【设计意图】以生活中的数学的形式进行设置情景,引疑激趣迁 -2-移,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揭示课题
19、:圆锥的体积) 2.出示教学目标 三、试验探究合作学习(探讨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 探究一:研讨等底等高圆柱与圆锥的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1、大胆猜想:等底等高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 2、试验验证猜想:每组拿出水槽(装有适量的水),通过试验,你发现了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有什么关系?边试验边记录试验数据(教师巡视指导每组的试验) 3、小组汇报试验结论(提醒学生汇报出试验步骤) 教学预设:(1)圆椎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3倍; (2)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3)当等底等高时,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或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等等。 4、通过学生汇报的试验结论,分析归纳总结试
20、验结论。 5、你能用字母表示出它们的关系吗?要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呢?(学生反复朗读公式)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分组试验探究,在实验过程中自主猜想、感知、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探索的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突破了本课的难点,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探究二:(伸展试验-演示试验)研讨不等底等高圆柱与圆锥题的体积是否具有三分之一的关系。 1、观察老师的试验,你发现了圆柱与圆锥的底和高各有什么关 -3-系? 2、观察老师的试验,你发现了不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的体积之间还有三分之一的关系吗? 3、学生通过观看试验汇报结论。 4、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圆锥体
21、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所存在的条件。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课件演示试验,进一步让学生明白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所存在的条件,更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圆锥体积公式理解,再次突出了本课的难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进一步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 四、实践运用提升技能 1、判断题:【题目内容见多媒体展示】独立思考-抽生汇报-说明理由-师生评议 2、口答题:【题目内容见多媒体展示】独立思考-抽生汇报-学生评议 3、拓展运用:【课本例题3】学生分析题意-小组合作解答-学生解答展示-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通过判断题、口答题题型的训练,及时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巩固
22、了圆锥体的体积公式。而拓展题型具有开放性给学生提供思维发展的空间,让他们有跳起来摘果子的机会,以达到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的目的。 五、谈谈收获: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呢? -4- 六、课堂作业: 1、做在书上作业:练习六第 4、5题 2、坐在作业本上作业:练习六第 6、7题【板书设计】 -5-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丁 志 花 桃园昇实验学校 2021.3.23 -6-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属于空间与图形知识的教学,是小学阶段几何知识的重难点部分,是小学学习立体图形体积计算的飞跃,通过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想象能力,较深入地理解几何体体积推导方法的新领域,为学生
23、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本节内容是在学生了解了圆锥的特征,掌握了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重视类比,转化思想的渗透,直观引导学生经历“猜测、类比、观察、实验、探究、推理、总结”的探索过程,理解掌握求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还能培养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应放手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总结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空间观念,从而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并且能运用这一知识解
24、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觉猜想试验探索合作交流得出结论实践运用”探索过程,获得圆锥体积的推导过程和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求知精神,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自觉养成与人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圆锥体积公式的理解,并能运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 【教学难点】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学情分析】 -1- 学生已学习了圆柱的体积计算,在教学中采用放手让学生操作、小组合作探讨的形式,让学生在研讨中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并运用学过的圆柱知识迁移到圆锥,得出结论。所以对于新的知识教学,他们一定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教法
25、学法】导学互动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底等高圆柱圆锥水槽(装有适量的水)【教学流程】 一、提纲导学 1、激趣导入 教师出示铅垂实物,问生:这是什么形状的物体?(圆锥)那么你知道哪些有关圆锥的知识?(生自由回答与圆锥有关的知识)工人师傅要制作一个这样的铅垂,至少需要多少这样的金属,这需要知道它的什么呢?(体积)怎样才能知道圆锥的体积呢?这又是一个新的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师: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出示导纲导学提纲: 1、我们会计算哪几种图形的体积?你认为圆锥的体积与哪种图形的关系最密切,为什么? 2、你认为圆锥的体积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有什么关系?试用实验
26、验证你的猜想。 3、通过实验,你认为圆锥的体积应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4、尝试完成课本26页例3. 3、自学设疑 -2- 学生根据导纲进行自学,把不会的问题做上标记,在小组交流时提出来。 二、合作互动 1、小组交流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小组内交流自学后的收获,小组长要作好记录。(特别要注意小组内交流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后面质疑解难环节提交班级共同解决)选派好中心发言人和评价员。 2、展示评价 (1)学生已经学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通过联想很容易想到圆锥体积与圆柱体积有密切关系。 (2)圆锥体积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生通过实验可以发现:圆柱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
27、圆锥体积的3倍。圆锥的体积V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3)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因为圆柱的体积Vsh。所以圆锥的体积V1/3sh(生得出公式后,可问如果知道底面半径、底面直径或周长怎样求圆锥的体积。从而得到体积的其他算法)(4)例3指名学生演板,然后指名生评价。 3、质疑解难 本节课谁还有不会的问题可以提出来,大家共同为你解答。 三、导学归纳 1、同学们,说一说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请与大家分享。 2、师:本节课,我们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总结研究出了圆锥体积的 -3- 圆锥 计算方法,这也是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希望大家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运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解决更多的问题
28、。 四、拓展训练 (一)拓展运用 1、填空 (1)一个圆柱体体积是27立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2)一个圆锥体积是15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2、教材28页练习四第七题 3、有一根底面直径是6厘米,长是10厘米的圆柱形钢材,要把它削成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形零件。要削去钢材多少立方厘米? (二)编题自练 请你结合今天学习的内容,编一道题考考你的同桌吧。 【板书设计】 圆锥的体积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V圆锥1/3sh -4- 人教版六年级小学数学整体备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
29、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 通过对
30、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1、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
32、轴对称图形; 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3、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教学设想 教学时力求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1.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分数四则运算的知识和技能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数四则运算在计算方法上与整数、小数计算有一定的区别,在算理上比整数、小数计算稍显复杂,所以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更困难一些。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在计算方法上与整数、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虽有区别,但是在
34、算理上与整数、小数的加、减法又有联系,都是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为了突出这一共同的规律,加之学生已学习过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所以,教学分数除法需要有分数乘法作基础; 而且分数乘、除法的内容比较多,学生理解它们的算理也更为困难些。 2.注意知识的迁移和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养。 有关百分数的计算,通常是化成分数和小数来算; 解决含有百分数的实际问题在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上与解决分数问题基本相同。因此对求百分率的问题,特别是求增加百分之几、减少百分之几的问题适当举例加以教学,然后加强百分数实际应用方面的教学。例如,结合求百分率,出现求达标率、发芽率等的计算(还提示了出
35、勤率、合格率、出粉率); 介绍折扣、纳税和利息等知识中有关百分数的计算知识等。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如何求出出勤率、成活率、命中率等。既拓展了学生所学的知识范围,加深学生对百分率知识的理解; 又培养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3.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教学“位置”时,首先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用“第几组第几个”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学习新知识,并及时对已有经验进行提升,迅速将具体的情境数学化,抽象成学习如何在平面图上确定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另一方面,注意呈现丰富的生活情境和现实素材,帮助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加深对用数对确定
36、位置内容的理解,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锻炼空间想像的能力。 圆是一种曲线图形,它同直线图形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圆”的教学是学生系统认识曲线图形特征的开始。在低年级的教学中虽然也出现过圆,但只是直观的认识,本册的教学要认识圆的特征、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等。从学习直线图形到学习曲线图形,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教学时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内在联系。教学圆的面积时,教材启发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回忆以前用过的转化方法,从而把圆的面积转化为熟悉的直线图形的面积来计算。教材还注意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渗
37、透数学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 4.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在统计与概率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形成了一定的能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教学时,一是注意与先前学习过的统计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二是注意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凸现统计的实用价值。更好地体会统计知识和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5.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素质的基础。
38、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通过教学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用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解决问题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注意将解决问题的教学融合于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通过各部分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6.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39、。 强调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自然与社会现象有了一定的探求欲望,此时需要教育者进行有目的的启发与引导。在教学中,要通过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形成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这同样是学生学习、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本册实验教材不仅内容涉及数学教学内容的各个领域,为学生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提供了丰富素材,而且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许多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数学史实等,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丰富多彩、充满魅力。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课时安排 六年级
40、上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 一、位置(2课时) 二、分数乘法(12课时) 1.分数乘法4时左右2.解决问题4课时左右3.倒数的认识1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 三、分数除法(12课时) 1.分数除法4课时左右2.解决问题3课时左右3.比和比的应用3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2课时 四、圆(8课时) 1.圆的认识3课时左右2.圆的周长2课时左右3.圆的面积2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确定起跑线1课时 五、百分数(14课时) 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2课时左右 2.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2课时左右3.用百分数解决问题8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2课时 六、统计(2
41、课时) 合理存款1课时 七、数学广角(2课时) 八、总复习(4课时)学生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学生35人,其中男生19人,女生16人,学生的听课习惯已初步养成,并班上同学思想比较要求上进,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能力强,学习有方法,学习兴趣浓厚; 另一部分学生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经常拖拉甚至不做。从去年的学习表现看,学生的计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训练与提高。故在新学期里,我们在此方面要多下苦功,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主要措施 1、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求学习惯。在课堂上做到能专心听讲,积极思维,积极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敢于质疑,勇于辩
42、论。 2、激励学生做好作业,让学生能主动学习,独立思考作业中的问题,不懂的能主动向同学和老师请教。认真书写和解答老师布置的作业题。 3、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实际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多与学生交谈,鼓励他们自信的看待自己,自信地面对学习,着力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5、在教学中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 成数教学设计 建中小学:刘红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9页的内容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最新人教版本,全书贯通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精神,旨在培养孩子们的综合能力,在学习上,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所以在教学设计上,一定要把孩子的主动学习、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放在首要位置!学情分析: 1、大部分学生能从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