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装修供配电系统设计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房装修供配电系统设计说明.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机房装修供配电系统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L16-2007;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3、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0;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5、其它国家及地区现行相关规范和设计标准;6、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二、配电系统设计规划计算机机房提供电源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计算机系统正常、可靠运行,以及机房内其他相关设备的正常工作。因此,计算机机房必须建立一个可靠的综合性强的供、配电系统,在此系统中不仅要解决计算机设备的用电问题,保障计算机设备正常运行的其他附属设备的供、配
2、电问题,如计算机机房空调系统用电、机房照明系统用电、消防系统用电等,同时还需解决市电断电时的应急用电问题。电气系统是本工程中的重点,按负荷等级计为B级负荷。1、市电供电要求 市电供电电源应满足如下要求: 频率:50Hz; 电压:380V/220V; 相数:三相五线制/单相三线制; 供电系统:TN-S。2、配电负荷计算UPS用电负荷:机房设计1台160KVA UPS。 动力用电负荷:指挥中心大屏,服务器,精密空调,新风机,排风机,照明,插座等用电。3、进线部分机房配电设计采用380V/220V三相五线制供电方式,引2路市电电源至UPS配电室动力配电柜处。2路市电在动力配电柜内互投切换,输出电源一
3、路负责动力设备用电,一路引出至UPS输入输出配电柜,供UPS用电。4、市电配电部分UPS配电室内设置动力配电柜AP1,2路市电电源经动力配电柜互投后,输出电源3路电源,1路负责机房区动力设备用电,如精密空调、新风机、排风机、照明(机房照明、UPS配电室照明、消防钢瓶间照明以及展厅的照明)、插座等设备用电。在展厅内设置有照明插座配电箱AL,负责展厅区内的照明、插座等用电。动力配电柜通过电缆直接接至各用电设备,不同类别分路控制,其中空调、排风机等设备均按单台设计专用动力回路,以免影响电压的稳定性。铺设线路采用铜芯阻燃导线或铜芯阻燃电缆穿金属线管(槽)敷设,并做屏蔽处理,防止对外界的电磁干扰。对于机
4、房内强弱电两类管槽互不混合、交叉,平行距离符合相关规范,以实现电力电缆与通信电缆两类电缆互不混合。5、UPS配电部分机房内设置UPS输入输出配电柜。经互投切换后引来的电源通过UPS输入输出柜接至160KVA UPS,UPS输出后,以电缆引回至UPS输入输出柜,经过相应输出开关后输出至机房区强电列头柜。由强电列头柜为机房区网络设备及服务器设备提供电源,计算机设备通过PDU插座提供电源的方式工作。供电模式为双电源。另外,UPS输出配电柜还为机房应急照明等提供UPS电源。UPS输出配电柜为每个机柜设置一个单独空开。此模式可以满足计算机设备的需求,确保供电的可靠性。UPS电源布线采用放射式配电方式在地
5、板下通过金属线槽和金属软管敷设。每台机柜内安装2条9口PDU插座,线缆采用ZR-YJV3*4。UPS输出配电柜为每个机柜设置一个单独空开。计算机设备均采用双路供电模式:即每台机柜内均有两路UPS电源的回路,此模式可以满足双电源计算机设备的需求,确保供电的可靠性。6、照明系统 (1)正常照明系统机房照明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计算机操作人员和软硬件维修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身心健康,还影响计算机的可靠运行。 根据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要求并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在机房区域设计采用嵌入式格栅荧光灯,既能保证机房级眩光限制等级要求,又能满足机房照度要求。设计照度在距地0.8米处,不低于
6、400LX。照明灯具选用3*18W嵌入式格栅灯。消防钢瓶间采用防爆灯具。在展厅区设置荧光灯带及辅助筒灯及斗胆灯照明。既能满足房间照度要求,又增加了房间的美观度。机房内照明灯电源均由动力配电柜引出,并受墙壁开关控制,所有开关安装高度1.5米。(2)应急照明系统应急照明是指工作照明因故障或停电熄灭后,供处理计算机遗留工作或疏散的照明。机房内应急照明的照度不低于60LX。为保证人员紧急撤离,重要出口处设置应急出口标志灯。应急照明灯从原有灯具中选择一部分,主出口及通道内设置应急出口指示灯。应急照明电源动力配电柜引出,应急出口指示灯电源设计单独的回路,由动力配电柜内独立回路供电。7、防雷及浪涌保护系统根
7、据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1.0.5“电子信息系统应采用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护(图1.),以及该机房的实际情况,我们从三个方面对该机房进行建设。(一)建立完善的共用接地系统1.在大楼周围的裸露土壤中增设人工接地体,具体方法为:1.1.开挖不浅于50cm的地沟,并于沟底打入长度为3米的角钢,各角钢间距大于3米,角钢与角钢之间用404的扁钢电焊连接。1.2.将此扁铁与大楼底部(两处)柱头钢筋电焊连接,并在连接处安装一块“铜-铁双金属汇流牌”(1#),作为总等电位接地连接端子,此时实测该系统接地电阻为0.9欧,达到相关规范要求。1.3.从1#连接端子用16
8、mm2铜芯线引入大楼总配电室,将TN-C系统的N线作重复接地,使之成为TN-S系统。1.4.再从1#号连接端子用另一条16mm2的铜芯线引入大楼三层的中心机房内,并与机房内的二处钢筋作电气连接,并于连接处安装2#、3#“铜-铁双金属汇流牌”,作为该中心机房的等电位接地网连接端子。图1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综合防雷系统图2共用接地系统的功能等电位连接(二)充分有效的等电位连接2.1在机房防静电地板下用303的铜条作一环状M型的等电位连接网,如(图2)2.2此等电位接地网络即为机房提供完整的功能性接地和保护性接地的共用接地系统。(三)合理配备浪涌保护器根据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
9、技术规范3.2雷电防护区划分(图3.)。3.1根据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在各防护区交界处合理安装浪涌保护器。(如图4)。3.3.1采用三级电源防护措施。A、总配电室采用电流型避雷器,它的内部为火花塞间隙放电方式,具有雷电通流容量大的特点。其对应于冲击电流波形IECl312的定义为10350波,雷电通流容量为100kA。其残压35kV,反应时间为100ns。B、各楼层分配电采用针对于感应雷及暂态过电压的电压型避雷器,对应于冲击电流披形为820波,它由数个高品质压敏电阻MOV并联而成。它的残压低(12kV),反应时间快(25ns),雷电通流容量为40kA。C、机房
10、配电屏安装第三级浪涌吸收保护器,也属于电压型避雷器,但其反应时间快(25ns),雷电通流容量低(为3kA),残压低,因此主要是为了抑制线路中暂态过电压的影响。即选用避雷器,要保证大通流容量、高残压值的避雷器先于小通流容量、低残压值的避雷器动作,才能有效地避免雷击对设备的破坏作用。8、接地系统根据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机房接地系统采用M型等电位连接网络。在地板下用铜排做成井字型网格。机房UPS输出端中性点工作接地、防雷接地、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等电位接地合用机房接地体。电气和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机柜、机架、金属管(槽)、屏蔽线缆外层、地板金属腿、金属吊顶板等均以最短的距离与接地铜排连接。对易产生静电的活动地板需要进行可靠的接地处理,采用导线连接地板支腿,布成泄漏网,并引至接地铜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