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复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专题复习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精品文档】第 4 页专题复习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山东省巨野县第一中学王月兴赵红考点指津1实践及其特点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物质性活动。它有两层基本含义:其一,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可以把人们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征:(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的构成要素(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是客观的;实践的过程是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并受客观事物及客观规律的制约,也具有客观物质性。(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人在改造自然中创造出
2、原来没有的新物质生活资料;人在改造社会中创造出新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活动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实践活动是历史地发展着的,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考点拓展: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也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但人的一切活动不一定都是实践。人类的活动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又包括两个方面: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只有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才是实践。2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而产生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类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
3、、由低级到高级地发展着,认识的发展离不开实践的推动。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本身无法判断自身是否正确,客观事物本身也无法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反映了它,只有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才能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目的和归宿,脱离实践,认识就失去了意义。(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真理性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3)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考点拓展:意识与认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属于唯物论范畴,
4、与物质概念相对应。无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只要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就会有意识现象发生,即意识有主动意识和被动意识之分。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属于认识论范畴,与实践概念相对应。认识是人主动地感知、理解对象的结果。意识和认识都有正确和错误之分。3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1)认识具有反复性。从认识的主体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看,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要有一个过程。从认识的进程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2)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
5、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3)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了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不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而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因此,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考点拓展: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客观性是真理的基本属性。尽管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认识,但当一个人的认识与客观对象相符合时,他就获得了真理,而且不容怀疑,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因此真理是绝对的。如果超出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或者不顾条件的推移和变化,真理就会变成谬误,因此,真理又
6、是相对的、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高考回眸1(2010高考全国新课标卷21)为了解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美国预计于2011年8月发射新的木星探测器“朱诺”。对木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直接动力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木星认识的深化发展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根本动力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A BC D【答案】B【解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动力,实践的需要,推动人们去进行探索研究,而实践提供的新的认识工具促进了认识的发展,故正确。错误;绝对化,木
7、星探测实践能否如期成功取决于能否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2(2010高考广东卷34)关于“学习”有两种观点:其一,“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读尽天下书,将道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这两种观点没有处理好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C真理与价值的关系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前一句认为,纸上谈兵的学问不是真学问,只有经历过实践历练出来的才是真学问、真本事。故前一句片面强调实践。后一句“将道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则片面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故选B。3(201
8、0年高考天津卷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世博会自诞生以来,一直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走向成熟。世博会是展示台:上海世博会吸引了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集中展示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多元的世界文化以及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世博会是大课堂:上海世博会拓展了人们的知识视野,激励了全社会的创新热情,眺望了世界文明的未来。世博会是助推器: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使美国汽车业大放异彩;1933年大田世博会推动了韩国从出口加工型经济向自主创新型经济的转变;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深化了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和探索,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驿站。结合材料,用哲学中有关认
9、识的观点,说明世博会为什么能“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解析】此题为归纳型题目,因为世博会符合认识论的某些原理,所以才能“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因此只要抓住关键词如“展示台”、“大课堂”、“助推器”、“新驿站”,或关键句意对号入座即可。【答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标准、目的。“展示台”、“大课堂”、“助推器”等材料分别体现了上述原理。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无限性。“新驿站”等材料体现了上述原理。点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等在近几年各省市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应属于高频考点。关于实践的知识会与本模块内其它考点相结合,综合考查学生调动和运
10、用知识的能力。结合时政热点,侧重对实践与认识关系的考查,将成为未来命题趋势。因此,2011年备考,一方面要熟练掌握该考点基本知识,另一方面要多关注热点现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创新设计1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实践性是指A正确阐明整个世界发展最普遍的规律B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C有效提供改造客观世界的观点和方法D以认识客观世界为目的2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C欲知山中事,需问打樵人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3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党的
11、十二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此基础上,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表明 A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B人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C世界是物质的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4我国是地震频发区。2010年10月24日,河南周口发生4.7级地震,11月6日,新疆巴音郭楞再次发生5.0级地震,均未造成人员伤亡。目前,人们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这说明A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B有些自然规律是无法掌握的C地震的出现是一种偶然现象,并无规律可循D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预测到地震的发生参考答案:1B提示:实践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故B正确。2B提示:题干表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与此相同的是B项。A表明量变与质变的关系;C表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表明实践是检验认识唯一标准。3B提示:“建设生态文明”的提出是我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认识的深化与发展,故应选B项。A项错误,C、D项与题意无关。4A提示:B、C、D三项说法错误。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