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论文-如何界定会计信息失真.pdf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34284119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89.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论文-如何界定会计信息失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财务管理论文-如何界定会计信息失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论文-如何界定会计信息失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论文-如何界定会计信息失真.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财务管理论文财务管理论文- -如何界定会计信息失真如何界定会计信息失真财务管理论文我们之所以要讨论会计信息失真这个问题, 归根到底是因为失真的会计信息会对会计信息的使用者造成危害。 通常,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有以下四种:投资者(包括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经理人、税务机关。他们在使用息时,并不关注企业的会计信息是不是分毫无差他们觉得存在很“小”差错的信息是可以用的。 一旦差错大到足以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时 才会对他们造成危害,使用者方才认为信息失真了。一、失真信息是否等同于“失去真实性的信息”把会计信息失真定义为“丧失真实性”,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其中之一就是公允信息之中仍有可能包含着部分丧失

2、真实性但不失公允的所谓“失真信息”。 而只要不失公允的信息就不会对使用者造成危害。其二便是如何找到失去真实性的信息。不少专家学者均提到了“真实性审计。的确,真实性审计是比抽样审计更为可靠,然而面对当今业务种类繁多、 数量巨大的现实“真实性审计”根本不可能成为主流。现代审计的目标是对会计信息的公允性发表意见, 根据公允性定义可以看出,“真实”的要求是高于“公允”的。 真实要求丝毫不差,现代审计只能检查出“低层次”的公允性, 无法企及“高层次”第 1 页 共 8 页的真实性。而现实的情况是,除了通过审计,我们没有其他方法来检查会计信息。也就是说,“丧失真实性”的失真信息是不能最终消灭而将永远可能存

3、在的。既然这样,把失真信息界定为“丧失真实性”就没有任何现实意义。其三是真实性的含义是什么?强调真实是为了有用。对会计帅而言,在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以万元甚至亿元为计量单位就具备了真实性,而在计算股东的每股盈余时,只有精确到 0.01 元才具有真实性。可见真实性存在着一个在不同情况下取不同标准的问题。 显然在不同层面上对其实的要求是不同的, 真实性存在着多重标准,而唯一的标尺应该是有用, 即所提供的信息要能够帮助使用者作出正确的决策。我们无法确切地说应该真实到什么程度才够得上是真实。 真实是相对的, 真实也并非会计的目的。 单纯地罗列真实数据是毫无意义的。更何况, 从国内生产总值与每股盈余采用

4、不同的计量单位中不难看出,对真实性存在着一个主观判断与取合。我们依据判断决策时的需要,对它们各自的真实度作出了选择, 显然经过这样的选择; 并不能保证它们能如实精确地反映实际了。 然而我们依旧认同它们的真实性。 可见我们在判断真实性的时候, 也下意识地把不影响决策的差错也包容了。既然是这样,所谓的失真信息显然不能定义为失去真实性。其四在于会计中也有重要性原则,它与真实性、谨慎性并存。所谓重要性是指对于不影响决策者的不重要信息可不予以披露。 如果把失真信息定义为失去真实性的话, 那么符合会计重要性原则而提供的第 2 页 共 8 页信息一定会“失真”,因为这样的会计信息已与真实有偏差了。 对决策者

5、来说是摆在他们面前一堆繁冗的真实会计信息重要, 还是符合重要性原则且不影响他们正确判断的这样的“失真信息”有用?且不提能否依靠现代会计找到失真信息,即使找到又如何?在花费大量审计成本后决策者还是作出了相同的判断, 这样追求真实性,是否违背了成本与收益的原理和会计重要性原则制定者的初衷呢?因此失真并不能解释为失去真实性, 而是应有其自身的内涵。对信息使用者来说,只要是公允的信息就不会有危害。这样,我们就可以对失真的信息进行重新界定: 所谓失真的信息也就是会造成危害的信息即不公允的信息。简单用等式表示即为:失真不等于失去真实性,失真=不公允。二、会计信息失真与审计“重要性”现代审计中的“重要性”是

6、指会计信息漏报或错报的严重程度。这个程度在特定环境下足以改变或者影响任何一位理性决策者依赖这些信息所作的判断。根据重要性的定义,可概括出其基本特征:(1)重要性概念的核心是不能遗漏或错报重要的会计信息。判断会计事项是否重要的标准是看其是否会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 若对使用者的决策来说无关紧要, 则不是重要的,否则就不能遗漏或错报。 (2)重要性概念是从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提出的。因为财务报告是为信息使用者而编制的。这个信息使用者应该是一个理性人, 是对企第 3 页 共 8 页业和经济活动具有合理程度的知识又愿意用合理的精力去研究信息的人。 (3)重要性的判断不能脱离企业所处的环境。不同的企业所处环

7、境不同,因此判断的标准也是不相同的。评价重要性的时候,通常分两个层次,即财务报表层和账户余额层, 而在讨论信息失真的时候也应分层次整个报表层次的信息失真是属于显性的,而账户余额层次的失真则可能是隐性的, 只有通过验证各个账户余额,才能得出整体结论。假设财务报表中所含的错误, 不论从单项考虑或综合考虑, 其影响都很重要, 也就是这份报表会引起任何一位理性使用者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判断错误,那么该份财务报表存在重要的错报,即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失真的, 但并非所有错报或漏报我们都认为是重要的,只要不会引起使用者发生判断差错,那么,该错报信息不属于重要的错报,也既并未失真。从重要性的要求看,

8、判断项经济业务是否重要既取决于该经济业务的数量,也取决于起性质。虽然现行的会计准则或审计准则都还没有明确地规定重要性的量化标准, 然而实务中经验积累所得也有一些数额可以用语判断重要性。如:(1)税前净利 5%-10%(净利较小时用 10%,较大时则用 5%) ;(2)总资产的 0.5%1%;(3)权益的 1%;(4)总收入的 0.5%1%;第 4 页 共 8 页(5)根据总资产或总收入两项中较大的一项确定一个变动百分比。其次是根据错报的性质来判断其重要性。 也就是说,即使某项错报的金额并不大,但由于它是舞弊或者违法行为造成的, 那么仅就性质而言,该项错报也是重要的,这种错报也属于信息的失真。根

9、据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方法, 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失真信息的特征,比如足以导致某项财务指标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动, 或是足以导致某项财务指标发生质的改变,例如企业由盈利变为亏损,净资产由正数变成负数等;或是其性质比较严重或比较敏感,例如现金、有价证券盘亏等。 对于频繁发生的单项额度较小的经济业务通常应根据总发生额是否超过重要性水平来判断是否会引起信息使用者判断错误, 是否属于失真信息。另外, 会计信息的披露直接影响着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判断和决策。对于重要事项除了在会计报表中予以反映以外, 还要通过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等方式对其性质、原因、影响等作适当说明。尽管我们认为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失真信息的判

10、断都带有主观性,但这并不妨碍其具有客观的一面。 重要性是外部环境对会计信息的要求,其判断要受到会计系统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制约, 它不以信息提供者的意志为转移。就此而言,重要性是客观的。此外,重要性的标准应该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并注意前后一致。也即在相同的环境下,对同样的业务所适用的重要性标准应一致; 在不同的时期,对同一业务的重要性标准应相同。总之,应使不同的理性人在相同的情况下对同第 5 页 共 8 页一会计信息进行判断时,结果相同或相近。由此可看出, 失真的信息也就是超过重要性水平的那些使得使用者的判断被误导的信息,两者密切相关。失真=超过重要性水平临界点。三、会计信息差错、虚假与信息失真会计

11、信息差错和虚假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两种主要表现, 但却是两个性质根本不同的概念。 所谓会计信息差错是会计人员在遵循会计规范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由于主观判断失误,经验不足和会计本身的不确定性,造成会计信息与经济活动本意之间的出入。 这种出入具有以下特点: (1)当事人无造成虚假的主观愿望; (2)差错在会计核算资料中暴露得比较明显; (3)差错责任人一般得不到经济及其他利益; (4)差错的纠正比教顺利。会计信息虚假是指会计活动中当事人出于种种目的或虚构盈利,或隐瞒营业亏损, 或者避免股东要求多分红利, 或甚至逃避纳税等等;事前经过周密安排而故意造成的信息虚假。 此种行为虽然都不是以个人的利益为目的

12、, 但显然会破坏会计信息真实性, 歪曲财务报表内容,具有欺诈的意向以使利害关系人的判断和决策错误, 损害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就会计信息差错的后果来看, 信息差错未必会达到影响使用者判断的程度,凡差错超过重要性水平的才能算作信息失真。第 6 页 共 8 页而会计信息虚假则一定是有关人员出于种种原因故意弄虚作假,以达到影响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判断的目的。 所以虚假信息一定是失真信息。这样,我们可以看出:失真信息=虚假信息+一部分超过重要性水平的差错信息。四、信息失真与认定管理当局在发布财务报表时,其实对表中所有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收入、费用等都作出了认定。美国审计准则证明书第 31号证据事项确定了财

13、务报表有以下五类认定: (1)存在或发生,即资产负债表所列的各项资产、负债、权益的资产负债表日是否存在, 损益表所列的各项收入和费用在会计期间内是否确定生; (2)完整性,即在报表中应该列示的所有交易和项目是否都列入了: (3)权利和义务, 即某一特定日期, 各项资产是否属公司的权利,各项负债是否确属公司的义务; (4)估价或分摊,即各项资产、负债、业主权益、收入和费用等要素是否按适当的金额列入报表, 这不仅取决于金额确定是否遵守一般公认会计原则,而且还取决于数学上有无错误: (5)表达与披露,即报表上的特定组成要素是否被适当地加以分类、说明和披露。这五大认定反映了管理当局在处理各项经济活动及

14、经济事项时,第 7 页 共 8 页遵循公认会计原则的范围、程度及其结果。但是我们也应明确失真信息与错误认定之间的差别, 因为审计报告中将就报表整体而发表公允与否的意见, 而公允即无重大错报; 又由于财务报表本身就含有估计,并不是完全依据事实来编制, 即便得出公允的结论,也不能排除其中仍含有某些小错误。 正如前文中所提的“不影响使用者的正确判断”。从这五类认定中可以看出,错误认定中必然是含有差错或虚假, 对于差错引起的错误认定而言,关键在于“度”。凡是超过重要性水平临界点的差错类错误认定属于失真。 而虚假类错误认定不论金额大小均属于失真。这样,我们可以认为:失真就一定是错误认定;反之,则不一定是失真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