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恒山记》教案.docx

上传人:33****8 文档编号:33243937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游恒山记》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游恒山记》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游恒山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游恒山记》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游恒山记教案游恒山记教案1 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把握文章的主旨,在反复的诵读中领会课文的内容,理解借景抒情的写法;指导学生欣赏美的景物,体会美的情感,品味美的语言。本文的生字词较多,语句拗口,这是本文学习的难点,要让学生结合课下解释,理解词语意思,在反复的朗读中把握文章的内容。 运用板块式教学:五读、五说全课由“读”与“说”两个板块系列相互交叉构成。 课前准备: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登山活动。指导学生走进图书馆或上网查阅有关徐霞客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导入,初读课文。 1学生介绍我所知道的徐霞客,教师补充。 徐霞客,我国古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旅

2、行家。生活于明末官僚政治极其腐败、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为人清廉刚正。不愿在污浊的官场中生活,因而毅然抛开功名利禄,以在祖国壮丽的山川中寻幽揽胜为毕生乐事。他游遍中国的名山大川,同时还以日记的形式,把各地的地质、水源、物产、民情及山川景胜都一一详记下来。 徐霞客游记是他三十多年旅行勘察的记录,是一部著名的古代游记。也是一部我国古代地理学名著。在地理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也被作为文学珍品流传于世,清代人推崇“当为古今游记之最”,是“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2学生读课文,老师检查预习情况,解决字音的认读与字义的理解问题。 (二)第一个教学板块:读课文,说发现。 1发现能够根据语境理解意思

3、的词。 2发现可以用添字变双音节词的办法进行解释的词。 3发现古今异义的词。 4发现沿用至今的词。 5发现一词多义现象。 6发现词类活用现象。 (三)第二个教学板块:读课文,说译文。 1学生再读课文,要求读得顺畅。 2学生自读白译。 3翻译接龙(按号数一人译一句)。 4老师读课文,学生说译文。 第二课时 (一)第三个教学板块:读课文,说内容。 1学生再读课文,要读出语调的轻重。 2教师指导学生概括每段的段意,要求学生发言。 (1)略写登山的时间和天气。 (2)详写上山登顶的经过、景物、地名。 (3)写登顶后远眺所见之景。 (4)写从西峰下山,至飞石窟的情况。 3学生根据第2第3段说说上山时经过

4、的地方及山顶所见的景物。 上山经过望仙亭虎风口“朔方第一山”牌坊寝宫飞石窟北岳殿会仙台。在山顶上看见北山“崩崖乱坠,杂树密翳”,还看见浑源州城,南边有龙泉山,两边有五台山,近处还有龙山。这些山都是相互连接的。 4学生以导游的身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向游客介绍恒山。 (二)第四个教学板块:读课文、品句子。 1学生再读课文要求读出情景。 2请学生用“描写得好,写出了”这个句式写出自己对某些词句的感受。 如:“风翳净尽,澄碧如洗”这个句子描写得好,写出了登恒山那天的天气是无风无云的好天气。 又如:“余益鼓勇上,久之棘尽,始登其顶”写得好,写出了登恒山的艰辛,表现徐霞客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进取精

5、神。 (三)第五个教学板块:读课文 说感受。 1学生再读课文,要求读出情感。 2学生就“感受”进行发言准备。(可以是读了游恒山记的感受,也可以说自己登山的感受。) 3学生发言,师生相互评点。 4课堂小结:游恒山记是地理学家的踏勘记录,也是文学家的游记。文章叙述描写了游恒山登顶的经过。表现了他不畏艰险,不怕辛苦,勇于踏勘实践的精神。文章一步一景,移步换形,各种景物以及地名、距离都记录得极为准确、细致,表现了古代学者的实践精神。同时,在写景之中寄托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四)课后作业:做一张游恒山记的读书摘录卡。 内容:1简介 2词语积累 读课文,说发现 读课文,说译文 读课文,说内容 读课文,品

6、语言 读课文,说感受 游恒山记教案2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解释的帮助,正确理解全文意思。 (二)在诵读中,培养学生对于古代游记散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了解恒山的自然人文景观,激发学生崇高的爱国热情,并学习古代学者的实践精神。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我国游记文学史上,虽有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范大成的石湖居士骖鸾录和陆游的入蜀记等佳作名篇,其内容也是描述了祖国的壮丽山河,然而论及旅游之专、行程之长、篇幅之巨和内容之丰富多彩,徐霞客游记则属同类书中之最。它既是科学著作,也是一部名符其实的文学游记。在我国文学史上历来均给予很高评价。清代钱谦益称它为“世间

7、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今天,就让我们沿着徐霞客的足迹,流连于北岳恒山的山水之间。 (二)朗读课文 1.学生自读全文,借助书下的解释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学生可以轻声跟读。 3.对文中较难读好的二、三小段,教师带读,学生跟读。 4.请一位基础中等的学生朗读全文,其他学生听读,并划读音不准处,听读完后,学生矫正读音。 5.齐读全文,读准字音。 (三)理解文意 1.学生结合书下的解释和工具书的帮助,各自口头翻译全文,将难译处做上记号,可以和其他同学交流讨论。 2.学生质疑,将做了记号的难译处在课堂上提出。学生或老师回答。 3.带着对全文的初步理解,齐读全文,并思考各小段的主要内容。 4.概括

8、各段内容,理清全文思路。 明确:第1段略写出发的时间和天气情况。 第2段详写上山登顶的经过。 第3段写登顶后远眺所见景物。 第4段写从西峰下山至飞石窟的情况。 (四)布置作业 1.朗读全文,巩固对文意的理解,想象自己是徐霞客或是导游,按照课文的内容,做好介绍游览恒山经历的发言。 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课外准备关于徐霞客及其游记的介绍。 第二课时 (一)检查朗读 请一位学生朗读全文,检查上一课朗读要求是否达到,也帮助其他学生回忆全文的内容。 (二)检查翻译 请两三位学生以徐霞客或是导游的身份,以课文为基础,向同学和老师介绍游览恒山的经过。其他同学在听读时注意该同学讲得是否与课文有出入,并在课本上

9、将主要游览的景点做上记号。 (三)及时矫正 针对刚才“徐霞客”或是“导游”的发言,老师在肯定的基础上,请学生结合课文找出不足或错误的地方,加以改正。老师在指导学生理解文意的同时,还可以适时对学生发言的语气和语态加以指点。 (四)找出游线 结合课后“思考与练习”,找出的游览路线,进一步了解熟悉课文,感性地了解游记的一些特点。 明确:上山经过望仙亭、虎风口、“朔方第一山”牌坊、寝宫、飞石窟、北岳殿、会仙台等地方。在山顶上看见山北“崩崖乱坠,杂树阴翳”,还有浑源州城,南边有龙泉山,西边有五台山,近处还有龙山。下山从西峰到寝宫后危崖顶,经过松柏林,从山崖缝隙到飞石窟。 (五)学习精神 朗读全文,读后指

10、导学生从部分语句中体会的精神,此篇游记充实丰满,不但山景风光尽显笔下,而且活脱脱刻画出登山之人的勉力求索,例如“余时欲跻危崖,始登其顶”,写出了徐霞客不畏艰险,不怕辛劳,勇于实践求实的精神。 (六)交流材料 老师选择部分学习小组的代表,上讲台交流介绍有关徐霞客及其游记的材料。 补充:1.徐霞客(公元1586年公元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省江阴人。徐霞客出身于世代官宦家庭。自幼“特好奇书,侈博览古今史籍及舆地志、山海图经以及一切冲举高蹈之迹,每私覆经书下潜玩,神栩栩动。”应试失败后,他决心挣脱科举枷锁,埋头于古今史籍、舆地图经之中,向往着“问奇于名山大川”的考察生涯。经广泛阅读

11、、独立思考,他不顾异端邪说之讥讽,毅然对图经志籍提出怀疑,又对自古以来奉为经典的禹贡发出责难。为了考察祖国大好河山,自22岁起便开始出游。三十多年来,他东渡普陀,北历燕冀,南涉闽粤,西北直攀太华之巅,西南远达云贵边陲,足迹遍涉江苏、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安徽、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广西、贵州、云南等十六个省和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直到55岁那年身患重病,才被云南丽江太守派人护送回家乡,第二年便病逝。 2.徐霞客游记,以日记体裁详尽记录了徐霞客毕生行屐所至,观察所得。除失散者外,目前保存文字达六十余万,其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自山川源流、地形地貌的考察,到岩石、洞壑、瀑布、温泉的搜奇

12、剔胜;从动物、植物生态品种的比较,到矿产、手工业、居民点、物价的记录;从民情风俗的观察,到民族关系、边陲防务的关注都充分地说明他经历艰苦卓绝的实践,结出了丰硕的科学之果。徐霞客游记既是科学著作,也是一部名符其实的文学游记。作为徐霞客探索山川地貌奥秘的忠实记录,它将大自然之雨、雾、晴、晦的千姿百态,山、水、树、岩的万般安排,再现于徐霞客的笔端,处处融汇着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深情。 (七)布置作业 课后查阅徐霞客的游雁宕山日记(后)和明代乔宇恒山游记,试与本文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做一些比较。 板书设计 游恒山记 徐霞客 出发时时间、天气 登顶中亲历:望仙亭、虎风口、牌坊、 寝宫、飞石窟、北岳殿、会

13、仙台 登顶后亲见:崩崖、杂树、浑源州城、 龙泉山、龙山 下山时从西峰至飞石窟 游恒山记教案3 内容预览: 23.游恒山记 教学目标: 1、积累翳策跻等实词的含义。 2、理清的记游顺序,体会其条理分明的记游特点。 3、学习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精神。 教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1、朗读课文,做到读准音,读顺句。 2、借助资料,了解徐霞客及其徐霞客游记。 3、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 谈话导入: 1有这样一部著作,这是我国一部著名的古代游记,也是一部我国地理学名著。它凝聚了三十多年的旅游勘察汗水。这部著作就是徐霞客游记这部著作被誉为千古奇人的千古奇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选自这部著作的文章

14、-游恒山记 。多媒体展示及文字图片资料。 2简介 徐霞客,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名弘祖,字振之。明南直隶江阴马镇南阳岐人。生于万历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1587年1月5日),卒于崇祯十四年正月二十七日(1641年3月8日)。他博览群书,鄙弃权贵,摒绝仕途,矢志考察山川地貌奥秘,徐霞客在旅途中,三十年如一日,每天晚上休息之前,把当天见到的听到的都详细记录,即使在荒山野林里露宿的日子,也总是在篝火旁,伏在包袱上坚持写日记。公元1641年徐霞客去世后,留下了大量日记,这实际上是他的地理考察记录。经过他的实地考察,纠正了过去地理书上记载的错误,发现了过去没人记载过的地理现象。像古代地理书上说岷江

15、是长江的上游,徐霞客经过考察,弄清楚长江上游不是岷江而是金沙江。又像他在云南腾冲打鹰山考察的时候,发现了那里曾经发生火山爆发的遗迹,他在游历中考察最多的是岩溶现象,在桂林七星岩,他对那里千姿百态的石钟乳、石笋、石乳等地形,进行了详细的记载。这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岩溶现象的记录。后来,人们把他的日记编成一本徐霞客游记。这部书是我们著名的古代游记,也是我国古代地理学上的宝贵文献。这是他在三十年的科学实践中,以惊人的毅力,敏锐的观察力和朴实的文字,记下行履所至,观察所得。徐霞客注重实践、不畏艰险、献身科学的精神得到后人的崇敬。 二、检查字的读音 风翳(y)净尽无攀跻(j)劳虬(qi)松萦(yng)回 杰

16、坊(fng)官廨(xi)拾(sh)级庑(w)门 穹(qing)碑攀蹑(ni)仰眺(tio)槎(ch)枒(y) 辄(zh)断折若堕(du)洪涛汩汩(g)不能出 久之棘(j)尽 俯瞰(kn)山麓(l)龙山西亘(gn)比肩连袂(mi) 下扼()沙漠不啻(ch)崖隙(x) 三、疏通文意 1、 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文意的疏通这一学习任务。 2、 交流在疏通文意过程中所产生的疑难问题。由组长汇报,组员补充。 3、全文分四段: 第一段:略写出发的时间和天气情况。 第二段:详写上山登顶的经过,体现了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是全文的重点。 第三段:写登顶后远眺所见周围的景物。 第四段:写从西峰下山至飞石窟的情

17、况 四、 合作探究 1、 速读课文,划出登山所经过的地方,并绘制登山示意图。 明确:上山经过了望仙亭、虎风口、朔方第一山牌坊、寢宫、飞石窟、北岳殿、会仙台等地方。示意图略 2、 划出文中标明里程的句子,想一想,这样写的用意? 明确:一里,又一里,又三里,三里- 这样写,显出文章记游顺序清晰,条理分明的.特点。 3、 细读文章第三段,说出的观察角度,写景顺序。 明确:观察角度为俯视,由文中俯瞰山北北瞰可以得出。 写景顺序为:按照北-南-西-东的空间顺序来写景,并且是由远及近的。 多媒体展示恒山图片,增强学生的感官认识。 4、 划出课文中写徐霞客登顶经过的文字,体会其所拥有的精神。 明确:课文第二

18、段余时欲跻危崖、登绝顶-久之棘尽,始登其顶。这是写登顶经过的文字。 从登顶经过充分表现了徐霞客不畏艰险,不怕辛劳,勇于实践求实的精神。 5、 小结: 这篇文章清晰地介绍了的游踪,描写了游恒山登顶的经过,表现了他不畏险,不怕辛劳,勇于踏勘实践的精祌。 五、写作特色 1文章思路清晰。 此游记涉及的景点、地理位置较为复杂,但全文贯穿着一条线索,那就是游踪,亦即足迹、目力所及的次序。依次经过了望仙亭、虎风口、朔方第一山牌坊、寝宫、飞石窟、北岳殿、会仙台等景观,逐一描写。再写登顶的艰难。然后是登顶后远眺四周的景色,把整个山系都清晰地展现出来。最后写下山情形。 2详略得当。 全文有详有略,处理得恰到好处。

19、略写出发时间和天气情况,详写上山登顶的经过,其中景物、地名、景物之间的情形都写得极为详尽,又以登顶的经过写得最详,把过程中游者的感受都写了出来。下山的过程详写了寻找下山之路一节,其余的下山过程就一笔带过了。 3观察细致。 作为一个以勘察地貌为目的的旅行家,所到之处对一些细节观察得比一般人都要细致。如地里露出的煤炭、土石的颜色等,写到每个景点,也尤其注意地形地势、周围环境等。 4科学性与文学性相结合。 记叙中注重实际,如实记录所见之景,而且观察细致,为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材料,有科学的严谨性。同时,景物描写也各有特色,生动形象,如松影筛阴、上负绝壁,下临官廨,殿下云级插天,庑门上下,穹碑森立都将景物

20、的形象活现于笔下,读后历历在目,颇具文学的形象性。 六、迁移拓展 1、 查阅资料,探究是山土山无树,石山则有。北向俱石,故树皆在北。这种现象的成因。 2、 利用图书馆,阅读整本的徐霞客游记,写好读书笔记。 七、小结文言词 1通假字 还通环,转,绕。 例句:还过岳殿东。 2词类活用 1形容词用作名词 峭:陡峭,这里是峭壁的意思。 例句:循崖乘峭而上。 2名词用作动词 室:屋子,这里是改成一间屋子的意思。 例句:倚而室之,曰会仙台。 像:雕像,这里是塑造的意思。 例句:台中像群仙。 3、古今异义 但 古义:只;今义:但是,表转折。 例句:但能钩衣刺领。 于是 古义:从此;今义:连词,表示转承。 例

21、句:于是石路萦回。 4、特殊句式 1判断句 例句:即飞石窟也。 也,是判断句式的标志,加上即,加强语气。 译文:就是飞石窟。 2倒装句 宾语前置 例句:虎风口之松柏,不啻百倍之也。 宾语虎风口之松柏前置。 译文:比虎风口的松柏大不止百倍啊。 状语后置 例句:有一人飘摇于上。 状语于上后置。 译文:有一个人在上面飘摇。 定语后置 例句:北瞰隔山一重。 山的定语一重后置。 译文:向北远看,隔着一重山。 八.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推荐阅读徐霞客游记。 游恒山记教案4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解释的帮助,正确理解全文的意思。 (二)在诵读中,培养学生对于古代游记散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了解恒

22、山的自然人文景观,激发学生崇高的爱国热情,并学习古代学者的实践精神。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在前面,我们学习了柳宗元石笔下的小石潭和苏轼眼中的庭院月色,今天,我们沿着徐霞客的足迹,流连于北岳恒山的山水。 (二)板书课题,。 (三)朗读课文。 自读一篇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请四位同学分段朗读(指出生读错字音) 听课文录音,注意句间停顿和感情。 齐读全文。 (四)理解文意。 让学生对全文进行口头翻译,将难译的地方做上记号,可以和其他同学讨论。 学生质疑,将做记号的难译处在课堂提出。 讲解练习三中难译句子。 (五)理清全文思路。 请学生概括各段的内容,理清全文

23、的思路。 第一段略写出发的时间和天气情况。 第二段上详写上登顶的经过 第三段写上登顶后远眺所见景物 第四段写从西峰下山至飞石窟的情况。 (六)布置作业。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课后准备关于徐霞客及其游记介绍。 2、朗读全文,巩固对文意了解,想象自己是徐霞客或导游,按课文内容,做好介绍游览恒山经历发言。 第二课时 (一)检查诵读。 请一名学生朗读全文,检查上节课朗读要求是否达到,也帮助其他学生回忆全文内容。 (二)检查翻译。 请两三位学生以徐霞客或导游身份,以课文为基础,向同学们介绍游恒山记经过,其他同学注意听该同学讲的是否与课文有出入,并做出记号。 (三)及时矫正。 针对刚才“徐霞客”或“导游

24、”发言,老师在肯定的基础上,请同学结合课文找出不足或错误的地方,加以改正。老师在指导学生理解文意的同时,还可以适当对学生发言语气、语态加以指点。 (四)找出游戏。 结合课后练习一找出游览路线。 明确:上山经过望仙亭虎风口牌坊寝宫飞石窟北岳殿会仙台等 山顶上看见山北“崩涯乱坠,杂树阴 ”,还有浑源洲城,南边有龙泉山,西边有舞台山,近处有龙山。 下山 从西峰到寝宫后危涯顶经过松柏林,从山崖缝到飞石窟 (五)学习精神。 明确:不畏艰险,不怕辛劳,勇于实践求实精神 (六)交流材料。 老师选择部分学习小组为代表,上讲台交流介绍有关徐霞客及其游记材料。 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将苏省江阴人。明代地理学家,代表作徐霞客游记 ,其以日记体裁详尽纪录了徐霞客毕生行履所至,观察所得。 (七)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三 (八)板书设计: 游恒山记 徐霞客 出发时-时间,天气 登顶时-亲历:望仙亭,虎风口,牌坊,寝宫,飞石窟,北岳殿,会仙台。 登蜂后-亲见:崩涯,杂树,浑源洲城,龙泉山,龙山 下山时-从西峰至飞石窟第 20 页 共 2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