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1. 人在环境中:这是一种系统论的观点,它将个体遇到的问题与环境中的各种因素结合起来,反对将问题单独归因于个体特质或某一外在因素的简单化观点,而从整个生态系统(包括生理系统、心理系统、社会系统、自然系统)着眼,寻找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资源。2. “人在环境中”这一理念启发社会工作者关注以下三个相互关联的领域:关注个人并寻求提高其解决问题、应对环境和发展自身的能力;关注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并把人和他们所需要的资源、服务和机会连接起来;关注环境并在必要的时候改革环境,使之更有效地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3. 生态系统理论:又称为社会生态系统论,
2、它把人类成长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环境(如家庭、机构、群体、社区等)看作一种社会性的生态系统,强调生态环境(即人的生存系统)对于分析和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注重人与环境间各系统的相互作用及这种相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重大影响。4. 生态系统具有层次性,它可以分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5. 时间是影响人类行为的重要环境变量。6. 生命历程是指在人的一生中随着时间变化而出现的受到文化和社会变迁影响的年龄层级角色和生命时间序列。7. 多元年龄观包含生物年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三个基本维度。8. 性别包括生物性别、社会性别、性行为性别三个基本层面。9. 影响胎儿发育的因素:遗传的影响;母亲对胎儿的影响;
3、父亲对胎儿的影响;环境对胎儿的影响。10. 母亲的自身条件对胎儿的影响:母亲的年龄;体重;身高;孕史11. 环境对胎儿的影响:孕妇体内环境和物理环境对胎儿的影响;职业环境与不良嗜好对胎儿的影响;家庭与社会环境对胎儿的影响。12. 在帮助意外怀孕的女性上,社会工作者可以承担许多角色,比如使能者、教育者、中介者和倡导者的角色。13. 人口性别比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衡量男女两性人口数量是否均衡的标志,国际上一般以某一个国家或地区某一时刻每100个女性人口相对应存在的男性人口的数值来表示。14. 国际公认的出生婴儿性别比在102-107之间。15. 我国出生性别比例失调的主要原因:家庭内部对男性的偏好;社
4、会保障体系的滞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医疗技术手段发展带来的副作用。16. 中国被视为世界上生育“男孩偏好”最为强烈的国家之一。17. 婴幼儿期是动作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18. 婴儿的基本情绪包括愉快、兴趣、愤怒和恐惧19. 情绪与情感对婴幼儿成长的意义:情绪情感是婴儿适应生存的重要心理工具;情绪情感是婴儿心理活动的激发者和驱动器,支配、制约着婴儿的心理活动,婴儿的活动情绪色彩很浓;情绪情感可促进、推动或抑制、延缓婴儿的认知加工过程;情绪情感是婴儿人际交往的有力手段。20. 狭义上的依恋:特指婴儿与其看护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表现为婴儿和看护人之间相互影响和渴望彼此接近,主要体现在母亲和婴儿之间
5、。21. 依恋形成的标志: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即认生,6-8个月时22. 依恋的类型:A型:焦虑回避型依恋;B型:安全性依恋;C型:焦虑反抗型依恋;D型:紊乱型依恋23. 依恋的影响因素:抚养方式;婴儿气质;亲子早期互动;母爱剥夺24. 家庭成员虐待的类型:身体虐待;性虐待;精神虐待;忽视25. 忽视:严重地或长期地、有意或忽略了儿童的基本需要(例如足够饮食、衣服、住宿、教育及医疗照顾),以至危害或损害了儿童的健康或发展;或在本来可以避免的情况下使儿童面对极大的威胁(包括饥寒、长期缺乏照料、强迫儿童从事与其体力活年龄不相符的工作等)。26. 忽视应包括身体的、情感的、医疗的、教育的、安全的和
6、社会的六个方面。27. 3-7周岁可以说是一生中词汇增加最快的时期。28. 自我延迟满足是一种心理成熟的表现,专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29. 学前期情绪与情感发展的特点: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情绪情感以外显性为主,内隐性逐渐增强;情绪情感以易变性为主,稳定性逐渐发展;情绪表现形式日益多样化,情感不断丰富深刻。30. 游戏的作用:游戏满足儿童生理发展的需要;游戏可以满足儿童认知发展的需要;游戏可以满足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需要。31. 影响儿童性别角色形成的因素:先天遗传素质;家庭教养方式;幼儿园老师的教育态度;社会文化;大众传媒。3
7、2. 单亲家庭必然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任何单一的家庭模式都不一定可以为成长中的儿童们提供一个十足完美的发展环境。母亲孩子的家庭模式和其他各种家庭模式一样,它们都可以提供社会话的支持体系和方法,使他们在感情、智力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完整家庭的冲突消极影响:1、孩子在充满矛盾、父母要求不一致的环境和家庭气氛中缺少宁静、和平、幸福、安定,简言之,缺少儿童精神与心理健康全发展所必须的一切条件;2、发生神经、心理病态的危险急剧增长;3、行为的放纵和缺乏自制力日趋发展;4、孩子的适应能力逐渐降低;5、道德习惯上瑕疵日益增多;6、孩子越来越不习惯于人们共同的道德规范;7、孩子往往会产生对自己双
8、亲的反感。有的甚至对一方的怀恨在心。单亲家庭的可能优势:1、增强孩子的自立愿望;2、有利于父或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子女体谅单亲家庭父(母)。心理成熟较早;3、生活技能更多,培养起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对某些离婚式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由于摆脱了离婚前的纷扰状态,得到了平和的成长环境,有助于身心的健康成长。33. 人的一生出现两个身高和体重的增长高峰,即婴幼儿期和青春期。34. 学龄期儿童的认知发展:已经有了可逆性和传递性;已经能解决守恒问题;开始脱离自我中心性;开始逻辑思维。35. 学龄期的行为与生理问题:多动症;学习困难;肥胖。36. 在应对多动症时,三方面的干预措施。首先,对学校环境的干预:调
9、整教室;对老师的要求;选择适宜的学习目标。其次,对家庭管理的干预:家庭生活要尽量做到有条不紊;自我控制能力训练。再次,加强孩子的社交技巧训练。37. 青春期在生理上是指性器官发育成熟、出现第二性征的阶段。38. 青春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39. 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青少年处在精力旺盛时期,学习能力和接收新事物的能力极强,好奇心和表现欲是青少年这一群体共有的特性;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常识了解非常有限,对自己行为的正当性、合法性缺乏最基本的认识和控制;一些道德败坏的人利用互联网的隐蔽性,大肆散布色情、暴力、反动言论等信息,严重影响了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40. 青春期适应不良的主
10、要表现:学习障碍;人际关系障碍;情绪障碍;行为障碍。41. 对有适应问题的青少年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工作的内容包括:开展助学工作,为辍学、失学和经济困难的学生联系资源、提供物质帮助,创造重新入学或完成学业的机会;帮助后进学生,针对个别学生在情绪、心理、行为和学业上遇到的问题,以及学校中普遍存在的不良倾向,通过有目的的辅导、帮助以及批评教育,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和不良行为,培养起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参加服务社区活动,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帮助和保护处于困难中的学生,帮助他们处理由于不和谐的家庭关系、不良同伴群体所造成的影响以及不健康的闲暇活动所引发的问题;在社区内开办一些适合
11、青少年特点的文化娱乐设施和项目,全面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42. 成年早期的个体在生理方面正处于最佳状态。43. 当今择偶标准的特点:个人品质是重要的选择标准;物质利益和经济因素起关键作用;教育程度和综合素质成为重要因素;外表形象是择偶的重要影响因素;地域、年龄和种族差异的影响力呈减弱趋势。44. 择偶梯度:指男性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社会地位相当或者比自己地位稍差的女性为伴侣;女性往往更多地要求配偶在受教育程度、薪金收入和职业阶层等方面高于自己,也就是常说的“A男配B女,B男配C女”的现象。45. 丁克:夫妻都有收入却不要孩子的家庭,其实质应理解为夫妻有生育能力而不愿意生育的家庭。46. 单身家庭是
12、家庭的一种特殊形态,它只由一个人组成。47. 成年早期的相关问题:角色转变;工作歧视;性骚扰;艾滋病及其干预。48. 成年早期的角色转变包括:离开生身家庭独自居住,开始工作或继续深造,结婚或建立重要的亲密关系,养育子女并照顾长辈,开创事业并为生身家庭和自己的新家庭投入大部分闲暇时间。49. 与重要伴侣建立持久稳定的亲密关系是成年早期的核心任务之一。50. 性骚扰是指违反当事人的意愿,对其所做得具有性内涵的言辞或举动,包括言语调戏与侮辱、身体接触以及性器官暴露等。51. 影响中年期人际关系的因素包括:交往范围的扩大是中年期人际关系的特点之一;中年期人际关系常常出现紧张的状况;中年期人际关系呈现出
13、稳定性和深厚性的特点。52. 中年期的相关问题:中年期的婚姻危机;离婚;再婚;中年期的社会角色问题;中年失业问题。53. 中年期夫妻的压力由以下四个主要因素引发:社会变化的影响;个体发展的影响;早年婚姻关系的耗损和僵化;家庭生活圈的改变。54. 针对中年期婚姻危机的状况,社会工作者应当帮助中年夫妇认识到以下几点:加强夫妇之间的沟通;帮助夫妇双方重新认识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在情感上缩小双方的距离;促使案主把婚姻、家庭看作一种社会责任和义务。55. 离婚后可能面临的压力:自卑;孤僻;仇恨;痛苦;再婚的随意和畏惧;悔悟。56. 角色紧张:指当人们需要扮演多重角色,并且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一套行为规范,
14、都要求角色的承担者去履行的时候,可能就会出现顾此失彼、在时间和精力上感到紧张的情况。57. 中年失业的影响:失业的集中影响是家庭收入的减少;失业会导致失业者在家庭中地位的下降;失业会影响心理健康和社会稳定。58. 老人的社会参与活动:休闲娱乐;继续教育;宗教活动;再就业和志愿活动。59. 老年期的相关理论:撤退理论;活动理论;其他理论:撤离理论。60. 老年人再婚的三种模式:结婚式再婚模式;同居式再婚模式,即未经履行任何法律手续,丧偶或离异的异性老人便过上了事实上的夫妻生活;老年协议式再婚模式,也可称为老年协议婚姻。1. 当今社会工作实务的一个基本理念是“人在情境中”。将个体育道德问题与环境中
15、的各种因素结合起来,反对将来问题单独归因于个体特质或某一处外在因素的简单化观点,而从整个生态系统着眼,寻找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资源。2. “人在情境中”启发社会工作者关注以下三个相互关联的领域: 关注个人并寻求提高其解决问题、应对环境和发展自身的能力。 关注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并把任何他们所需要的资源、服务和机会连接起来。 关注环境并在必要的时候改革环境,使之更有效地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3. 生态系统理论:又称为社会生态系统,他把人类成长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环境(如家庭、机构、群体、社区等)看作一种社会性的生态系统,强调生态环境(即人的生存系统)对于分析和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注重人与环
16、境间各系统的相互作用及这种相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重大影响。4. 生态系统具有层次性,可以分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5. 时间:影响人类行为的重要环境变量。6. 生命历程:指在人的一生中随着时间变化而出现的受到文化和社会变迁影响的年龄层级角色和生命时间序列。7. 多元年龄观的时间概念包含了生物年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三个基本维度。8. 性别是一个多元的概念,包括生物性别、社会性别、性行为性别三个基本层面。9. 影响胎儿发育的因素p71: 遗传的因素。 母亲对胎儿的影响(母亲的自身条件对胎儿的影响-年龄最佳生育年龄2429岁、体重、身高、孕史;母亲的营养对胎儿的影响;母亲的情绪对胎儿的影响)
17、 父亲的胎儿的影响。 环境对胎儿的影响(孕妇体内环境和屋里环境对胎儿的影响;职业环境与不良嗜好对胎儿的影响;家庭与社会环境对胎儿的影响)10. 在帮助意外怀孕的女性上,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使能者、教育者、中介者、倡导者。11. 人口性别比:指以某一个国家或地区某一时刻每100个女性人口相对应存在的男性人口的数值来表示。-出生婴儿性别比在102107之间。12. 我国出生性别比例失调的主要原因: 家庭内部对男性的偏好 社会保障体系的滞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医疗技术手段发展带来的副作用。13. 中国被视为世界上生育“男孩偏好”最为强烈的国家之一。14. 婴儿的基本情绪:愉快、兴趣、愤怒和恐惧。
18、15. 情绪与情感对婴幼儿成长的意义: 情绪情感是婴儿适应生存的重要心理工具。通过情感的外部表现,婴儿可以向母亲表达自己的体验,母亲可根据婴儿的反应调整婴儿所处的环境,使婴儿更易于适应环境。 情绪情感是婴儿心理活动的激发者和驱动器,支配、制约着婴儿的心理活动,婴儿的活动情绪色彩很浓。情绪直接指导着婴儿的行为或不做某个行为。 情绪情感可促进、推动或抑制、延缓婴儿的认知加工过程。通过与客观世界的交往,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婴儿可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 情绪情感是婴儿人际交往的有力手段。通过婴儿的情绪反应,父母可以了解婴儿的需求、好恶、感觉体验,从而调整自己与婴儿的交往方式和方法。16. 依恋:即特指
19、婴儿与其看护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表现为婴儿和看护人之间相互影响和渴望彼此接近,主要表现在母亲和婴儿之间。形成的标志: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17. 依恋的类型P133:A型:焦虑-回避型依恋 B型:安全依恋型。 C型:焦虑反抗性依恋 D型,即紊乱型依恋18. 依恋的影响因素P135: 抚养方式。看护者尤其是母亲对婴儿喂养方式及与婴儿的互动方式是婴儿依恋关系形成的一个关键因素。 婴儿气质。婴儿最终形成哪种依恋,不仅取决于父母的抚养方式和家庭环境,也与婴儿本身的特点和气质有关。 亲子早期互动。增加婴儿早期与母亲的皮肤接触,能促进和增强母婴依恋。 母爱剥夺。母婴分离,进而与家庭分离对儿童心理的负面作用往
20、往是不可恢复的。19. 家庭成员虐待的类型: 身体虐待。性虐待。 精神虐待。 忽视。20. 忽视:各类性虐待中被举报最多的形式,但它对婴儿及年幼儿童的身心发育具有毁灭性的打击。包括:身体忽视。情感忽视。医疗忽视。教育忽视。安全忽视。社会忽视。21. 自我延迟: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22. 37周岁(学前期)是一生词汇增加最快的时期。23. 学前期情绪与情感发展的特点: 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成熟以及言语、认知、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儿童对情绪的控制力逐渐增强。 情绪情感以外显性为主,内隐性逐渐增强。随着语言能力和
21、认知随意性的初步发展,儿童逐渐能调节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现。 情绪情感以易变性为主,稳定性逐渐发展。随着年龄增长,情绪的稳定性会明显提高。 情绪表现形式日益多样化,情感不断丰富深刻。随着年龄增长和认知能力的增强,个体的情感体验层次不断增加,对身边人会有不同的爱的情感。24. 游戏对学前儿童的发展的作用: 游戏满足儿童生理发展的需要。在游戏中儿童可以自由地变换动作、姿势,可以多次重复他们所感兴趣的动作而不受限制。 游戏可以满足儿童认知发展的需要。在游戏中儿童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索、操作活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想象来模仿和表现周围的人与事物。 游戏可以满足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需要。游戏是儿童人际交往需要
22、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游戏可以满足儿童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的需要。儿童在游戏中可以获得影响与控制环境的能力,可以建立起对自己的信心。25. 影响儿童性别角色形成的因素P206:先天遗传素质。家庭教养方式。幼儿园老师的教育态度。社会文化。大众传媒26. 单亲家庭必然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P225 单亲家庭的孩子与对照组和一般家庭中孩子相比,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他们胆怯、孤僻、自卑、自尊度偏低;情绪极不稳定,恐惧、郁闷、失望、不安等不良情绪明显;行为畏缩,敏感、多疑、社会适应不良。 但是在社会文化趋向多元化,宽容及理性的今天,随着离异或丧偶等原因导致的单亲家庭不断增多,有关单亲家庭的传统观念正趋于
23、改变,单亲家庭为破碎问题家庭,是病态取向观念,因此,单亲家庭的形成对孩子的影响并非都是消极的。 比起其他具有同等社会经济地位的孩子们,单身女性家长家庭的儿童更具有感情调适的能力;除非本人因家庭情况而遭欺辱,在一般情况下他们都有高度的自尊心,智力也比较发达,但在青少年时期,犯罪率也较高。 单亲家庭,单身女性家长都有哺育儿童和向儿童提供感情支持的功能。另外,相对于充满冲突、争吵的家庭来说,单亲家庭对子女往往更具有更为积极的作用。对于完整家庭,在形式上完整而稳定,实际上父母唇枪舌剑、冲突不断的家庭环境中,孩子们反而更易受到不良刺激和加重心理压力。 单亲家庭的优势:1)增强孩子的自立愿望。2)有利与父
24、或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子女体谅单亲家庭父(母),心理成熟较高。3)生活技能更多,培养起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4)对某些离婚式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由于摆脱了离婚前的纷扰状态,得到了平和的成长环境,有助于身心的健康成长。27. 人生中两个身高和体重的增长高峰-婴幼儿期和青春期。28. 学龄期阶段儿童认知发展的一般特征P234: 已经有了可逆性和传递性。 已经能解决守恒问题。 开始脱离自我中心性。 开始逻辑思维。29. 学龄期行为与生理问题:多动症。 学习困难。肥胖。30. 应对多动症采用的干预措施: 对学校环境的干预,包括:调整教室,集中孩子注意力;对老师的要求,以鼓励和表扬等肯定方式为主;选择适宜
25、的学习目标,降低期望值,减轻学习负担,加强学习技能培训。 对家庭管理的干预,包括:家庭生活要尽量做到有条不紊,使孩子在家里的活动规范化;自我控制能力训练,鼓励家长培养孩子独立学习和生活的自我管理能力。 要加强孩子的社交技巧训练。鼓励孩子与同龄儿童交往,教会孩子与孩子交往中的基本礼貌和技巧,控制和减少孩子的攻击行为。 对于病情较重的儿童,在行为治疗的同时,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一些药物。31. 青春期在生理上是指性器官发育成熟、出现第二性征的阶段。青春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32. 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 青少年处在精力旺盛时期,学习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极强,好奇心和表现欲是青少年这一群
26、体共有的特征。 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常识了解非常有限,对自己行为的正当性、合法性缺乏最基本的认识和控制。 互联网这条信息高速公路以“无主管、无国界、无警察”而著称,一些道德败坏的人利用互联网的隐蔽性,大肆散布色情、暴力、反动言论等信息,严重影响了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33. 青春期适应不良的主要表现有:学习障碍。人际关系障碍。情绪障碍。行为障碍34. 对有适应问题的青少年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工作内容主要包括: 开展助学工作,为辍学、失学和经济困难的学生联系资源、提供物质帮助,创造重新入学或完成学业的机会。 帮助后进学生,针对个别学生在情绪、心理、行为和学业上遇到的问题,以及学校中普遍寻在的
27、不良倾向,通过有目的的辅导、帮助以及批评教育,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和不良行为,培养其良好的行为规范。 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参加服务社区活动,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 帮助和保护处于困难中的学生,帮助他们处理由于不和谐的家庭关系、不良同伴群体所造成的影响以及不健康的线下活动所引发的问题。 在社区内开办一些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文化娱乐设施和项目,全面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35. 成年早期的个体在生理方面处于最佳状态,黄金时期。P33836. 择偶标准:个人品质是重要的选择标准。物质利益和经济因素其关键作用。教育程度和综合素质成为重要因素。外表形象是择偶的重要影响因素。地域、年龄和种族差异的影响力呈减弱趋势
28、。37. 择偶梯度:指男性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社会地位相当或者比自己地位稍差的女性为伴侣;与此相反,女性往往更过的要求配偶在受教育程度、薪金收入和职业阶层等方面高于自己,也就是常说的“A男配B女、B男配C女”的现象。38. 丁克:夫妻都有收入却不要孩子的家庭,其实只应理解为夫妻有生育能力而不愿意生育的家庭。39. 单身家庭P361:家庭的一种特殊形态,他只由一个人组成。-复合家庭、直系家庭、核心家庭、不完全家庭。40. 与重要伴侣建立持久稳定的亲密关系是成年早期的核心任务之一41. 性骚扰:指违反当事人的意愿,对其所作的具有性内涵的盲辞或举动,包括言语调戏与侮辱。身体接触以及性器官暴露等。42.
29、成年早期的相关问题和争议:角色转变。工作歧视。性骚扰。艾滋病及其干预43. 影响中年期人际关系的因素主要包括: 交往范围的扩大是中年期人际关系的特点之一。多方面交往、多重社会角色决定了中年期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中年期人际关系常常出现紧张的状况。现实要求中年人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克服孤僻、多疑、嫉妒和敌意的不良心态,一边不断将自己的人际关系调整到良好状态。 中年期人际关系呈现出稳定性和深厚性的特点。由于经历了多次的成功与失败,人际关系经受了考验,更加趋向深厚化。44. 中年期的相关问题和争议:中年期的婚姻危机。离婚。再婚。中年期的社会角色问题。中年失业问题。45. 中年期夫妻的压力的主要因素P41
30、7:社会变化的影响。个体发展的影响。早年婚姻关系的耗损和僵化。家庭生活圈的改变。46. 针对中年期婚姻危机的状况,社会工作者应P418: 加强夫妇之间的沟通。包括语言沟通、感情沟通和行为沟通。 帮助夫妇双方重新认识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在情感上缩小双方的距离。 促使案主把婚姻、家庭看做一种社会责任和义务。双方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47. 离婚后可能面临的压力P421:自卑 孤僻 仇恨 痛哭 再婚的随意和畏惧 悔悟48. 角色紧张:指当人们需要扮演多重角色,并且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一套行为规范,都要求角色的承担者去履行的时候,可能就会出现顾此失彼、在时间和精力上感到紧张的情况。49. 失业问题的影响: 失业的集中影响是家庭收入的减少。失业使失业者失去经济来源。 失业会导致失业者在家庭中地位的下降。失业者丧失了家庭中的主导地位,还容易导致夫妻原有的平衡被打破 视野会影响心理健康和社会稳定。不满和怨恨情绪滋生,自责和内疚感强烈。退缩与绝望,不正确的归因和自信心的缺失。50. 老人的社会参与活动主要:休闲娱乐 继续教育 宗教活动 再就业和志愿活动51. 老年期的相关理论:撤退理论。活动理论。持续理论。52. 老年人再婚的三种模式:结婚式再婚模式 同居式再婚模式 老年协议式再婚模式【精品文档】第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