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性质第1课时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腰三角形性质第1课时数学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等腰三角形性质第1课时数学教案 1、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会用符号语言表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3、能运用等腰三角形性质进行证明和计算。 1、通过观察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2、通过实践、观察、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3、通过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提高学生运用几何语言表达问题的,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发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活动中取得成功的体验。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 等腰三角形的证明
2、。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问题1 什么叫等腰三角形?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吗?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利用轴对称的知识,自己做一个等腰三角形。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动手作图后再互相交流评价。 可按下列方法做出: 作一条直线l,在l上取点A,在l外取点B,作出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C,连接AB,AC,CB,则可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 问题2 每位同学请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按下图方式折叠剪裁,再把它展开,观察并讨论:得到的ABC有什么特点? 教师指导:上述过程中,剪刀剪过的两条边是相等的,即ABC中AB=AC,所以ABC是等腰三角形。 把剪出的等腰三角形ABC沿折痕对折,找出其中重合的线段和
3、角。由这些重合的线段和角,你能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吗?说说你的猜想。 在一张白纸上任意画一个等腰三角形,把它剪下来,请你试着折一折。你的猜想仍然成立吗? 教学说明: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与观察发现,加深学生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理解。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教师依据学生讨论发言的情况,归纳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B=C两个底角相等。 BD=CDAD为底边BC上的中线。 BAD=CADAD为顶角BAC的平分线。 ADB=ADC=90AD为底边BC上的高。 指导学生用语言叙述上述性质。 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重合(简
4、记为:“三线合一”)。 教师指导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证明。 1、证明等腰三角形底角的性质。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猜想的结论画出相应的图形,写出已知和求证。在引导学生分析思路时强调: (1)利用三角形全等来证明两角相等。为证B=C,需证明以B,C为元素的两个三角形全等,需要添加辅助线构造符合证明要求的两个三角形。 (2)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可以有多种方式:如作顶角平分线,或作底边上的中线,或作底边上的高等。 2、证明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 在证明中,设计辅助线是关键,引导学生用全等的方法去处理,在不同的辅助线作法中,由辅助线带来的条件是不同的,重视这一点,要求学生板书证明过程,以体会一题多解带来的
5、体验。 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 例 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求ABC各角的度数。 解:AB=AC,BD=BC=AD, ABC=C=BDC,A=ABD(等边对等角)。 设A=x,则BDC=A+ABD=2x, 从而ABC=C=BDC=2x。 于是在ABC中,有A+ABC+C=x+2x+2x=180, 解得x=36 于是在ABC中,有A=36,ABC=C=72。 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及“三线合一”性质,可以实现由边到角的转化,从而可求出相应角的度数。要在解题过程中,学会从复杂图形中分解出等腰三角形,用方程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解决几何问题。 四、运用新知,深化
6、理解 第1组练习: 1、如图,在下列等腰三角形中,分别求出它们的底角的度数。 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BAC=90,AD是底边BC上的高,标出B,C,BAD,DAC的度数,指出图中有哪些相等线段。 2、如图,在ABC,AB=AD=DC,BAD=26,求B和C的度数。 第2组练习: 1、如果ABC是轴对称图形,则它一定是( ) A、等边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100,它的顶角的度数是( ) A、80 B、20 C、80和20 D、80或50 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比底边多2cm,并且它的周长为16cm。求这个等腰三
7、角形的边长。 4、如图,在ABC中,过C作BAC的平分线AD的垂线,垂足为D,DEAB交AC于E。求证:AE=CE。 等腰三角形解边方面的计算类型较多,引导学生见识不同类型,并适时概括归纳,帮学生形成解题能力,注意提醒学生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 第1组练习答案: 1、(1)72;(2)30 2、B=C=BAD=DAC=45;AB=AC,BD=DC=AD 3、B=77,C=38.5 第2组练习答案: 1、C 2、C 3、设三角形的底边长为xcm,则其腰长为(x+2)cm,根据题意,得2(x+2)+x=16。解得x=4。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为4cm,6cm和6cm。 4、延长CD交AB的延长线于P,在ADP和ADC中,PAD=CAD,AD=AD,PDA=CDA,ADPADC。P=ACD。又DEAP,CDE=P。CDE=ACD,DE=EC。同理可证:AE=DE。AE=CE。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探讨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对性质作了简单的应用。请学生表述性质,提醒每个学生要灵活应用它们。 学生间可交流体会与收获。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