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诗经》两首(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3854306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诗经》两首(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最新《诗经》两首(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诗经》两首(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诗经》两首(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doc(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资料诗经两首(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诗经两首(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一、导入 二、明确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诗经有关的文化文学常识。 2.掌握诗经两首涉及到的文言现象。 3.能把握古诗节奏、韵律、感情,恰到好处的朗诵古代诗歌。 4.能熟练背诵、正确默写这两首诗歌。 方法与过程目标: 1.体会赋比兴手法及其在诗中的运用。 2.体会采薇重张叠句的妙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把握诗歌内容与感情,培养负责任的人生观。 教学过程: 三、知识积累 (一)了解学生对诗经的了解程度 (二)详细介绍诗经有关常识,把下划横线的强调重点写到笔记上。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

2、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的诗歌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说的是内容,“赋、比、兴”说的是手法。 “风”包括15部分,称作“十五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 “雅”分为“小雅”和“大雅”,共105篇。“雅”即正,指朝廷正乐。大雅的作者,主要是上层贵族;小雅的作者,既有上层贵族,也有下层贵族和地位低微者。 “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是宗庙用于祭祀的乐歌和舞歌,音乐可能比较舒缓。 “风”是“诗经”的精华,是我国古代文艺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国风”中的周代民歌以绚丽多彩的画面,反映了劳

3、动人民真实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受剥削、受压迫的处境的不平和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2.“赋”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说,赋是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在篇幅较长的诗作中,铺陈与排比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用的。铺排系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在赋体中,尤其是富丽华美的汉赋中,赋法被广泛地采用。汉乐府和汉代某些五言诗也与汉赋互相影响,更将铺陈与排比相结合,相得益

4、彰。 比如阿房宫赋中的前半部分,由外到内,由建筑到人物,运用铺陈夸张的手法,大笔墨的描写秦始皇的荒淫生活。首先,作者先描写阿房宫工程浩大,宏伟壮丽。“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长虹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这字字句句,无一不表现了阿房宫的宏伟气势。这是写“外”,主要描写楼台建筑,如此的建筑之内,人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接着,文章自然而然进入了第二个层次,描写皇宫内的人物活动。“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如此奢华的生活,除了皇宫内的妃嫔媵嫱,又有何人能够享受得起呢?然而,这些人也有自己的痛苦,她们“一肌一容,尽态极妍,漫立远视,

5、而望幸也;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通过这些描写,作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秦始皇时期奢靡、腐朽的宫廷生活。 3.“比”,用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 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 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 硕人连续用“葇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肤,“瓠犀”喻美人之齿,等等, 4.“赋”和“比”都是一切诗歌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而“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因此又多称为“起兴”。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

6、事物为所咏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有时一句诗中的句子似比似兴时,可用是否用于句首或段首来判断是否是兴。 “兴”又兼有比喻、象征、烘托等较有实在意义的用法。如关雎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但关雎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的和谐恩爱,只是它的喻意不那么明白确定。 氓 一诵读(形式可以多样)诗歌,整体感知 1.诵读提示:四言诗的诵读,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即读二字后稍作延长或停顿。 例如: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2.听录音,领会阅读技巧,明确本诗写作内容。 3.学生朗读诗歌,指出氓使用“

7、比兴”手法的句子。 答案:“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二再读诗歌,疏通词句 1.翻译诗歌,强调文言重点。 (过程与方法:学生小组讨论翻译,8分钟后,回报成果,老师总结并强调重点文言现象。) 2.大屏幕展示重点,提问检查。 解释下列红颜色字词的含义: (1)抱布贸丝。 (2)至于顿丘。 (3)匪我愆期, (4)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5)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6)泣涕涟涟。 (7)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8)体无咎言。 (9)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10)之耽兮,不可说也。 (11)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12)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13)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14)二

8、三其德 (15)靡室劳矣。 (16)夙兴夜寐 (17)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18)兄弟不知, (19)老使我怨。 (20)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21)信誓旦旦 三通过“老师设计问题学生讨论探究老师指导总结”的过程鉴赏领悟 1.本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诗歌叙述了女子从恋爱到被遗弃的经过,批判男子的负心。 2.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个女子的形象? 对爱情与幸福有诚挚的追求、勤劳 无辜被弃、无奈,不能抗争命运 温柔、坚强 3.本诗采用怎样的叙述角度?有何作用? 运用“我”(第一人称)的好处:便于直抒胸臆,读来更具亲切感、真实感。 4.说出氓使用“比兴”手法的句子的好处。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

9、落矣,其黄而陨” 好处:结构上,(1)在叙事中插入比兴句,是叙事暂时中断,这样就避免了叙事的平铺直叙,一览无余;(2)所插入的比兴句在内容上又起了暗示作用,读者能从中意识到女子的婚后生活并不美满,因此,叙事的线索似断似连; (3)诗的前半部分写婚前,后半部分写婚后,中间的比兴起过度作用。 内容上,(1)比兴句唤起人们丰富的联想。 (2)用女子熟悉的桑树作比,与女主人公劳动女性的身份非常切合,富于生活气息,同时还暗示了她的勤劳。 5.诗歌怎样运用对比的写法 氓是在女主人公的回忆中叙事抒情的,回忆中运用了对比写法。 采薇 一诵读(形式可以多样)诗歌,整体感知 1.听录音,领会阅读技巧,明确本诗写作

10、内容。 二再读诗歌,疏通词句 1.翻译诗歌,强调文言重点。 (过程与方法:学生小组讨论翻译,8分钟后,回报成果,老师总结并强调重点文言现象。) 2.大屏幕展示重点,提问检查。 (1)岁亦莫止。 (2)靡室靡家, (3)不遑启居, (4)靡使归聘。 (5)忧心孔疚, (6)维常之华。 (7)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8)四牡业业。 (9)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10)四牡翼翼, (11)象弭鱼服。 (12)今我来思, (13)雨雪霏霏。 (14)莫知我哀! 三通过“老师设计问题学生讨论探究老师指导总结”的过程鉴赏领悟 1.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写的是一位长期戍边的士兵在回家途中的

11、所思所感: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感情丰富、复杂。由于归期一拖再拖,加之无法向家人传递问候,他非常思念家乡,内心痛苦至极。不过,他在战斗中毫不懈怠,并对己方的装备大加赞赏,表现出一种自豪感。思念故乡、牵挂亲人的情感,与抵御外敌入侵、保家卫国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分不出孰轻孰重。 2.采用重章叠句的手法 乐曲奏一首为一章。诗经中的诗是合乐歌唱的,所以每一篇诗都分若干章,犹如今天歌词的分段。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这一章法叫做重章叠句。 这首诗的前三章开头即是。 在内容上,这里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时序的更替,而人物内心的焦虑痛苦也随之加重,从而突出了主题; 在音节上,

12、反复吟唱,一唱三叹,音节和谐,旋律协调,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之美。 3.思考:“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为什么一直备受人们的赞赏。 这四句诗里含有两个典型画面,一是春风里微风轻吹,柳枝飘拂的画面,一是寒冬时节雪花纷飞的画面,一是春天里微风轻吹,柳枝飘拂的画面,一是寒冬时节雪花纷飞的画面,抒情主人公的感情就蕴涵在这两个画面之中。 这样,以景写情,情景交融,显得既富于形象性,又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给读者的欣赏活动创造了很大的空间。 手法:以乐景反衬哀情 当初离家出征的时候,心里是悲伤的,却用杨柳春风这样的明媚春光来反衬; 如今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是高兴的,却用大雪纷

13、飞这样的严寒景象来反衬。 四、拓展练习: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注释: 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芣苢:车前(草名),可食。 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 有:得到。 掇:摘取、拾取。 捋:成把地握取。 袺:手持衣角盛物。 襭:把衣襟掖在腰带间装物。 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1分) 答案:(1分)赋【评分参考】本题答案具有唯一性,凡不答赋者皆不得分。 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动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2分) 答案:(2分)通过动词

14、的变换表现出来的。【评分参考】只要涉及动词或动作的变换即可得分。仅答其他内容不得分。 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4分) 答案:(4分)妇女们在田野上边采野菜边唱歌,一派欢快的劳动景象。 【评分参考】劳动、唱歌、欢快是答案的三个要点,只要答出这三个要点的意思即给满分,要点不全者酌减1-2分,与这三个要点无关的回答不得分。 考场满分答案: 1.妇女一边唱着歌,一边在野地里摘取野菜,动作娴熟,十分快乐。 2.妇女们聚集山间,三个一群,两个一对。她们个个笑容如靥,欢快地唱着民歌,弯下腰去捡拾野菜。 3.在采摘野菜的田地里,一群辛勤劳作

15、的妇女们在晴朗的天气里,以歌声为伴,在散发着野菜清香的田地里辛勤而快乐地采摘。 4.我眼前出现了在广阔的野菜地里,勤劳辛苦的劳动妇女们边摘取野菜边歌唱的劳动景象,表现出那种在自然环境中无比欢乐的场景。 5.我眼前出现的是在收获的季节里,妇女们戴着草帽,手持竹篮,在山上细心地采集野菜,口里哼着小曲,脸上浮现着笑容,一片祥和的景象。 补充说明: 【作品语译】 (之一)车前子儿呀采呀采,采呀快快采些来。车前子儿采呀采,采呀快快采起来。 车前子儿采呀采,一颗一颗拾起来。车前子儿采呀采,一把一把捋下来。 车前子儿采呀采,手提着衣襟兜起来。车前子儿采呀采,掖起了衣襟兜回来。 (余冠英译人民文学出版社诗经选

16、) (之二)采呀采呀车前子,赶些快快来采它。采呀采呀车前子,赶些快快占有它。 采呀采呀车前子,赶些快快拾取它。采呀采呀车前子,赶些快快捋取它。 采呀采呀车前子,翻过衣襟装着它。采呀采呀车前子,插好衣襟藏着它。 (周振甫译中华书局诗经译注) (之三)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起来。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得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一片一片摘下来。采呀采呀采芣苢;一把一把捋下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提起衣襟兜起来。采呀采呀采芣苢;掖起衣襟兜回来。 (骆玉明、顾伊译上海辞书出版社先秦诗鉴赏辞典) (之四)那朵朵光华灿烂的车前子,我赶忙把它使力地采摘哩! 那朵朵光华灿烂的车前子,我赶忙把它堆放在一起哩!

17、 那朵朵光华灿烂的车前子,我赶忙把它的吊吊拾起哩! 那朵朵光华灿烂的车前子,我赶忙把它的籽籽捻捋哩! 那朵朵光华灿烂的车前子,我赶忙把它装进衣襟里哩! 那朵朵光华灿烂的车前子,我赶忙把它放在腰带内哩! (蓝菊荪译四川人民出版社诗经国风今译) (之五)颜色灿灿车前子,快快采呀采起来。颜色灿灿车前子,快快把它收起来。 颜色灿灿车前子,快快把它捡起来。颜色灿灿车前子,快快把它抹下来。 颜色灿灿车前子,提起衣襟装起来。颜色灿灿车前子,扎起衣襟兜回来。 (唐莫尧译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诗经新注全译) 【文本解读】芣苢这首4言12句的古代民歌,将女子劳作的过程和劳作的心情,自然且有味地表达了出来。 “采采芣

18、苢,薄言采之”,是全诗的总起。“采呀采呀采起来”的歌声,亦可称之为劳作的前奏曲。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是整个劳作过程的总述。“采呀采呀采得来”的歌声,现出见到芣苢的无限欣喜。由此,奏响了劳作的进行曲。 由“薄言掇之”到“薄言捋之”,是对采摘过程的细腻观察和真切反映。从一颗一颗地拾到一把一把地捋,主人公干得起劲,唱得便起劲。可谓一路辛劳,一路欢歌。在与自然相交响的情态中,她们情绪饱满,歌诗高昂。 由“薄言袺之”到“薄言之”,是对收工时满载而归的叙写。“提起衣襟装起来”“扎起衣襟兜回来”,将收工时“打包”的情形表现得十分细腻。此间有收获的满足,有对自身力量的欣赏,亦有与自然相融的愉悦。此时再度高唱“采采芣苢”,情绪达到高潮。人虽已远去,歌声却在山谷中回响,飘散到四方。 综观芣苢一诗,通过动词的变换,将劳动的细节和劳动的过程真实地表现出来;又通过反复叠唱,将劳动者的精神和情绪自然地吟唱出来。从节奏、意境、韵味等方面,显示出相当高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综上所述,归纳来说:兴,亦是一种创作手法,即借助其它事物开头,通过联想,触景生情,再转到本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作品中,赋、比、兴三者并非彼此毫不相关,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互运用、综合表现的,故有“赋而兴”“兴而比”“赋而兴又比”等较为复杂的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