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单元质量评估二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单元质量评估二PPT课件.ppt(4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单元质量评估二单元质量评估二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本题共本题共1010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4 4分,共分,共4040分有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1.(20102010永安高一检测)永安高一检测)“蹦极蹦极”被称为被称为“勇敢者勇敢者游戏游戏”游乐园中的游乐园中的“蹦极蹦极”游戏一般是先将游客提游戏一般是先将游客提升到几十米高处,然后突然释放,开始一阶段,游客升到几十米高处,然后突然释放,开始一阶段,游客做自由落体运动在刚释放的瞬间(做
2、自由落体运动在刚释放的瞬间( )5.5.物体的初速度为物体的初速度为v v0 0,以加速度,以加速度a a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如果要它的速度减小到初速度的如果要它的速度减小到初速度的1/n1/n,则物体的位移,则物体的位移是(是( )A. B.A. B.C. D.C. D.【解析】【解析】选选D D根据(根据( )2 2-v-v0 02 2=2(-a)x=2(-a)x,解得,解得x= Dx= D项正确项正确220(n -1)v2a220n v2a20(n-1)v2a2202(n -1)v2n a0vn2202(n -1)v,2n a6.6.下列下列v-tv-t图象中表示物体一直
3、做匀图象中表示物体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加速直线运动的是( )A.A. B. B.C.C. D. D.【解析】【解析】选选D D由图象可以看出,由图象可以看出,先减速后加速,先减速后加速,一直减速,一直减速,一直加速,一直加速,D D项正确项正确7.7.某杂技运动员以某杂技运动员以10 m/s10 m/s的速度沿滑竿匀速下滑,的速度沿滑竿匀速下滑,在离地面在离地面h h15 m15 m的地方掉了一颗扣子,运动员比的地方掉了一颗扣子,运动员比扣子晚着陆的时间为(扣子受到的空气阻力可忽略,扣子晚着陆的时间为(扣子受到的空气阻力可忽略,g g取取10 m/s10 m/s2 2)()( )A A0
4、 05 s B5 s B1 s1 sC C s Ds D(2- )s(2- )s22【解析】【解析】选选A A运动员做匀速直线运动,落地时间运动员做匀速直线运动,落地时间为为 1 15 s,5 s,扣子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扣子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x=vx=v0 0t+ att+ at2 2得扣子落地时间为得扣子落地时间为1 s,1 s,所以时间差为所以时间差为0 05 s5 sA A项正项正确确128.8.为了测出楼房的高度,让一石块从楼顶自由落下为了测出楼房的高度,让一石块从楼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测出下列哪个物理量就可以算出(不计空气阻力),测出下列哪个物理量就可以算出楼房的高度
5、(楼房的高度( )A A石块下落到地面的总时间石块下落到地面的总时间B B石块落地前的瞬时速度石块落地前的瞬时速度C C石块落地前最后一秒的位移石块落地前最后一秒的位移D D石块通过最后石块通过最后1 m1 m位移所用的时间位移所用的时间【解析】【解析】选选A A、B B、C C、D D由由h= gth= gt2 2可知可知A A可行;由可行;由v v2 2=2gh=2gh可得可得 所以所以B B可行;由石块落地前最后可行;由石块落地前最后1 s1 s位移,可求得最后位移,可求得最后1 s1 s的平均速度,此平均速度就是的平均速度,此平均速度就是落地前落地前0 05 s5 s的瞬时速度,再求落
6、地速度,即可求的瞬时速度,再求落地速度,即可求出楼房高度,故出楼房高度,故C C可行;根据可行;根据h= gth= gt2 2,h-h,h-h0 0= g= g(t-t(t-t0 0) )2 2,由,由h h0 0=1 m=1 m和已知的时间和已知的时间t t0 0,可求出楼房高,可求出楼房高度度h h,故,故D D可行可行2vh=,2g1212129.9.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根据图象可知(根据图象可知( )A A0 02 s2 s内的加速度为内的加速度为1 m/s1 m/s2 2B B0 05 s5 s内的位移为内的位移为10 m10 mC C第第1 s1 s
7、末与第末与第3 s3 s末的速度方向相同末的速度方向相同D D第第1 s1 s末与第末与第5 s5 s末加速度方向相同末加速度方向相同 【解析】【解析】选选A A、C Cv-tv-t图象反映的是速度图象反映的是速度v v随时间随时间t t的变的变化规律,其斜率表示的是加速度,化规律,其斜率表示的是加速度,A A正确题图中图象正确题图中图象与坐标轴所围成的梯形面积表示的是与坐标轴所围成的梯形面积表示的是0 05 s5 s内的位内的位移,为移,为7 m7 m,B B错误在前错误在前5 s5 s内物体的速度都大于零,内物体的速度都大于零,即运动方向相同,即运动方向相同,C C正确;正确;0 02 s
8、2 s加速度为正,加速度为正,4 s4 s5 s5 s加速度为负,方向相反,加速度为负,方向相反,D D错误错误10.10.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设各相邻度时,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设各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x x1 1、x x2 2、x x3 3、x x4 4,相邻两计数,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点的时间间隔为T T,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Ax x2 2-x-x1 1=aT=aT2 2B Bx x4 4-x-x2 22
9、aT2aTC C打点打点3 3时物体的速度为时物体的速度为D Dx x1 1=aT=aT2 2/2/2【解析】【解析】选选A A、B B、C C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连续相等的时间内位移差是恒量,中间时刻的瞬时速连续相等的时间内位移差是恒量,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A A、B B、C C项正确项正确0 0点点速度不一定是零,速度不一定是零,D D项错误项错误343x +xv =2T二、实验题(本题共二、实验题(本题共2 2小题,共小题,共1414分)分)11.11.(6 6分)在空中分)在空中O O点点, ,每隔
10、每隔0.1 s0.1 s从静止释从静止释放一个相同的小球放一个相同的小球, ,在连续释放几个小球后在连续释放几个小球后, ,在某一瞬间拍摄在空中运动的几个小球的照在某一瞬间拍摄在空中运动的几个小球的照片片, ,照片是按照片是按401401比例拍摄的比例拍摄的. .现用刻度尺现用刻度尺去测量照片上小球去测量照片上小球A A、B B、C C、D D之间的距离之间的距离, ,如图所示如图所示. .试求试求: :(1)(1)小球下落的加速度小球下落的加速度a.a.(2)(2)在拍摄照片的瞬间在拍摄照片的瞬间,B,B球下落的速度为多大球下落的速度为多大? ?(3)(3)从照片上推测从照片上推测, ,在在
11、A A球上面球上面, ,正在空中下落的小球有正在空中下落的小球有几个几个? ?【解析】【解析】由图可知由图可知,AB=14 mm,BC=12 mm,CD=10 mm,AB=14 mm,BC=12 mm,CD=10 mm,因因照片是按照片是按401401的比例拍摄的的比例拍摄的, ,故故A A、B B、C C、D D之间的实之间的实际间距为际间距为AB=560 mm,BC=480 mm,CD=400 mm,AB=560 mm,BC=480 mm,CD=400 mm,(1)(1)由由AB-BC=BC-CD=aTAB-BC=BC-CD=aT2 2得得(2)(2)由由 得得-322280 10a= m
12、/s =8 m/s0.1BAB+BCv =2T-3B(560+480) 10v = m/s=5.2 m/s2 0.1(3)(3)由由v vB B=at=atB B得,得, 因每隔因每隔0.1 s0.1 s从从O O点释点释放一个相同的小球放一个相同的小球, ,故在故在A A球上面球上面, ,正在空中下落的小球正在空中下落的小球有有7 7个个. .答案答案: :(1)8 m/s(1)8 m/s2 2 (2)5.2 m/s (3)7(2)5.2 m/s (3)7个个B5.2t = s=0.65 s,812.(812.(8分分) )某同学在某同学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的实验
13、中,用打点计时器得到了在不同拉力作用下的用打点计时器得到了在不同拉力作用下的A A、B B、C C、DD等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并在纸带上每等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并在纸带上每5 5个点取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一个计数点,即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0.1 s,按,按打点先后依次为打点先后依次为0 0,1 1,2 2,3 3,4 4,5 5由于不小心,几由于不小心,几条纸带都被撕断了,如图所示条纸带都被撕断了,如图所示( (图中数据为相邻两计数图中数据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点间的距离) ),请根据给出的四段纸带回答:,请根据给出的四段纸带回答:(1 1)打点计时器的工
14、作电流是)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流是_(_(选填选填“交流交流”或或“直流直流”) );(2 2)在甲、乙、丙三段纸带中,可能是从纸带)在甲、乙、丙三段纸带中,可能是从纸带A A撕下撕下的是的是_;(3 3)打纸带)打纸带A A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 m/s_ m/s2 2,打,打点点“1”1”时物体的速度大小是时物体的速度大小是_ m/s (_ m/s (保留三位有效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数字) )【解析】【解析】(1 1)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源,使用)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源,使用直流电源不打点(直流电源不打点(2 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
15、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差是定值,纸带前两段位移差为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差是定值,纸带前两段位移差为6.11 cm-3.00 cm=3.11 cm,6.11 cm-3.00 cm=3.11 cm,纸带上其余任意相邻两点纸带上其余任意相邻两点间的距离与第一段的距离(间的距离与第一段的距离(3.00 cm3.00 cm)之差为)之差为3.11 cm3.11 cm的整数倍,满足此结论的只有的整数倍,满足此结论的只有“乙乙”(3 3)a= a= 1010-2-2m/sm/s2 2=3=311 m/s11 m/s2 2,v,vA A= m/s=0= m/s=0456 m/s456 m/s答案:答案:(1 1)交
16、流)交流 (2 2)乙)乙 (3 3)3 311 0.45611 0.45626.11-3.00(0.1)-23.00+6.11100.1 2三、计算题(本题共三、计算题(本题共4 4小题,共小题,共4646分分. .要有必要的文字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3.13.(1010分)火车甲正以速度分)火车甲正以速度v v1 1向前行驶,司机突然发向前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距甲现前方距甲d d处有火车乙正以较小速度处有火车乙正以较小速度v v2 2同向匀速行驶,同向匀速行驶,于是他立即刹车,使火车做匀减速运动而停下为了于是他立即
17、刹车,使火车做匀减速运动而停下为了使两车不相撞,加速度使两车不相撞,加速度a a应满足什么条件?应满足什么条件?【解析】【解析】设以火车乙为参照物,则甲相对乙做初速度设以火车乙为参照物,则甲相对乙做初速度为为(v(v1 1-v-v2 2) )、加速度为、加速度为a a的匀减速运动若甲相对乙的的匀减速运动若甲相对乙的速度为零时两车不相撞,则此后就不会相撞因此,速度为零时两车不相撞,则此后就不会相撞因此,不相撞的临界条件是:甲车减速到与乙车车速相同时,不相撞的临界条件是:甲车减速到与乙车车速相同时,甲相对乙的位移为甲相对乙的位移为d d即:即:0-(v0-(v1 1-v-v2 2) )2 2=-2
18、ad, =-2ad, 故不相撞的条件故不相撞的条件为为a a (1010分)分)答案:答案:aa212(v -v )a=,2d212(v -v ).2d212(v -v )2d14.14.(20102010宁波高一检测)(宁波高一检测)(1010分)火车道上枕木之分)火车道上枕木之间的距离可以认为是相等的,均为间的距离可以认为是相等的,均为xx,火车进站过程,火车进站过程的运动是匀减速直线运动现在假设同学们要想估算的运动是匀减速直线运动现在假设同学们要想估算一下火车进站过程的加速度大小,而手边没有计时工一下火车进站过程的加速度大小,而手边没有计时工具,但知道自己脉搏跳动的时间间隔为具,但知道自
19、己脉搏跳动的时间间隔为T T(1 1)同学们能否实现自己的想法?)同学们能否实现自己的想法?(2 2)如何测量?)如何测量?【解析】【解析】能实现,火车通过每个轨道间隔的时候会发能实现,火车通过每个轨道间隔的时候会发出规则性的出规则性的“咣当咣当”声,以刹车后某次声,以刹车后某次“咣当咣当”声为声为起始时间,看准此时窗外的某个站台上的标志物用脉起始时间,看准此时窗外的某个站台上的标志物用脉搏开始计时直至火车停下,设期间的脉搏跳动次数为搏开始计时直至火车停下,设期间的脉搏跳动次数为n n,下车后数一下所乘坐的车厢距离之前选定的参照物之下车后数一下所乘坐的车厢距离之前选定的参照物之间共有枕木间共有
20、枕木M M块块0-v0-v2 2=-2ax=-2ax,0-v=-at0-v=-at可得可得x= atx= at2 2,t=nT,x=(M-1)x, t=nT,x=(M-1)x, (1010分)分)答案:答案:见解析见解析222(M-1) xa=.n T1215.15.(1313分)一辆汽车从静止出发,以加速度分)一辆汽车从静止出发,以加速度a a1 1做匀加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一段时间后,关闭发动机以加速度速直线运动,加速一段时间后,关闭发动机以加速度大小为大小为a a2 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下来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下来. .已知总位移已知总位移是是x x,求:,求:(1 1)加速
21、运动时间)加速运动时间t t1 1与减速运动时间与减速运动时间t t2 2之比;之比;(2 2)加速运动时间)加速运动时间t t1 1;(3 3)加速过程中通过的位移)加速过程中通过的位移x x1 1. .【解析】【解析】(1 1)设整个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设整个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v vm m, ,则则v vm m=a=a1 1t t1 1,v,vm m=a=a2 2t t2 2. .所以所以t t1 1tt2 2=a=a2 2aa1 1. . (4 4分)分)(2)(2)由位移公式,加速运动的位移由位移公式,加速运动的位移x x1 1= a= a1 1t t1 12 2(2 2分)分)减速运
22、动的位移减速运动的位移x x2 2= a= a2 2t t2 22 2. . (1 1分)分)又又x=xx=x1 1+x+x2 2 (1 1分)分)解得解得: : (2 2分)分)(3 3)加速运动的位移为)加速运动的位移为:x:x1 1= a= a1 1t t1 12 2= = (3 3分)分)答案:答案:(1 1)a a2 2aa1 1 (2) (3)(2) (3)211122a xt =a (a +a )212a xa +a21122a xa (a +a )212a xa +a12121216.16.(1313分)甲、乙两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向同分)甲、乙两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向同一
23、方向运动一方向运动. .其中甲以其中甲以10 m/s1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乙以的速度匀速行驶,乙以2 m/s2 m/s2 2的加速度由静止启动的加速度由静止启动. .求:求:(1 1)经多长时间乙车追上甲车?此时甲、乙两车的速)经多长时间乙车追上甲车?此时甲、乙两车的速度有什么关系?度有什么关系?(2 2)出发后经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相距多远?此)出发后经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相距多远?此时两车的速度又有什么关系?时两车的速度又有什么关系?【解析】【解析】(1 1)设乙车追上甲车的时间为)设乙车追上甲车的时间为t t,则,则v v甲甲t= att= at2 2, ,解得解得 (3 3分
24、)分)此时此时v v乙乙=at=2=at=210 m/s=20 m/s,10 m/s=20 m/s,所以所以v v乙乙=2v=2v甲甲. .(2 2分)分)(2 2)当)当v v乙乙=v=v甲甲时两车相距最远,时两车相距最远,设所经过的时间为设所经过的时间为tt,则,则 (2 2分)分)x x甲甲=v=v甲甲t=10t=105 m=50 m, 5 m=50 m, (2 2分)分)2v2 10t=s=10 s,a2甲v -010-0t =s=5 s.a2乙12x x乙乙= at= at2 2= = 2 25 52 2 m=25 m, m=25 m, (3 3分)分)x=xx=x甲甲-x-x乙乙=25 m. =25 m. (1 1分)分)答案:答案:(1)10 s v(1)10 s v乙乙=2v=2v甲甲(2)5 s 25 m v(2)5 s 25 m v乙乙=v=v甲甲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