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022年劳动合同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2022年劳动合同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劳动合同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摘要: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叉务的书面协议,是保护双方合法权益的根本保证,劳动合同制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用工制度。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对劳动合同的形式和内客、劳动关系的协调机制提出新的要求,加上劳动关系自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在劳动合同管理中不规范的攮作、欺诈、侵权等行为屡屡发生,从而引发劳动争议颇多。本文我将针对某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关键词:劳动合同问题 解决方案劳动合同制,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平等的基础上, 通过签订劳动合同的形式,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 并依法根据合同处理劳动关系的用工制度。
2、劳动合同制对于促进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流动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关于劳动合同的期限劳动合同的期限是指劳动合同所规定的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的有效时间。劳动法第 20 条规定:” 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 ” 在此仅就劳动合同的试用期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问题进行探讨。(一)关于试用期的问题所谓劳动合同的试用期, 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进行试用工作的时间。 其目的在于保障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能互相考察,以维护相互选择的权利。 劳动法第 21 条规定: “ 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3、” 该条款的 “ 可以” 二字应看作是个选择条件;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 - - - - - - - - - 换言之,双方当事人也可以不约定试用期。因此,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是授权性规范而非义务性规范, 是否约定试用期, 由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达成协议。当事人如果不约定试用期,不影响劳动合同的效力。1、当事人在何种条件下可以约定试用期。按照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9 条规定: “ 一般对初次就业或再次就业
4、的职工可以约定。 在原固定工进行劳动合同制度的转轨过程中,用人单位与原固定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可以不再约定试用期。” 该条款规定过于笼统,很容易造成执行过程中的误解。 对于再次就业的原固定工转签劳动合同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应视具体情况而规定:(1)再次就业换工种或换工作单位的劳动者,有必要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2)劳动者再次就业是在原来的单位,而且仍然从事原工种或工作, 并且两次就业间隔时间不长, 双方当事人的客观条件也没有重大变化,就没有必要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3)在固定工进行劳动合同的转轨过程中,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如果涉及到调换工种或工作,也有必要约定试用期。 (4
5、)对劳动合同期满双方当事人续定劳动合同的情况,如果涉及到劳动合同的条款发生变化,如工作任务发生变化, 调换工种或安排其他工作的,也应约定试用期。2、关于试用期发生中断的问题。劳动者因意外情况而经用人单位批准脱离工作岗位, 意外情况消失后, 试用期是否顺延的问题, 目前劳动法律和法规并无明文规定。笔者认为应视该情况为劳动合同的变更,试用期期限可以由双方协商确定,出现意外情况, 也应由双方及时协商是否顺延问题,应及时修改合同条款;如果未及时修改条款, 应视为用人单位默认试用期没有中断,试用期满, 劳动者即应转正定级。二、关于劳动合同的解除我国劳动合同制度中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签订以后,尚未履行完毕之
6、前, 由于一定事由的出现,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行为。(一)关于劳动者行使解除权的问题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 - - - - - - - - - 劳动法第 31 条规定: “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 ,劳动部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意见第 32 条规定,只要劳动者提前30 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超过30 日劳动者可向用人单位提出办理解除劳动合同的手续,用人单位应予以办理。 如果劳动
7、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 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由此可见,立法上对于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授权不平等,只有劳动者一方享有无条件预告解除权。这一规定虽然是出于保护弱势劳动者的初衷,但也使用人单位始终面临着劳动者走人缺员的威胁。 一个关键劳动者的辞职, 可能会使一个企业破产, 无条件预告解除权无区别的适用于所有劳动合同,适用于不同工作性质、 不同岗位的劳动者,会导致因解除权授权不平等所产生的利益失衡加重。可根据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时间的长短、 工作性质的不同及工作岗位的不同, 规定不同的预告期。对于处于企业中的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或重要技术人员解除合同的预告期应加以延长,可达至 3 至 5
8、 个月。(二)关于用人单位行使解除权的问题1.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预告期统一规定为30 天,也存在着过于单一、不够灵活的问题, 特别是对在同一单位工作时间较长的劳动者保护不利。应按不同情况规定不同预告期,但约定预告期不得低于同类情况劳动者预告解除的预告期。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时, 对用人单位行使解除权限制过严。我国劳动法第 26 条第 2 款规定:“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的 ” ,用人单位可以预告解除劳动合同。这个规定问题在于实践中难以适用,因为“ 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 的标准,在实践中难以把握,容易引起争议,而且此规定也与实现劳动关系的流动性的目标相悖
9、,不利于竞争机制的引进和劳动力资源的优胜劣汰、 优化配置。 应当允许用人单位在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时,与其解除劳动合同,但应具体规定“ 不胜任工作 ” 的成立条件。3.对经济性裁员制度,适用范围过窄,严格限定为“ 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 ,这难以涵盖现实生活中种种情况; 而且,裁减人员的选择缺乏原则性要求,仅规定几类不得被裁减的人员, 而没有明确规定何种类型的人可以裁减,对法律中规定的裁减人员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10、- 第 3 页,共 5 页 - - - - - - - - - 的范围应扩大, 以“ 重大事由 ” 来涵盖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情况,将自由裁量权留给法官。针对劳动合同存在的问题, 为了更好的加快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的精神建设,更好的执行劳动合同法的实施, 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我觉得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解决这些问题。1、 大力抓好学习培训和宣传引导工作;抓好对劳动合同法的学习培训和引导直接关系到法律的顺利贯彻执行; 需要通过举办培训班、 开展学习研讨等方式、报纸、媒体广泛宣传等方式,有计划、有层次组织学习,重点宣传企业和劳动者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增强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全社会形成学法、知
11、法、懂法、守法的良好舆论氛围。结合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实施;2、 抓紧完善相关配套法规和政策;从中可以看出劳动合同法在坚持劳动法确立的劳动合同制度框架基础上,不仅对劳动合同期限、试用期、经济性裁员、经济补偿金等内容作了补充和完善,而且对用人单位民主管理、劳务派遣、非全日制用工、 竞业限制等内容做出了新的法律规定,是调整我国劳动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 是我国劳动保障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这部法律的顺利实施,要认真研究、 对上海市以前制定的相关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要及时按照法定程序修订或者废止。 当务之及就是需要尽快修订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抓紧与劳动合同法衔接,做到不留死角,以利于企业更好的执行
12、法律。3、 加强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的指导和管理;需要进一步推进国家要求的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三年行动计划,依法加强对用工单位的指导与管理,规范用人单位的劳动用工行为, 比如建立职工名册、 健全劳动合同制度, 实现劳动合同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要结合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建设,组织开展劳动用工摸底调查,建立完善劳动用工的数据库,及时分析劳动合同的实施情况;加强对用人单位的动态管理;4、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争议的处理力度。特别是在社会保险拖欠或者未足额缴纳上。建议加强工商、税务、劳动监察之间的联动。重点对区域内的企业进行专项检查, 加大对用人单位违法情况的处罚力度;进一步加强劳动争议的处理力度。
13、进一步简化劳动仲裁办案的程序、切实提高劳动争议处理的效率,实现劳动争议快立、快审、快结,维护劳动关系和社会和谐稳定;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5 页 - - - - - - - - - 5、积极推进劳动关系协调队伍建设。要以劳动合同法推进为契机,合理配备劳动关系工作人员。建议劳动仲裁部门可以学习浦东劳动仲裁院聘请兼职仲裁员的做法。积极开展劳动关系协调员的资格证书的培训工作,将劳动争议消灭在萌芽状态。大力搭建劳动关系的信息平台,实现管理和服务齐头并进, 发挥它在劳动关系中的基础作用。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5 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