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自考复习材料.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34302100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 页数:76 大小:1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自考复习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自考复习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自考复习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自考复习材料.doc(7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自考复习材料【精品文档】第 75 页【040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考试复习重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研究内容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全过程中的对象p1(一).参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全过程的对象1.学前儿童是指06岁儿童;2.学前儿童的家长指06岁儿童的父亲、母亲、与学前儿童生活在一起的祖辈老人、06岁儿童的非亲监护人;3.直接指导学前儿童及其家长的指导者和组织指导者指直接对学前儿童家长和学前儿童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幼儿园教师、社区工作者、工会女工干部、志愿者和其他人员;4.对学前儿童及其家长进行指导的组织管理

2、者主要指幼儿园、乡镇街道、企事业机构、大众传媒机构和其他社会教育机构中负责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组织和管理人员。二.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的具体过程p2包括学前儿童的发展过程、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过程、家庭教育的指导过程和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管理过程。(一).学前儿童的发展过程:指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过程;(二).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过程:学前儿童家庭内围绕着子女的成长而展开的家长与子女之间的双向互动的过程;(三).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过程:家庭外的社会机构对学前儿童家庭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过程(目前我国主要是幼儿园等机构组织的,发展方向是由社区牵头幼儿园支持)。(四).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组织

3、管理过程:指导单位组织指导者对学前儿童家庭进行指导并对指导工作进行管理的过程。三.直接影响儿童家庭教育的环境因素p3对人类来说,环境是指环绕着人类的外部世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环境是指对人的心理、意识的形成发生影响的全部条件,包括个人身体之外存在的客观现实,也包括身体内部的运动和变化。影响心理发展的体外环境,按其性质和作用可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大类;就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全过程来说,对儿童发展、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和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管理发生直接影响的环境因素可分为客观的环境因素和主观的环境因素。影响学前儿童的家庭活动和家庭教育客观的环境因

4、素指学前儿童在家庭内生活、游戏、学习的物质条件,家庭成员的组成结构,家庭成员之间、邻里之间、亲友之间的关系,家长的年龄、从事的职业和受教育的程度,家庭的政治经济地位等。主观的环境因素包括家长自身的品德修养、家长对子女的养育态度和期望值、家庭的心理氛围和家庭作风等。家庭环境的主观因素对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第二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研究方法一.情报研究(一).情报研究的概念p5是通过了解家庭教育某一领域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把握研究领域的基本情况、动态和发展趋势,为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和组织管理提供依据的一种研究方法。(二).情报研究的基本过程p6专题情报的收集,包括查找

5、目录索引、查找情报资料专题情报的分析与研究形成情报研究的成果,包括专题情报目录索引、专题情报内容摘要、专题情报研究综述。(三).情报研究的作用是:1.为确定研究课题服;2.为设计研究方案服务;3.为认识研究、提高理性认识服务。二.调查研究(一).调查研究的概念p6是指研究者对家庭教育的已有事实进行的研究,通过对已有事实的考察,了解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现状,发现家庭教育及其指导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联系,是认识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二).调差研究的基本过程p6确定调查的课题判断调查研究所属的类型提出调查对象的抽样方案,调查内容的设计方案,调查的手段和调查资料的统计方案安排并实施调

6、查方案统计调查结果撰写调查研究报告。提高调查内容的设计质量是关系到我国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调查研究水平的关键。(三).调查研究的类型p71.现状研究:现状研究要解决的课题一般是“某一类对象的某一种特征目前的基本状况是怎样的”或“某几类对象的某几种特征目前的基本状况是怎么样的。”2.相关研究相关研究要解决的课题一般是“某一类对象的两种特征之间有没有联系”3.因果关系的比较研究因果关系的比较研究一般要解决的问题是“某一种现象或具有某一种特征的对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4.发展研究发展研究一般要解决的问题是“某一种现象或某一类对象的某一特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延伸或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变化的”。三.经验总结(一)

7、.经验总结的概念p8教育经验是指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获得的对教育对象、教育规律的认识,教育的技能和体验。家庭教育经验是指学前儿童家长在家庭教育的实践过程中积累的感性认识、具体技能和感受体验。家庭教育经验总结是在拥有大量家庭教育感性经验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总结提炼,将已有认识从具体上升到一般、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一种研究方法。是家庭教育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二).经验总结类别与基本过程p91.基本过程:具有详实的事实材料建立可靠的理论支撑点提炼家庭教育经验的主题揭示家庭教育经验的内在机制。2.经验总结的类别:分为具体经验、一般经验和科学经验三个层次。四.实验研究(一).实验研究的概念p9是研

8、究者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控制条件下,对被试施加可操纵的教育影响,然后观测被试得变化及教育效果,以此推断所施加的教育影响与教育效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得一种研究方法。(二)实验研究的基本过程p10实验研究计划按照计划由执教者实施实验、控制实验条件、观测实验效果对通过实验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获得研究结果,分析后撰写报告。(三).实验研究的两种类型:一般采用单组实验和等组实验,不采用轮组实验。五.质的研究(一).质的研究的概念p11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是指研究者对自然发生的事件或现象进行系统性的观察与记录,将观察所得资料加以分析整理,并将结果予以归纳叙述的一种研究方法,也称为参与观察研

9、究法。(二).质的研究的过程p12界定研究问题选择研究场地进入现场并维持关系资料搜集与检核资料分析与整理撰写并提出研究报告。90年代质与量的研究并重,采用质与量的途径进行教育研究成为趋势。六.行动研究(一).行动研究的概念p13始于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后期。由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考瑞等人大力倡导,行动研究开始进入美国教育研究领域。行动研究是一种由实践者在自身的实践活动中,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目标,以实践者对实践活动的反思为中介、循环递进的研究活动。典型的行动研究具有以下特点:1.自然性;2.行动性;3.角色一体性;4.供体与受体的统一性;5.合作性;6.反馈调整性;7.目标的具体性;8.结果

10、的非普遍性。(二).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p14首先,要“找出起始点”,包括研究日志、寻找一个起点;其次要“理清情境”, 包括澄清研究的起点、收集资料、资料分析;第三,要“发展行动策略并付诸实践”;第四、要“分析与理论类化”。第三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提高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素质是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关键。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实施素质教育”定位在“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宗旨上,教育不能重智轻德,学习也不是单一的“读书”、“写字”、“听课”,学习是一种在活动中获取、体验的过程。一、现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四种学习能力:学

11、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一).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一份报告,认为要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学习能力来重新设计,重新组织.这四种学习能力是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EQ的基本内涵丹尼尔 高曼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提出一套基于EQ的解决办法.他认为,人们首先要认识EQ的重要性,改变过去只重视IQ,认为高IQ就等于高成就的传统观念. Emotional I

12、ntelligence,即情绪智力包含如下五个方面的内涵2 :1.认识自身的情绪认识情绪的本质是EQ的基石,2.妥善管理情绪3.自我激励4.理解他人情绪5.人际关系管理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需要受到各种教育培养,接受教育应该是一个人一生永不休止的事情,教育应当在每个人需要的时候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应当是培养每个人通过各种形式的自我教育在真正的意义上和充分的程度上发展自己的手段.以此为基础。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一).现代教育发展对家庭教育的影响p18 “素质教育走进家庭”将成为中国家庭教育的主旋律。素质教育应该贯彻于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整个终身教育,应该贯彻于包

13、括学前家庭教育在内的整个学前教育。家庭必须支持学校开展素质教育,家庭必须对孩子同步实施素质教育,家长提高自身教育素质,家长的教育素质影响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行为,影响家庭教育质量,影响子女身心的发展,提高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素质是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关键(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p181.素质教育走进家庭将成为中国家庭教育的主旋律。把素质教育定位在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宗旨上。素质教育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贯彻终生教育。提高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素质是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关键。2.依托社区是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发展方向。社区直接组织或由幼儿园依托社区组织06岁学前儿

14、童家庭教育指导将成为发展的方向3.创建学习型家庭拓宽了家庭教育的思路。学习型家庭应该为家庭成员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时间的共享、共同的活动和情感的沟通是学习型家庭的主要特点。是在非正式状态下,在没有压力并处于低权威下进行的。第二章 家庭第一节、家庭的概述一.家庭的概念 (一).家庭的定义P23家庭是以婚姻、血缘和收养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生活组织。其中婚姻是家庭的起点,是家庭中最主要的关系,也是判断是否是家庭的首要目标。(二).家庭的本质和特征 P231.两性结合,延续后代;2.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有其自身产生和发展的历史;3.是人类的基本群体,不仅为人们创造了社会的基本条件,而且还满足了人们

15、从物质到精神的多方面的需要。二.家庭发展的四种形式 p241.血缘家庭:本质属于群婚制的最初阶段,特征婚姻是按辈份来划分,定义凡属于同一辈份的男女均可以结为夫妻,即使是兄弟姐妹间的夫妻也是合乎道德的,但是排除了父母与子女的性交,这种同辈而婚的群婚制婚姻构成了人类最古老的家庭形态血缘家庭。2.普那路亚家庭:定义是一个氏族的男子与另一个氏族的一群女子交互群婚。特征家庭一名男子可以与一群女子发生性关系,同样一名女子也可以与一群男子发生性关系,但它排除了兄弟姐妹的性关系。这种家庭成为“普那路亚家庭”。本质它也属于群婚制家庭,又称团体婚姻。仍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家庭。3.对偶家庭:对偶家庭是人类家庭发展

16、是上的第三种形式,本质属个体婚姻制。定义是一个男子和一个女子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形成的,相对一夫一妻家庭来讲,是一种不牢固的夫妻关系,它是普那路亚家庭向一夫一妻制家庭的过渡形式态。特征配偶关系不牢固但相对稳定。4.一夫一妻制家庭:是人类有史以来的最后一种婚姻家庭形式。伴随私有制的出现。三、家庭的生命周期P271.新婚夫妇的两人世界;2.孕育孩子阶段;3.为人父母并养育孩子阶段;4.孩子长大成人阶段;5.老年阶段。新婚阶段对于今后能否建立美满的家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节、家庭结构一.家庭结构概念P29家庭结构是指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

17、。划分家庭结构主要包括两方面:家庭成员的分类和家庭成员的多少。家庭成员的分类构成了家庭的类型结构,家庭成员的多少构成了家庭的规模结构。二.家庭结构的类型p291.核心家庭:含义:指已婚夫妇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家庭内只有三种家庭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和兄弟姐妹关系。对幼儿的影响有利于家庭教育功能的发挥,父母与子女互动机会多,更易建立亲子感情,达到教育的一致性;缺点缺陷是父母工作压力大,严格限制孩子的活动与交往,对孩子成长不利;父母完全承担了教养孩子的重大责任,2.主干家庭:含义:指父母和一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我国社会学家对主干家庭下了这样的定义:“在一个家庭中有两代以上,而且每一代只有一对

18、夫妻组成的家庭。”主干家庭的特点是代际关系比较复杂,人口也相对于核心家庭较多,包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祖孙关系、婆媳关系、翁婿关系等等。对幼儿的影响弥补双职工家庭在料理生活及照顾、抚育孩子时间、精力的不足。两代人可以取长补短;不利的影响:不同代际在家庭教育时出现矛盾,教育的不一致性会削弱家庭教育功能,不利于孩子的发展。3. 残缺家庭残缺家庭包括夫妻离异或一方去世,由父亲或母亲一人与孩子组成的家庭,也指不完整的家庭。一方责任更加重大,既要承担父亲的责任又要承担母亲的责任,而且经济上有困难。一方去世的残缺家庭的孩子会比别的孩子更早成熟,离异家庭的孩子大多数会产生心理偏差、性情孤僻、少言寡语、冷漠、

19、悲观失望,甚至有反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4. 隔代家庭指祖父母(外)与孙辈组成的家庭。影响亲子关系,教育能力差,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现代意识和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5.联合家庭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兄弟姐妹各自组成家庭后依然共同生活,即有一个以上核心家庭联合而成的家庭。联合家庭家庭成员比较多,规模比较大,除了亲子关系、兄弟姐妹关系之外还有连襟关系、妯娌关系叔侄关系、表(堂)兄妹关系等等。关系复杂,矛盾多,相互之间自由度较低。我国已比较少见。我国家庭规模的发展趋势有两个很明显的走向小型化趋势、核心化趋势。家庭规模和结构的变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家庭发展也是螺旋式地向前迈进,总发展趋势是小型化、核心化。P35

20、第三节 家庭关系一.家庭关系的概念(一).家庭关系定义p36又称家庭人际关系,是家庭成员之间根据自身角色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人际互动联系,是家庭的本质要素在家庭人际交往中的表现形式,是家庭成员之间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二).家庭关系的特点p371、以婚姻、血缘关系为纽带。2、家庭关系是最为持久、稳定3、家庭关系具有连续性和承先启后性。4、家庭关系受到法律的保护和道德的监督。二.家庭关系的类别P38(一)夫妻关系。夫妻关系在家庭关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家庭的起点和基础,是第一关系也是最基本的关系。夫妻关系产生亲子关系,然后在衍生出其他家庭关系,夫妻之间没有血缘只有姻缘。(二)亲子关系。亲子关系就是父

21、母与子女的关系,亲自子关系是以血缘或收养为基础的,是直系血亲中最近的一种关系,是人生最初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是不可选择的,永久的,有特定的权利和义务。(三)祖孙关系。祖孙关系值祖父母或外祖父与孙子女或外孙子女的关系。祖孙关系对于沟通三代人之间的联系,促进家庭的团结和谐起着重要作用。(四)婆媳关系。婆媳是由姻亲而结成的一种家庭关系。三.影响家庭关系的因素分析家庭关系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对家庭关系具有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一).来自家庭内部因素的影响P401家庭规模结构及人员素质。家庭规模越大,结构越复杂,家庭关系则越复杂。家庭成员之间的生理、心理、道德、文化修养等自身因素也必定会

22、影响到家庭关系。2家庭中的代际关系。不同代际的人由于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经历不同、年龄、身体差异等原因,导致他们对事物的判断、处理问题的方式会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家庭中的代际层次越多,家庭关系则越复杂。3家庭传统和背景。家庭传统和背景对家庭关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作出良好的榜样。(二).来自家庭外部因素的影响p421社会生产方式和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影响。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产力发展状况会影响人们的家庭关系,这已经被历史所证明。现代社会男女平等,人人经济独立,家长制就不易滋生。2法律和道德风俗。一个社会的法律制度对家庭关系起到约束和保障作用,道德风俗对家庭关系起到监督和导

23、向作用。3宗教。宗教对家庭关系也有重大影响。不同宗教对家庭关系的相应规定对家庭的主要关系如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产生了极大的约束力。四.家庭关系的发展趋势(一).家庭关系从数量上说趋于简单化;(二).家庭关系从交往密度上说趋于减弱,人们与社会群体联系反而加强。第四节 家庭的功能一. 家庭功能的概念p44家庭功能又称家庭职能,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家庭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二.家庭功能的类别P45(一)固有功能包括1.生育功能:生育包括生殖和养育;2.性生活功能:性行为是人的生物本能,只有家庭为人们提供了被法律和社会风俗所认可的性生活,对于人的个性、家庭的巩固、甚至对社会的稳定都有很大的影

24、响;3.抚养赡养功能:孩子出生之后无论从生理上还是情感上都离不开父母及长辈的照顾,人到老年也有一个丧失劳动力需要子女后代予以赡养的时期,即使社会化服务水平很高,家庭的抚养和赡养功能仍然是一个其他社会机构不能代替得了的。(二)历史功能包括1.情感交往功能:亲缘和血缘关系使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密不可分,即使在没有血缘关系的收养家庭中,长期的共同生活也会形成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对于人一生的性格发展、品质养成。情感培养具有重要意义;2.物质生产功能:以前家庭的物质生产功能满足了人们衣食住行等生活的基本需求,物质生产功能对于家庭曾经十分重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家庭的物质生产功能发生了变化,随着生产力

25、发展而不断减弱,家庭的物质生产功能不会完全消失;3.教育功能:家庭对人的教育、影响是终身的,家庭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家庭教育是一种基础教育,不仅仅对于儿童子女很重要,对于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都很重要,由于家庭成员间关系的特殊性,使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同于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4.娱乐功能:家庭独有的温暖、舒适、愉快的气氛是其他任何娱乐场所无法取代的,家庭成员间的血亲关系和长期生活中所形成的情感会给人喜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的娱乐功能将越来越受重视;5.宗教和政治功能:都属于家庭的附加功能,不为家庭必需,只在一定条件下出现,家庭起着传播宗教、世代传教的作用,家庭的政治功能也同样是一定历

26、史条件下的附加功能。三.影响家庭功能的因素P471.社会生产力水平对家庭功能有决定性的影响。2.社会法律和制度对家庭功能的发挥起到重要的作用。3.传统习俗和伦理道德也会影响家庭功能。四.家庭功能的变化p481、生育功能退化(使得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更重视了)2、生产功能从丧失到恢复(作为社会经济的补充会长期存在)3、消费功能由平均到多元(由原来的维持温饱等基本生活专向多元消费)4、教育功能分化(家庭教育体现在全面发展等方面上上,而学校承担了知识技能的传授)5、赡养功能的弱化(不会消失)五.家庭教育功能的演变p50在家庭中传授生产技能的作用越来越小,而良好的道德修养、心理素质、处事能力的培养将得到进

27、一步强化。第三章 家庭教育第一节、家庭教育的概述一、家庭教育的概述(一).家庭教育含义P53: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 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一种双向的、互动的教育与影响过程。对学前儿童来说,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与影响占据主要地位。什么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一种教育与影响过程,家庭教育的这种教育和影响过程是双向的、互动的,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而言,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和影响占主要地位。家长即由家庭里的长者(主要是父母)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家庭教育应当是家庭成员直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家庭教育包括父母教育子女和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教育两个方面,主要方面是父母教育子女。(二).家庭教育

28、的性质:P54 (注意与特点区分开)指家庭教育区别于其它教育形式的根本属性。1.是一种非正规教育:2.是一种充满亲情的教育;3.是一种稳定持久的教育。(三).家庭教育的特点:P55(从内容、形式、因素三方面把握)1教育内容包罗万象2教育形式无固定模式;3教育因素复杂多样。(四).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p56.571.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仅起到配角作用,是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2.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化起奠基作用。对孩子将来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获取道德观念、规范自己的行为和个性品质起到奠基作用。3.家庭教育不仅是家庭内的个体行为,它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也不可低估。家庭教育质

29、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民族素质和国家的综合实力儿童社会化:指儿童形成适应现实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社会公认的行为方式的过程。二、家庭环境对子女的影响家庭环境是指家庭中对人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条件的综合因素。家庭环境分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一)、家庭物质环境的影响p58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对孩子的影响极大。如住房、设备、经济收入与开支、营养供应等都直接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与健康。家庭的环境布置、生活方式对孩子的成长也有不可忽视的积极的或消极的作用。(二)、家庭精神环境的影响p59家庭的精神环境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的文化氛围、家长的素养等方面。家庭的气氛对孩子的影响也不能低估。从小生活在好学的环境里

30、的孩子求知欲就较高,把书当成好朋友。和睦的家庭能使孩子情绪稳定,学会关心、体贴别人、尊老爱幼;相反,夫妻吵架,婆媳不和,这些不好的样子会在孩子成长的心灵上打下烙印。三、家庭教育对子女的影响:北宋思想家颜之推主张从胎教抓起。P59家庭教育更应提倡家长以身作则,成人的一举一动要给孩子做出好榜样,这是最好的,最有说服力的教育,家长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掌握教育的主动权。家庭教育对子女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复杂的,并不是以家长的意志为转移的,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要从根本上加强自身的修养,用自己的人格去感染孩子。古人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讲的就是家长要给孩子做出好榜样。第二节、家庭教育与学校

31、教育、社会教育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有三方面:遗传、环境与教育。 父母的遗传素质是子女发展的物质前提,在遗传不变的情况下,环境与教育就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学校教育p61.1.专门从事教育的机构,行政领导、教师都是经过专门的培训;2.工作目标就是培养教育青少年;3.教育内容相对稳定,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检查、有评价,更正规、更科学、更系统。 家庭教育1.家庭是社会成员之间关系最亲密的社会团体,具有强烈的感染性;2.家庭中的成员、环境、心理氛围都是稳定的;3、家庭教育具有连续性和一惯性;4、家庭对孩子实施的教育更贴近孩子的生活,更具有实用性。(二).

32、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P62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协调学校与家庭的教育工作,发挥整体合力。首先,要及时把学校每个阶段的教育工作重点向家长介绍,以取得家长的配合;其次,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的表现情况,共同研究、制订出同步教育的方法与措施。第三、努力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提高家长自身的修养。2要充分调动家长主动关心子女个方面发展的积级性,发扬家庭教育的优势。3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要加强可操作性,落实到处。4指导要面向全体家长。(三).家庭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参与主要体现在:p641.家长应该为孩子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2.在日常生活中全面了解孩子,关心孩子,及时发现孩子的长处和不足;3.热心学校工作,充当学

33、校教育的参谋。二.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一).社会教育p66社会教育就是社会对人的发展所起的影响作用。社会教育化和教育社会化根本改变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脱节,而社会不承担教育责任的状况,这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家庭教育发展的新时代。(二).社区教育p67是社会教育化、教育社会化的实现模式,就是以一个街道、一个乡或一个区为范围,将这个社区里的机关、企业、学校等组织起来,共同关心这个社区内的年轻一代的教育,支持社区内的各类学校,为他们提供帮助。社区是家庭所处的社会区域,(三).社区与家庭教育的相互影响p67“孟母三迁”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社区对家庭教育的影响。每个社区都有特定的风格风尚,人们

34、长久居住会受到它的感染,行为方式也会趋于相同。(四).传播媒介的作用p68 现代人收看电视、使用电脑的时间不断地增加,电视、电脑已成为人类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途径,孩子们可以增加许多知识,获取大量信息。特别是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使发生在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事件在几分钟内就可以再全球的范围内传播开来,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五).传媒对家庭教育的影响p68.69从正面来讲,它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从中获取有益的知识,使人们的知识面更广,使家长学到科学的、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成为人类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途径;从负面来说,它带来的不正确信息对于是非观念还未完全形成的儿童来说极其危险,长时间与电脑、电

35、视为伴更减少了亲子交流,损害孩子的心理发展。第三节、学习社会中的家庭教育一.终身教育p69(一).终身教育的概念:一个人的一生都处在教育的过程中。(二).终身教育的背景/发展:终身教育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伊斯兰思想以及在中国、印度的古老哲学思想里,其后在夸美纽斯、卢梭以及在1880-1920年教育运动的代表们身上也能发现这样的思想,到了20世纪70年代,终身教育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划的中心和一系列研究、会议和可行性计划的主题。它打破了接受教育是年轻人的事这样的传统观念,终身教育思想的提出在人类历史上具有与哥白尼的“日心说”同样重要的划时代意义。(三).要实现家庭的终身教育目标,需要

36、具备一定的条件:1.家庭成员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2.在正确理念的指导下,保持高涨的学习欲望和能力;3.塑造新的生活形态。二.学习社会po72 未来社会是终生学习的社会,建立学习社会标志着终生教育的推进;学习社会强调四种基本学习“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终生教育、学习社会的建立是多元化、多样化满足每个人的学习需求,所以要充分发掘利用,建立学习型家庭不失为一条重要途径。三.学习型家庭p73(一).学习型家庭的概念 学习型家庭是以终身学习为理念的是一种家庭文化,它塑造着家人彼此期待的行为模式、共同愿望,并提供新生代社会的基础,也是家庭成员之间互动的过程,是家人进行共同的学习分享

37、与活动。是现在和未来家庭的理想图景、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础(二).学习型组织的概念 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促使人们不断发现自己如何造成目前的处境以及如何能够加以改变的地方(三).学习型家庭的特征:1家庭成员有终身学习的理念;2有自主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3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文化投入;4能正确评价学习成果。(四).学习型家庭的提出: 学习型家庭这个概念是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史隆管理学院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系统思想、学习型组织”管理科学新技术中迁移过来的,90年代最成功的企业就是“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一经提出立即风靡全球。第四章 家长与子女第一节 父母的职责一.父母亲的职责(一).父母

38、的角色p76家庭角色分为两种,一种不可选择,比如母女、父女、兄弟姐妹与生俱来无法选择的角色;一种可人为选择,夫妻、婆媳、翁婿等这些角色是生活过程中因选择而获得的。1.父母对子女的健康成长起举足轻重的作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2.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第一个直接模仿的对象(二).父母的作用 p781.父母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心理学、脑科学研究成果表明,婴幼儿的时代是感受母爱最强烈的关键期,缺乏母爱对孩子而言是残酷的,母爱只能由母亲来实施,其他任何人都无法代替。2.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他们第一个直接模仿的对象。父母在孩子为人处事方面起着示范作用,对孩子的发展起着导向作用。父母的人格、

39、道德修养、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等就成了孩子社会认知的标准,孩子通过父母的价值判断和品行形成对事物的辨别能力和行为准则。父母角色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极其深刻而久远的。(三).称职父母的典型特征p801.身体素质。父母的生理遗传素质是子女体格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人父母者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非常重要的。2.道德品行。父母的道德品行往往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称职的父母必须有相当的道德水准和是非判断能力,以身作则,以自己高尚的人格来影响孩子。3.观念意识。父母应该有正确的儿童观,要客观地认识孩子,经常与孩子沟通、平等对话,发现孩子的长处和不足,因材施教,把握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4.文化修养。父母是孩

40、子终身学习的典范,从小养成爱学习的习惯将是孩子终身受益,父母要不断的用知识充实自己,不断的进行自身修养,使之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5.人生态度。称职的父母会有意识地努力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生活、工作;奋发向上不断的挑战自我,不断爆发出生命的火光。二.父母的角色分工及教育责任(一).父亲的教养作用p81父亲能给孩子带来稳定安全的心理感觉,父亲主动参与家庭教育,可以增加孩子的兴趣和自信;应该更加重视子女的自主行为,提高子女成熟的行为,了解子女,能理智地解决孩子出现的问题,用相应的教育方式促使孩子克服缺点,发扬优点,不断地引导孩子走向成功。(二).母亲的教养作用p82训练孩子独立自

41、主的能力,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促进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和智力发展,以了解孩子为基础,管教好孩子。母亲要尽可能的处理好工作和生活的关系,丈夫要给予妻子积极的配合,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多与孩子交流接触,更好地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职责。 第二节 祖辈的职责一.组被家长的职责(一).祖辈家长的定义p83是指比父母长一辈的家长,如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二).祖辈家长的家庭类型p83可以分为隔代家庭、主干家庭、监护人家庭、留守家庭等。1.隔代家庭:是主干家庭的一种特殊形式,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与孙辈组成的。2.主干家庭:是指父母和一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3.监护人家庭:指祖辈作为孙辈的监护人与孙辈居住在一起

42、的家庭。4.留守家庭:是指孙辈的父母因故离开家乡只留下祖辈和孙辈的家庭。(三).祖辈家长的作用 p85 1承担部分家务劳动,在生活上帮助子女解决后顾之忧,满足孩子对亲情的渴望; 2弥补年轻父母家庭教育经验方面的不足;3继承民族传统文化思想,将我国优秀的道德观念代代相传。二.祖辈家长的教育特点 p86(一).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隔代亲”,祖辈们对孙辈万般疼爱,有些老人初得孙辈时,甚至比年轻时初为人父母都兴奋。他们教育的一个最大特点是爱,甚至到了宠爱的地步,当父母要批评教育的时候,孩子会寻求主父母的庇护,造成家庭教育的不一致。与年轻父母相比,他们的文化知识,外界信息,身体状况等较为欠缺。(二).祖

43、辈家长家庭教育的优势。家庭教育的机会多,可以说是全天候全方位,她们教育孩子往往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细致,具有较好的继承性,家庭教育的这种继承继承性通常被称为家风,祖辈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能给子孙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将家族历代人共同努力而形成的良好风尚代代相传。(三).作为家长的教育局限性。首先祖辈家长教育条件的不平衡,有的祖辈家长与子女关系紧张,特别是婆媳关系不和,家庭居住条件差,人员结构复杂,自身存在种种生活陋习,这些祖辈家长无法给孙辈以积极的教育,但又无法回避、无法重新选择;其次祖辈家长相对比较封闭,接受新事物、新信息的能力比较弱,对孩子个性培养上比较保守,缺乏对孩子

44、进行民主、平等、参与、自主等意识的培养,教育内容、方法滞后于社会发展的节奏。三.祖辈家长教育特定的成因分析p88祖辈家长大都接受的是传统教育,他们生长在相对现在来说封闭得多的时代,虽然他们也在不断的随社会发展有所转变,但相对于联系年轻一代来说还是比较保守;随着年龄的上升,精力体力会逐渐下降,各方面的反应也会变慢,但他们有丰实的生活经验和广泛的社会阅历,在家庭教育过程中要考虑到祖辈家长的这些特点,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才能更好地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第三节、子女的职责一、子女角色的职责(一).子女角色的地位p89子女的地位(独生子女)处在高关爱、高期望的家庭核心地位(二).子女的职责和权力p901.

45、子女角色的职责:应该体现在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感上,并应该从小培养。比如承担一些家务劳动,在父母身体感到不适时能表示关心并给予帮助,主动帮助父母分忧解难,具有自身安全与健康的意识,知道要保护环境。2.子女的权利:孩子不是家庭的私有财产,他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在法律上具有与成年人同等的权力。主要概括为生存的权利、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受到尊重的权利、个人隐私不受侵犯的权利等。三、子女角色在家庭中的作用p921.子女对家长反过来施加影响,向他们传授社会文化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反向社会化;2.赡养老人是子女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不仅在物质上而且还要在精神上给予老人帮助、安慰。第四节、

46、亲子关系一.亲子关系的概念(一).亲子关系的定义p93指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亲子关系以血缘关系和共同生活为基础的。亲子关系是家庭关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关系,家庭关系的特点、性质在亲子关系上都得到充分的反映。(二).现代社会亲子关系必然会出现新的特点p941.生活节奏加快,社会流动性增加,亲子之间交流接触的机会降低;2.子女的自主意识加强,他们追求亲子之间的平等对话,并且子女对服务的影响力不容忽视;3.家庭结构小型化,亲子关系更趋直接、集中。三.亲子互动(一).亲子间的要求及地位p96是指亲子关系中对父辈与子辈双发提出的要求及在对方相对另一方面来说的地位。(二).亲子间的良性互动p97 良

47、性互动有其生物学和社会学的基础,但非自然生成还需共同努力。良性互动的表现特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对方之间有一种责任感;彼此亲和、真诚地欣赏对方。四.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 P99(一).父母自身的因素父母自身的因素包括父母的性格、文化程度、观念意识(教育观)、身体状况、家庭传统、夫妻关系、道德品行等等。1.父母的观念意识中的儿童观,生育观,教育观是否正确对亲子关系影响很大。2.父母的文化程度影响亲子关系。3.夫妻关系影响亲子关系。4.父母的性格特征影响亲子关系。(二).子女方面的因素他们的价值观念、品德行为、文化修养对亲子关系的影响渐渐增大。(三).环境因素指传统文化背景(潜移默化的影响亲子关系)和时代风尚(社会发展,新思想、新观念渗透到家庭中)。第五章 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第一节、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的概念与类别一.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的概述(一).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的概述p103主要指家长在教育子女问题上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价值标准的认识,它规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