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022年教师EXCEL培训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2022年教师EXCEL培训 .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师 EXCEL 培训(函数篇:统计函数 )本篇我们要学习Excel 常用的统计函数,使用函数来统计与人工统计相比至少有如下好处:准确:完成复杂和大数据量的统计,靠人工一一数必然麻烦,而且易错误。更新及时:在对数据的统计中,如果原记录改动,统计数据会同步更新。一劳多逸:比如在学生单元成绩的统计中,只要在单一单元统计中将各种公式写好了,后面几个单元的统输入成绩,填充一下公式即可,特别是经常做统计的人员,比如每年都要统计关于教师的各种数据报表,前一年做好,第二年复制一份,改改其中的调入调出变化,统计就已经完成。一、求和函数:1 SUM() 求和功能:求出所有参数的算术和。格式:SUM(number
2、1,number2,) 参数:number1,number2, , :需要求平均值的数值或引用单元格( 区域 ) 。实例: C2 到 C60 记录学生的成绩,现在要统计总分, 输入公式=SUM(C2:C60),确认后,即可求出和,函数更复杂应运看后面的实例。2 SUMIF() 条件求和功能:统计满足条件的数值元素值的总和。格式: SUMIF(range,criteria,sum_range) 参数: range条件单元格区域。criteria 被统计的条件,其形式可以为数字、表达式或文本。sum_range 是需要求和的实际单元格。实例:如图,要统计男生成绩的总和。条件区域是B2 到 B7,实
3、际要统计的区域是C2 到 C7。公式为 =SUMIF(B2:B7,=男,C2:C7) 。3SUM() 多条件求和如要求下表中三年级男生分数和公式 =SUM(B2:B7= 男)*(C2:C7= 三)*D2:D7) 即=SUM(条件一 )*(条件 2)* *(条件 n)*区域) 再按 Ctrl+Shift+Enter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 - - - - - - - - - 由于该公式是数组公式,需要按住键盘上的Ctrl 和 Shift 键,
4、再点击 Enter (回车),来确认公完成统计,在输入的公式前后会看见多了 符号。本模块中的公式大多要求这样确认,下文中有类将提示 Ctrl+Shift+Enter,不再赘述。SUM 多条件求和中使用逻辑符号“* ”或“+ ”(逻辑与和逻辑或符号)可以实现复杂条件下的求如 =SUM(B2:B7=男 )*(C2:C7=三 )+(C2:C7=四 )*D2:D7)是在D2:D7 区域中, 求三、四年级男总和。公式分解如下:=SUM(B2:B7=男 ) 条件一:B2 到 B7 列中为“男”*(C2:C7=三 )+(C2:C7=四 ) 条件二:C2 到 C7 列中为“三”或“四”*D2:D7 统计区域)
5、二、求平均值函数1 AVERAGE()功能:求出所有参数的算术平均值。格式:AVERAGE(number1,number2,) 参数:number1,number2, , :需要求平均值的数值或引用单元格( 区域 ) 。实例:C2 到 C60 记录学生的成绩,现在要统计平均分,输入公式=AVERAGE(C2:C60),确认后,即可平均值。特别提醒:如果引用区域中包含“0 ”值单元格,则计算在内;如果引用区域中包含空白或字符单元格,则算在内。三、统计函数1 COUNT()功能:统计数字值元素个数。格式:COUNT(Value1,Value2,)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6、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 - - - - - - - - - 参数:value1,value2, , :需要统计的值或引用单元格( 区域) 。实例:如B2 到 B6 单元格中分别输入值:A 、 B 、 134 、 C 、 45 ,输入公式=COUNT(B2:B6定后得到值为3 ,即这几个单元格中有三个是数字值型数据。提示:如果将单元格格式化为“文本”,则该单元格中的数字不被统计,被格式化为文本的单元格中的数与文本一样默认靠左,且有绿色标志。如:下图中除了A4 以外A2 和 A6 也不被统计,在
7、B1 单元格中输入=COUNT(A1:A6),确定后返回值为3 。2 COUNTA() 功能:统计非空元素的个数。格式:COUNTA(Value1,Value2,) 参数:value1,value2, , :需要统计的值或引用单元格( 区域) 。实例:如图在学生考试成绩汇总中可能要用到与考人数( 排除没有成绩的学生后的与考人数) 。在B9格中输入公式=COUNTA(B2:B7),即可完成统计。3 COUNTBLANK() 功能:统计一组元素中空元素的个数。格式:COUNTBLANK( range ) 参数:range 表示要统计的区域。实例:如上例中要统计缺考人数,即B2 到 B7 单元格中没
8、有记录的个数。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 - - - - - - - - - 4 COUNTIF() 功能:统计某个单元格区域中符合指定条件的单元格数目。格式:COUNTIF(Range,Criteria) 参数:Range 代表要统计的单元格区域;Criteria 表示指定的条件表达式。实例: B2 到 B60 单元格中记录学生的性别,现在要统计男生有多少人。输入公式=COUNTIF(B2:B60, 下面是关于COUNTIF() 函数的多种应
9、用举隅,要注意灵活运用:返加包含值12 的单元格数量=COUNTIF(range,12) 返回包含负值的单元格数量=COUNTIF(range,0) 返回不等于0 的单元格数量=COUNTIF(range,0) 返回大于5 的单元格数量=COUNTIF(range,5) 返回等于单元格A1 中内容的单元格数量=COUNTIF(range,A1) 返回大于单元格A1 中内容的单元格数量=COUNTIF(range, &A1) 返回包含文本内容的单元格数量,数字值单元格和空单元格不统计。=COUNTIF(range, *) 返回包含三个字符内容的单元格数量=COUNITF(range, “ ? ”
10、 ) 返回包含单词GOOD( 不分大小写) 内容的单元格数量=COUNTIF(range, GOOD) 返回在文本中任何位置包含单词GOOD 字符内容的单元格数量=COUNTIF(range, *GOOD*) 返回包含以单词AB( 不分大小写) 开头内容的单元格数量=COUNTIF(range, AB*) 返回包含当前日期的单元格数量=COUNTIF(range,TODAY() 返回大于平均值的单元格数量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8 页 - - -
11、- - - - - - =COUNTIF(range,&AVERAGE(DATA) 返回平均值上面超过三个标准误差的值的单元格数量=COUNTIF(range, &AVERAGE(DATA)+STDEV(DATA)*3) 返回包含值为3 或 -3 的单元格数量=COUNTIF(range,3)+COUNIF(DATA,-3) 返回包含值; 逻辑值为TRUE 的单元格数量=COUNTIF(range,TRUE) COUNTIF() 只能单条件查询,但在实际应用中活用它也可以完成一定的要求,比如要在单元格区域B2 到中要统计大等于80 分小于90 分的人数:COUNTIF(B2:B60, =80)
12、- COUNTIF(B2:B60, 90) DCOUNT() 可以多条件查询,但DCOUNT() 要将条件写于单元格,比较麻烦这里不介绍了,有兴趣的可相关的资料。四、多条件统计公式:1 、 COUNT()+IF() 或 SUM()+IF() 实现双条件统计如图,要统计男生中年龄大等于12 周岁的学生数:在 C9 中输入公式=COUNT(IF(B2:B7=男,IF(C2:C7=12,1,0) 或 =COUNT(IF(B2:B7=男,IF(C2:C7=12,1) 或 =SUM(IF(B2:B7=男,IF(C2:C7=12,1,0) 或 =SUM(IF(B2:B7=男,IF(C2:C7=12,1)
13、然后按: Ctrl+Shift+Enter确定。2SUMPRODUCT() 函数多条件统计SumProduct() 的运用比较复杂,这里仅介绍SumProduct()的多条件统计应用。如,要统计 四年级 男生 中年龄大等于 12 周岁的人数,这里就有三个条件,条件与条件之间用“字号连接: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8 页 - - - - - - - - - 3SUM() 实现多条件统计(1)例 1:如上例中也可以将公式写成:=SUM(B2:B7= 男
14、)*(C2:C7=四)*(D2:D7=12) 然后按: Ctrl+Shift+Enter确定。(2)例 2:实现数据段统计:如要在学生成绩中统计大等于80,小等于 90 的人数。输入公式:=SUM(C2:C7=80)*(C2:C7=45)*(C2:C7=55)+(B2:B7= 男 )*(C2:C7=60) Ctrl+Shift+Enter 确定。再如要统计教语、数的男教师中年龄在40-50 周岁之间高级教师有多少人?条件分析:学科( 语或数) ,性别( 男 ) ,年龄( 大等于40 且小等于50) ,职称( 小高) 公式为了便于理解,将公式分行并说明:=SUM( (C2:C7= 语文 )+(C
15、2:C7= 数学) 学科 ( 语或数) * (E2:E7=40)*(E2:E7=50) 年龄( 大等于40 且小等于50) * (B2:B7= 男 ) 性别 ( 男 ) * (D2:D7= 小高 ) 职称( 小高) )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7 页,共 8 页 - - - - - - - - - 如果以上的公式已经掌握,对稍复杂的统计相信不会有什么问题了。有一点特别提醒一下:在一张或在几张联合引用的表中,添加或删除原记录数据条可能导致相关统计公式中域(许多统计都涉及到单元格区域)的变化,要注意检查,尽量不要在原记录的末尾之后添加记录数,比如原记100 行,所有统计公式中的区域行标识为100,一般不要在第101 及之后添加记录,应该在100 之前插入行再添录,这样在相关的统计公式中区域会自动作正确调整,至于顺序问题可以输入之后再调整。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8 页,共 8 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