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EEPO板块式备课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 .pdf

上传人:C****o 文档编号:32997543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653.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人教版EEPO板块式备课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22年人教版EEPO板块式备课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人教版EEPO板块式备课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人教版EEPO板块式备课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 .pdf(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 页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教案(板块结构式 )概况课题 :第一单元:毫米的认识课型 :要素组合授课教师 :龚雄高课时 :第一课时班级 :三年级时间 :2013.09 .双目标11 2 、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重点、难点, 培养估则的能力。反思评价内容提要T 关键项、方法&策略反思评价设疑引入,激发兴趣。一、引言 : 指名说出我们忆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3(听讲想)量比较长一点的物体的长度用什以作单位,量比较短一点的物的长度用什以作单位 ? 用课本实例,引导交流。二、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1、请大家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

2、多长,然后把估测的结果填表?2、你是怎么想的?讨论交流。 5 (看讲做)(表格)1、数学书的长大约是21 厘米、宽大约是14 厘米、厚有1 厘米。2、因为 1 厘米大约有一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长大约就有21 个指甲长那么,数学书的宽有14 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厚有1 个指甲长那么厚。3、让学生用学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4、让学生先在小组上交,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组织小组讨论,团队合作。三、揭示课题:1、板书:毫米的认识2、学生动手测量实际长度: 7 (看想讲做: 动静转换)1、认识尺度上的1 毫米有几长。2、闭上眼睛想一想1 毫米有多长。然后再比一比1 厘米和 1 毫 米,你发现3

3、、举例子说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度是1 毫米。同桌交流,加深理解。四、建立1 毫米的概念和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1、板出: 1 厘米 =10 毫米2、归纳。 10 (看讲做:小动)二人小组活动:1、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1 厘米长度有几个小格,然后汇报小结。1 厘米里面有10 个 1 毫米。2、交流。练习,巩固已学知识。五、巩固发展:小组探讨交流: 12 (听想做看:动静转换)1、完成数学课本第3 页的做一做。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一、第二题。3引导归纳、总结。六、全课小结。 3 (听想讲)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4、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28 页 - - - - - - - - - 第 2 页 共 2 页概况课题 :第一单元:分米的认识课型 :要素组合授课教师 :龚雄高课时 :第二课时班级 :三年级时间 :2013.09 .反思双目标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2、认识分米,建立1 分米的长度概念。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重点、难点认识分米,建立1 分米的长度概念。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反思评价内容提要T关键项、方法&策略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一、 创设情境。5(想做讲)1、昨天同学和聪聪已经量出了这

5、本数学书的长、宽、厚,你们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2、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1) 、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2) 、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发挥团队作用,小组协作完成。二、揭示课题:6(想做看讲:动静转换)1、板出:分米的认识2、建立 1 分米的空间观念。(1)、让学生观察尺子,尺子上0 刻度到刻度10 之间的长度就是1 分米,请学生数一数几厘米是1 分米。(2)、让学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3)、 用手比划 1分米有多长。(4)、闭上眼睛想一想1 分米有多长

6、。 3、板出: 1 分米 =10 厘米延伸知识,引导动手操作。三、 认识几分米。 10 (看想讲做)建立 1 分米的空间观念:1、用分米量:在尺子上认识几分米。2、出示课件让学生认识几分米:量绳子的长度:(让学生先估测,然后再测量。)自主与协作结合。四、巩固发展。15(看想做:动静转换)1、练习一的第三题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1)一条裤子长9(2)一张床长 5 分米(3)小明高 14 分米(4)一支毛笔长2 分米也就是20 厘米3、填空: 5 分米 =()厘米 =()毫米 30毫米 =()分米 40毫米 =()厘米 =()分米 2米=()厘米(1) 、二人小组活动。 (2)

7、、相互交流,纠正。 (3)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4 题教和第五题、第六题和第七题。培养学生发言说话才能。 4 (想讲)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28 页 - - - - - - - - - 第 3 页 共 3 页概况课题 :第一单元:千米的认识(1)课型 :要素组合授课教师 :龚雄高课时 :第三课时班级 :三年级时间 :2013.09 .双目标1、认识千米,建立1 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 千米等于 1000 米。2、进一步培

8、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重点、难点建立 1反思评价内容提要T 关键项、方法&策略反思评价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一、认识千米。1、出示老师制作的第一块路标。2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7(看讲)1、学生汇报到路边观察到什么。2、让学生理解、体会从某某两地之间路线长63、让学生看书第七页的例三,理解到叶镇21 千米、灵山23 千米的意义。结合实际,利于理解。二、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15小组活动(想讲+做:动静转换)1、从校门口到*大约是 5 千米,那么你是否知道从校门口到那里大约是1 千米, 1 千米又有多长呢?2、从* 路口到 * 处就是 1 千米,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200 米,5 圈就有

9、1 千米。3、板出: 1 千米 =1000 米培 养 自 主 学 习 能力。三、巩固知识、应用知识。15(想讲做)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一题和第四题。2、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12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四、 全课总结。3听想讲)(略)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28 页 - - - - - - - - - 第 4 页 共 4 页概况课题 :第一单元:千米的认识(2)课型 :要素组合授课教师 :龚雄高课时 :第四课时班级 :三年级时间 :2013.09 .

10、双目标1、进一步认识千米,加深理解1 千米的长度概念。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重点、难点体验 1千米有多远。反思评价内容提要T 关键项、方法&策略反思评价以旧引新,帮助复习已学知识。一、复习7(看想讲+做)1、让学生说说1 千米有多长,具体说一说。1 米、 1 分米、 1 厘米、 1 毫米呢?2、完成填空题。1 千米 =()米1 米=()厘米1 米=()分米1 分米 =()毫米动手操作,团队协作,让学生感受集体的作用。二、学生实践:30(看想讲+做:动静转换)(把全班学生分为10 个小组进行测量)1、到操场上量出100 米的距离,走一走,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00米有多远。2、提问:一个小组

11、量出100 米,10 个小组一共量出多少个100 米?是多少千米?3、体验 1000 米有多远。分小组活动解决问题,(1) 、说一说你走了100 米你走了几步,如果你走1000 米大约走了多少步。(2) 、怎么算?(3) 、让学生讨论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是非曲直千米。4、带学生校外走1 千米的路程,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 千米有多远。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三、全课总结。 3 (想讲)(略)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28 页 - - - - - -

12、- - - 第 5 页 共 5 页概况课题 :第一单元:米与千米的换算的认识(3)课型 :要素组合授课教师 :龚雄高课时 :第五课时班级 :三年级时间 :2013.09 .双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2、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反思评价内容提要T 关键项、方法&策略反思评价以情境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1、出示情景图:2、选钥匙开门:(先出示第一道门,再出示第二道门,然后出示第三道门。 )3、 小结:千米和米之间换算的方法。10(看想讲)让学生先选后说想法。第一道门:小精灵:这扇门有二把锁,(二把锁分别标

13、上:400 厘米, 5分米。)下面这里有很多把钥匙(4 分米、 4 毫米、 5 毫米、 4 米、50 毫米),你会选钥匙开锁了吗?能说说为什么?第二道门:小精灵:这扇门同样有两把锁,(两把锁分别标上:3 千米、5000 米) ,下面这里有4 把钥匙( 3000 米、 300 米、5 千米、 50第三道门: 锁上标有 5 千米-2000 米、1000 米+4 千米。 6 把钥匙分别是:3 千米、 5 千米、3米、 5000 米、5 米、 3000 米。以故事形式出现,激 发 学 生 学 习 热情。二、巩固、运用。 (出示数学王国里的数学景象)1、小组互动。2、交流、汇报。25(看想讲做:动静转换

14、)哗!数学王国多美呀!有树、有花、还有, 。1、看一看大树有多高。 (把教材第八页的做一做设计成填写大树的高度)2、同学们来到双胞胎村,有好多小朋友来到村口迎接同学们,请同学找一找,谁跟谁是同一胞。3、摘苹果(出示苹果树,树上挂有很多苹果,每个苹果写上带有长度单位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4、好客的小朋友们带同学们到数学奥宫去玩,数学奥宫距离双胞胎村200 千米。他们早上8 时乘汽车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50 千米,中午12 时能到达吗?引导学生发言。三、全课总结。 5 (听想讲)让学生说说你游数学王国你的有什么收获!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15、-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28 页 - - - - - - - - - 第 6 页 共 6 页概况课题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的认识练习课(4)课型 :要素组合授课教师 :龚雄高课时 :第六课时班级 :三年级时间 :2013.09 .双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的长度单位。能进行简单的长度单位的计算和换算,并能解决一些较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难点反思评价内容提要T 关键项、方法&策略反思评价1、自主完成。2、个别回答。3、集体纠正。一、填空。 9 (看想做讲)5 分米 =()厘米 =()毫米30 毫米 =()分米400 毫米

16、 =()厘米 =()分米2 米=()厘米8 千米 =()米7000 米+8000 米=()米 =( )千米6000 米=()千米3千米 1000 米=()米12m=( )cm 5dm=( )mm 50mm=( )cm 5dm=( )mm 2m=( )mm 6cm=( )mm 25m=( )cm 500mm=( )cm 6dm=( )cm 5dm=( )mm 6m45cm=( )cm 20cm15mm=( )mm 20m15dm=( )dm 3km550m=( )m( )m145cm=355cm 346cm+654cm=( )m 6m( )dm=45dm ( )mm+55mm=8cm 25mm+

17、( )mm=2dm 师生互动,尽量引导 学 生 参 与 的 热情。二、判断:8(看讲做:动静转换)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并改正。1、一条裤子长9 分米( )改_ 2、一张床长 5 分米( )改_ 3、小明高 14 分米( )改_ 4、小明高 134dm。 ( )改_ 5、一支毛笔长2 分米也就是 20 厘米() 改_6、一座楼房高15km。 ( ) 改_二人小组活动,互相交流。三、在里填上 “”“”或 “=” 。5(看讲做:小动)1m5cm 150cm 12m 120cm 200m 2km 50dm 5c 3m 3000mm 305cm3m 4km50m4500m 6

18、m600cm 12cm120dm 60dm6m 师生互动,加深理解。四、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5(看讲做:动静转换)1、操场长为100() 。 2、一条裤子长80() 。 3、一块橡皮厚5()4、骑自行车一小时行 15( ) 。 5、10 张纸厚约 1( ) 。 6、旗杆高约 6() 。7、教室长 7() 。8、课桌高 80() 。9、一本新华字典厚30() 。10、一枚钮扣厚约2()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分赏成果。五、解决问题。10(看讲做)1、一根长 6m 的木棍,每6dm 锯成一段。可以锯成几段?需要锯几次?2、一根绳子对折两次后,每段长5dm,3、把一根 4m 长的木头平均锯成5 段,

19、每段长多少dm? 4)一根绳子每3 米剪一段,剪了6 段后,还剩7 分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总结提高。六、总结。 3 (看听讲)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28 页 - - - - - - - - - 第 7 页 共 7 页概况课题 :第一单元:吨的认识课型 :要素组合授课教师 :龚雄高课时 :第七课时班级 :三年级时间 :2013.09 .双目标1、让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 吨的重量概念。2、学会换算质量单位。3、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这些质量

20、,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难点1 吨的重量概念。学会估计生活中的物体的质量。反思评价内容提要T 关键项、方法&策略反思评价以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8(看听想讲)1、猜一猜物体的质量(1)老师手里握着一枚胸花,让学生猜一猜,老师手里有什么?并估测它的质量。(2) 、猜一猜老师约有多重。(3) 、再猜一猜一头牛妈妈、一匹马爸爸、一头猪姐姐、一只熊哥哥约重多少千克?2、讲故事这些动物们都住在美丽的森林村,森林村是在一条河岸上,这条河,河水很清,在河对岸也有一个村庄,这个村庄住着白兔、小猴等动物, 。3、认识吨,建立1 吨的质量概念。(1)牛妈妈、 马爸爸、 猪姐姐、 熊哥哥能

21、一起过桥吗?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第十一页,看第十一页的例6。(2(34、小结:(1)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2)1 吨=1000 千克5、请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 吨。师生互动,交流、分赏。二、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15(看听想讲:动静转换)1、学习例7。2、师生交流、汇报。 3、总结单位名称的换算方法。巩固与反馈。三、 巩固、运用新知10(看想做)1、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 2 、练习三的第一题和第二题。3、做一做的第二题和练习三中的第三题质量的大单位。四、 板书:吨的认识4(看想讲)1 千克 =1000 克 1吨=1000 千总结提高。五、全课总结3(听想讲)说说这节课你认为自己

22、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7 页,共 28 页 - - - - - - - - - 第 8 页 共 8 页概况课题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学课型 :要素组合授课教师 :龚雄高课时 :第八课时班级 :三年级时间 :2013.09 .双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牢记单位之间的进率。2、能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这些数学知识。3、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重点、难点反思评价内容提要T 关键项、方法&策略反思评

23、价复习旧知,揭示新知。阶梯进行。一、 复习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15看想讲)1、复习长度单位:(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长度单位。(2)举例子说一说1 毫米、 1 厘米、 1 分米、 11 千米的长度。2、复习质量单位:(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质量单位。(2)举例子说一说1 克、 1千克、 1引 导 学 生 讨 论 交流,发挥集体协作,解解问题的作用。二、联系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数学 。20(看想讲)(一)自学课本第一十四页的内容。1、学生看书第十四页的内容。23、全班交流生:我们组发现一辆汽车限载重量8 吨, 。(二)学生汇报社会调查情况汇报这两天来你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生活里存在我们

24、学过的长度和质量知识。生 1:我爸开摩托车的速度一般是每小时40 千米, 我家到学校的路程大约是2 千米。,让学生归纳总结,培养能力。三、全课总结 5 (听想讲)(略)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8 页,共 28 页 - - - - - - - - - 第 9 页 共 9 页概况课题 :第一单元:单元复习课型 :要素组合授课教师 :龚雄高课时 :第九课时班级 :三年级时间 :2013.09 .双目标12、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促进认知结构的进一步生成,并培养创新

25、意识。3、加强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通过分类整理,系统掌握长度、质量计量单位及单位间的换算关系。能灵活的运用测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反思评价内容提要T 关键项、方法&策略反思评价以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一、 创设问题情境 ,导入复习5(听想讲)1、前面我们学习了“测量”这一单元,大家了解了有关测量的哪些知识?说一说?2、板书: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吨、千克、克3、揭题:整理和复习让 学 生 有 思 考 空间,人人参与。 15 (想讲)1、回顾整理。2、交流展示。3、点名展示。要求:(1)展示过程中, 说一说自己整理了哪些内容?采用了什么

26、样的整理方法?A:表格式: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吨千克克B:括号式:学生用括号的形式来表示。C:文字叙述式:学生用语言进行叙述。 D:图形式:如采用大树或三角形、圆形等。(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且提出可补充的内容和不同看法。4、优化再建,完善知识结构巩固提高。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15 (看想讲)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1 枝铅笔长约2() 。 (2)一包饼干重约200() 。 (3)我国的长城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它的总长约6000() 。 (4)一卡车西瓜大约重1() 。2、选一选:(1)苗苗的身高是142() 。 A:厘米B:分米C:米(2)一个鸡蛋约重70() 。 A:吨B:

27、克C:千克(3)1 千克和 1 千米比较() 。 A:1 千克大B:1 千米大C:无法比较(4)数学课本的宽是147() 。 A:毫米B:厘米C:分米(5)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4000() 。 A:克B:吨C:千克3、熊妈妈给小熊出了一道题:有一根80 厘米长的铁丝,让小熊按每段8 厘米的要求剪,在剪之前要先算一算,可以剪多少段?要剪几次?4、课本 13 页的第 3、4 题。反馈知识、归纳。四、总结5(听想讲)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9 页,共 28 页 - -

28、 - - - - - - - 第 10 页 共 10 页概况课题 :第二单元: 万以内进位加法(1)课型 :要素组合授课教师 :龚雄高课时 :第一课时班级 :三年级时间 :2013.09 .双目标1. 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2.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重点、难点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反思评价内容提要T 关键项、方法&策略反思评价以旧引新,揭示课题。一、复习准备,导出新知5(看想讲)1、口算:求与的和。强调: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

29、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2、导入新课出示课题。板书:连续进位加小组活动,协作探究,解决问题。二、学习新课 15 (听想讲:动静转换)1、教学例1 2、提问:先加哪一部分,单根的8 根和 5 根怎样加?给8 根小棒凑几根就是 10根?(82313) 满了 10 根可以捆成一捆, 捆好举起来让大家看看,放在哪里呢?10 个 1 根捆成 1 捆,也就是1 个十,放在整捆小棒下面。再加整捆小棒, 9 捆加 2 捆再加这1 捆,一共有12 捆小棒零 3 根。 指着图问:这一捆小棒哪里来的?把单根小棒合起来,满了10 根就捆成一捆,放在整捆小棒下面。3、教师小结:单根合起来满

30、十就可以捆成一捆,放在整捆下面,表示1 个十。4、列竖式计算。5、讲评:精讲多练,巩固知识。三、做一做15(听想讲:小动)1、直接在书本上计算,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2、求出每一个胡萝卜上的算式的得数。3、练习四,第一题,连一连4、地球仪85 元,书包48 元,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书包一共要多少钱?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归纳,反馈知识。四、总结 5 (听想讲)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0 页,共 28 页 - - - - - - - - - 第 11 页 共

31、11 页概况课题 :第二单元: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2)课型 :要素组合授课教师 :龚雄高课时 :第二课时班级 :三年级时间 :2013.09 .双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学会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重点、难点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反思评价内容提要T 关键项、方法&策略反思评价激发兴趣,揭示课题。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5(听想讲)师:你们认识这些动物吗?课件播放 :中国特有的珍惜动物图谈话: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连续进位的加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部分内容。我们再来看“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

32、。用图表或屏幕出示该表,接着框出或用颜色显示下面的部分。爬行类376 两栖类284 提问:谁能就这两个数据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爬行类和两栖类的已知种数一共有多少种?小组活动,探究、交流,让学生人人参与。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5(听想讲:动静转换)1学生独立列出算式:376284 2在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过估算,现在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376284的和大约是多少。3、让我们看看这个同学是怎样想的?和我们的想法相同吗?4、归纳:在进行三位数的加法估算时,一般可以把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再用口算的方法估计出和的范围。这种方法在我们生活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5教师:下面请同学们用竖式

33、计算一下。6、教师板书或用屏幕显示。7、归纳: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本位满十,向前位进一。练习、巩固、 提高。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5(听想做)1、第 18 页“做一做”。2、做一做2 练习五第1、2 题。引导归纳、总结。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5 (听讲)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呢?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1 页,共 28 页 - - - - - - - - - 第 12 页 共 12 页概况课题 :第二单元:练习课课型 :要素组合授课

34、教师 :龚雄高课时 :第三课时班级 :三年级时间 :2013.09 .双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2、学会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整理知识的学习方法,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重点、难点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反思评价内容提要T 关键项、方法&策略反思评价以情境引入,激发兴趣。一、设置情境、揭示内容5(听想做)师:海上有许多的帆船,每艘帆船上都装有两箱物品,要知道船上一共装有多少物品应该怎么办呢?(把两箱物品加起来)师:今天我们来复习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复习,请打开课本页,在没有准确计算船上的物品数目之前你能不能大概地说出哪艘船

35、转的东西最多?哪艘船装的东西最少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能不能将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帮 助 学 生 自 主 学习。二、完成课本第页。5(想做)1、直接在表格中写出上下两个加数的和。、有什么办法即不用在稿纸上列竖式有能够将上下两个加数的和算得准确呢?三、解决问题5(想做)京广中心大厦是北京目前最高的摩天大楼,楼高米,它比中央电视塔矮米,你知道中央电视塔有多高吗?四、计算练习5(想做)算出玉米上算式的得数五、开锁游戏5(想讲)锁头上有得数,钥匙上有算式,请将算式和相应的得数连起来。六、完成课本判断题5(想讲)课本页第题,判断各题有无错误,说说错在哪里。七、说说你是怎么想的?5(想做)、上面哪两个数加起

36、来得?及时指导、纠正总结。八、集体解决问题 5 (想讲)共同分析页第题。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2 页,共 28 页 - - - - - - - - - 第 13 页 共 13 页概况课题 :第二单元:万以内数连续退位减法课型 :要素组合授课教师 :龚雄高课时 :第四课时班级 :三年级时间 :2013.09 .双目标1、继续学习连续退位减法。2、联系生活情景进行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问题策略的多样

37、性。重点、难点1、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格式,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反思评价内容提要T 关键项、方法&策略反思评价以旧引新。一、 复习。5(想讲做)1、口算。(用口算卡片出示)8073586342674254363296592、竖式计算。(学生板演)542179376524计算后提问: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小组合作,人人参与,鼓励发言。二、新授。10(看想讲做:动静转换)1、教学例题1 放假同学们都喜欢去旅游,在我国云南有三个美丽的地方,分别是丽江、大理和昆明。 请同学们看课本,这就是我们的行车路线,我们做飞机到昆明,然后从昆明出发。( 1)请你估算一下大理到丽江有多远?你

38、觉得小女孩的方法好吗?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2)独立完成竖式填空,指名板演。(3)集体讨论,依照法则进行评讲.。 (4)连续退位减法中你觉得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什么?2、教学例题2 ( 1)把 517 改成 507,想一想,计算上有什么不同?(2)学生自由发言,互相说一说。3、前后桌为一组,讨论交流。( 1)改了数字之后我们所用的三条法则还用遵守吗?(2)任何减法的笔算都要按照法则来计算。中间有零也可以借。巩固提高。三、巩固练习。10(想讲做)1、独立完成25 页第 1、4 题 ;2、判断对错:321628 7324 1582 93( ) 473 ( )- 2538 ( ) 847 ( )238

39、145 4786675 知识反馈。四、 课堂总结。5(想讲)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3 页,共 28 页 - - - - - - - - - 第 14 页 共 14 页概况课题 :第二单元: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课型 :要素组合授课教师 :龚雄高课时 :第五课时班级 :三年级时间 :2013.09 .双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加法的简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反思评价内容提要T 关键项、方法&策略反思评价以旧

40、引新,揭示课题。一、复旧引新8(想做)1、填空: 78=80( ) 87=( )() 99=()() 198=( )( )2、挑选两组学生比赛:男生组: 574+200 453300 456+198 725+79 74897 356299 女生组: 574+200 453300 4562002 725+801 748100+3 3563001 3、揭题: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小组互动,团队协作。二、新课教学:20(看想讲做:动静转换)(一)教学加法的算方法1、教学加数接近整十的简算方法出示例 1:11359 2、教学加数接近整百的简算方法:出示例2:276 98 3、小结:当加数是接近整十、整

41、百数时怎样计算比较简便?概括出加法简便算法规律:多加几要减几(师板书)巩固提高。三、巩固练习12(看想做)1、试一试、想一想、填一填15687=15690 =74198=74200 =2、2、填空:例: 89 看作(加90 减 1)198 看作()299 看作()3、判断下列简便算法是否正确:a:12668=126702 b:9867=671002 4、想一想、填一填276()=2762003 () 267=2671003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4 页,共

42、 28 页 - - - - - - - - - 第 15 页 共 15 页概况课题 :第二单元:减法的简算课型 :要素组合授课教师 :龚雄高课时 :第;六课时班级 :三年级时间 :2013.10 .双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减法的简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减法的简算方法。记住多减几则要加几,少减几则要再减几。反思评价内容提要T 关键项、方法&策略反思评价复习旧知,引入新知。一、复习8(看想讲)87=( )() 99=( )()198=( )()103=( )+( ) 205=( )+( )302=( )+( )提问: 87 等于几十减几?103 接近多少?

43、 103 等于一百加几?小组活动,鼓励参与,引导发言。二、新授15(看想讲做:动静转换)(一)教学减法的简算方法出示例 3: 16597 16597=1651003=68 小结:减数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怎样计算比较简便?概括出减法简便计算规律:多减几要加几(师板书)(二)看书质疑巩固提高。三、巩固练习12(想讲做)1、填空:例: 89 看作(加90 减 1)198 看作() 97 看作()299 看作()299 看作()2、判断下列简便算法是否正确:a:12668=126702 b:9867=671002 c:25399=2531001 d:14289=14210011 3、想一想、填一填27

44、6()=2762003 435()=4353002 () 267=2671003 534()=5343002 4、 比一比,谁找的简便算法最多19798 98299 346105 485198 引导归纳。四、总结5(听想)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在计算加、减法时,如果加数或减数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减法简便计算的规律是什么?3、简便计算的规律是什么?4、加法与减法简便算法的相同点、不同点是什么?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5 页,共 28

45、 页 - - - - - - - - - 第 16 页 共 16 页概况课题 :第二单元:加法的验算课型 :要素组合授课教师 :龚雄高课时 :第七课时班级 :三年级时间 :2013.10 .双目标1、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并通过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性。2、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重点、难点1、加法的验算。2、体验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反思评价内容提要T 关键项、方法&策略反思评价以情境激发兴趣。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8 (看想讲)同学们,你们与爸爸、妈妈去超市买过东西

46、吗?1:从图 1 中我看到了小明妈妈买了一套135 元的运动服和一双48 元的运动鞋。2:从图 1 中我看到小明妈妈给了售货员200 元。3:要知道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应用加法计算。板书: 135+48=183(元)1 3 5 + 4 8 1 8 3 板书:加法的验算小组协作,发挥协作探究作用。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5 (看想讲做:动静转换)小组合作,探究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鼓励学生不同的方法。同学们的方法这么多,你最喜欢哪种?巩固提高。三、巩固练习。 12 (想讲做)做一做:教科书第27 页。数学门诊部。数学门诊部来了许多患者,请同学来当小大夫为患者治病。1 7 5

47、 3 2 9 2 5 9 6 2 + 4 6 4 + 1 4 8 1 3 7 8 4 3 3 0 7 引导归纳、总结。四、 全课小结。 5 (听想)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回家调查一下爸爸、妈妈买家里东西,是怎样付钱的?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6 页,共 28 页 - - - - - - - - - 第 17 页 共 17 页概况课题 :第二单元:减法的验算(7)课型 :要素组合授课教师 :龚雄高课时 :

48、第八课时班级 :三年级时间 :2013.10 .双目标1、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减法的验算,并通过减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性。2、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重点、难点1、减法的验算。2、体验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反思评价内容提要T 关键项、方法&策略反思评价以情境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8(看想讲)师:昨天,老师让同学们调查了有关爸爸、妈妈买家里东西,是怎样付钱的。谁愿意说一说。昨天小明妈妈拿200 元买了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 183 元,阿姨找给妈妈多少钱?板

49、书: 200-183=17(元)2 0 0 - 1 8 3 1 7 板书:减法的验算小组活动,鼓励参与。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5(看想讲做:动静转换)小组合作,探究怎样检验减法计算的结果。鼓励学生不同的方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巩固、提高。三、巩固练习。12(想讲做)做一做:教科书第28 页。比一比,看谁聪明。用 0,1,2,,9 这十个数字组成一个加法竖式。啄木鸟捉害虫。1 4 7 7 8 0 4 6 4 2 8 - 5 1 - 2 2 3 1 2 9 7 3 9 2 4 1 引导归纳。四、全课小结。5(听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实践活

50、动:回家把昨天你调查到的情况,用验算的方法告诉爸爸、妈妈。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7 页,共 28 页 - - - - - - - - - 第 18 页 共 18 页概况课题 :第二单元:解决实际问题课型 :要素组合授课教师 :龚雄高课时 :第九课时班级 :三年级时间 :2013.10 .双目标1、结合实际问题加强计算。2、培养合作交流的学习,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进行计算。重点、难点加减计算的计算法则;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反思评价内容提要T 关键项、方法&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