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3庖丁解牛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3庖丁解牛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1.3 庖丁解牛教学目标:1.积累常见文言字词,掌握文言句式。 2.培养质疑探究合作精神,分析人物形象。3.理解“庄子之道”的内涵,培养学生敢于实践、运用规律的精神。教学重点: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要点,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对本文“庄子之道”以及所具有启示意的理解。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作者介绍: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大体与孟轲同时而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庄子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
2、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摒弃一切文化知识。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著名教育专家程少堂教授说过,任何文本,都有一体四面:文言、文章、文学、文化。这节课,我们从四个维度来学习这篇课文。二、初读课文,品味庖丁解牛的语言艺术1.读文:学生齐读、单独读注意字音:“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的“技”,应读技zhi,指支脉。“嘻,善哉!技盖(he)至此乎?”2.学生结合注释,小组合作疏通文意,教师抽检。3.
3、解题:庖丁解牛庖,是厨师的意思,丁是名。“庖丁”意思是一个名叫丁的厨师。春秋战国时代,人们称呼以某种技艺为职业的人,习惯在其名字前面加上一个表其职业的词。如师旷,师,乐官的称谓。一个名叫旷的乐师。奕秋,奕,下棋的高手,一个名叫秋的下棋高手。问:书中两个人物,除了庖丁,还有一个是谁呢?他在本文中说了几句话,找找看?师:两句话都用了“善哉”这个词,但前面一句在“善哉”前面用了“嘻”字,“嘻,善哉!”后面一句没用。那么,我觉得,前面那句话的“嘻”字,也可以去掉。“善哉!技盖至此乎?”,你们说,去掉“嘻”字,行不行? 预设1.加了“嘻”字更真实,第一段说庖丁解牛非常厉害,文惠君看到这种高超的解牛场面发
4、生了感叹,这个“嘻”字有一种惊叹和由衷的赞扬之意。师:“何”字重读,“乎”字拖长并升高,读出一种惊叹感。4.庖丁解牛,文惠君为何会发出“嘻”如此惊叹之声?请同学们研读第一自然段,看看庖丁解牛到底有什么特点?到底值不值得文惠君来一声“嘻”的赞叹? (学生认真研读,约3分钟过后,学生回答问题)预设:庖丁解牛的每个动作都十分优雅、优美。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看到庖丁解牛用了哪些动作呢?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庖丁解牛,用到手、肩、脚、膝盖,而且动作十分熟练、协调。“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中的“所”是什么意思呢?所,是“什么什么的地方”的意思。在韩愈的师说
5、中“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小结:庖丁解牛有什么特点(教师出示幻灯片):视觉 动作 手触、肩倚、足履、膝 舞蹈化 合于桑林之舞听觉 响声 砉然 騞然莫不中音音乐化 合于经首之会5把“庖丁解牛”的“解”字换成庖丁“宰”牛、庖丁“杀”牛、庖丁“屠”牛行不行?(教师采用词语替换法设置悬念,约3分钟后,学生回答问题)说文解字对“解”的解释:判也,从刀,判牛角。本义,剖牛,取牛角。庖丁不是一个普通的屠夫,他懂得牛的结构,他不是一般的杀牛,而是解剖牛,写解牛时不闻牛惨叫,只能听到悦耳的刀声,暗示了牛在毫无痛苦的情形下被“解”了,说明庖丁的技艺确实
6、到达了至高境界,所以这里不能换成庖丁宰牛、杀牛、屠牛。师:下面,请同学们用一个恰当的成语来描绘一下庖丁解牛这种境界,好不好? 预设:炉火纯青 出神入化 随心所欲 登峰造极 登堂入室 这些成语都能概括庖丁解牛的境界。其实,庖丁的这种至高无上的解牛境界,从庄子的语言表现形式也可以表现出来。这种诗意的美,从庄子的语言形式外化出来了。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嘻,善哉!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庄子有很高的语言驾御能力,散文词汇丰富,描情状物多姿多彩,句式整齐,读起来,声调铿锵,富有诗意。所以
7、,通过庄子语言的外化,也可以看出,庖丁解牛这种出神入化之美。6.美读第一自然段,来领略一下庄子的语言艺术。 最后三行红字句子,字型由小到大,读时声音也要由小到大,以直观形象地体现出文惠君的惊讶赞叹的情感。第2课时一、再读课文,探究庖丁解牛的文学形象师:同学们,这篇散文是放在第四单元。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创造形象、诗文有别。形象是理解作品的重要依据。这篇课文,创造了庖丁这个艺术形象。庖丁解牛艺术高超,但世界上没有天生的人才,庖丁成为解牛高手,也不是天生的。 请同学们认真研读第三自然段,寻找庖丁的成功密码,谈谈庖丁为什么能成为解牛高手?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为什么能成为大国工匠? (在此处,采用问题诱导
8、法设置课堂悬念,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文本,深度思考,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认真阅读第三自然段,探究庖丁成功的原因,约3分钟后,学生谈自己的看法)预设:1.庖丁勤于思考。他喜欢的是道,追求自然规律。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2. 他不断探索、善于探索规律,善于总结。他解牛达到如此境界,经过了三个阶段:目有全牛、目无全牛、游刃有余。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这是第一阶段,意思是说,刚开始杀牛时,见到的无不是一头完整的牛,也就是目有全牛。说明庖丁这时对牛的结构还不了解,看到的只是牛的表象。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这是第二阶段,意思是说,过了三年,庖丁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摸索,终于弄清了牛的
9、内部结构,出现在他眼前的牛,不是一头完整的牛了,这是目无全牛的阶段。就好像医生看人一样。我们不懂医的人,看到的无非是一个完整的人,但是医生,尤其是学过解剖的医生,他看人可能就看到了人的五脏六腑。这个时候,说明庖丁对牛体结构有了深入的了解。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这是游刃有余的阶段。现在庖丁杀牛,凭直觉,根本不用眼睛看了。“神遇”,就是用精神去接触牛,这是一种杀牛的至高境界了。以朗朗弹钢琴为例:朗朗弹钢琴时,声情并茂,眼睛根本不看琴键。这就是“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啊!3.做事谨慎,不骄傲。“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 古
10、今异义词:“虽然”,现在是表转折的连词,这里应该是“即使这样”之意;“行为迟”的“行为”,现在是“行动”,这里是“动作因此”的意思;翻译:即使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格外小心谨慎,目光因此而集中,动作因此而放缓。动起刀来非常轻。4.他有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庖丁说,他的刀用了十九年了,“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专心做一件事情,十九年,而且杀了几千头牛,几十年如一日,专心做一件事,而且长期反复练习,不想成为专家,也会变成专家。5.庖丁解牛时,注意方法,不去碰硬骨头。“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庖丁解牛是按照牛的
11、天然结构,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所以,他的刀具总是保持锋利无比,杀起牛来,也自然比别人干脆利索。确实是庖丁成为大国工匠的原因。6.他喜欢自己的事业,陶醉在自己的事业中。庖丁解牛成功后,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他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悠然自得,心满意足。从这里可以看出,他打内心喜欢热爱自己的职业,没有这种对事业的热爱,即使练习10000个小时,也不可能成功! 教师归纳总结,出示幻灯片:一是庖丁成功,有理想的追求。二是庖丁有坚持不懈地探求精神。这种探求经历了三个阶段:(教师出示幻灯)解牛的三个阶段:(1)“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也”。(2)“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12、。(3)“方今之时”“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目有全牛目无全牛游刃有余(不懂规律)(认识规律)(运用规律)庖丁解牛的三个阶段,正与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相对应。一个人在事业上,要取得成功,必须要经历这三个阶段。清王国维人间词话人生三境界说: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臣之所好者,道也-不畏艰难,志存高远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座。三年之后、方今之时(19)一一坚持不懈,孜孜以求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千锤百炼,修成正果三是庖丁顺其自然,不去强求,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四是庖丁谨慎行事,绝不莽撞,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13、五是庖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我想,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庖丁,其实,庖丁形象的内涵还远远不止这些,我们今天暂时探究到这儿。 同学们,庄子在塑造庖丁形象的时候,他还用了许多成语,请同学们再度阅读第三自然段,从中找出一些成语,看谁找得多,我们来一个找成语比赛,好不好?约2分钟后,学生回答问题)我根据这9个成语,给你们出了一道成语题目。(教师出示幻灯片)解析:C项。第一句,“目无全牛”用错,目无全牛,本意是用来指技艺达到极其纯熟的程度,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这里,却犯了望文生义的毛病,认为是没有全局观念的意思,所以,有项的要排除,这样就排除了A和D两项,然后第四句
14、“踌躇满志”也用错,“踌躇满志”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意思。而这里却理解成犹豫不决的样子,故有的项,即B项也要排除,因此答案就是C。(二)三读课文,探究庖丁解牛的文章结构文章中,文惠君说了两句话,前面一句,文惠君说,“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后面一句,文惠君就不说“嘻”了,你们想想看,前面“嘻”,后面就不“嘻”了,为什么?预设:前面有“嘻”,是因为文惠君看到庖丁解牛的出神入化,视觉产生了震撼而发出惊叹,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哇,好厉害呀!”,而后面不“嘻”,是因为庖丁阐释了自己为何能达到这种境界的原因,于是,文惠君明白了道理,于是不“嘻”不“哇”了。师:是不是这么回事啊,我们的同学真厉害呀
15、。实际上,这位同学把这篇文章的结构揭示出来了。这篇文章属递进式结构。 首先,第一自然段,是正面描写庖丁解牛很厉害,技术高超。第二自然段,是通过文惠君的赞叹,从侧面描写庖丁解牛技术的高超,第三段,则是进一层,阐明庖丁解牛为什么技术高超,最后一段,明白道理,点出主旨。叶圣陶先生说,“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第3课时一、四读课文,挖掘庖丁解牛的文化意蕴师:同学们,文章的标题是“庖丁解牛”,而结尾文惠君却说:“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可见,文章是庄子谈养生之道的。前面三段谈解牛之道是为了引出最后谈养生之道。那么请问,解牛之道与养生之道有什么相
16、似之处?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个问题。(这里,教师采用问题诱导法设置悬念,以引发学生思考,学生先独立 思考,继而热烈讨论,约3分钟后,学生回答问题)预设:1. 庖丁解牛是顺其自然,遵循牛的生理结构,然后庄子谈的养生之道也是要顺其自然的。“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这把刀,就相当于人的身体,人只有像庖丁解牛一样,遵循自然,爱护保养那把刀一样,顺应自然,才能永葆青春,才能活得久,不会夭折。在这里,庄子是用牛体的复杂结构来比喻社会,用刀来比喻人。2. 庖丁面对交错聚结的牛的筋骨,能够游刃有余,主要是因为他解牛时能“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并
17、持“怵然为戒”的审慎、关注的态度。人要在纷繁芜杂的社会里做到“游刃有余”,做到养生,就必须像庖丁那样。做事顺乎其理,毋强行,小心翼翼,虽踌躇满志但不得意忘形、锋芒毕露,这样才能保身、全生、养亲、尽年。这篇课文是庄子养生主里的一则寓言。题目是后来加的,原意是讲养身之道。养生主,指养生的主要关键。庄子养生主所揭示的主题思想是:护养精神生命的方法莫过于顺其自然。3. 小结客观喻理:一切事物都有它自身的规律,只要反复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就能像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 作者把牛比喻成复杂的社会,尽管矛盾复杂,斗争激烈,但总有间隙可寻,只要像庖丁那样,“以无厚入有间”,顺应环境,随俗
18、沉浮,避开矛盾是非,就能保全性命,养护精神。那么人就能在社会中游刃有余了,精神和身体不会受到伤害,同时解完牛踌躇满志之后,感到心滿意足的同時,应该好好地收敛自己的态度,不要得意忘形,否則还是容易受傷害的。4.教师出示幻灯,介绍庄子的思想中国的先秦是一个于思想家的年代。在群星璀璨的夜空中,庄子是那类耀眼的星座之一。这个枯瘦的老人家像一只下蛋的鸡,趴在大自然的巢穴里勤勉地生产思想的鸡蛋,然后咯咯地叫着“天道自然,养生全身“八个字,向人们传播自己的思想。庄子的思想被后人称之为最早的关注人心灵的哲学。春秋战国时代,也像牛的结构一样,那么复杂,各诸侯国你征我伐。针对当时的社会现状,各家各派、不同的文化流
19、派开出了不同的药方(教师出示幻灯片):纵横家开”暴力”药方,悖逆天理,伤害民众;法家开“法律”之药方,人性本恶,驾驭臣民;儒家开“仁义”之药方,教化民众,积极救世;庄子开“自然”之药方,遵从自然,善待生命。“依乎天理”,解了牛而不伤刀,治理了国家又不劳民伤财才是最高境界。4. 庖丁解牛的启示学生思考并书写,然后进行交流。庄子的庖丁解牛,对我们今天的为人处世也是有启发意义的。著名的文化学者于丹说过一段下面的话(教师出示幻灯片),让我们深情的朗诵一下于丹的这段话。 我们把这个故事用在今天的生活中,如果我们人人做成这样一个庖丁,让我们的灵魂上有这样的一把可以永远锋利的刀子,让我们迷失在大千世界中的生活轨迹变成一头整牛,让我们总能看到那些缝隙,能够不必是每天在唉声叹气中做出一副悲壮的姿态,让人生陨落很多价值,那么我们获得的会是人生的效率。 于丹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