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33099711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PPTX 页数:42 大小:6.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4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单元时空坐标第1课DIYIKE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从部落到国家/ 商和西周/ 网络构建史论要旨/ 跟踪训练过关检测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唯物史观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根本原因。史料实证运用相关史料,总结石器时代和早期国家的主要表现和阶段特征;归纳商周时期我国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结合考古材料与传世文献,认识不同史料在历史研究中的不同作用,探究对于早期国家历史的认识依据和方法。家国情怀认识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培养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增强文化自信,激发奋发图强、报效国家的热情。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

2、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课标要求素养达成内容索引知识点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知识点三商和西周网络构建史论要旨跟踪训练过关检测知识点二从部落到国家知识点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1.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基础落实时间代表生产生活旧石器时代距今约300万年1万年_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 生活,已经学会用火新石器时代距今约70005000年仰韶文化(黄河中游)彩绘陶器、种植粟 文化(黄河下游) 文化(长江下游)种植 、养蚕缫丝距今约5000年龙山文化(黄河流域)黑陶,俗称“

3、”红山文化(辽河上游) 元谋人、北京人群居大汶口河姆渡水稻蛋壳陶误区警示新旧石器时代的区别新旧石器时代的区别在于石器制作技术和获取食物方式的不同。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则打制和磨制相结合;获得食物方面,旧石器时代的人们用的是狩猎与采集的方式,而新石器时代更多的依靠农业生产。2.原始社会组织(1)社会分段:原始社会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三个阶段。(2)母系氏族社会的特征:生产力十分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3)父系氏族社会的特征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组织结构:氏族间的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文明的萌芽: 已经产生, 分化日益明显,

4、部落中出现权贵阶层。他们通过战争不断争夺财富和权力,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私有制阶级合作探究视角中华文明的起源特征材料八个氏族文化区,时间有先有后,规模有大有小,水平上有高有低,但是它们各有特点,自成系统。这就说明中国文化起源地不限于中原一个中心,而是有若干个中心区域;不是单一地从一个氏族文化中心区向四周传播,而是各个氏族文化区既相互交流,又逐渐交融,为以后渐渐形成的古代中国文化共同奠定基础。摘编自丁季华中国文化起源“单一中心”说质疑思考据材料指出中华文明起源的途径,并归纳中华文明起源的总体特征。提示途径:各个氏族文化区相互交流,逐渐交融,共同为以后古代中国文化的形成奠定基础。特征:多元

5、一体、兼容并蓄、相互交融、绵延不断。深化拓展中华文明的特点中华文明的特点(1)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本土特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2)中华文明的起源如同满天星斗,八方雄起、百花齐放、多元并进,而后又汇聚于中原黄河流域,形成了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多元一体格局。深化拓展(3)中华文化在不同区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性导致了不同区域间的互补关系,是中华文化进行汇聚和向一体发展的动力因素。(4)中华文化是兼容并蓄的,不仅各主要史前文化区之间彼此吸收各自长处,交流日益深入,而且中华文明在形成过程中还吸收周边地区先进的文化因素,造就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内容与长久生命力,使中华文明成

6、为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返 回知识点二从部落到国家1.部落时代基础落实三皇五帝三皇时代较早,名称众说不一,神话色彩浓重。五帝的事迹较为具体炎黄部落传说五帝之首黄帝联合另一部落首领炎帝,结成炎黄部落联盟,他们被后世共尊为_禅让制指古代部落联盟推选首领的方法。起源:尧年老时,根据 和他的考察,由舜继承其位,这种做法称为“禅让”华夏始祖 推举“万邦”时代考古学证明,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史称“万邦”时代。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阶级阶层分化比较明显,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2.夏朝的国家治理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 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

7、。禹死后,其子启继位, 代替了禅让制统治方式(1)中央:夏王是最高统治者。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2)地方:夏朝社会仍然是聚族而居。除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外,夏朝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进行 统治禹世袭制间接文化遗存考古学家在河南偃师发现的 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灭亡(1)原因:夏王桀暴虐无道,百姓不断反抗;商汤起兵讨桀。(2)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大败夏兵,夏朝灭亡二里头合作探究视角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材料一材料二在考古学语义中,“文明”即国家,文明的诞生就是国家的诞生。正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一名著中说“国家是文明社会

8、的概括”,即国家出现是文明形成的标志。贺云翱考古学中发现的有趣的东西方不同文明模式思考根据以上材料,指出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之间的关系。提示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出现了剩余产品,产生了私有制;与此同时,贫富分化带来了阶级分化,部落里产生了权贵阶层,他们拥有凌驾其他部落之上的“公共权力”,利用手中的公共权力建立了邦国,早期国家产生,而国家出现是文明形成的标志。认知升华从从“二重证据法二重证据法”看待远古传说的史料价值看待远古传说的史料价值王国维是最早提出“二重证据法”的学者,即纸上之材料(传世文献)与地下之新材料(考古发掘)相互印证,使某部分猜测证明为信史。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没被考古资

9、料证明的神话传说,是先民对上古洪荒时期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不可否认有神话的成分,但不难发现这其中蕴含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信息。返 回知识点三商和西周1.商朝基础落实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商部族首领汤推翻夏朝,建立商朝。公元前14世纪,商朝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一带),所以商朝也称殷朝实证殷墟遗址出土的 是商人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占卜记录,证实了文献中有关商朝的部分历史记载统治方式商王是最高统治者,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实行 的国家管理方式,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势力范围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甲骨文内外服制2.西周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

10、王伐纣,经过牧野之战,灭商建周,定都镐京,史称西周政治制度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形成了“ ”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和矛盾灭亡公元前841年,引发“国人暴动”,周厉王出逃,召公、周公共同执政,史称“ ”;公元前771年,西北游牧民族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共和行政西周政治制度关系示意图图解历史3.商和西周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表现农业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农业生产中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青铜农具极少。实行井田制,周天子名义上占有全国的土地和臣民,土地不能随意买卖,其

11、实质是_手工业青铜铸造是主要部门,青铜器种类繁多,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奴隶主土地国有制自主思考视角分封制材料周代受封诸侯从周天子手中得到的最重要的权力便是因地制宜、开疆拓土周代分封“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在分封制条件下,整个西周时期,周天子与各地诸侯的君臣关系和天下共主的权威一直到春秋初都是实际存在的。摘编自董恩林论周代分封制与国家统一思考根据材料,指出分封制的特点。答案受封诸侯拥有较大实权;诸侯之间有着严格的等级;周天子具有“天下共主”的权威。认知升华从从“历史解释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角度认识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神

12、权色彩浓厚。(2)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相结合。(3)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返 回网络构建史论要旨网络构建网络构建1.旧石器时代是指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新石器时代是指以磨制的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新石器时代文化逐渐朝着多元一体、中原为核心的方向发展。2.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的萌芽开始出现,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3.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商朝的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西周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4.商和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时期。史论要旨史论要旨返 回跟踪训练过关检测1.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将中国早期文明

13、划分为六个区域:陕豫晋邻近地区、山东及邻省一部分地区、湖北和邻近地区、长江下游地区、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为主轴的南方地区、以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地区。这反映了中华文明具有A.统一性 B.连续性C.开放性 D.多源性12345据材料可知,在各个地区有不同特色的文明,这反映了中华文明具有多源性,故D项正确。2.下图是姜寨聚落遗址(位于陕西西安临潼),内有五组房屋,系五个大家族。其中,大房子是族内举行集会议事的公共场所,中型房子供族长使用,小房子供各家庭使用。据此推断该聚落A.居民的血缘关系相对固定B.以水稻为主要栽培作物C.已经产生明显的贫富分化D.是良渚文化的典型代表1234512345姜寨遗址中

14、房屋的功能固定,所属家族固定,说明居民的血缘关系也相对固定,故选A项;以水稻为主要栽培作物的是河姆渡居民,位于浙江省,与题干陕西省不符,排除B项;材料主要涉及房屋的固定功能,并未提到阶级分化,因而不能说明当时产生了明显的贫富分化,排除C项;良渚文化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而材料只是涉及房屋的功能,排除D项。3.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商代A.祖先的地位高于神B.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C.王权与神权相结合D.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1234512345材料“托祖先转达”体现了商代

15、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故D项正确;A项和材料“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的描述不符,排除;B项说法过于绝对且和材料无关,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商王借助神权进行统治,无法得出王权与神权相结合,排除C项。4.在研究西周某一政治制度时,学者董恩林指出:“周代受封诸侯从周天子手中得到的最重要的权力便是因地制宜、开疆拓土,在分封各诸侯并国开地的过程中,周王的天下一统局面才得以形成和扩展,达到空前广袤的程度。”作者意在强调A.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B.西周的国家政权开始逐渐趋向严密C.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的政治特权D.礼乐制度保证了周王具有至尊权威12345西周诸侯从周天子处获得了因地制宜、开疆拓土

16、的权力,使得周王天下一统的局面得以形成和扩展,表明分封制的实行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故选A项;国家政权趋向严密指的是国家政权的结构和管理更加合理有效,材料内容与此无关,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分封制,排除C、D项。123455.周礼地官小司徒记载,某一土地制度“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以任地事而令贡赋,凡税敛之事”。下列关于该制度说法正确的是A.土地名义上为天子所有,不得随意买卖B.铁犁牛耕的广泛使用使这一制度得以巩固C.国家直接授田给农民,并配套实行租庸调制D.该制度使天子权力高度集中,郡县制推行全国1234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出,该土地制度为西周的井田制,井田制是土地国有制,而天子代表国家,故井田制下的土地名义上为天子所有,不得随意买卖,故A项正确。12345返 回本课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