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望月》语文教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望月》语文教案 .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望月语文教案 一、教材解读:望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4课,是当代著名散文家赵丽宏的一篇写月散文,文章以“望月”为聚焦点,角度独特、构思新颖,清新优美语言美、形象美、意蕴美,作者用生动活泼的文笔记叙了“我”在甲板上赏月,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以及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一个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形象跃然纸上。课文既有丰富鲜活的语言表达,又有优美如画的意境呈现,还有人物形象的诗性流淌。是一篇很容易激起学生审美情感教育的课文。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第
2、二自然段。2、理清课文条理,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3、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三、教学重难点:理解想象的句子,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总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三、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跟月亮有关的诗句?能背诵给大家听听吗? 李白的静夜思、古朗月行、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
3、对影成三人。),王维的竹里馆、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历来,月亮被看作是皎洁直率的象征,是清纯高洁的象征,是离别的生发意象,许多大诗人对月亮都情有独衷,因此中国古代咏月诗数量巨大,内容丰富。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月亮的课文,中间也有不少月亮的诗句,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板书: 24、望月 二、 初读课文,初步感知明确要求:1、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2、 课文的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内容。3、 划出初读课文时的疑难问题。(可以和同桌讨论)三、检查初读情况。1、 学习朗读生字词语。出示词语:外甥 娥
4、眉 瞳仁镀 比喻 船舱清辉 凝望 晶莹 云絮 剪影 不假思索 隐隐约约 绘声绘色指名朗读,齐读。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提示注意点。3、交流初读课文后的收获,学生质疑。四、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的条理脉络 ,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把它读好。提示思考:课文是不是单单写月亮的?除了写月亮还写了什么?1、交流:(课文写了四部分内容)一、深夜,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下的江景。(1-2)二、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3-13)三、月亮像什么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14-20)四、我独自一人在甲板上展开了幻想的翅膀。(21) 2、学生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朗读。并说明喜欢的原因)五、
5、课堂练习1、 用钢笔描红。(教师进行适当指导)2、 抄写词语3、 有感情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品读课文二、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2、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授:师:你们有谁留心观察过月夜的景色,那是什么样的呢?能给大家描绘一下吗?(指名交流)乡村的月夜是静谧的,美丽的。江上的月夜又怎样一幅美丽的景色呢?请同学们读课文第一部分(1-2),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欣赏这美丽的月夜江景吧。二、学习第一段1、自
6、由朗读课文第一段,注意朗读时的感受。2、指名朗读课文,谈谈读后的感受?3、出示句子: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月光洒落在长江里,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江两岸,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地伸展着,起伏着。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你觉得那些词语写出了江面及两岸在月光照耀下的景色特点?引导学生说出:作者描写的月光下江景太美,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动人的图画。板书:月下江景 美丽如画4、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尝试背诵。 三、品读课文第二段1、指名朗读课文。2、出示句子:“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调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头凝望着
7、天上的月亮出神了。教师质疑:月亮怎么会把小外甥叫醒呢?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3、分角色朗读课文中对诗。评价交流。齐读4、指导大致了解诗句的意思。5、交流:这一组对话前面两句有提示语,后面几句没有,你能给他加上适当的提示语吗?(1)学生加上提示语后交流,读。(建议加上“脱口而出”、“不假思索”、“话音未落”等词语。)(2)讨论:你觉得自己加上提示语后读起来感觉如何?为什么作者在这里没有再加上提示语?(引导学生感受这里的对诗很快,照应“一眨眼就是一句”,语言干净利落,符合当时的情景。)5、指导读诗,背诵。6、出示句子: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齐读,有感情朗读,体
8、会句意,体会意境,说说自己的理解。师:是呀,诗句是美妙的,月光是美妙的,这两种美妙的东西一起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使得我们无比畅快,沉醉在美丽而幽静、空旷而辽远的气氛中。三、课堂小节读了第二段课文,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学生同桌交流,再在班级中交流。)师:正是由于小外甥聪明好学,才积累了数不清的美妙诗句,也因为这美妙诗句的熏陶,小外甥变得更加聪明,爱幻想。我国古代优美的诗句多如天上的星星,只要勤于积累,必有丰厚的回报。四、 布置作业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第三课时一、教学内容:品读课文二、教学目标:1、学习,朗读课文的第三部分,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小外甥对
9、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部分段落。通过说话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月夜的景色是美丽的,课文是如何描写的呢?(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2、师:这一堂可我们继续学习望月。我们知道文中的小外甥是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他积累了许多的诗句。我们能和他比一比吗?谁也能来背诵一些描写月亮的古诗呢?过渡:小外甥是好孩子?他的聪明好学不仅体现在他积累了许多的古诗文,他还是一个爱幻想的孩子。让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二、 学习第三段1、学生自由读课文。(1)在小外甥的眼里月亮像什么?出示句子:
10、“像眼睛,天的眼睛。”“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2)读一读,谈谈你的感受。(你觉得小外甥的想象怎么样?请联系你的生活经验去感受一下。)通过讨论引导感受到:小外甥的想象很奇特,把月亮想象成天的眼睛,即新鲜,又十分自然贴切。“月有阴晴圆缺”,有时候,月亮完全看不见,这是月亮闭上了眼睛;有时候月亮又圆又亮,这是月亮睁大了眼睛;有时候月亮半闭半睁,有时侯月亮眯成一条缝还富有童趣,月亮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是羡慕我们人间的美好生活吧!(3)指导朗读课文之中小外甥想象月亮的句子。 2、指名继续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找出描写小外甥说话时
11、的动作、神情的句子。(1)出示句子: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个问题来他瞪大眼睛等我的回答,两个乌黑的瞳仁里,个又一个亮晶晶的小月亮闪闪发光。小外甥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他绘声绘色地说着,仿佛在讲一个现成的童话故事。小外甥打了哈欠,摇摇晃晃走回舱里去了。(2)指名朗读上述句子,可以先圈出你认为应该重读的词语,然后有感情地朗读,细细品味。学生交流感受。引导学生感受:小外甥活泼可爱,天真好奇,爱幻想,而且善于幻想,头脑里装满了奇妙有趣的东西。板书:爱幻想3、分角色朗读这一段。 组织学生进行评价。三、品读第四段(一)齐读课文。师:读了最后一段话,你有何感想?(在小外甥的感染下,作者也情不自禁地展开了幻想的翅
12、膀。)(二)让我们也一起和作者去感受一下这美丽的月夜,去展开丰富的幻想吧。1、播放课文完整的配乐朗诵,学生闭目静听,感受文章的整体意韵美。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师:请不要睁开你的眼睛,现在,你就在甲板上,沐浴着月光。此刻你在想什么?也许你想到了星星,想到了太阳,你展开了幻想的翅膀,在广大的天空中尽情地飞呀,飞 (学生闭目遐思、幻想。)2、 现在请你把你幻想的东西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学生进行交流,教师组织大家进行必要的评价。)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何感受?读完了课文,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还有什么想和大家一起交流讨论的吗?五、布置作业抄写喜欢的句子。你眼中的月亮像什么?用几个句子写出你心中的月亮。第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