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pdf(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文言文阅读(2015江苏宿迁市)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 8题。 (9 分)柳宗元传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选自旧唐书柳宗
2、元传,有删改) 注释 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怂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质 :抵押。没 : 没收。营护:料理,护送。5解释下面加点的字。(2 分)(1)禹锡终易连州:(2)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6下列加点字与“请以柳州授禹锡”中的“以”意义相同的是()( 2 分)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B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C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D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7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8选文体现了柳宗元为友、为官、为师三个方面什么样的特点?试用自己的话概括。( 3 分)(1)为友:(2)为官
3、:(3)为师: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11 页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5 (1)交换,改授(1 分) (2)妻子儿女( 1 分)解析:此题考査文言词语的含义。解答时要注意古今异义词,如“妻子”是两个词,指“妻”和“子” 。6A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虚词“以”的用法。“请以柳州授禹锡”的“以”是“把”的意思。 A把; B因为; C如果; D按照。7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2 分)解析:此题考査文言文
4、的翻译。注意关键词和句式。关键词“执友” “何”“若是”。8 (1)为友:为朋友着想,无私帮助朋友。(1 分)为官:为老百姓着想,替老百姓办实事。( 1 分) (3)为师:水平高,指导有方。(1 分)解析:此题考查信息的提炼。“为友”体现在对刘禹锡的帮助上;“为官”表现在到了柳州便改革掉用男或女作为抵押去借钱的风俗上;“为师”主要体现在经柳宗元指点过的人,一定会成为名士。【附译文】元和十年( 815) , (柳宗元)按旧例被移作柳州(今属广西)刺史。那时朗州司马刘禹锡被移作播州刺史,诏书下达时,柳宗元同自己亲近的人说:“刘禹锡有老母,年龄已大,如今他要到蛮方远郡去做刺史,在西南绝域的地方,来回
5、有上万里的路程,哪能让他和老母一起去。如果(母亲不去,)母子各在一方,这便成永别。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于是立刻起草奏章,请求把柳州授给刘禹锡,自己却到播州上任。恰巧裴度也奏请照顾刘禹锡母子,所以刘禹锡最终改授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柳州风俗,用男或女作为抵押去借钱;如果过期没还钱,人质便被钱主所没收。柳宗元到了柳州,便改革掉这种风俗。对那些已经被钱主没收的男女,柳宗元自己出私钱将他们赎回,归还给他们的父母。长江至岭南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跟随柳宗元,拜他为师;凡是经柳宗元指点过的人,一定会成为名士。元和十四年(819)十月五日去世,终年四十七岁。观察使裴
6、行立帮柳宗元办理丧事,并护送他的妻子和儿女返回京师,当时的人都赞扬他很有义气。(2015江苏常州市)( 二) 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7 10 题。 (16 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11 页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
7、一年矣。 (诸葛亮出师表节选) 【乙】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 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 “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
8、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注释 信:韩信。萧何:刘邦的丞相。上:帝王,这里指刘邦。 ( 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节选) 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 分) 臣本布衣()先帝不以臣卑鄙()何闻信亡() 王许之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译文:此乃信所以去也。译文:9 【甲】段中,诸葛亮为什么向刘禅追叙先帝的知遇之恩和自己以身许国的经过?(4 分) 答:10 【甲】【乙】两段中,先帝刘备与萧何在对待人才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4 分) 答:7平民, (2) 身份低微( 3)听说(
9、 4) 答应解析 : 此题考查文言词语的含义。题目中的词语都为文言实词,要注意词语的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 8 (1)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拿当代的大事来询问我1(2)这就是韩信离开的原因。解析: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11 页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此题考查文言文的翻译。要注意关键词语的落实和特殊句式的运用。(1)关键词“顾”“咨”和倒装句式。(2)关键词“所以” “去”。9表明自己的忠心,(1 分) 启发刘禅明白创业
10、的艰难,(1 分) 从而发愤图强, 不负先帝遗愿,(1 分) 卖现出师的目标,完成先帝未完成的大业(1 分)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回答时要联系全文明确诸葛亮写这篇“表”的目的。10. 爱惜人才,(2 分) 知人善任。(2 分)解析:此题为比较阅读。甲段中刘备对待人才的态度,从诸葛亮的追叙本志中可以看出;乙文中萧何对待人才的态度,从萧何与韩信的对话中可以看出。 附译文 韩信又多次和萧何谈天,萧何认为韩信是个奇才。队伍到达南郑时,半路上跑掉的军官就多达几十个。 韩信料想萧何他们已经在汉王面前多次保荐过他了、可是汉王一直不重用自己,就也逃跑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把此事报告汉王,就
11、径自去追赶。有个不明底细的人报告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 ”汉王极为生气, 就像失掉了左右手似的。隔了一两天,萧何回来拜见汉王,汉王又是生气又是高兴,责备他说: “你逃跑,是为什么?”萧何回答道 :“我不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人。”汉王说:“你去追回来的是谁?”萧何说:“是韩信。”汉王又责备道 :“军官跑掉的人可以用十来计算,你都没有追;倒去追韩信,这是撒谎。 ”萧何说;“那些军官是容易得到的,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来的。”“汉王说: “派他做个将军吧。 ”萧何说 :“即使让他做将军,韩信也一定不肯留下来的。”汉主说 : “那么让他做大将。 ”萧何说 : “太好了。”当下
12、汉王就想叫韩信来拜将。萧何说: “大王一向傲慢无礼,现在任命大将 , 就像是呼唤一个小孩子一样,这就是韩信离开的原因。大王如果诚心拜他做大将,就该拣个好日子,自己事先斋戒,搭起一座高坛,按照任命大将的仪式办理、那才行啊!”汉王答应了。那些军官们听说了,个个暗自高兴,人人都以为自己会被任命为大将。等到任命大将的时候,才知道是韩信,全军上下都大吃一惊。(2015福建莆田市)比较阅读【甲】【乙】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13、?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叩石垦壤,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11 页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子又生孙, 孙又生子; 子又有子, 子又有孙
14、;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而山不加增, 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乙】鲁公治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 ”公遂止。或曰: “土可垒山。 ”公善之,欲行。妻曰: “不畏小儿女颠踬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不能决,事又寝。【注】治:修建。颠踬:被东西绊倒。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寝:停止。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1)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 _ (2)河曲智叟亡以应亡: _ (3)无地置土置:_ (4)公遂止遂:_ 2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的句子。(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_ (
15、2)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_ 3理解填空。甲文中和智叟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和智叟对比,一个担忧,一个讥笑;和智叟对比,一个热心,一个冷漠。4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愚公和鲁公的性格特点。_ _ 七、1 (1)用箕畚(装土石)(2)没有(或:通“无” ) (3)安放(或:放置)( 4)于是(或:就)(意思对即可。 )【点拨:第(1)句中的“箕畚” ,是名词用作状语,译为“用箕畚”;第( 2)句中的“亡”是通假字,通“无”。】2 (1)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2) (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余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损毁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点拨:如下词语要译出:第(
16、1)句中的“易”是“交换”之意;“反”通“返” , “返回”之意;第(2)句中的“以”是“凭”; “毛”指“草” ; “其何”译为“把怎么样” 。 】3愚公愚公妻子(孀妻)遗男(或:邻人;小孩)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11 页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点拨:根据题目中横线后陈述的内容及文中对人物的描写来选填人物名字,如,根据“一个高尚,一个平庸”的陈述以及选文第二段愚公和智叟的对话,可知第一空应填写“愚公”。 】4愚
17、公抱负远大(或:信念坚定),不畏艰难;鲁公缺乏主见(或: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畏首畏尾;遇难而退)。【点拨:要根据文中对愚公和鲁工的描写来分别概括二者的性格特点。如,根据愚公在困难很大的前提下决定移山,又在智叟讥笑的前提下坚持移山,可概括为“信念坚定、不畏艰难”;根据课外选文中鲁公每当听到有人提出异议时就马上放弃了想做的事的情节,可知他“优柔寡断、遇难而退”】鲁公治园译文:鲁公修理菜园,想挖一个池子,他的父亲说:“没有地方放土。”鲁公于是停下来了。有人说:“土可以堆成山。”鲁公认为(这个意见)不错,想按照他的方法去做。他的妻子说:“你就不怕小女儿摔断脚吗?”鲁公又停下来了。(又)有人说:“修条小
18、路通到园子里,设个栅栏围着它,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鲁公听从了他的话,又想按照这个人的办法做。家里又有人阻止他,说:“园子修好了,必定要添仆人(打理 ), (给仆人住的下房)没有了,值得考虑啊。”鲁公犹豫不决,(修园这件)事情就放下来了。(2015湖北襄阳市)比较阅读【甲】【乙】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
19、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梁惠王曰: “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 “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节选自梁惠王上【注释】梃( t n):棍棒。政:施行恶政。庖(po):厨房。饿莩( pi o)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20、-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11 页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饿死的人。率:带领。恶(w):表示反问的语气。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刺:杀人以梃与刃以: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予观夫巴陵胜状B臣之客欲有求于臣所欲有甚于生者C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兽相食,且人恶之D以刃与政,有以异乎览物之情,得无异乎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此所谓战胜于朝廷。_ 4国家要强盛,国君的作用十分重要。甲文强调的是;乙文强调的是。5甲文中的邹
21、忌和乙文中的孟子都运用了类比手法奉劝国君,试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说明。_ 1 (1)面刺:当面指责。 (2)以:用。【点拨:第句中的“刺”应结合文意和句意解释为“指责”;第句中的“以”是个多义虚词,用作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的介词时,可视情况译为“拿”、“用”、 “凭”、 “把”等,在句中应译为“用”。 】2D 【点拨: A项中两个加点的“胜”的意思分别为:动词:胜利;取胜;战胜。/ 形容词:优美;美好。 B项中两个加点的“于”的意思分别为:介词: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译为“对” / 介词:介绍比较的对象,译为“比”。C项中两个加点的“之”的意思分别是:结构助词, “的”/ 代词
22、,指兽相食这件事。D项中两个加点的 “异”都是形容词 “差别; 不同”。 】3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点拨: “所谓”必须译出: “所说的”,“战胜于朝廷”必须译顺: “于朝廷战胜” : “在朝廷上战胜” 。 】4国君要广开言路,乐于(善于)纳谏;国君不要施行恶政(要施行仁政)。【点拨:第一空要根据甲文中第二段所写的齐王纳谏及其结果来分析;第二空要根据乙文中孟子最后的几句话来分析。】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7 页,共 11 页 - - - - -
23、-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5邹忌把家事和国事进行类比,让齐威王广开言路,乐于(善于)纳谏;孟子把用刀杀人(或“率兽食人”)和用恶政杀人进行类比,希望梁惠王不要施行恶政,而要施行仁政。【点拨:要结合两文的具体内容分析,如,甲文中的把家事和国事进行类比,乙文中的把用刀杀人及“率兽食人”和用恶政杀人进行类比。】梁惠王上(节选)译文梁惠王说: “我乐于听取您的指教。”孟子回答道: “用木棍打死人跟用刀杀死人,(性质)有什么不同吗?”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孟子又问道:)“用刀子杀死人跟用苛政害死人, 有什么不同吗?”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说: “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棚里有壮实的马
24、, (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有饿死的尸体,这如同率领着野兽来吃人啊!野兽自相残食,人们见了尚且厌恶;而身为百姓的父母,施行政事,却不免于率领野兽来吃人,这又怎能算是百姓的父母呢?(2015福建漳州市)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甲】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 非梧桐不止, 非练实不食, 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 鵷鵮过之, 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乙】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再三,终不肯受。平原君乃置酒
25、。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仲连寿。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选自史记 )【注释】封:封赏。贵:认为可贵。即:如果。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或谓惠子曰()(2)非梧桐不止()( 3)是商贾之人也()(4)递辞平原君而去()2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非练实不食食之不能尽其材B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去国怀乡C为人排患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D仰而视之曰解纷乱而无所取也3翻译下面句子。( 1)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26、-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8 页,共 11 页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_ ( 2)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仲连寿。_ 4回答下面问题。(1) 【甲】文庄子和【乙】文鲁仲连有什么相同的志趣?_ (2)庄子和鲁仲连各用什么方法表明自己的意趣?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回答。_ 1. (1)有人(2)栖息(3)这(4)离开【点拨:要结合语境释义。第(1)句中的“或”的意思是“有人”,不可释为“有的” ;第( 2)句中的“止”不要误解为“停止”;第( 3)句中的“是”为指示代词;第(4)句中的“去”不要按现代汉语的意思解释。】2
27、.B 【点拨: A 项中两个加点的“食”的意思分别为:吃;同“饲”,喂养; C 项中两个加点的“患”的意思分别为:忧患;担心;D项中两个加点的“而”的意思分别为:表修饰的连词,着;表转折的连词,却。】3.(1)惠子在魏国(梁国)当宰相,庄子去看望他。(2)当酒喝得正畅快(的时候),(平原君)站起身来上前,用千金给鲁仲连祝寿(祝福)【点拨: 第(1)句中的 “相”是名词用作动词, “当宰相”;第(2)句中“以” 译为“用”,“为”可译为“向”或“给”。 】4 (1)两人都无意于功名利禄(淡泊名利) 。 (2)庄子运用巧妙的比喻(讲故事的方法) ,如把自己比作“鵷鵮” ( 将惠子比作“鸱” ,把功
28、名利禄比作“腐鼠”) ,生动形象地表明了自己鄙弃功名利禄的立场和志趣;而鲁仲连则把帮助别人后接受封赏的行为和商人做生意进行对比,强调自己的志趣。【点拨:第(1)题可从【甲】文庄子和【乙】文鲁仲连对待名利的角度分析。第(2)题中的从二者的语言分析各自表明意趣的方法。】课文选文译文:平原君想封赏鲁仲连,鲁仲连再三辞让,始终不肯接受, 平原君就摆酒宴款待他,当酒喝得正畅快的时候,平原君站起身来上前,用千金向鲁仲连祝福,鲁仲连笑着说: “天下之士所看重的,是替人排除忧患,解除危难,排解纷乱而不收取任何报酬,如果说收取报酬,那就和买卖人没有什么区别了,我鲁仲连不忍心做这样的事。”于是辞别平原君而离开赵国
29、,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9 页,共 11 页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终身不再露面。(2015广东省)阅读晋文公攻原,完成后面的题目。晋文公攻原晋文公攻原, 裹十日粮, 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 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 “原三日即下矣。 ”群臣左右谏曰: “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
30、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 注释 原:原国。卫:卫国。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遂与大夫期十日 / 陈太丘与友期行B原三日即下矣/ 令初下,群臣进谏C夫原之食竭力尽矣/ 一食或尽粟一石D可无归乎 / 男有分,女有归2请用三条“/ ”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3如何看待晋文公“罢兵而去”的行为?请说明理由。_ 1.A 【点拨: A项中两个加点的“期”都是“约定”的意思,B项中两个加点的“下”分别为: “攻克”和“下达” ;C 项中两个加点的“食”的意思分别为“粮草”和“餐”;D 项中两个加点的“归”的意思分别为“投降,投靠”和
31、“归宿”。 】2. 不去 / 是亡吾信也 / 得原失信 / 吾不为也【点拨:语气词“也”后可断句,这句的意思是“如果不离开(“不去”) ,这是失掉了我的信用”,可知“去”后应断开;“吾”是后一句的主语,可知“失信”后应断开。】3. 示例( 1) :赞成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的可贵之处在于讲信用(恪守诚信)。因为讲信用才能不战而胜, “攻原”得卫。示例( 2) :反对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错在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不能随机而变)。因为“原三日即下矣” (或“夫原之食竭力尽矣”) ,如果他一鼓作气,就能攻下原国。示例(3) :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这样做有利有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
32、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0 页,共 11 页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弊。利在讲信用, “攻原”得卫;弊在墨守成规,功亏一篑。【点拨:无论是否赞成晋文公“罢兵而去”的行为,都要说明理由。如:若赞成,可从“利”的方面阐述理由:利在讲信用,得人心;若不赞成,可从“弊”的方面阐述理由:弊在墨守成规,错失时机(得到原国,实属侥幸)。 】晋文公攻原参考译文:晋文公攻打原国,携带了十天的粮食,于是和大夫约定在十天内收兵。到达原地十天,却没有攻下原国,文公鸣金后退,收兵离
33、开原国。有个从原国都城中出来的人说:“原国三天内就可攻下了。 ”群臣近侍进谏说: “原国城内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耗尽了,君主暂且等一等吧。”文公说:“我和大夫约定十天,如果不离开的话,这是失掉了我的信用。得到原国而失掉信用,我是不干的。”于是撤兵离开。原国人听到后说:“有像他那样守信用的君主,能不归顺他呢?”于是投降了晋文公。卫国人听到后说:“有像他那样守信用的君主,怎能不归顺他呢?”于是也投降了晋文公。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1 页,共 11 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