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的基本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的基本知识.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新课标的基本知识【精品文档】第 4 页新课标的基本知识1、什么叫新课标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本次课程改革将我国沿用已久的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反映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基础教育各门课程标准的研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工作。经过近300名专家的共同努力,18种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新的阶段。2、为什么要课程改革第一,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形成了极大的反差。第二,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
2、能真正得到落实。3、课程改革的目标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六、实行三级课程同以往相比,这次课程改革在如何看待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课程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转变。4、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5、课程结构课程结构是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是课程实施活动顺利开展的依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根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调整,调整的主要任务和
3、方向是优化课程结构。课程类型主要有: 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这是从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来区分的两种类型。学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经验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与综合课程,从组织方式来区分的两种类型。分科课程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综合课程在于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形成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的视野与方法。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这是从课程实施的要求来区分的两种类型。其中,必修课程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而选修课程在于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这是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区分的三种类型。
4、国家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地方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校本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上述各类课程所具有的特定价值以及每组课程类型所具有的价值互补性,各种课程类型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的统一体。6、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做了明确的阐述。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设置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综合实践课程必修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教育、研究性学习、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农科教相结合 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的调整因地制
5、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7、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加强学科的综合性。设置综合课程。增设综合实践活动。8、新课程中的分科课程具有以下特点在课程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据弃了以往分科课程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从而使分科课程的目标也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的转向。这是课程目标和教育价值观的重大改变。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注重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9、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标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进行创造性、主动性的劳动,创设生机勃勃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焕发活力。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将“灌输接受”式学习转变为发现式学习,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引导者。教学也需要创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尊重、理解、宽容学生,用激情创设和谐欢快的教学气氛,使学生的各种潜能得到发展。当学生出现问题或错误时,教师不要只是训斥、惩罚,而要加以指导、点拨,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应给予热情鼓励,要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观点和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新课程改革更强调教师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朋友。教师首先要立足于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