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一搭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搭一搭教案.docx(5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搭一搭教案搭一搭教案1 教学目标: 1.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以及观察、操作能力。 2.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3.通过实践活动,发展与同伴合作的意识,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训练注意力 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请大家根据老师的口令行动起来,老师请两位同学在讲台上表演。 请你摸自己的左耳朵,摸右腿,摸左眼睛,摸右肩。 请你用右手摸你的右腿,用左手摸你的
2、右眼睛。 请你用左手指前面,指下面,指后面,指左面. (二)活动二: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 1.创设情境。 同学们,工地上有许多叔叔总是在忙忙碌碌的,你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 说得好,他们正在盖新的楼房。同学们,你知道在盖大楼之前要先做什么吗?对,要由设计师精心设计好大楼的图纸,比如一共有几层,每个房间有多大面积、几个窗户等等,然后才由建筑工人按照图纸去盖,那么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来当设计师和建筑工人,一起来搭房子,好吗? 2搭一搭。 老师设计了一栋房子,想请同学们用准备好的立方体搭一搭,比比哪个同学能够理解老师的意思,搭出符合要求的房子来。我请一个同学上来搭一搭,请你听好,其他同学当小裁判看他搭的对
3、不对。横着放3个方块,在中间方块的上面放一个,把右面的方块拿去。 我请两个同学上台来搭,一个发指令,一个搭。 全班听老师指令搭一搭。 同学们,你们搭的和老师设计的完全相同,大家都很棒,理解了我这个设计师的意思。大家都是非常合格的建筑工人。 大家想想,老师刚才给你们发了几条指令? 最优秀的设计师要尽可能地用少的指令指挥建筑师,我们看看哪些同学能够做到这一点。 同桌一个发指令,一个搭。然后互换。 (要注意每完成一步都要及时反馈,发现问题立刻纠正。) (三)活动三:通过提问来判断并搭出立体图形 下面我请一名同学做设计师,在讲台下面的小凳子上搭一个房子。(请一名同学在讲台下面设计,注意不让其他同学看到
4、他的设计情况。) xx设计师,请你说说你搭的房子是怎样设计的,我来搭一搭。 你用了几个正方体?从正面看是几个正方形?从上面看是几个正方形?从侧面看是几个正方形?看,是一样的吗? 请大家想想,老师问了几个问题?哪几个问题?同学们,xx用了4个立方体,为什么从上面、正面、侧面看的结果会不同呢?现在就请大家搭出和xx同学搭的相同的立体图形,你从上面、侧面、正面看看,是不是像大家说的那样。 同学们同桌两个人合作,一个人做设计师,先自己搭出一个房子,注意用书挡住不要让建筑工人看到,然后设计者用尽可能少的指令让建筑工人搭出你设计的房子。做完后同桌互换角色,练一练。 (教师注意指导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并要
5、注意发现典型的设计方案。) 哪位设计师上讲台来,把自己的设计告诉全班同学? (四)课堂小结:你今天学到了什么? 搭一搭教案2 教学环节: 1.情景引入:观察一个立体图形的各个角度,初步了解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不同。 2.例题讲解:观察汽车全景照片后,对不同位置看到不同形状讲解。解决书上的相应练习加上茶壶的上、侧、正的观察。 3.情景练习:针对空间中3个不同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来体会不同角度观察的不同。(选不同位置的照片) 4.扩展练习:欣赏风景在空间中的视角变化引起的物体形状变化。 本次教学我认为采用计算机网络自主教学和小组合作讨论的教学形式结合,能够在实物观察、空间抽象、转变视角的
6、3个层次上得到提升。 教学目标: 1.了解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几何图形、同一个实物,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够根据提供的不同位置的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进行综合,找到物体完整的表象。 3.初步了解到空间中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多个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4.建立空间观念,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 立体的长方体纸箱一个(每一个面粘贴不同的学生熟悉的卡通动物形象),遮盖布一块,实物图片若干,屏风一个,桌子上有的茶叶筒等3种物体,网络课件,计算机10台。 分组:4个学生一组(选出组长、信息员)。分配一台计算机。 学具准备:白纸和笔。 教学过程: 一、观察长方体物体,初步感知不同位置看到物体不同 (场地布
7、置:凳子在6个不同的地点,看到一个面的3个,两个面的3个,看见3个面的一个人) 1.情景设置:今天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请大家研究。这放置了一个长方体物体在各小组派来的代表中间,请从一号开始说一说你看到的是什么?请你们自由交换位置,再说一说你看到的是什么?(请回到自己的小组) 2.同时点击对应的课件,出示16号角度看到的物体。 3.提问:为什么你们都观察的是同一个长方体,每个人两次看到的却不一样呢? 4.小结: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只能看到物体的一部分。 二、观察实物,综合表象找实物。 1.提问:那么你们能判断站在一个物体的不同位置,看到的是什么吗? 2.出示:小明、小红、小东在
8、商店买鞋,他们在不同位置看到了同一只鞋。他们站在鞋的什么位置?(填空)你能把他们看到的鞋和他们对应用连线表示吗?(连线) 3.小结:你们真厉害呀!能根据他们站在鞋的正面、侧面、后面的位置想象出看到鞋的形状。 三、综合表象,找寻实物 1.我这里还有一个更加困难的问题。你有信心解决吗? 2.提出问题:我弟弟家要购买一辆新车,他有这辆车的正面、侧面、后面的图片资料,可是他不知道这辆车是什么牌子和型号。请你们利用网络上的汽车资料和图片帮助他找到这辆车。 3.出示汽车的不同位置图,提供网络资料。 4.学生自主活动。 5.判断和小结:要了解一个物体必须从它的每一个部分入手,综合考虑它的全局。 四、判断空间
9、中多个物体之间的关系 1.有时我们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美术的素描课上有这样的3样物体(出示)这是还有一张从空中俯视的平面图。以及4台摄像机在不同位置拍到照片。 2.可是粗心的摄像师助理在连接数据线时出现了错误。那么在A、B、C、D这四个点的摄像机分别拍到的画面是怎样的呢?请你连接上摄像机的线。 3.提供帮助:在屏风后边有这三样物体的实际情况和4个对应的点。你们可以自由进去观察找到帮助。 4.学生自由活动。集体订正。 5.提问:为什么4张图片中茶叶盒一会在杯子的左边,一会又在右边呢?这说明了什么? 6.小结: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在不同位置观察空间中的物体不仅是形状不同,而且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也不同。
10、 五、欣赏空间中角度变换的风景 1.同学们在这节课上学的非常的好。在这节课结束的时候,我想请你们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 2.自由欣赏,配背景音乐。 3.提问:在欣赏中你感觉到什么? 4.总结:在实际生活中,除了改变位置观察同一物体,还有一种在定点变化视角的观察,这就象我们刚才看到风景是从一个点观察周围。希望以后同学们能利用这两种观察方法观察你看到的周围。 搭一搭教案3 教材地位: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是: 搭一搭 这课是北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冊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中的起始课,它主要考察学生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立体图形,感受从不同位置观察,观察物体的范围的变化。并能由观察到的形状还原立体图形,
11、它重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引导学生逐渐发现实物与他们观察到的图形之间的联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能根据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5个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 教学重点: 本课中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是重点,。能
12、根据正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是本课的难点,其理论依据是有具体图形观察,比较形象直观,而由形到立体图形则比较抽象。 学生分析: 心理学研究指出,小学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从年龄特点来看,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生理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
13、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知识障碍: 知识掌握上,学生原有的知识有的已遗忘,所以课前有必要进行复习。 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 立体图形知识,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学中结合直观图形、深入浅出的分析。 动机兴趣: 明确的学习目的。教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教学手段: 1、采用情景教学法; 2、“摆画议讲”结合法; 3、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法; 4、教学过程中坚持启发式教学的原则,充分运用了教具、学具、课件等手段,直观形象展示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
14、师为主导”的原则,即“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小组合作讨论教学法。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地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教学过程: 一、欣赏古诗,激趣促学 1、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老师总结:大诗人苏轼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看到的景象是不一样的。而我们在生活也看过许许多多的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也会是不一样的。 2、老师带来了
15、一个搭好的立体图形,(出示用4个搭好的)(看大屏幕)(仔细观察)从不同的方向看,你能看到什么形状? 此问题的出示,在实际情况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复习的同时,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3、导入,揭示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活动一; 1. 师:老师搭好了一个,看看你能摆好并画出来吗?指名演示。集体订正。 2.用5个小立体块自己摆图形,再分别画出三个面的形状。 3、交流汇报 师:有没有小组摆得 不 一样的,请同学到前面边看边说你怎么想的,其他同学仔细看,认真听。 正面:上面:左面 4
16、、师:现在搞个小比赛,小组之间,你摆一个他摆一个,然后交换过来画出三个面的情况,再交换过来检查,看谁画得准,正确率高。 活动二:根据给出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1、 出示3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自己动手搭一搭。 这个过程也就是根据看到的不同的面的情况进行推理调整的过程。 2、再出示2个方向的平面图形,让学生猜一猜有几种。再搭一搭,验证。 3、归纳小结。 三、尝试应用,深化认识 由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给出两个方向(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搭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几个小立方块?最多可以有几个小立方块?搭一搭。 重视课本问题,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
17、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四、总结反馈 总结结论,强化认识。知识性内容的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搭一搭教案4 教学内容: P4 7 搭一搭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2.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再探索、发现中体验乘法的喜悦。 3.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重点难点: 1.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具
18、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在有余数除法里,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 2、练一练 105 165 185 205 335 二、 探索新知 1、探究试商方法。 (1)课件显示P4搭一搭(一)的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2)13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正方形? 列算式:134 (3)让学生估算大约是几个。 小组讨论:怎么判断估计得对不对。 44=16 比13大;43=12 比13小。所有商3。 (4)思考:如果商是2可以吗? 如果商是2,则会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所有商不能是2,更不能是比2小的数。 (5)讨论:怎样估计两数相除所得的商? 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的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但又要比
19、被除数小。 (6)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四个步骤: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2、16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房子? 3、填空:P6试一试。(订正时可以让学生口述思路过程。) 三、巩固练习 P7练一练的第1 5题。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搭一搭教案5 教学内容: 课本第1617页。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熟练掌握从下面、侧面、上面观察立体图形是什么样子的。 2.给定一个形状,想像正方体是怎样摆放的。 3.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像能力及语言表述的条理性。 教学重点: 1.熟练掌握并理解从三个面观察立体图形是什么样子的。 2.给定一个从某个面看到的形状,想像正方体是怎样摆放的。 教学难点: 给定一
20、个从某个面看到的形状,想像正方体是怎样摆放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来比一比,看谁对上节课知识掌握最牢固,你想获胜吗? 学生明白这节课有很多比赛,都与上节课观察物体有关。 二、探索新知 活动一 1.画一画 组织学生用任意三个正方体找出一个立体图形,画出从上面、正面和侧面观察这个立体图形是什么样子,和同桌比谁画得好。 学生各自用三个正方体搭出一个立体图形,画出从上面、正面和侧面观察这两个立体图形的样子。 2.练一练 请完成课本第16页第1题和第2题,做完后,给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独立完成第1题,做完后,给同桌说说自己的想法。 引导订正 学生听教师或同学的讲解,订
21、正答案。 活动二 1.搭一搭 请你用上面是 ,正面是和侧面是 ,搭出立体图形,比比谁搭得最快最好。 学生自己动手按要求搭出立体图形。 指名汇报:你是怎样搭的?为什么? 学生汇报自己是怎样搭的,为什么这样搭。(其余同学听汇报,并思考和看书的搭法是否一样) 了解正确的方法,检查自己的作品。 活动三:我搭你猜。 请你用三个正方体搭出一个立体图形,遮起来,请同桌猜一猜你是怎样搭的,请他也搭一搭。 自己用三个正方体搭出一个立体图形,遮起来,请同桌猜一猜自己是怎样搭的。 活动四 1.搭一搭,填一填。 请完成课本第17页第3题,认真思考第(3)小题,想一想并搭一搭,比比谁的搭法最多。 集体订正第(1)(2)
22、小题。请同学们汇报第(3)小题:你有几种搭法?怎样想到的? 想一想,摆一摆第(3)小题的两种情况,分别最少用几个正方体?最多呢?如果有无限多个,搭在哪里呢?做完后,同桌交流。 组织全班汇报、交流。 三、小结 教师:通过学习,你能想到立体图形分别从正面、上面和侧面看是什么样子的吗?请同学们看一看课本第14页第4题,请你想一想,然后在方格里画一画。 学生从交流中获得答案。 搭一搭教案6 1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像能力。 2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所观察到的立体图
23、形的形状。 能根据一定的指令正确搭出立体图形,能正确运用上、下、左、右等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一、操作活动一(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 1通过多媒体演示“淘气”和“笑笑”搭立体图形的过程,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说说游戏的方法,老师说明游戏的规则和要求。 2师生游戏。教师发出指令,学生尝试搭立体图形,进一步体验游戏的方法。指令有:“横着摆2个”,“左侧正方体上方竖着摆3个”,“在最右侧的正方体的前面放一个”等等。 3学生同桌间游戏。可以让一位学生发出指令,另一位搭立体图形,然后交换。 4学生交流。教师在巡视中发现学生的典型操作活动进行交流。 二、操作活动二(提问、判断并搭出立体图形) 学生同桌间开展游戏
24、。要求学生通过尽可能少的提问来搭出正确的立体图形。 提问:你搭的立体图形用了几个正方体?从正面看是几个正方形? 回答:用了3个正方体,从正面看是3个正方形。 提问:从侧面看是几个? 回答:2个。 提问:上面的方块在左边还是右边? 回答:右边。 是这个图形。 三、操作活动三 教师讲解三视图,让小组学生根据三视图信息完成立体图形的搭建。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教师针对学生的活动合作情况进行升华。学生说一说:今天有什么收获? 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对复杂图形三视图的分析,搭出正确的立体图形。 搭一搭教案7 一、教学目标 1.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像能力。 2.
25、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3.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发展与同伴合作的意识,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具有活动性、过程性和体验性的特点。这节课学生在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中观察、探索,根据自己的实践体验、感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不同,并且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发展空间观念。 这节课由4个实践活动组成。 1.训练注意力。 2.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 3.通过提问来判断并搭出立体图形。 4.根据指令用长方体、正方体、球搭立体图形。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们的学生来自城市。在一年级下学期,学生
26、学习了从两个方向观察简单的物体;在二年级上学期,学生又学习了从三个方向观察简单的物体。学生在一、二年级所观察的都是具体的事物,如汽车、房子等,在此基础上,这节课学生学习从三个方向观察立方体,不再是具体的实物,而是抽象的立体图形,而且还要求学生用具体语言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学生已经有了生活经验、实践活动经验,再通过动手操作、实物观察、想像、描述等活动,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就可以得到进一步发展。 四、教学设计 (一)活动一:训练注意力 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请大家根据老师的口令行动起来,老师请两位同学在讲台上表演。 请你摸自己的左耳朵,摸右腿,摸左眼睛,摸右肩。 请你用右手摸你的右腿,用左手
27、摸你的右眼睛。 请你用左手指前面,指下面,指后面,指左面 (二)活动二: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 1.创设情境。 同学们,我们的后操场工地上有许多叔叔总是在忙忙碌碌的,你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 说得好,他们正在为我们盖新的教学楼。半年以后,我们就可以搬进宽敞明亮的新教学楼了。同学们,你知道在盖大楼之前要先做什么吗?对,要由设计师精心设计好大楼的图纸,比如一共有几层,每个房间有多大面积、几个窗户等等,然后才由建筑工人按照图纸去盖,那么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来当设计师和建筑工人,一起来搭房子,好吗? 2.唐老师设计了一栋大楼,想请同学们用准备好的立方体搭一搭,比比哪个同学能够理解老师的意思,搭出符合要求的房子
28、来。我请两个同学上台来搭,其他同学在下面搭。 横着放3个方块,在中间方块的上面放一个,把右面的方块拿去。 (要注意每完成一步都要及时反馈,发现问题立刻纠正。) 同学们,你们搭的和唐老师设计的完全相同,大家都很棒,理解了我这个设计师的意思。大家都是非常合格的建筑工人。 3.大家想想,老师刚才给你们发了几条指令?最优秀的设计师要尽可能地用少的指令指挥建筑师,我们看看哪些同学能够做到这一点。下面我请一名同学做设计师,在讲台下面的小凳子上搭一座房子。(请一名同学在讲台下面设计,注意不让其他同学看到他的设计情况。) 李想设计师,请你说说你的大楼是怎样设计的,其他同学作为建筑工人,咱们看看谁最聪明,能够很
29、快明白设计师的意图。 4.同学们同桌两个人合作,一个人做设计师,先自己搭出一栋大楼,注意用书挡住不要让建筑工人看到,然后设计者用尽可能少的指令让建筑工人搭出你设计的大楼。做完后同桌互换角色,练一练。 (教师注意指导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并要注意发现典型的设计方案。) 哪位设计师上讲台来,把自己的设计告诉全班同学? (三)活动三:通过提问来判断并搭出立体图形 1.同学们,唐老师还有一个很棒的本领呢!我不看你们搭好的大楼,而且也不用同学们给我指令,只要我动脑筋想一些问题问你们,根据你们的回答,我就会搭出和你们想的相同的大楼,我们试试看吧!高原,请你回答老师的问题: 你用了几个立方体?从正面看是几个
30、正方形?从上面看是几个正方形?从侧面看是几个正方形? 你看,老师搭的和你想的一样吗?(教师边问边搭) 2.请大家想想,老师问了几个问题?哪几个问题?同学们,高原用了4个立方体,为什么从上面、正面、侧面看的结果会不同呢?现在就请大家搭出和高原同学想的相同的房子,你从上面、侧面、正面看看,是不是像大家说的那样。 3.下面我再请一名同学做设计师,在讲台下面的小凳子上搭一座房子,我们请建筑工人一边提问题,一边搭一搭。 同桌两个人合作,一个人做设计师,先自己搭出一栋房子,然后建筑工人用尽量少的指令提问设计师,根据他的回答搭出房子来。同桌互换角色练习。(教师注意指导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4.谁想知道别
31、人的大楼是怎样搭的?请你上讲台,提问你想知道的同学,我们大家一起搭,看是否能够搭出和他设计的一样的房子。 (四)活动四:根据指令用长方体、正方体、球搭立体图形 1.同学们,我们不仅带来了4个正方体,还带来了一些长方体和球,我们可以用这些物体来搭一搭。下面听老师说,大家搭: 先放三个正方体,正方体的前面放一个球,长方体放在三个正方体的上面。 2.请同桌两人合作,完成这个活动。 总结:你今天学到了什么?假如你是老师,你还想和大家说些什么? 五、教学反思 记得这学期刚开学的时候,我们拿到教科书就急忙通读了一遍,然后再一起谈感想。我们说得最多的就是这个单元,都认为这节课学生理解掌握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
32、特别是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大家都说,他们会搭出来吗?但是通过实践发现,我们太小看学生了,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能很顺利地完成搭立体图形的任务。不过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能够搭出图形只是初步的要求,要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还需要在日常生活和以后的教学中慢慢培养。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实现了教学目标。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各种积极因素,创设出了学生乐学的氛围。学生们在学习中,表现出了强烈的参与欲,学得积极主动。整个教学过程体现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也获得了实施新课标的一次成功体验。 稳定性差、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是小学生的特点。我们要改变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这节课,学生学
33、习情趣高,个个抢着发言,抢着上台来演示,甚至有的同学一边举手一边都想下位子,看来比较乱,但是他们都是为了学习,这样的“乱”是学生参与学习的表现。新课程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思考,我们只有不断地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才能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六、案例点评 这节课教师围绕空间观念的培养,组织了四个数学活动,一是左右等方位的摸一摸活动,然后是教科书上提供的两个活动,最后是一个提高的活动。这四个活动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对于本节课的重点二、三两个活动,教师的设计更是独具匠心,先是由教师演示,再让个别学生演示,然后让大家总结经验,最后让同学们合作操作。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掌握这节课的知识。 整
34、节课中,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思考、探索等多种实践活动,学会了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并初步学会了用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搭一搭教案8 教学要求: 能读懂情境图中的蕴含的信息,初步学习画图、列表等多样化 解决问题的策略,认识余数,并经历探索余数和除数关系的过程。 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材分析: 在除法的计算过程中出现余数,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学生不能直接用乘法口诀求商,需要“试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商”和“余数”的单位需要选择,都必须理解“余数”的意义“余数为什么一定要比除数小”。 为了
35、帮助学生理解“余数为什么一定要比除数小”,教材安排了“搭一搭”的活动,用一组连续根数的小棒搭正方形。在搭小棒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小棒正好用完,没有剩余的情况,之后便会出现有剩余小棒的情况,而且剩余小棒的根数由少到多,直到又出现正好用完,没有剩余的情况把这些操作的情况用算式记录下来,就会清楚地看到“余数都比除数小”,并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借此帮助学生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 学情分析: 在除法的计算过程中出现余数,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学生不能直接用乘法口诀求商,需要“试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商”和“余数”的单位需要选择,都必须理解“余数”的意义“余数为什么一定要比除数小”。 评价任务
36、: 1.借助搭正方形的操作过程,初步认识余数。 2.经历在表格内画一画、填一填算式、观察对比等活动,发现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搭一搭,说一说 组织学生搭正方形,边搭边思考:可以搭几个?还剩几根? 用13根小棒搭正方形 结合操作过程,表达操作中的想法。 说一说横式上每个数在操作中各表示什么? 认识并理解余数,会结合操作,说出横式上每个数在操作中各表示什么? 二、搭一搭,填一填 小组合作用14、15、16根小棒搭正方形,边搭边画,在表格内依次用算式记录。 画一画:用17、18、19根小棒搭正方形 鼓励学生结合具体问题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操作过程及结果。 引导:观察操作图,交流发现 提
37、问:为什么余下的根数都比4根少呢? 引导观察横式,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汇报交流 三、搭一搭,想一想 引导学生思考:余数真的比除数小吗? 引导学生:用25根、31根小棒搭(画)正方形,并写出横式。 思考问题 动手画一画 写出算式 四、交流感受,总结质疑 谈谈感受。 提出问题。 搭一搭教案9 教学内容: 搭一搭活动1 教学目标: 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培养学生的立体感。 重点难点: 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具准备: 小立方体(学生用), 大立方体(教师用) 教学过程: 一、新课 从不同方向(正面、侧
38、面、上面)观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 1、拿出5个小正方体,摆成下面形状 观察由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想一想,从正面看是什么形状,从侧面、上面看呢?又是什么形状? 画一画,分别画出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图形。 师:这个立体图形是个长方体,从正面看和从上面看或从侧面看都没有被遮挡小立方体,所以就比较直观,容易观察和想象其不同方向的形状。 2、把5个小正方体,摆成下面形状 (1)从不同方向再观察,想象它的形状。 (2)画一画,学生单独画出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和想象的立体图形。 (3)展示画出的图形。师在黑板上画出图形。 (4)师: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为什么只看
39、到3个正方形或4个正方形?你想过为什么吗?这个物体不是由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吗?应该看到5个才对呀,还有一个到哪去了呢? 生:(很容易地指出来)被遮挡住了。 师:虽然看不见,但它仍然是组成这个立体图形的一部分。请分别指出从三个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看不见的是哪一个?(从正面、右面看较难,因为有被遮住的,要注意辅导学困生) 3、练一练 P78练一练1: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可借助学具实际摆一摆,看一看。 4、摆一摆,画一画 学生用5个小正方体任意摆出一个图形,然后画出从正面、上面、右面看到的形状。独立完成后上台交流。 交流:请学生把自己摆的图形放在讲台上,让大家来判断他是否
40、画对,并说一说判断的理由。通过交流使学生掌握所摆图形与所画形状是否一致的方法。 二、小结 我们今天观察的图形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观察的经验? 三、作业 搭一搭教案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践活动,发展与同伴合作的意识,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
41、难点 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 小正方体、小黑板、幻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今天我们要上一节数学课,老师却想到了一首古诗题西林壁,能背下来吗?(引导学生齐背)这首诗什么意思,你知道吗?(指名回答) 2、师小结:大诗人苏轼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看到的景象是不一样的。 而我们在生活也看过许许多多的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也会是不一样的。 3、师: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学习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从三个方向观察由3个或4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这节课,我们将在“搭一搭|”的活动中继续学习有关观察物体的问题。(板书课题
42、:“观察物体搭一搭”) 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师:接下来,我们来个分组比赛, 1、2组的同学为红队,3、4组的同学的为蓝队,比一比哪队的同学表现最棒。 活动一:根据搭成的立体图形,画出从三个方向看到的的形状。(课件出示) 1、自己搭立体图形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我们现在进行第一项比赛:老师带来了一个用5个小立方块搭出的立体图形,请同学们先仔细观察,然后用准备好的5个小正方体也搭一个这样的图形,并在题卡上画出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比一比哪队同学画得又对又快。 (1)学生尝试自己搭立体图形; (2)学生在题卡上画出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 (3)展示、汇报交流(幻灯展示)。 师:你看见的每个面是什么样的?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画的?谁愿意到前面展示给大家看,其他同学仔细看,认真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