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科学概念教学设计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小学科学概念教学设计的思考.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对小学科学概念教学设计的思考 对小学科学概念教学设计的思考 浙江省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景苑小学 姜海庆 小学科学概念教学是基于小学生思维特点与认知水平的生成过程,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通过建立联系和表征特点这两种基本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建构概念。在概念建构过程中,首先创设情境使学生获得丰富的认知,其次给予学生思维与表达支持,使学生对概念产生获得性理解。 概念教学;建立联系;表征特点 概念是科学学科体系中最基本的单位,小学科学概念教学基本类型为归纳形成概念或生活概念。教学设计时,如何基于学生认知特点进行有意义的概念建构,一直是一线教师思考的问题。 一、行行重行行,千锤突泉
2、得概念建立联系形成概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的教学特别要求帮助学生理解两个概念,一个是怎样的运动叫振动,另一个是振动和声音之间的关系。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如何设计探究实验活动报告,对学生自主探究振动、振动和声音的关系这两个重要概念,起着重要的支持性作用。笔者试图从以下探究报告设计的改变,解读教学中概念建构的过程。 第一次设计:不见森林不见树木迷雾重重。 上述实验报告单的设计,对学生实验的观察没有指导意义,对概念的形成没有指导性,对教材的重点内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也没有做很好的关联性观察。 反馈交流时,学生得不出概念,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也还存在疑虑。 第二次设计:只见
3、树木不见森林遮遮掩掩。 此次实验的观察设计,重视了单独的、多角度的观察,如“对钢尺的观察和对声音产生的独立观察”,但却没有从整体关联的角度引导学生观察。因为没有从整体关联的角度进行观察,也没有找到概念生成的突破口。 第三次设计: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懵懵懂懂。 此次实验的设计,关注了整体关联性,即钢尺振动和声音产生之间的关系,如“钢尺运动过程中,声音的变化是怎样的?”“声音消失时,尺子是怎样的?”但忽视了对钢尺运动变化的观察,以及钢尺运动变化和声音的变化之间的关系。 第四次设计:既见森林又见树木豁然开朗。 本次修改后的实验设计,既关注了钢尺运动和声音产生的观察,又关注了钢尺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声音变化以
4、及声音变化与钢尺振动变化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验,你知道钢尺是怎样发出声音的?”这样的思考设计更贴近学生的思维水平,让学生更易归纳、概括出概念。 二、唧唧复唧唧,引线穿针得概念表征特点形成概念 1.演示特点,抓住关键词理解概念。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中,第一个探究实验就是让学生观察钢尺振动与声音产生之间的关系,老师会让学生注意观察钢尺是怎样运动的。在这个实验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运动特点,然后总结归纳什么叫“振动”。观察后,学生反馈: 生:钢尺在动。 生:钢尺动的很快。 生:钢尺动的时候,有时看不清。 生:钢尺是上下在动。 生:钢尺动的时候,开始快,渐渐慢慢,最后停下来了。 生:钢尺运动后会回到原来的位置。 生:我发现钢尺运动时,它的振幅在变小。 学生的反馈有个特点,即片段式或是挤牙膏式,一点一点挤出来。教师在课堂上需要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重点串联起来,帮助学生形成对“振动”的理解。 师:你能用“手”来演示一下刚才看到的现象吗? 生演示。明显手运动的速度不够。 生再演示 全体学生都来演示,钢尺的运动方式:快速渐慢停止。 在学生演示的同时,教师板书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