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山奇松》教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黄山奇松教案黄山奇松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1、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部分新词的意思。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受黄山松的奇美。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会概括本课的主要内容。 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等。 一、创设情境,揭题导入。 1、出示黄山图片,师:面对这茫茫的云海,嶙峋的怪石,苍翠的树木,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曾有过这样的感慨:(幻灯出示) 2、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明)徐霞客 3、通过前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你对黄山有哪些了解?生自由说,引入欣赏“黄山四绝”图片,(点明:在四绝之中
2、,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 4、 板书课题,指导读题并质疑。 (你读懂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领略一下黄山松的奇美。先扫清字词障碍。 设计意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前期的预习和自身生活知识的积累,有效带动课堂学习兴趣的激发。 二、合作探究,学习字词。 1、出示生字: 誉 陡 屏 宾 屹 卧 小组合作学习。 提醒区别“宾”“屏”的读音 2、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投影。 (2)观察,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重点指导:卧、誉(引导分析笔顺、结构等) (3)师范写,学生描红。 (4)听写检查,评讲。 3、由词入句,指导朗读。 (幻灯出示)情有独钟 郁郁苍苍 姿态优美 饱经风霜 枝干
3、遒劲 充满生机 千姿百态 潇洒挺秀 神奇秀美 各形式读,及时纠正。 读了这些词语,你有什么发现吗? 4、我们试着将词语放回课文,一起来朗读课文。 分节赛读课文(及时正音,指导读难读的句子)。 设计意图:高年级的生字教学以学生的自学为主体,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有效地增强生字的记忆和运用。 三、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生分段朗读,初步感知课文的大意。 2、师指导朗读。 3、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重点描写了什么?(概括时要简洁、准确,引导归纳大致内容) 师边听回答边板书: 迎客松 陪客松 送客松 千姿百态 4、再读课文。 四、联系背诵,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最为喜欢的奇松文段。 2、有感情地朗读课
4、文,想想黄山奇松“奇”在何处。 板书设计: 16、黄山奇松 迎客松 陪客松 送客松 千姿百态 第二课时 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实践目标:通过朗读、赏析感悟课文内容,了解黄山奇松的特点。 情感目标: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之情。 重点:通过朗读体会黄山松的奇和美。 难点:引领学生体会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情景创设法、合作探究法、讲读法等 PPT课件 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搜集黄山奇松的资料(图片、视频等),进一步了解黄山奇松。 一、情境引入 1、出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你知道这句诗赞美的是哪座名山吗?(黄山)你
5、对黄山有哪些了解?指名说。 2、欣赏“黄山风光”视频。 设计意图:叶圣陶曾说:“胸有境,入境始觉亲。”写文章,胸中有境才能妙笔生花;学生学习课文,入境才能情真意切。这里利用视频资料,由景入情,以情观景,启发想象,步入情境。通过多媒体手段创设课文的情境和教师充满激情的语言,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积淀,启动情感。 3、看来,刚才大家已经深深地被黄山的风光吸引了,那么,在这美丽的黄山之中,最让人们情有独钟的是什么呢?大家知道吗? 出示课题,引出“黄山奇松” 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首先请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吗?指名说。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黄山松,去欣赏黄山松,感受黄
6、山山松的奇美! 4、出示第一段,齐读 你读出了什么? 出示四绝图片。 设计意图:展示黄山“四绝”图片,复习了“黄山四绝”所指,形象快捷地让学生对黄山有了具体、生动的印象,激起学生想了解黄山的兴趣。 理解词语:情有独钟、陡崖、潇洒、挺秀等 让我们美美地读读第一段。 二、激情导读,感受奇松。 1、 要看奇松,最好的去处就是被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让我们登上玉屏楼吧! 出示图片。 2、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自由读第2自然段,指名说 3、 小组合作学习:找出描写三棵奇松特点的语句。 (1)品味迎客松 小组代表汇报,出示“迎客松文段”,齐读。 迎客松奇在哪里?出示句子“
7、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品读。 一奇在姿态,理解 “遒劲 ” 二奇在历史悠久、生命力强 ,理解“饱经风霜”,出示老人图片。 “饱经风霜”是本课需要重点理解的一个成语,对于阅历较浅的城市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采用以图解词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很直观、形象建立对词语的印象,从而让学生深刻体会到黄山松在生长过程中历经了很多艰难险阻。 用“饱经风霜”说一句话。指名说。 这棵迎客松在成长过程中历经了多少艰辛啊,风吹不倒它,雪压不断它,它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真是一棵奇树!再读句子。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全班齐读。 三奇在热情好客 出示句子:“它有一丛青翠的枝
8、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好客的迎客松正热情欢迎我们的到来呢,它会说哪些欢迎词?学生交流发言,并加上动作。 同学一起站起来,学一学迎客松,伸出你热情的手臂,表演读这句话。 迎客松多好客热情啊!正因为这样,再读: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理解“象征”(代表,最重要的,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好客) 学到这,我们不禁赞叹(出示诗歌,齐读)“奇松傲立玉屏前,阅尽沧桑色更鲜。双臂垂迎天下客,包容四海寿千年。 ” 设计意图:课外诗歌的出示,拓展了学生的课外知识面,增加了诗词句的积累,声情并茂地朗读,使黄山松的
9、形象也因此更显高大。 (2)感受陪客、送客松 小组代表汇报,出示“迎客松文段”,齐读。 读完,你发现了什么?陪客松有什么特点? “绿色的巨人”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绿色的巨人”突出了陪客松的高大、挺拔、茂盛。 通过朗读来表现。指名读,全班读。 看,陪客松正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 如果陪客松会说话,它会对游客说些什么呢?(学生说话) 小组代表汇报,出示“送客松文段”,齐读。 送客松 小组代表汇报,出示送客松文段 出示图片,观察一下送客松有什么特点? 理解“蟠曲”、“天然盆景”。 用朗读体会它的美,小组读,全班读。 师小结:三大名松的确美,的确奇,美在姿态奇特,更奇在它们仿佛通了灵性,好像
10、成了黄山的主人:有的伸出手臂,把你迎上山;有的伴你左右,陪你看风景;还有的送你下山,伸出长手臂,向你告别!真是奇松啊! 相信同学们也一定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了吧!让我们再读一读第二段,感受黄山奇松的神奇魅力。 4、争当小导游:介绍三大奇松。 设计意图:本次小导游练习,既是对前文学习的一个回顾、总结,又再次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落实了课后第一题的背诵任务,减轻了学生课下学习压力。 三、总结拓展 1、玉屏楼前的这三棵奇松最具代表性,其实黄山上还有许许多多千姿百态的奇松。出示最后一段,齐读。 2、“屹立”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谁给我们做个动作看看。一生表演动作。 3
11、、大家想看看这些千姿百态的松树吗? 播放松树图片,边展示图片,师边解读。 4、看完了图片,再来读读这一段,读出黄山松的千姿百态。 指名读,全班齐读。 5、这段话里有一个符号,(手指省略号)它有什么作用呢? (省略了松树的其他形态) 6、那你还能想到松树的哪些形态呢?指名说。 设计意图:此处是一个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能力的切入口。学生在轻松、充满美感的教学氛围中欣赏着一幅幅的奇松图,脑中会想象出更多不同姿态的松树形象,极大丰富了课文内容,激励学生放飞想象。又引领学生揣摩、借鉴了所运用的表达方法。 7、在课前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有同学也搜集了一些黄山松的图片,一起欣赏下吧!播放松树图片,师解读。 设
12、计意图:高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综合实践能力,通过课前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学生对黄山奇松充满好奇,积极搜寻黄山松的课外图片。课堂上的交流一方面是了解学生的课外实践情况,另一方面开阔学生的眼界,把学生带入“奇松”世界。 这些松树可真是千姿百态啊!让我们再读一读最后一段吧,再次感受黄山松的千姿百态。(齐读) 8、出示课堂小练 关于黄山,真有说不尽的美景,道不完的神奇,中山某旅行社准备开辟“中山黄山”的游览线路,请你为旅游公司设计一条“有创意又吸引游客”的广告词。先和同桌讨论一下,再写下来。 全班交流。 9、总结全文:同学们,我们今天真有眼福,有幸欣赏到了千姿百态的黄山松,并感受到了它的奇美。希望同学
13、们有机会能亲眼看看黄山的奇松,浏览大自然的美景,感受祖国山河的美。 板书设计: 黄山奇松 千 迎客松 优美遒劲 姿 百 陪客松 绿色巨人 态 送客松 天然盆景 黄山奇松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学会11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会用“屹立”和“郁郁苍苍”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 教学难点: 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媒体:投影、录音、录像 教学时间:三课时 板书设计: 20、黄山奇松 迎客松 陪客松
14、 送客松 备课日期:4月18日星期三授课日期:4月23日星期一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导读第一自然段,领悟是怎样引出黄山奇松的。 教学重点: 读好句子,读通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板书“奇”,用“奇”组词。 2、板书“特松”,说说词义。 3、板书课题,齐读。围绕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 1、朗读生字表上的生字和课后的词语。 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读准字音。 前鼻音:宾客盆景 后鼻音:玉屏楼状如黑虎 翘舌音:状如黑虎 (2)朗读下列词语:陡崖屹立饱经风霜姿态优美盆景宾客情有独钟郁郁苍
15、苍枝干遵劲枝干蟠曲 2、朗读课文,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检查:指名逐节朗读课文,指导读好下列句子: 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 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 指名逐段朗读时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事先布置预习): 誉地情有独钟黄山绝胜处遒劲 3、逐段齐读课文,边读边想每段分别讲了什么。 三、导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交流:读了这一段,你懂得了什么? 3、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结合理解“誉”“情有独钟”“闻名于世”(换词)。 4、练习: (1)黄山被誉为_。 (2)黄山“四绝”是指_
16、。 (3)卡片出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4)在这“四绝”中,人们最喜爱的是_。所以课文 说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_”。 卡片出示“情有独钟”,指导朗读。 5、投影出示: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指导朗读:黄山奇松那么“潇洒、挺秀”,你喜欢吗?朗读时就要读出赞美、偏爱的感情。 自由读,齐读。 设疑:那么,黄山奇松“奇”在什么地方呢?下节课学习。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自读生字,说说哪些字不易写好,哪些地方书写时应注意。 2、范写下列生字: 誉:撇和捺要舒展。 遒:“西”内别忘了一横。 盆:撇和捺的位置要摆正。 屹:右边不要多横。 俯:右边“府”的一撇要到位。 状:同“
17、壮”要区别开来。 四、作业: 1、见习字册。 2、比一比,再组词。 状()陪()府()盆() 壮()部()俯()贫() 备课日期:4月18日 星期三 授课日期:4月24日 星期二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难点: 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入情境。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黄山奇松这篇课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黄山被誉为“天下第
18、一奇山”(卡片出示“天下第一奇山”),它以“四绝”闻名于世,这“四绝”是指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卡片出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我们还知道,这“四绝”中,人们最喜爱的是黄山奇松,正如课文中说的一样,更是“情有独钟”(卡片出示“情有独钟”,齐读)。只要你来到黄山上,你就会看到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潇洒、挺秀的奇松。 二、激情导读,感受奇松。 1、今天,咱们就一起去观赏黄山奇松。告诉大家,要想看松,最好的去处就是曾被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读课文第二节,待会儿告诉大家?(学生自由读) 2、同学们,在玉屏楼前,你看到了哪些奇松
19、? 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3、下面请同学们再好好地读读课文,用横线划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用浪线划出描写陪客松的句子,用虚线划出描写送客松的句子。 4、请三位同学分别读一读。 5、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一边读一边想,在你的头脑中迎客松究竟是什么样的? 投影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1)同学们,你们在读的时候,头脑中出现了迎客松了吗?它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说) (2)大家说得挺好,愿意看看真的迎客松吗?(映示迎客松)怎么样,真的迎客松和你想的一样吧! (3)齐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 (4)看着这棵姿态优美、枝干遒劲的迎客松,读了描写迎客松的这几句话,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有什么话
20、要说吧!或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指名说) 课前,老师查了资料,黄山上尺把高的松树都生长了几十年,可想而知,这么高大的迎客松,不知经历了多少烈日暴晒,多少风吹雨打,所以文中说它饱经风霜(卡片出示“饱经风霜”),但它却仍然郁郁苍苍(卡片出示“郁郁苍苍”),充满生机。这儿完全可以看出迎客松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大家试着读一读第一句话看能不能不要老师教,就能一下子把迎客松顽强的生命力给读出来。(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知道为什么叫它迎客松吗?它如同好客的主人欢迎宾客的到来。这句话实际上就写出迎客松的奇特所在。大家能把迎客松的奇给读出来吗?(指名读) 指名读第三句。把这句话改一个说法,用上“不仅而且”。(迎客
21、松不仅是黄山松的代表,而且成了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师:黄山上的松太多了,它们千姿百态,形态各异。但是人们只要一提到黄山奇松,就不由地会想起迎客松。迎客松就代表着黄山奇松。实际上这句话还清楚地告诉我们,迎客松不光代表着黄山奇松,它还象征着整个黄山。 投影出示:人们提到黄山就会想到_,看到迎客松就会想起_。 同学们,现在这句话理解了吗?能读好吗?(指名读,注意“乃至”后适当加重语气。) (5)同学们,迎客松生命力是那样的旺盛,姿态是那样的独特,它代表着黄山奇松,更象征着整个黄山。我觉得咱们在读的时候不光要把迎客松的奇、美给读出来,还要把对迎客松的赞叹,喜爱之情给读出来。你们能用自己的朗读把的情感
22、表现出来吗?大家试着再读一读。(自由读、齐读) (6)同学们,你们愿意将迎客松永远留在自己的脑海里吗?怎么办?(指名说)下面,请同学们抓紧时间把这段话背下来,待会儿,咱们看看哪位同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写迎客松的几句话。 6、听你们背诵,真是一种享受。我觉得咱们已经来到了黄山,来到了玉屏楼下,迎客松就生长在这里。它旁边还有陪客松、送客松。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陪客松和送客松的部分。待会儿,咱们举行一场朗读比赛。告诉大家,要想读好这两部分并不难,只要你边读边在脑海里想象画面,眼前出现奇松的样子,你就一定能读好,一定能够站到领奖台上。大家准备一下。(学生自由读) (学生自由朗读,指名比赛朗读,师
23、生评点。) 7、同学们,读完了课文第二节。看完了玉屏楼前的三棵奇松,我们一定会被枝干遒劲的迎客松,形似巨人的陪客松,姿态独特的送客松给深深地吸引住,下面我们再来观赏这三棵奇松。 引读:来到了黄山最妙的观松处玉屏楼,你举目望去,首先就会看到迎客松。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三、观看录像,升华情感。 1、同学们,玉屏楼前的这三棵奇松最具代表性,其实黄山 上还有许许多多千姿百态的奇松,咱们再去看看其它的奇松好吗? 播放录像。 2、黄山松的确是千姿百态。它们装点着美丽的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看完了录像,咱们再来读一读课文最后一节吧!(齐读) 3、这段话主要讲了黄山上还有许多许多千姿百态的奇松
24、,文中的省略号更能说明黄山奇松形态多,我们在读的时候再放慢速度,这样就更能把黄山奇松千姿百态给读出来。请同学们再一起读一遍。(齐读) 四、作业: 同学们,黄山集中了我国许多名山的特点,如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峨眉山的秀丽。这些景色,黄山全有,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两次游览黄山后,发出这样的感叹,他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投影出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可见,黄山的风景的确令人着迷。同学们可以记下徐霞客的这句话,回去后还可以把黄山的奇松介绍给爸爸妈妈,说不定爸爸妈妈听了你精彩的介绍后,暑假就能带你到黄山去游玩呢! 备课日期:4月18日星期三授课日期:4月24日星期
25、二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会用“屹立”和“郁郁苍苍”造句。 3、学习课文描写迎客松的写法,写一种植物雪松。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描写迎客松的写法,写一种植物雪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下列词语。(见课后习题3) 2、朗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第二自然段。 提示顺序: 最妙观松处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学生自由练背,同桌互背,指名背诵,小组赛背。 三、指导造句:屹立郁郁苍苍 1、读原句,理解词义及用法。 屹立:可以说山、树、人,还可以说建筑物。 郁郁苍苍:形容树木苍翠茂盛的样子。 2、例句引路: 屹立举目远眺,云中山巍然屹立,在阳光照耀下,峰
26、顶银光闪闪。 屹立一棵棵高大的雪松屹在道路两旁,伸出的枝叶挡住了强烈的阳光,树下一片阴凉。 郁郁苍苍雪松的树枝横着伸展,郁郁苍苍的枝叶平铺开来,如同孔雀打开它那美丽的羽毛。 郁郁苍苍柏树一年四季,郁郁苍苍,把我们的校园装点得更加美丽。 3、学生口头造句交流。 四、仿写片断。 例: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1、朗读、背诵。 2、观察校园内的雪松(布置预习),说说雪松的特点。 3、仿照“迎客松”的写法,把雪松的特点写下来。
27、 把下列词语写进去: 郁郁苍苍 青翠 如同 装点 秀美 五、作业: 1、造句。 2、仿写片断。 陡崖 屹立 饱经风霜 姿态优美 盆景 宾客 情有独钟 郁郁苍苍 枝干 遵劲 枝干 蟠曲 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 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 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
28、欢迎宾客的到来。 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人们提到黄山,就会想到_,看到迎客松,就会想起_。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奇松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通过语言文字感受黄山松的奇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难点: 感悟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姿态美。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美丽的黄山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光,它以什么闻名于世?(课件出示“四绝”),是因为黄山以“四绝”闻名于世,人们对谁最情有独钟?(奇松)。今天
29、我们就来感受一下黄山松的奇特。 二、赏析课文 1、到黄山观奇松,最好的观赏点在哪呢? 指读第二节第一句。(课件:玉屏楼) 2、是啊!玉屏楼是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你在玉屏楼上,会看到哪些奇松?快速读第二自然段。(教师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3、自由读描写三大名松的句子,喜欢哪棵松,就多读几遍,品味品味,把自己喜欢的理由说一说,也可以写在书的空白处。(课件出示要求) 4、划好了吗?谁愿意来读一读。 5、品味迎客松:三大名松中,评价最高的又是哪样呢?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 过渡:为何对迎客松评价如此之高呢?迎客松到底何奇之有呢? 瞧,(多媒体展示画面)这就是黄山第一名松迎客松,请同学们结合资料,
30、从课文中找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细细品读,体会迎客松奇在哪儿? 交流:一奇在姿态 姿态优美遒劲(理解):笔直有力,粗壮雄健,有气势 二奇在生命力强 迎客松已经在高高的悬崖上生长了800年,“饱经风霜”这个词到底包含了迎客松成长过程中的多少艰辛呢?请同学们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想象一下: 风撼不动它,雪压不断它,它仍然那么根深叶茂,四季常青,郁郁苍苍,充满生机。更难得的是它还那么潇洒、挺秀,真是一棵奇树!再读:它就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经历了各种风风雨雨,读“饱经风霜”这个词时,稍慢一些,突出它的沧桑感。 连起来把整个句子读一读 三奇热情好客 迎客松的奇还表现在哪里? 出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
31、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同学们,请伸出手臂,再看看图,这一丛斜伸出去的枝干,像不像主人的手臂?正因为太像了,所以人们把它叫做“迎客松”。的想象力太丰富了,但老师相信我们班同学的想象力更丰富。好客的迎客松正翘首盼望热情地欢迎我们的到来呢?它会说哪些欢迎词?(学生热情交流欢迎词,并加上动作) 5、欣赏完迎客松,我们再来欣赏一下陪客松和送客松。请同学们自由读描写这两大奇松的句子。感受一下它们的奇特。 6、交流。 (1)出示陪客松或送客松图片,猜猜这是什么松?你根据什么来判断?再读课文,准备一下,将理由说得更充分一点。尽量地用书上的语言。(板书:
32、绿色的巨人、天然盆景) (2)交流:相机理解“绿色的巨人、天然盆景”等词语。 小结:这就是陪客松、送客松的奇特所在。 朗读指导: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指名读。 小结:黄山奇松之所以那么有名,是因为它的奇特,三大名松名字是由于它们的形状而得名,是人们赋予它的。 7、学生欣赏课件出示的黄山奇松。 8、指导学生说话:请选自己喜欢的一棵,试着说两三句话。 三、总结 四、作业 1、当一次小导游,给爸爸妈妈绍黄山奇松。 2、今天我们感受了黄山奇松的奇特,大家能不能选你印象最深或最喜欢的松树,把它画出来 。 板书设计: 迎客松 好客的主人 黄山奇松 陪客松 绿色的巨人 千姿百态 送客松 天然盆景 黄山奇
33、松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 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入情境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黄山奇松这篇课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我们知道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它以“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闻名于世。我们还知道,人们对四绝之中的奇松特别有感情,正如课文中说的一样,更是情有独钟。只要你来到黄山上,你就会看到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潇洒、挺秀的奇松。 (二)激情导读,感受奇松 1、今天,咱们就一起去看看黄山奇松,好吗?告
34、诉大家,要想看松,最好的去处就是曾被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读课文第二节,待会儿告诉大家?(学生自由读) 2、 同学们,在玉屏楼前,你看到了哪些奇松? (指名说, 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3、你喜欢哪一棵,找出句子,大声朗读几遍。 4、交流 5、听出来了,同学们都把松树当作自己的朋友,那么的亲切、友好!请你也像一样,展开丰富的想象力,介绍你喜欢的朋友,说说它长得怎么样?生活得怎样?友情提示: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1、加上自己的想象语言复述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3、用表演的方式 四人小组,合作交流 迎客松: 1、出示句子:“迎
35、客松生机。” A、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边看迎客松的图片边适当引导,在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中,重点欣赏:枝干遒劲、郁郁苍苍、饱经风霜 B、是啊!这棵迎客松屹立在黄山上已经一千多年了,虽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霜、雨雪的考验,但它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这是一棵多么的松树啊!你能把它读好吗? C、学生练读指名读赛读评读齐读 2、出示句子:“它有一丛象征了。” A、同学们,请伸出手臂,再看看图,这一丛斜伸出去的枝干,像不像主人的手臂?(像) B、正因为太像了,所以人们把它叫做“迎客松”,的想象力真是太丰富了。但老师相信我们班同学的想象力更丰富,你看,它正在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它会说哪些欢迎词?(学生热情地说
36、欢迎词,并加上动作) C、喜欢迎客松的同学一齐站起来(停顿)伸出你热情的手臂,大声地说:“各位宾客,欢迎你们!” D、是的,黄山上的松太多了,它们千姿百态,形态各异。但是人们只要一提到 黄山奇松,就不由地想起迎客松,迎客松就代表着黄山奇松。实际上这句话还清楚地告诉我们,迎客松不光代表着黄山奇松,它还象征着整个黄山。(出示:人们提到黄山就会想到_ ,看到迎客松就会想起_ 。)同学们,现在这句话理解了吗?能读好吗?(指名读) E、学到这儿,同学们,你们愿意将迎客松永远留在自己的脑海里吗?怎么办? (指名说)下面,请同学们抓紧时间把这段话背下来,待会儿,咱们看看哪位同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写迎客松的
37、几句话。 过渡:听你们背诵,真是一种享受。我觉得咱们已经来到了黄山,来到了玉屏楼下,迎客松就生长在这里。它旁边还有陪客松、送客松。 陪客松 1、(出示课件:陪客松图片)现在,请你一边欣赏陪客松的图片,一边美美地多读课文,读着,读着,你最想对陪客松说些什么呢?(学生自由练读、感悟) 2、在学生的汇报中欣赏“绿色巨人”,感受它的高大。 3、绿色的巨人:把陪客松比作“-”, 板书:绿色的巨人 这样写好在哪里?出示课件(去掉“绿色的巨人”):边读边想,如果没有“绿色的人”,效果有什么不同?谁来读好这句话?读出陪客松高大挺拔,苍翠茂盛的样子。 4、朗读训练 送客松 1、(课件)瞧,这就是送客松,觉得它长
38、得怎样?能介绍介绍吗?看看书,再看看图,先练说一下。 2、请同学上台以游客的身份介绍送客松,要求其它同学要认真听,觉得好的地方要夸夸他,觉得哪儿不足提出来帮助他。(在引导学生评价的过程中,重点欣赏枝干蟠曲、天然盆景、依依不舍,在介绍时可以适当加上动作,或展开想象说些告别的话) 3、朗读指导:送客松正跟游客告别,多么依依不舍啊,你能把这种情感读出来吗? 4、小结:迎客松,郁郁苍苍,枝干斜伸,如同好客的主人;陪客松屹立山顶,如同巨人;送客松枝干蟠曲,如同天然盆景。让我们再次领略以下黄山松树的神奇吧!(配乐朗读第二段) (三)欣赏画面,驰骋想象 1、 同学们,在玉屏楼上其实除了看到这最具有代表性的三
39、棵松外,还能看到许多姿态不一的奇松。瞧它们向我们走来了。播放录象 2、这么多的奇松翠柏,它们或,或,或;或,或,或;它们有的,有的。黄山奇松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更加。黄山奇松真是。 3、游戏激趣。 接下来,我们轻松一下。做一个游戏,游戏规则: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棵松,配上一段解说词,听了你的介绍,让大家猜猜是哪棵松? 学生上台点击。 黄山松千姿百态,造型独特。它们有的屹立山顶,像; 有的从山腰斜出,像; 有的弯曲在两峰之间, 如同; 有的仰望天空, 像在; 有的卧在山间, 似乎 4、小结:同学观察认真,讲得到位,听得仔细,让我们把对黄山松的赞美,把它们的千姿百态读出来。齐读第三段。 (四)、
40、总结全文 黄山奇松,破石而生,苍劲挺拔。那姿态美得奇而奇得绝,真是让我们大饱眼福。难怪徐霞客会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同学们,把今天的见闻和感受告诉爸爸妈妈,也让他们分享一下。说不定,听了你介绍,他们暑假带你黄山游玩呢。 教后反思: 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机遇。它使传统教学变多元化、立体化,并使教学内容图、文、音、像得到了相得益彰的充分体现,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各种情感因素、心理因素,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意识,并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培养他们动手动脑的主动性、创造性。 一、以画想象 催化感知 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特点,拓展视野,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特定的学习对象上,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促其思考。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利用课件出示三大名松的图像,让学生仔细观察,感知三大名松的姿态,说说各自的特点。直观的画面唤起了学生记忆中已有的表象,学生用流畅的语句说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