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题.doc(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资料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题.文言文复习(一) 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
2、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4分)(1)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文理: (2)贤于材人远矣 贤: (3)卒之为众人 卒: (4)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至: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初极狭,才通人B未尝识书具 默而识之C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渔人甚异之D忽啼求之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3将下面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4分)(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4课文内容理解填空。(2分)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资非凡却“ ”,最终“泯然众人”的实例,说明 。5在课后“仲永泯然众人谁之过”的讨论中,大
3、家一致认为“仲永泯然众人父之过”,请你结合文意,谈谈“父之过”的理由。(2分) (二)木兰诗一、积累整合。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可汗( )( )机杼( )军贴( )燕山( )朔气( )金柝( )红妆( )胡骑( )傍地走( )2.找出并解释句中的通假字。1)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通( ),2)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通(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写木兰深明大义,代父从军的句子是:_2)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_3)写战争激烈紧张的句子是:_-4)诗中描写边塞战地夜景的两句是:_5)突出木兰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德的句子是:_-6)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男子
4、的议论句是:_ _ 二、思考与探究1、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 _2.说一说木兰是怎样一个人? _ 3.结尾一段是吟唱,以兔为喻,赞扬了什么?_4.你认为木兰替父从军,千百年来这一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原因是什么?_ 中考链接1.“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所用的修辞方法是_,这句诗的作用是_。2.“军书十二卷”这里的“十二”是表示多数,请联系所学内容再举两例。_,_。3.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这几句运用修辞方法是_,表现了木兰_性格。4.解释下列句子。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_2)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_5出自本文的成语_,并解释在现代汉语中的
5、意思_。(三)孙权劝学一 基础知识(44分)1字词积累(29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6分) 卿( ) 邪( ) 孰( ) 遂( ) (2)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3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通( ),意思是( )(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12分) 卿今当涂掌事(卿: )( 当涂: ) 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 : )(务: ) 孤常读书我,(孤: )(常: ) 见往事耳(见: 往事: 耳: ) 蒙乃始就学(乃: ) 及鲁肃过寻阳(及: )(过: ) 卿今者才略(才略: ) 非复吴下阿蒙( 非复: ) 即更刮目相待( 更: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大兄: )(见事: )(4)
6、古今异义(8分) 治经为博士 (古义: 今义: ) 见往事耳 (古义: 今义: ) 但当涉猎 (古义: 今义: ) 及鲁肃过寻阳 (古义: 今义: ) 即更刮目相待 (古义: 今义: )2 填空。(4分) (1)孙权劝学选自 ,是( )(朝代)( )(作者)编纂的一部( ),其目的是“观古今之通变,明治乱之得失”。(2)成语“吴下阿蒙”出自孙权劝学,其原句是: 这一成语的意思是: (3)成语“刮目相待”出自孙权劝学,其原句是: 这一成语的意思是: 二 阅读练习1 翻译下列句子。(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4分)(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_(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7、? _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4分) _2 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_3 吕蒙推辞的理由是什么? 4 孙权是如何劝说吕蒙的?(用原文回答) 5 文中哪句话表明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6 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发? 7说明文中三个人物的身份,并根据文意,说说各自的性格特点。 _ (四)口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 ,作者是 朝的 ,字 。 是 朝的 编选的一部 体小说集。【学习过程】一、读读准字音、节奏。1.注音。少顷( ) 哗( ) 犬吠( ) 呓语( ) 大啼( )絮( ) 叱( ) 齁( ) 咳嗽( ) 间( )曳( ) 许许声( ) 几欲先走( ) 撤屏( )
8、2.用“/”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1)口技人坐屏障中 (2)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3)遥闻深巷中犬吠 (4)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5)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6)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二、译正确翻译重点词句。温馨提示文言翻译五字法:留:国号、年号、地名、人名、官名、书名。替:用现代汉语词替换古代文言词。调:调整句子次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说法。补:补充出句中省略的内容。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1.解释文中重点词语。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 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几欲先走走: 会宾客大宴 会: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绝: 2.翻译下列句子。(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
9、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4)、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5)、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_ _(6)、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三、析感知内容、把握主题。整体感知: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列表格场面声音种类声音特点作者评论听众反应内容归纳:一字统领( )两次交代(道具: )三个场面( )、( )、( )四次反映( )、( )( )、( )1.用原文填空:文中极写声响的多杂,盛赞表演者口技之“善”的语句:_文中写口技表演的以假乱真、惊慌欲逃的语句
10、:_总写失火的声音之逼真的句子:_侧面烘托口技人表演技艺高的句子是什么(写出两句即可)_2. 回答下列问题:(1)、选文第1段交待了哪些事?在全文中有何作用?_(2)、课文依次描写了 、 和 三个情景,目的在于 ,即是紧扣文中的一个“ ”字。 (3)、课文中描写了听众的哪几处表现?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4)统领全文的关键字眼是_,作者是通过_描写和_描写来体现的。(5)、文章开头和结尾一再强调道具的简单,有什么作用?_ _四、积积累重点词句。1、辨析下列表示时间的词语,将它们的序号分别填在横线上。A.少顷B.既而C.是时D.一时E.未几F.忽G.俄而 H.忽然表示突然发生: 表示同时发生:
11、 表示相继发生: 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 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 2、词类活用 (1)京中有善口技者 善:形容词作动词, (2)妇抚儿乳 乳:名词做动词, (3)宾客意少舒 少:形容词做副词, (4)不能名其一处 名:名词做动词, (5)会宾客大宴 宴:名词用作动词, (6)侧目 目:名词用作动词, 3、古今异义 古义 今义会 宾客大宴 微 闻有鼠作作索索 中间 力拉崩倒之声 两股 战战 几欲先 走 虽 人有百手 但 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宾客意 少 舒 4、一词多义 指:1.手有百指 绝:1.以为妙绝 2.不能指其一端 2.群响毕绝 妙:1.众妙毕备 指:1.手有百指 2.以为妙绝 2.不能
12、指其一端 作:1.有鼠作作索索 间: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2.百千齐作 2.遂于外人间隔 是:1.当是时 坐:1.满坐寂然 2.问今是何时 2.众宾团坐 五、拓拓展延伸。1、中考链接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
13、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1、表演者摹拟深夜中一户四口的情景,读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全文从三个方面突出表演者技艺高超:、 、 。12、与“宾客意少舒”中“舒”的意思相同的是()、心情舒畅、动作舒缓、舒筋活血13、与“不能名其一处”中“名”意思相同的是()、莫可名状、至理名言、有名无实14、选文第三段对声音的描写的特点是()、声音由小到大、声音由远到近 、声音
14、由内到外、声音由单一到混合15、按要求摘出原句:对声音作概括描写的句子: 文中议论的句子: 16、将选文第三段划分层次,并简要说明理由。: 17、作者在选文第一段中怎样表现口技之“善”的? 18、你认为口技人的表演“妙”在何处? (五)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其受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
15、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寤,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填空题。狼的作者是_,他是_朝人,本文选自_。2.试解释加点的字。缀行甚远( ) 一狼仍从( )屠大窘( ) 顾野有麦场( )积薪其中( ) 苫蔽成丘( )目似暝( ) 又数刀毙之( )一狼洞其中( ) 止露尻尾( )乃悟前狼假寐( ) 狼亦黠矣( )3.辨析下列一词多义。敌以前4请将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禽兽之变诈几何哉?5“缀行甚远”可看出狼的什么特点?6、课文开篇向我们交代了几大要素?分别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7、狼的表现体现出狼的什么特点?8、屠夫杀前狼的经过,从中可以看出屠夫的什么特点?9文章结尾的议论有何作用?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