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认识》教学案例.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34307456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方体的认识》教学案例.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长方体的认识教学案例【精品文档】第 5 页自主 合作 质疑 有效长方体的认识教学案例“自主有效”的课堂已成为每个教师的理想追求。近两年来,在学校“构建自主有效课堂” 改革的大环境下,对构建小学数学自主有效课堂进行了一些尝试,下面以长方体的认识为例谈一谈自己的粗浅认识。【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2、会找长方体的长、宽、高。(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空间观念。(三)、情感目标体验自主探究的快乐,增强团队意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乐趣。【教学流程】环节一: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用课件出示生活中形状是长

2、方体的物体,如:长方体的冰箱、长方体的包装盒、长方体的建筑大楼等,引入长方体的认识课题。【设计意图:从生活入手,体现数学的生活化,拉近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距离】环节二:小组交流 初步建构小组内成员根据自己带的长方体的包装盒,交流自己的发现报告,按组内4、3、2、1的顺序进行交流。【设计意图:给每个学生展示自己自学成果的机会,在交流中加深对长方体特征的描述和理解,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环节三:成果展示 点拨引导(一)学生代表介绍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面、棱、顶点。【设计意图:为探究长方体的特征做好铺垫,让学生能用数学术语表达长方体的特征。】(二)小组展示、评价,老师启发、激励、引导、板书

3、重点 小组汇报自己的发现,从点、棱、面几个方面进行描述,描述完毕,其他同学进行评价。从回答的条理性、准确性及有无创新知识等进行评价,并根据情况进行加分,调动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的合作意识。老师问题引导:怎样数长方体的面和棱,才会不重复、不遗漏呢?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过程,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通过问题的引导进一步梳理对知识的描述,对长方体有个比较系统的认识。】(三)课件演示长方体的六个面相对的面重合的过程,及形象地出现12条棱和8个顶点。 【设计意图: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学生对长方体的认识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通过课件的演示,生动形象的再现长方体的点、棱、面的

4、特征,比较系统地对知识有个形象的梳理,让长方体的知识在学生的脑海中打下更深的烙印。】(四)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根据课件的演示,让学生明白从一个顶点出发引出的三条不同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让学生结合自己制作的长方体,通过不同的摆放方法,让他们找一找长方体的长、宽、高,从而让学生明白,同一个长方体摆放的方法不同,它的长、宽、高就不同。【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操作中明白长、宽、高因摆放的方法不一样,在“做中学”的效果要比单纯的讲解效果好得多。】环节四、分层练习 巩固提高【设计意图:根据本堂课学习的知识,对学习效果进行检测,检测的题目既有基本的,又有变式的题目,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情况

5、。】【教有所思】在本案例中我注重了以下设计,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以设计自主学习卡为突破口,架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桥梁。长方体的认识预习卡一、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身边的长方体物品,找出长方体的特征。2、会找长方体的长、宽、高。3、利用学具制作一个长方体。二、我会学 (结合课本27、28、29页的内容自主完成)(一)找出生活中形状是长方体的物体。(二)认识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 ( ) 长方体上平平的的面叫做长方体的( ) ( ) 两个面相交的地方叫做长方体的( ) ( )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长方体的( )(三)认真观察长方体的物体,把自己的发现填在下表中。(可参照课本28页表格)我的发现报告(

6、四)用附页1的图样制作一个长方体。把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涂上相同的颜色。(五)拿着制作好的长方体,找一找长方体的长、宽、高。换种摆放方法试一试。有什么发现? 三、我的收获和疑问粗浅认识:数学课本中的文本相对于语文来说会显得简单、枯燥,不会引起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如何使学生能自觉的阅读数学书,让学生能自觉的从数学课本中汲取数学知识的营养,遨游于数学知识的海洋,让学生也喜欢看数学书,获得自主学习的快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设计好“自主学习卡”是关键。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精心的设计,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认为,设计自主学习卡的原则是:科学设计,符

7、合规律;指向明确,易于操作;问题引导,启发思考;难易适度,体验成功。二、立足课堂,给学生交流、展示、质疑的舞台自主有效的课堂,要求老师敢于放手,敢于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地位。1、合作交流:抓住关键性问题,在小组中展开活动,给每个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还要敢说、敢辩论,在交流的过程中让每个学生取长补短,在交流中让学生有所领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例如在长方体的认识一节中,在交流发现长方体的特征的时候,有的学生就在交流中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发现报告。2、小组代表汇报:小组代表在汇报的时候,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及时给以评价,另外教师要抓住学生汇报存在的

8、不足,及时地给以梳理和指正。例如当学生在汇报长方体的特征的时候,当学生无序展示长方体的6个面的时候,老师可以这样引导:“怎样找面才不重复不遗漏呢?”让学生明白有顺序的观察物体的面和棱,才不重复、不遗漏。同时为以后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做好铺垫。如果遇到学生忽视的知识,老师要体现自己的主导地位,及时抛出问题,从旁点拨。3、勇于质疑。在课堂上要给学生质疑的机会,学了一节课,要让学生及时梳理自己的收获,同时对自己仍然不明白或者由本节课延伸出的的问题提出来,问题的提出会激发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促进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问题,或者更多地暴露学生知识的缺陷,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学了长方体的认识后,

9、有的学生提出了一个比较有价值的问题:“长方体和长方形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这个问题的提出马上调动了学生探究的兴趣,把本堂课又推到了一个小高潮,他们兴奋地探究着、辩论着,俨然一个个小“学者”。三、学练结合,营造有序、紧张、有效的练习氛围知识巩固必须有相应的练习作保障,由学到讲,再由讲到练,环环相扣,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要练习就要创造紧张的氛围,让学生犹如上了战场一样,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事实证明,当大脑处于高度集中的时候,准确率都是比较高的。在练习的时候往往采取小组间PK的形式,让他们既比速度又比准确率,既能做到有效又能增强每个小组的团队意识。这样才能做到有动有静,有张有弛,提高课堂的效率。当然自主有效的课堂构建还需要我们去学习更多的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还需要更多的实践来提升我们的课堂,还需要更多的养分来滋润自主有效课堂这片沃土,但是我们坚信,只要努力,在这片沃土上开放的花朵会更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