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教学设计 .pdf

上传人:C****o 文档编号:34273218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16.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教学设计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教学设计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教学设计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教学设计 .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李明启 2012.10.12【内容分析】本课学习的主要知识点:内力、外力作用的差异;地质构造的基本形态及其实践意义;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流水、风力等外力作用塑造的地貌形态。教学中对这些内容的组织和处理,应以“公民必备和有用”为标准,力求突出人地关系主线,除了要求学生知道 “是什么、 为什么” (地质构造的基本形态、 外力作用的表现等) 外,要特别强调“怎么用、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当地典型地貌的成因分析等)。【教学设想】1. 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从“地对人影响”的角度,阐明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从“人对地影响”的角度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中

2、不仅要讲清地质构造的规律,更要联系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地质构造在找水、找矿和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使所学内容变得生动、鲜活,让学生获得“有用地理”的情感体验。2因循研究性学习的思想与方法,为学生提供较为充分的学习背景和案例。尝试把内力作用过程转变为探究活动和演示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识别地质构造的基本形态,探究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以“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地貌成形态”为载体,认识流水、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探究三地在外力作用上的成因关联。3. 通过展示景观图、多媒体动画、制作和演示模型等创设情境,把教材中抽象的成因、原理和现成的结论形象化、动态化、过程化。4. 引入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3、提供一些信息(沂河、沭河为“姊妹河”),讨论交流其成因, 拓展学习空间,为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提供多种可能,力争让学生发现一些问题 (怎样形成、有何价值),获得一些启示。【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对该部分内容的要求为: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设定的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内外力作用的差异、 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掌握地质构造的基本形态、主要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2. 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实验、动画演示认识内力作用过程,辨别地质构造的基本形态;结合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地貌形态,说明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探究三地在外力作用上的成因关联。3. 情感态度与价值

4、观通过对地质构造实践意义、身边地貌成因的探究,树立地理有用的意识,增强热爱家乡的感情;通过试验、归纳、讨论交流等活动,获得科学体验,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 - - - - - - - - - 【教学重点】地质构造的基本形态及其实践意义;流水、风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教学难点】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成因;运用所学探究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教学过程】(课前用多媒体展示一组风景图片)新课导入:刚才大家看到的这些景观漂亮吗?

5、你知道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吗?它们是漫长地质历史时期内、外力共同作用的产物,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神奇的内、外力作用,是如何演绎着沧海桑田的变化、 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呢?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首先进行第一个环节预习交流(多媒体展示预习交流的要求,学生合作交流讨论课前预习成果,初步解决困惑,反馈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与学生交流,检查预习情况,进一步了解学情)一、内力、外力作用的差异1. (多媒体出示表格,检查预习效果,学生齐答。)地质作用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外力作用的关系内力作用地球内部热能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使地表高低起伏在空间上相互联系,

6、时间上同时进行;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往往是某一种作用占优势;一般地说, 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外力作用太阳能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使地表趋于平坦(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表解法整理知识,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认知,并将知识归纳形成完整的系统)2.(学习致用) :据科学家计算: 两千万年来, 珠穆朗玛峰地区一共抬升了约两万千米,可珠穆朗玛峰的海拔现在只有8844.43 米,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学生:这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珠穆朗玛峰地区在受内力地壳抬升的同时,又受外力侵蚀作用,但仍以内力作用为主。)总结承转:地形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起主导作用。已成为“历史”的

7、地壳运动,我们怎样寻找它留下的“蛛丝马迹”?它对地表形态有何影响呢?进入第二个环节 互动探究二、内力作用的“足迹”(学生分工、分组合作学习,互动探究,3 分钟后分别展示探究成果,大屏幕展示分组及分工要求。设计意图:分组探究、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既给了学生自主选择的余地,又渗透着合作探究的理念。)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 - - - - - - - - - 1. 互动探究一:由学生演示褶皱形成过程,向斜、背斜形成的顺地形。学生展示 1:用书本来

8、演示“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吗?(大家一起来)让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演示:取一本较厚的书,把书向上拱起,代表背斜构造及其形成的山地。把书向下弯曲,代表向斜及其形成的山谷。把书同时一侧向上,一侧向下弯曲,代表山谷相连,观察岩层的连续性。学生展示 2:让学生用竹片演示背斜顶部受张力,易破碎的,易受侵蚀,形成谷地。(教师演示多媒体动画, 让学生进一步观察,以加深印象)(设计意图:通过模拟实验将大尺度的自然地理过程“浓缩”在几分钟内完成,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悟内力作用变化过程。借助动画演示, 把理论性强、 抽象深奥的地质构造化繁为简、深入浅出,突破难点。)学生根据探究结果总结:地质构造岩层形态地表形态初期后

9、期背斜向上拱起形成山岭顶部受侵蚀成为谷地向斜向下弯曲成为谷地、盆地槽部受挤压不易侵蚀反成山岭如何判断背斜和向斜:(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记忆方法点拨:明确地质构造、褶皱含义以及形成的相关地貌,可用歌诀记忆如下:背斜“背”上拱,早成岭,易侵蚀,变谷底;向斜“底”下弯,成谷盆,质地坚,终成山。判断背斜向斜,可用歌诀记忆如下: 中国民间有位老人叫梁奕新,运气很 背,很邪。(教师演示多媒体展示背斜山、向斜山等景观图, 让学生以加深印象)2. 互动探究二:由学生展示并说明断层的形成及其常见地貌学生展示 : 学生用教具演示断层的形成,并说明断层上升的岩块常形成断块山和陡崖,如泰山、庐山、华山大断崖;下沉

10、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教师演示多媒体动画, 让学生进一步观察,以加深印象,教师演示多媒体展示背斜山、向斜山等景观图 , 让学生以加深印象)学以致用:在临沂大地上,沂河和沭河平行南流,被人们亲切称为“姊妹河”,此种地貌奇观与断层有关,试分析最可能是下列哪种情况?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5 页 - - - - - - - - - 3. 互动探究三: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C组展示:假如你们是地质工作者,从事石油勘探和地下水寻找等方面的工作。

11、假如 A、B、C所在的岩层中含有水、天然气和石油,则 A代表_代表_C代表_请说出你的判断依据。结论:石油密度小,且背斜顶部密闭性好,可防止油气挥发,故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地下水顺岩层在向斜槽部汇集,故向斜构造容易找到地下水。举一反三:某高速公路穿越山地时必须开凿隧道,假如你们是地质工程师,请从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地下水运动等方面考虑,确定隧道位置选择在甲处还是乙处?学生讨论回答:甲处牢固适合建隧道。原因:甲处为背斜,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总结:背斜岩层如桥一样,呈拱形,岩层具有较好的支撑作用,不易坍塌,有利于工程的安全性的稳定性,并且便于开凿。背斜岩层呈拱形,有利于地下水

12、沿岩层向两侧渗流,有利于保护隧道干燥。承转:有人说,内力作用为地表形态的形成提供了“粗毛坯”,而外力作用则是一位雕塑家,不断地把“粗毛坯”精雕细刻成千姿百态的形态。为什么这样说呢?三、外力作用的表现1. 播放视频:黄河三角洲的泥沙从哪里来?黄河三角洲地区平均每年向渤海推进2.2 千米, 每年新造陆 32.4 平方千米,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陆地,沧海桑田的演绎在这里让人叹为观止。问题探究:黄河三角洲“身体”迅速“长大”的原因是什么?黄河为何多泥沙?黄土高原的黄土从哪里来?是什么力量把西北大漠的沙土输送到黄土高原?你能够用示意图表达这一过程吗?(设计意图:以黄河三角洲的泥沙来源为起点,层层追问,培养

13、学生用运动的、联系的、整体的观点来分析地理问题。)举一反三:完成市学案例2 2. 流水、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5 页 - - - - - - - - - 问题:流水、风力作用在我国西北部、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三地分别形成了哪些地貌形态?以三地之间的成因关联为线索、按风力、流水作用两类分别展示我国西北部、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的地貌形态景观图,让学生填写下表。外力作用侵蚀作用沉积作用风力作用风蚀洼地、风蚀城堡、风蚀蘑菇沙丘、沙垄、黄

14、土堆积流水作用沟谷、瀑布、峡谷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3思考讨论:(1)流水、风力作用显著的地区气候条件有何差别?( 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干旱地区风力作用明显 ) (2)顺河流自上而下,流水沉积形成了哪些地貌类型?沉积物分布有什么规律?教师板图说明:沿河流自上而下依次为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沉积颗粒越来越细。(3)读下面的一段引文,说出文中描述的主要外力作用形式有哪些?(风化、侵蚀、搬运)大块的石头破碎成小块的石子,小块的石子再分裂成细微的沙砾、泥土。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设计意图:铺设适当台阶,注意问题的层次和梯度,训练学生的地理理性思维方法,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完成知识构建)课堂总结1. 你能用三个问题概括本课所学内容吗?(参考:内、外力作用的含义及其表现形式;地质构造的主要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流水、风力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 尝试用结构图表达本课所学主要概念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用多种表达)(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归纳、概括、反思等活动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5 页 - -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