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33427939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第四课 正心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节奏感,特别是文中的排比句。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词句意思,尤其需要注意“忿懥”、“恐惧”、“好乐”、忧患“这四个词组的构成关系。3.能够初步理解“正心“的意思,能够理解日常学习生活来理解”正心“的表现。教学重、难点:诵读,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中“正心”的意思,理解“心正”的 状态。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李存勖“好乐亡国”的故事入手,把课文中的故事情节讲给学生听,然后总结出故事的道理:不同的心态决定事情的成败。可见,心态是否端正非常重要。今天我们就来讨论端正心态的问

2、题,文中称之为“正心”。二、诵读感悟1.教师要带领学生多读,加以适当的讲解,使学生对课文有所感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在读之前,提出以下问题:问题一:人们常常说:“心态决定一切。”你知道心态对一个人做事的重要性吗?如何才能保持正确的心态呢?问题二:你知道古代大学“八条目”中的“正心”是什么意思吗?2.读顺课文,读熟课文(1)提醒学生要注意“忿懥”“心不在焉”这两个词(2)出示音频范读,提醒学生要注意课文的节奏。 三、字词句梳理和脉络梳理(1)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虑,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忿”和“懥

3、”都有愤恨 、愤怒的意思;“恐”和“惧”都有害怕的意思;“好”和“乐”都有喜欢、爱好的意思;“忧”和“患”都有忧虑的意思。这四个词组具有相同的构词法则。这句话指出了心不得其正的四种状态,它们是人的内心受困于各种主观欲望而造成的。(2)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焉”,本意是一种鸟,后来演化出多种词性和意思。“焉”字在这里是个方位代词,指代这里的意思。“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是由三个相同句型构成的排比句。视是动作,见是视的结果;听是动作,闻是听的结果。食,即吃的意思。这句话强调了正心的重要性。(3)脉络上,全文只有两句话,前者反着说,后者正说。这实

4、际上体现了对比论证的思路。尽管课文没有明确说出什么是“正其心”的观点,但是,观点已经在对比中显示出来了:“正其心”就是使内心不受主观欲望的左右。第五课 齐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节奏和韵味,尤其需要注意那些难度较大容易念错的字,如“偾”“中”等。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词句意思,比如孝、悌、慈的具体内涵,了解“如保赤子”在文段中的比喻义,并能够说出尧舜桀纣在中国文化中的特定含义。3.对古代的国和家有初步认识,能根据课文解释“治国在于齐家”的理由,并能结合自己生活中的实例谈一谈什么叫“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教学重难点1.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

5、释初步理解词句意思,比如孝、悌、慈的具体内涵,了解“如保赤子”在文段中的比喻义,并能够说出尧舜桀纣在中国文化中的特定含义。2.对古代的国和家有初步认识,能根据课文解释“治国在于齐家”的理由,并能结合自己生活中的实例谈一谈什么叫“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教学过程:1.诵读感悟本课的篇幅较长,但是文字还是比较简单,义理也不是很难,引导学生多诵读,在诵读中体悟课文的内容。(1)带着问题进入诵读,培养诵读兴趣。问题一:咱每个人都是家庭的一份子,都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家庭变得更好。古人也是这样。它们为此提出了“齐家”的概念。那么,什么是“齐家”?如何“齐家”呢?课文中提供了这样的答案。问题

6、二:古人认为,一个人做好了,就能够使一个家和睦,使一个国安宁。这是什么意思?那么,这个人怎么做才是“做好”呢?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2)读通课文,排除诵读障碍。首先,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这些语句:“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等。其次,播放音频范读,让学生把握好停顿和语气等问题,出示停顿文章。(3)读熟课文首先,安排学生跟着音频诵读课文,提醒他们要注意上述的停顿,体会全文的节奏。其次,安排学生自由读,揣摩句意。最后,安排学生齐读几遍,也可以采取分组读,比赛读等方式,进一步熟悉课文。第九课 子路问强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了解交流古今中国

7、的一些强者。3.结合生活认识强者,使自己做一个真正的强者。教学重点:把握文中的生字词,疏通文意。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明白北方之强与南方之强的区别以及君子居南方之强的原因。教学过程:一、 导入揭题1.同学们,你认为怎样的人是一个强者?指名回答。两千多年前,孔子有一个的学生子路向教育学家孔子请教了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学习这个故事。1、 板书揭题:子路问强,学生齐读课题。二、文中人物简介1.请学生找出文中的两个人物,并简单介绍一下他们。明确:子路、孔子。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山东曲阜)人,出身于没落的宋国贵族家庭,刻苦好学。他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哲学思想提

8、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均以民为体”子路:字由,孔子的弟子之一。三、诵其文1.出示有停顿的课文。试读。注意字读音长短、轻重、停顿。2.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边读边指正)3.自己轻声读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4.齐读。5.请学生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四、晓其义 1.知识抢答。所以君子与人和睦相处,但并不随便附和流俗。中立而不倚2.这才是真强啊!强哉矫3.用宽容敦厚去教导别人,能忍受无理的侮辱而不予报复,这是南方的强。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4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中立而不倚5.国家政治清明,不改变贫困时的操守国有道,不变塞焉。玩完游戏,我们再次齐读课文。子路终于明白:作为君子要做到强,必须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五、深入探究,分析讲解课文。在生活中,孔子虽然疼爱子路,但他不开口则罢,开口就夸颜回,不开口则罢,开口就批评子路。当子路向他请教什么是强时,他没有直接回答,反而追问他三个问题?指名回答。六、 板书 和而不流 中立不倚 国有道,不变塞焉 国无道,至死不变【精品文档】第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