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导学案教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咏怀古迹导学案教师.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姓名 班级 小组 等次 咏怀古迹(其三)导学案【学习目标】1、尝试找一找咏怀古迹(其三)的诗眼,通过诗眼体会杜甫在诗中隐晦抒发的情感。2、结合咏怀古迹(其三)的创作背景,试着分析杜甫借王昭君的遭遇抒发自己的哪些情感。3、理解作者借古抒怀的心情,学会鉴赏咏史怀古诗的一般技巧及方法.4、背诵全诗。【学习重难点】运用对比法试着把握杜甫在这首诗中抒发的情感。 咏怀古迹(其三)是一首咏史怀古诗。咏史怀古诗的特点是借用典故抒发诗人自己的情感。比较典故和诗人自己遭遇的相似点,就找到了诗人在典故背后所抒发的自己的情感。【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对比法,合作探究【背
2、景介绍】咏怀古迹共五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庾信故宅、宋玉故宅、昭君村、先主庙、武侯祠,都是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大历元年,也就是公元766年,这一时期正是作者漂泊西南的第七年。七年前自己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所以诗题才叫咏怀古迹。关于它的整体结构,明人王嗣奭在杜臆中有很好的解释:“怀庾信、宋玉,以斯文为己任也;怀先主、武侯,叹君臣际会之难逢也;中间昭君一章,盖入宫见妒,与入朝见妒者,千古有同感焉。”【昭君故事】其一:昭君选秀入长安王昭君于公元前52年出生于南郡
3、秭归县宝坪村,今湖北省兴山县昭君村。公元前36年,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王昭君为南郡首选。元帝下诏,命其择吉日进京。圣命难违。公元前36年仲春,王昭君泪别父母乡亲,登上雕花龙凤官船顺香溪,入长江、逆汉水、过秦岭,历时三月之久,于同年初夏到达京城长安,为掖庭待诏。 其二:昭君出塞王昭君进宫后,因自恃貌美,不肯贿赂画师毛延寿,毛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些破绽。昭君便被贬入冷宫3年,无缘面君。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汉元帝尽召后宫妃嫔,王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诏。呼韩邪临辞大会,昭君丰容靓饰,元帝大惊,不知后宫竟有如此美貌之人,意欲留之,而难于失
4、信,便赏给她锦帛二万八千匹,絮一万六千斤及黄金美玉等贵重物品,并亲自送出长安十余里。王昭君在队队车毡细马的簇拥下,肩负着汉匈和亲之重任,别长安、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历时一年多,于第二年初夏到达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欢迎,并被封为“宁胡阏氏”。意为匈奴有了汉女作“阏氏”(王妻),安宁始得保障,后来王昭君生了儿子名叫伊屠智邪师。其三:昭君和亲的故事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付,举止闲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
5、乃穷案其事,画工皆弃市,籍其家资,皆巨万 其四:昭君青冢 昭君出塞后,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亡故,留下一子,名伊屠智伢师,后为匈奴右日逐王。时,王昭君以大局为重,忍受极大委屈,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后母的风俗,嫁给呼韩邪的长子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又生二女,公元前20年,复株累单于又死,昭君自此寡居。一年后,33岁的绝代佳人王昭君去世,厚葬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后人称之为青冢。到了晋朝,为避晋太祖司马昭的讳,改称明君,史称“明妃”。 【学习过程】一、朗读诗歌,整体感知1、初
6、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2、结合昭君故事,试着把诗歌改写成优美的散文片段。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容,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引出歌咏对象(入题)概述悲剧一生揭示悲剧根源(铺垫)点明昭君之怒(明旨)二、再读诗歌,品味赏析1、这首诗中你读出了
7、昭君怎样的心事?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 律诗在结构上讲究起、承、转、合。诗的尾联便是合,即集中抒发情感。尾联“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中,哪两个字是全诗的诗眼,能概括全诗的情感?请尝试着说明理由。(所谓诗眼,是说诗中的某一个字或一个词能总的概括全诗的情感。)2、结合昭君故事,试着分析:昭君怨从何来,她有哪些怨恨?诗眼:“怨恨”: 远嫁异邦,远葬他乡,月魂空归, 思念故乡的幽怨。对画师的无耻行为及汉元帝的昏庸糊涂的怨恨。3、诗人咏叹王昭君的不幸遭遇,实质上在写什么?请结合背景资料,尝试着进行比较,看看杜甫和王昭君在哪些方面有相似点。背景: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
8、,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意思是: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诗人漂泊异地,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寄寓思乡之情,也借昭君遗恨绝域,曲折表达自己失遇无路,才不得用的感慨。三、拓展延伸,归纳总结1、怀古(咏史)诗:通过吟咏古人或古迹利用烘托、对比、反衬等表现手法引发出对时局或自身身世的共鸣的一种诗歌题材。2、怀古(咏史)诗的特点标题特点: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
9、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前后加“怀古”、“咏怀”等。 内容特点:(1)咏古迹(2)怀古人(3)忆古事思想情感:(1)借古咏怀(2)借古伤今(3)借古讽今表现手法:用典、对比、烘托、寓情于景等。3、鉴赏怀古咏史诗三步骤步骤一、 弄清史实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步骤二、 体悟感情为什么要写古人的这段往事 ?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步骤三、 分析技巧这种态度用什么方法表达?【课后作业】1、用鉴赏怀古咏史诗的方法来鉴赏杜甫的另一首诗。蜀 相 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思考: 、这首咏史
10、诗吟咏的对象是谁? 、诗人在诗中寄托了怎样的情感? 、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1.诸葛亮2.诗人在诗中歌颂了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惋惜他的壮志未酬,抒发了自己功业未成的深沉感慨。3. 全诗运用了寓情于景、用典、衬托的表现手法。 主旨:诗人以古人自比,以诸葛亮自况。通过对比既表现了对诸葛亮的钦佩与赞美之情,还包括因没有实现梦想而表现出来的惋惜之情。在对比中流露出失落,在同病相怜中感受共鸣。【作品鉴赏】 咏怀古迹五首是杜甫于公元766年(大历元年)在夔州写成的一组诗。夔州和三峡一带本来就有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人留下的古迹,杜甫正是借这些古迹,怀念古人,同时抒写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感。这是其中
11、的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诗人有感于王昭君的遭遇。寄予了自己深切的同情,同时表现了昭君对故国的思念与怨恨,并赞美了昭君虽死,魂魄还要归来的精神,从中寄托了诗人自己身世及爱国之情。全诗叙事明确,形象突出,寓意深刻。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诗的发端两句,首先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正住在夔州白帝城。这是三峡西头,地势较高。他站在白帝城高处,东望三峡东口外的荆门山及其附近的昭君村。远隔数百里,本来是望不到的,但他发挥想象力,由近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
12、,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他就以这个图景作为这首诗的首句,起势很不平凡。“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前两句写昭君村,这两句才写到昭君本人。诗人只用这样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就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这是紧接着前两句,更进一步写昭君的身世家国之情。画图句承前第三句,环佩句承前第四句。画图句是说,由于汉元帝的昏庸,对后妃宫人们,只看图画不看人,把她们的命运完全交给画工们来摆布。省识,是略识之意。说元帝从图画里略识昭君,实际上就是根本不识昭君,所以就造成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环佩句是写她怀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虽骨留青冢,魂灵还会在月夜回到生长她的父母
13、之邦。“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是此诗的结尾,借千载作胡音的琵琶曲调,点明全诗写昭君“怨恨”的主题。据汉代刘熙的释名说:“琵琶,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琵,引手却曰琶。”晋代石崇明君词序说:“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尔也。”琵琶本是从胡人传入中国的乐器,经常弹奏的是胡音胡调的塞外之曲,后来许多人同情昭君,又写了昭君怨、王明君等琵琶乐曲,于是琵琶和昭君在诗歌里就密切难分了。前面已经反复说明,昭君的“怨恨”尽管也包含着“恨帝始不见遇”的“怨思”,但更主要的,还是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乡土,怀念故土的怨恨忧思,它是千百年中世代积累和巩固起来的对乡土和祖国的最深厚的共同的感情。【精品文档】第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