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评估检测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评估检测 .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必修一单元评估检测(第一单元)一、选择题:1王国维在殷周制论中说:“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当商之末而周之文、武亦称王,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 ”为改变这种状况,周初统治者实行了()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C.嫡长子继承制D.郡县制2 (2013. 长春一模)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的同心圆波的性质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 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这是A.“大同社会”理想的表现B.宗法观念的反映C.“三纲五
2、常”原则的体现D 分封制度的反映3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200 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 ”这里的“国家政体”指A.宗法分封制B.王位世袭制C.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4 (2013临沂期中)西汉开国君臣,刘邦出身于自耕农,萧何、曹参出身于小吏。 “陈平、王陵、陆贾、郦商、夏侯婴等皆白途,樊哙则屠狗者,周勃则织薄曲、吹箫给丧事者,灌婴则贩缯者,娄敬则挽车者,一时人才皆出其中。”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当时社会剧烈变革的结果B.世卿世禄制废除的产物C.由贵族政权过渡到平民政权D 人才之产生于
3、平民之中 . 5 (2013.宜春模拟)封泥是将稠泥浆贴在捆好书绳的简册的锁口处,在其尚存软性的似干非干之时,用刻好的印章在封泥上盖印(压印),从而留印迹于封泥上。综合上图秦印封泥及所学知识,正确的有()秦朝设立丞相制度秦印封泥中的文字是小篆秦朝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度秦朝廷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A. B. C. D6 (2013.山东省实验中学模拟)历史学家钱穆评价指出:“在此制度下,可以根本消融社会阶级之存在,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绝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他评价的是A.察举制维护了特权等级利益B.九品中正制打破了门第界限C.科举制为知识分子提供了参政机会D 三省六部制保证了皇权的
4、独尊7 (2013.雅礼中学模拟)唐朝杜牧在上宣州高大夫书说:“自去岁前五年,执事者上言,云科第之选,宜与寒士,凡为子弟,议不可进。熟于上耳,固于上心,上持下执,坚如金石,为子弟者,鱼潜鼠遁,无入仕路。”材料反映了当时的选官制度A.层层推荐B.注重门第C.惟才是举D 打击贵族8 (2013.新乡模拟)唐太宗在位时说: “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至当,舍己从人,亦复何伤。比来或护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材料最能表明A.对中书省的工作不满意B.十分重视门下省的职能
5、发挥C.希望三省之间友好合作,和谐共处D认识到三权分立民主政治的重要性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9 (2013.湛江模拟)史载:“一兵之籍,一财之源,一地之守,皆人主自为之。”这一状况发生在A.西周成王时期B.西汉高祖时期C.唐代玄宗时期D 北宋太祖时期10 (2013.青岛模拟)历史学家钱穆曾说: “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据此,可以得出的合理推断是A.明以前政府权力完全被丞相掌控B.废除丞相后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C. 明以前实
6、行皇帝与丞相分权制度D 丞相制度经过六百多年才被废除11 (2013.朝阳模拟)史料记载,公元1384 年 9 月 14 日28 日皇宫收到奏章1160件,共计 3291件政务。 “庶务丛集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于是A.立左右丞相辅佐全国政务B.建中朝参与军国要务C.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D 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共议12 (2013.孝感模拟)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善隐然执政之府矣。”有学者认为此观点用于评价军机处欠妥,最恰当的理由是A.军机大臣只掌握军权B.军机大臣有决策权C.军机处是处理西北军务的机构D 军机处是传达皇帝决策的机构二、非选择题(共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7、 分)13 (2013.自贡模拟)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重要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 ” ( 礼记.曲礼 )家国同构可以看做父亲为一家之君,君为国父,君与父互为表里,国与家是彼此沟通的。故,中国古语有“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 礼记 .杂记 )的说法。材料二秦以后,中国就开始有一个统一的政府,其政治领袖就是皇帝,皇位是世袭的。封建(指封邦建国)制度早已推翻。但只皇帝一家是世袭的,这已是中国政治上一项绝大进步。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皇帝和政府是分开的,皇帝是国家的唯一领袖
8、、是国家元首、象征国家统一;宰相是政府领袖,负政治上一切实际的责任。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三“开阡陌,置郡县,此等皆是应运豪杰、因时大臣。圣人复起,不能易也。 (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 ”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李贽史纲评要卷四材料四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故秦、汉以降,天子孤立无辅佐不永于商、周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呜呼!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
9、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贤而秀者,皆可以奖之以君子之位而长民。若夫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1)根据材料一说说“礼”在古代中国社会起到了哪些作用。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汉时期“政治上一项绝大进步”指的是什么。这是否意味着“家天下”制度的结束?说明理由。 (10 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4 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用:区别血缘关系亲疏,确定社会等级关系;维护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进步:推翻封建制
10、(分封制) ;结束世卿世禄制;宗法制不再是新制度的核心。是。理由如下:部落、家族以宗法为核心,以分封为形式控制全国的制度结束。皇帝一人统领全国,官员由皇帝、中央政府任免的官僚体制建立起来。(不是。理由如下:皇位世袭,皇帝一家世世代代统治全国,仍是最基本的制度。皇帝任免的官员实际上是皇帝的奴才,这仍是皇帝一家的家天下。)(2)材料三中李贽从哪些方面评价了秦朝的制度与政策?根据材料四,归纳概括王夫之评价秦制的观点。(10 分)李贽:经济、政治上:确立土地私有制,推行郡县制,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2 分)思想上: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是国家统一的必然要求,但手段简单粗暴。 (2 分)王夫之:废分封
11、行郡县,是历史的大势所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郡县制任用有才能者管理百姓,不以血缘分封,体现了天下之公义。(3 分)郡县制使王朝国祚缩短,非天子之利;避免分封导致战乱,为百姓之福。评价秦制的标准应该是天下之公义而非一姓国祚之长短。1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 ,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二曹魏黄初元年(公元220 年) ,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
12、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通典卷一四选举二材料三随着门阀士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 “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犹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请回答:(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我国古代重要选官制度选官主要标准的演变。(6 分)演变:由以德行为标准,到以门第为标准,直至以考试成绩为标准。(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概括在察举制和科举制中考试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说明两者的关系。 (6 分)
13、察举制:考试并不决定取舍,而只决定高下。(2 分)科举制: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科举制由察举制发展而来。(4 分)(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朝创立科举制的社会原因。综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4 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的特点。 (8 分)原因:门阀士族的衰落,庶族地主势力增强;打破门阀士族政治上的垄断,扩大统治基础。(6 分)特点:自由报考、分科考试、按成绩取舍。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