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师生关系.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33594378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师生关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师生关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师生关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师生关系.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师生关系【精品文档】第 7 页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师生关系泗洪县魏营中学 潘成新摘要: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优化传统的的师生关系,创设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新型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更是着力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教师 学生 关系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学活动的主宰,学生是教师知识传授的对象。课堂上,老师站在讲台上严肃认真地讲解,学生掌握了讲解知识就达到了教学目的。而今天推行的教育是创新教育

2、,以发挥人的潜能,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己任。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不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应是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与学生一起交流的合作者。所以整个教育过程都应有良好的关系作为纽带,照本宣科、强塞硬灌终究不能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每一位教师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也是实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有意识地对师生关系进行调整,建立一种适应新课程理念、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师生关系。一、民主平等民主是处理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它倡导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构建

3、气氛民主、便于交流的开放性课堂。平等是新型师生关系的人性基础。人与人的平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教师与学生作为具有完整人格的“我”与“你”的相遇,不只是知识的授受,而且包括情感、精神、思想、智慧等的交融。长期以来很多教师没有走出误区,传统地、习惯地把自己定位为教育教学的管理者。课堂上,学生一般都被老师要求允许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难得到发挥。民主平等的教育允许说服,但不允许强制,因此,教师在班级管理以及实施教学等各个教育环节上,都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并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不断调整、充实、完善。如洋思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就一改传统的教师居高临下的

4、填鸭式教学模式;杜郎口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新模式,“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以互动而发展”,处处折射出师生民主平等的色彩。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建立一种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师要转变角色,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引导者,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现代的教学还强调了能力的重要性。教师想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在短期内全部交给学生已不可能,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随着科学技术媒体和网络的迅猛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已不再唯一,这时的教师不应简简单单的只教授课本上的文化知识,更多的应指导学生如何去获取知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些都要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能放下架子,努力构建一种课上是同学、课

5、下是朋友的新型师生关系。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会被调动起来,民主、平等的课堂在无形中也就会建立起来了。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还体现在当老师有了错误,学生也可以及时地指出并及时地改正,作为教师,此时也应蹲下身子虚心地向学生学习。这样师亦友、友亦师才能真正的落到实处,民主平等也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二、尊重信任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师生之间首先是朋友关系,既然是朋友,就要相互尊重。时代的发展,使得老师的知识权威受到严重的挑战;学生的活跃,使得老师的尊崇神圣受到无意的亵渎。“相互尊重”主要在于教师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尊重学生的差异

6、,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人格。“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学生,尤其要尊重像这样的学生:智力发展迟缓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陷的学生、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老师应用自己全部的爱去关心他们,去呵护他们,要让他们意识到老师是爱他们的,是尊重他们的。如果真的有一天,由于学生的过错,我们用粗暴的方式去打、去骂学生,我想这不仅是做学生的失败,更是为人师的失败,我们的失败在于不懂得如何尊重学生,如何关心和体谅学生。尊重学生还表现在要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尊重他们所取得的哪怕是微乎其微的成绩;

7、尊重他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所做出的努力;尊重他们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有了这些,相信每一位学生都会明白,他们在老师的眼里是最好的,是最优秀的。这样,就会有利于增进师生间的情感,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三、宽容理解理解和宽容是双向的,但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宽容。作为学生他们的思想还不成熟,认识还不深刻,知识还不完善,阅历还不丰富,判断还不全面这些都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以平和、客观、公正的心态去正视、理解、宽容我们学生的每一个错误。他们那个年龄的先天性的“不”,就决定了他们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他们的错误之路也许正是他们渴望、探求真理的标志,是

8、他们探索人生完善生命的足迹。因此,允许学生出错,理解、宽容学生的错误,是对学生价值的肯定,是对学生真正的爱护和尊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的自信和创造力就是荷叶上的露珠,一不小心就会滑落在地,摔得粉碎,所以它需要我们倍加尊重和小心呵护”。正是在这种小心呵护和宽容中,学生的创造性潜能才被不断激发出来,同时在错误的不断闪现和更正中,学生完成了对自己原有知识的超越。就像垃圾是被放错地方的宝贝一样,学生的错误同样也是一种放错地方的资源,它需要我们敞开胸怀去接纳学生的错误,用“变废为宝”的眼光去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待他们的错误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有利于纠正学生错误,有利于学生从错误中获益的好的

9、教育方式,要在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过程中去发现学生的个性特长并能积极地加以引导。当然理解、宽容学生的错误不是包庇纵容、放任自流,对于学生所表现出在意识、品行等方面的错误决不姑息,应一丝不苟抓住不放,直到其能真正地悔改为止。当然理解、宽容还包括学生对老师的理解和宽容,不可求全责备,因为老师也是人,而不是神。四、和谐发展所谓和谐发展是指新课程理念下师生间和谐融洽的合作关系,意味着师生间互相关爱、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自己、发展自己。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润滑剂、催化剂:对学生,是知识与智力、智慧与心灵的成长;对教师,是经验与能力、理论与艺术的提高。明白这一点,教师就可以在互惠互利的心态指导下

10、,在“授之以渔”的同时“获人之渔”;学生也才能够在自由、民主、平等的气氛中,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勇于探索和创新。虽然教师与学生相比,某方面知识占有优势,思想和心理更加成熟,但塑造学生的灵魂绝不能一厢情愿,更不能为所欲为,它需要教师把学生看作是有着独立人格和鲜明个性的生命体。师生关系既不是“师徒如父子”式的所谓“亲子之情”,也不是“培养接班人”型的“阶级之爱”,而是生命亲近生命,人性提升人性的本体之爱。同样,如果教师能对每一个学生,即使是学习成绩不好、品行有过失的学生都充满关爱之情,能与其建立起亲近和谐的关系,那么,我们教育事业的前景必将阳光灿烂。新课程下的师生互动是以和谐合作作为起点的,

11、作为教师要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什么或是获得了什么,要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发现所学东西的意义和价值,帮助学生营造学习过程中积极的氛围,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潜能。与此同时引导、教育了学生,更要反思自己。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对象,对自己在职业活动中所作出的行为及产生的后果进行反思。通过反思调整,再反思再调整,不断优化师生活动过程中的对立和统一,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在教学活动中实现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和谐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传统的师生关系已成为制约学生发展的瓶颈。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勇敢地放下架子,积极地去寻找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师生关系,通过这样不懈的努力,我们的基础教育才会越来越接近它培养人、塑造人、提高人的本质。参考书目:(1). 卢元锴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年。(2). 朱宁波重建师生关系中国教育报,2001年2月。(3). 刘爱平爱的误区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年。(4). 赵徽研究性学习的理念与实施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年。(5). 刘宇观注重课堂 注重校本 注重特色苏州市教育学会论文集,2006年10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家庭教育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