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 第6单元 15 古诗二首【教案】.doc

上传人:模** 文档编号:34069723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 第6单元 15 古诗二首【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 第6单元 15 古诗二首【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 第6单元 15 古诗二首【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 第6单元 15 古诗二首【教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围绕着“大自然的秘密”这一主题,安排了古诗二首雷雨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太空生活趣事多4篇课文,语言生动,内容有趣,展示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古诗二首是两首描写自然景观的古诗;雷雨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介绍了几种天然的指南针,告诉人们怎样辨别方向;太空生活趣事多讲述了在太空中生活的一些有趣的事情。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内容课时教学目标古诗二首21. 认识43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34个字,正确读写34个词语。2. 能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字词运用的妙处,能拓展积累词语,抄写句子。3. 读课文,能提取主

2、要信息,说出雷雨前后景色的变化、“天然的指南针”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和在太空中生活的趣事。4. 能背诵古诗二首雷雨。雷雨2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2太空生活趣事多2语文园地六21. 认读有关场所名称的词语,学习利用场所名称识字,认识“博、馆”等9个生字。2. 能正确书写“含、迎、留”这3个容易多写或少写笔画的字,以及“荡、满、敬”这3个结构易错的字,能联系语境猜测词语的意思。3. 能仿照例子,把自己对大自然的疑问写下来。4. 能展示如何参与建立和管理班级图书角,养成喜欢读书的习惯。5. 能背诵古诗悯农(其一)。6. 自主阅读最大的“书”,感受川川的勤学好问,有了解大自然的兴趣。15 古诗二首教学目标

3、1.认识“晓、慈”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行”,会写“湖、莲”等8个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能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感受祖国的壮美河山。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背诵古诗。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1)识字:在学生诵读古诗、大致理解诗意的同时进行随文识记。可以根据语境巩固识记,还可以联系熟字比较识记以及偏旁归类识记。(2)写字:本课8个要求会写的字,采取归类指导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于“莲、穷、荷、含、吴”这5个上下结构的字,要注意区分上下部分的宽窄关系。“湖、绝、岭”这3个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左右部分的占位和高低关系

4、。2.朗读教学这两首古诗都是七言绝句,可通过多层次的朗读,把古诗读正确。要读出节奏和韵律,甚至读出感受,最后在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前两句诗要读出赞叹的语气,边读边想象美景;绝句要带着愉悦轻松的感情朗读。3.理解运用两首古诗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等特点,应充分借助插图,诗画相融,帮助学生想象画面,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并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诗意,感悟古诗的意境和情趣。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课时目标1.认识“晓、慈、毕、竟、映”这5个生字,会写“湖、莲、穷、

5、荷”这4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背诵古诗。3.理解诗意,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想象六月西湖独特的美景。教学过程板块一 激趣导入,走近作者1.图片激趣,欣赏西湖。古人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历来就被人们称为“人间天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欣赏杭州西湖的美景吧!(多媒体课件出示西湖美景图片)2.揭示课题,了解作者。(1)交流感受:看了上面的图片,你有哪些感受?(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有人把西湖比作图画,有人把西湖比作美女,古往今来更是有很多文人墨客用佳句来赞美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西湖的古诗。(板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3)了解作者,谁来介绍一下你对作者

6、的了解?(多媒体课件出示诗人杨万里的生平介绍)(4)理解诗题。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学习“晓”。看看“晓”的偏旁,你有哪些发现?相机解释“净慈寺”。课件出示:(诗人杨万里)早晨从净慈寺出来送别他的朋友林子方。(5)齐读课题。【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西湖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产生一种阅读期待。板块二 初读古诗,感知诗意1.初读古诗,识记生字。(1)自由朗读古诗,圈出生字,读准字音。(2)同桌互读,检查指正。(3)指名读,交流识记生字。正音。“慈”是平舌音;“竟、映”是后鼻音。识记。说一说你有什么办法识记“慈、竟、映”。(4)指名读,读出节奏感。(课件出示晓出净慈寺送

7、林子方)教师范读。分组读,读出诗的韵味。2.说说你还读懂了什么。让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的理解。教师不做过多的评价。【设计意图】开放性的问题,旨在了解学生理解了哪些词句的意思,学生已经理解的就无须再做过多的解析。这首诗的词句理解起来并不复杂,只要让学生在自主交流的过程中,对诗意有初步的了解即可。板块三 品读诗句,感悟诗情1.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的景色多么美啊!你们想去看看吗?2.学习诗句。(1)谁能用词语来形容一下荷花、荷叶的颜色?(2)荷叶是嫩绿的、碧绿的、鲜绿的,荷花是红艳艳的、红彤彤的,那么诗中又是怎样来写这种绿、这种红的?课件出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3)指导

8、朗读:读出荷花之红、莲叶之绿。3.探究原因,深入诗情:荷叶为什么是“无穷碧”,荷花又为什么是“别样红”呢?带着问题去诗中寻找原因吧!(1)品荷之多。“接天”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你能用几个词说一说荷叶的多吗?指导朗读:满湖的荷叶,挨挨挤挤的,一眼望不到边,仿佛与天相连。远远望去,绿得让人心旷神怡,绿得让人陶醉。指名读、小组读。(2)品花之艳。早晨的太阳是怎样的?在明媚的阳光下,你看到了怎样的荷花?指导朗读:读出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的荷花的红艳。(3)品人之情。诗中哪个词表达出诗人对六月西湖景色的情有独钟?想一想“毕竟”这个词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赞美、喜爱、愉快)指导朗读:读出心情的愉快与对美景的

9、赞美之情。【设计意图】在学生逐步理解诗情的基础上,我又给予了层层深入、步步为营的朗读指导。这样的朗读方式,不只是形式上的多样化,更让每一步朗读都有确定的目标,让每一次朗读都是学生认知上的一种提高,真正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提高语文素养。板块四 入情入境,读中悟情1.配乐诵读:古人常以诗明志,以诗寄情。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谁来试着吟诵这首诗,重现千年前的这场送别呢?2.编写故事:“时光仿佛回到了古时候,我,就是杨万里(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我来到西子湖畔(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的美景)”3.朗读背诵。(1)指导朗读:读

10、出美景,读出愉悦之情。(2)朗读评价,让诗情融入学生的朗读中。(3)引导背诵。【设计意图】编写故事,能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再现诗的情境,真正做到了读写结合,有效地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在朗读中,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这时,引导学生吟诵诗句,必能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板书设计第2课时绝句课时目标1.认识“绝、鹂、鸣、含、岭、泊”这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行”,会写“绝、含、岭、吴”这4个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绝句,并背诵下来。3.能初步了解绝句中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教学过程板块一 揭示课题,了解作者1.激情导入,了解作者。同学们,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黄鹂、白鹭

11、、雪山、小船、柳树)2.介绍作者:唐代诗人杜甫就在这里生活。3.一天,诗人坐在家中向外望去,被外面的美景深深地吸引住了,提笔写下了这首古诗。(板书课题,相机指导“绝”字的写法)【设计意图】在组织课堂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趣的内容紧扣上课内容,力求在极短的时间内,用风趣的导语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使他们充满热情地投入课堂之中。板块二 初读古诗,识字写字1.学生自由读古诗,圈出生字,看清字形,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2.结合插图,学生认读生字和多音字。(1)出示词语。课件出示:黄鹂 鸣唱 一行 西岭 停泊(2)结合图片,学生认读识记词语,读准多音字“行”,相机理解“泊”是停船靠岸的意

12、思。3.学生再次朗读古诗,把每句诗读流利。4.指名读、齐读、教师范读,相机指导读出诗的节奏。5.指导写字。分类比较,指导书写“吴、含、岭”。(1)课件出示“吴、含”,引导学生观察,交流书写时要注意的问题。(2)教师范写,相机指导。(3)出示“岭”,将“岭”和“含”做比较,“含”字上边是“今”,“岭”字右边是“令”,分辨清楚有点和无点。另要强调“山”作偏旁时竖折要斜。(4)学生描红、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展示讲评。【设计意图】把生字和图形相结合,既有利于学生识字,又为学生理解诗意打下基础。板块三 图文结合,想象画面1.出示诗句,指名找出前两句诗中描写的景物。课件出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

13、青天。(1)学生自读,试着动笔画出诗中描写的景物。(2)师生交流,相机板书:黄鹂、白鹭、翠柳、青天。2.理解诗意。(1)通过“鸣”字启发学生想象黄鹂快乐鸣唱,歌声动听的情景。(2)提问:天空中的白鹭是怎么飞翔的?通过“上”字引导学生感受白鹭飞得高远,姿态优美的情景。(3)学生带着体会读诗句。3.感受诗中的色彩美。(1)教师引导:找出这两句诗中描写的几种色彩。(教师相机板书,将表示色彩的词加上横线)(2)教师引导:这么多色彩,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带着你的感受朗读。4.教师范读古诗,学生想象画面。引语:诗句中藏着优美的图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这首诗,看看你的眼前会出现怎样的画面。5.学生结合

14、图片,说说看到的画面。先同桌之间互相说,再全班交流。6.指导朗读。引语:诗中藏着的这幅色彩艳丽、充满活力的春天美景图,是多么美丽、自然的一幅画啊!诗人很喜欢这道风景,你们喜欢吗?用朗读表达自己的这种喜爱吧!【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说:“读诗不仅要睁开眼睛看文字,更要在想象中睁开眼睛看由文字触发而构成的画面。”对于这首诗,教师不能只作一般性的语句疏通,而应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激发学生去想象,把学生带入到诗的优美意境中。板块四 借助图片,突破难点1.学生自读后两句诗,边读边想:读懂了什么?哪些读不懂?和同学交流。课件出示: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2.全班交流,相机理解难点。(1)西岭雪山怎么看上

15、去好像装在窗户里呢?出示图片,看看诗人是在什么地方看到美景的?(诗人坐在屋内从窗户向外看)(2)引导理解:西岭雪山被包含在窗框之中,像画框中镶嵌着一幅壮美雪山图。(3)图文结合,提问:这些停泊着的船要到哪里去?相机讲解东吴离成都很远。(4)理解“万里”和“千秋”。顺接上个环节,问:东吴离诗人居住的地方是不是真的有一万里远呢?课件出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回顾体会“三千尺”“落九天”夸张的写法。结合诗句理解“千秋”和“万里”:诗人用了夸张的手法来写从成都到东吴时间久、路途远。顺势引导学生了解夸张是古代诗人在写诗词时常用的手法,以后读古诗时会经常遇到。3.朗读全诗,熟读成诵。(1)学生

16、自读。引语:这首诗前两句相对,后两句相对,读起来可好听了。(2)指名读,师生对读。(3)引导背诵。4.布置作业。(1)收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赠汪伦等送别诗,感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与这些诗中蕴含的情感的不同。(2)动手画一画绝句所描绘的画面中你最喜欢的一幅画。【设计意图】运用图片,了解诗人的视角,用具体形象的画面帮助理解“窗含”的意境,突破难点。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教学反思1.教学语言富有诗意。有人说,语文的最高境界是诗意。在本节课中,我采用精练而富有诗意的教学语言,引领学生放飞想象,指导学生咀嚼品味。学生灵活的思维被激活,发现的火花被点燃,诗意的表述也被引发。2.借助多媒体,激发学生的情感。一开课,我通过动情的语言,借助美丽的图片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奠定了学习课文的情感基础和知识基础。3.设置场景,激起学生的创作激情。教学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我在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最后一个环节中,设置场景,安排学生由读到说,这样的设计,激起了学生的创作激情。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创新的火花时时闪现。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有外在的愉悦表现,更有内在的成功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