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地理八下地球和地图复习学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考地理八下地球和地图复习学案 .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地球和地图【 课题 】八下复习学案一地球和地图【 课型 】复习课【课标要求】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和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并确定某点的经纬度。在地图上辨别方向,且能量算距离;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复习目标】通过对中外史料的学习,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
2、历程,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学会运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重点)能准确说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并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地球的自转,逐渐形成空间想象能力; 用语言描述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如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等。掌握用事实分析说明地球的自转、公转分别产生的地理现象。(重、难点)灵活运用地球仪说明经纬线、经纬度与经纬网的判读,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意点的位置;记住并理解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重、难点)学会利用等高线地形图识别山顶、山脊、 山谷等地形部和判断坡度陡缓;知道常见的五种基本地形,并能说出其在海拔和相对高度上的差异。(重、难点)了解地图的种类,能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
3、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并掌握阅读地图的步骤;通过案例,学会如何使用电子地图,并列举电子地图的应用。(重点)【教学模式】“复习导入- 自主学习 - 合作探究 - 点拨归纳 - 有效训练”五步教学法。【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启发示教学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等【教具准备】相关图文资料、地理助学、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导入多媒体展示人类探索地球形状不同时期的四幅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前人曾得出的结论:图 1 图 2 观察与思考地球的形状观察图 1 ,对于地球形状的认识 , 我 国 古 代 的 观 点是。观察图2,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的景象推测
4、,得出地球的形状是。观察图3,麦哲伦船队首次环航地球,环球航海实证了地球的形状是。观察图4,通过近代人类拍摄通过一系列的观察与思考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读 图 能力,同时导入复习课。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图 3 图 4 的地球卫星照片,人类确证地球的形状是。承转过渡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就是一个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让我们向为真理献身的勇士们致敬!刚才我们已经认识到了地球的形状,那么地球的大小是怎样的呢?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点多媒体展示地球的大小示意图,再通过以下形象的说法让学生体会到
5、地球的巨大:假如我们乘坐每小时飞行800 千米的飞机, 沿着赤道绕地球飞行一周,得用50 个小时。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这个面积相当于53 个我国领土(960万平方千米)那么大。认识与学习地球的大小学生借助教师编写的口诀来理解识记:地球是个大球体,“赤径” 长(六三) 七八,极径短二一,平均半径是(六三)七一,坐地(赤道)日行八万里(4 万千米),表面(积)就有好几亿(平方千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陆海总共五点一观察与思考经纬线与经纬度1 纬线:所有的纬线都是;所有纬线的长度; 纬线指示方向。纬度:赤道的纬度是度;南北两极的纬度是度;从赤道向南北两极纬度逐渐。 北半球是北纬, 用表
6、示;南半球是南 纬,用表示。高中低纬度的划分:为低纬度;为中纬度;为高纬度。2 经线:所有的经线都是;所有经线的长度;经线指示方向。经度:地球上的零度经线叫做;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分度; 以东的为东经, 用表示; 以西的为西经, 用表示;从本初子午 线 向 东 西 , 经 度 数 值 逐渐。总结规律:运用事例比较和口诀 的 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与识记地球 的 大小。通过对比观察,培养学生用对比法来学习经纬线与经纬度的地理知识。通过读图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地理问题和从图中提取 知识 的 能力,掌握地理学习的科学方法。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7、 - - -第 2 页,共 8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拨归纳点拨归纳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在一幅没有标注经纬度的经纬线图上,如下图,你是怎么判断东经或西经?北纬或南纬的?判断某点所在的半球有什么巧妙的办法吗?先看该点所在的经纬度,再据半球的划分判断即可:如果某点是北纬,那么该点在北半球,如果某点是南纬,则该点在南半球;如果某点是西经且度数小于20 度的在东半球,如果某点是东经且度数小于160度的在东半球, 否则均在西半球。判断东西半球如右略图所示。多媒体展示地球上的五带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规律一:找到 0o经线或纬线, 0o经向左为东经,向右为西经;0o纬线向北为北纬, 向南为南纬。二:如果
8、没有0o经线或纬线,度数从左到右增大即为东经,反之为西经;度数自下而上增大即为北纬,反之为南纬。三:如果有180o经线,该线以左的经线为西经,以右的经线为东经。学生思考、交流、展示:认识与学习地球运动自转公转方向旋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旋转中心转动特点产生的地理现象范围太阳照射情况气候特征热带南 北温带南 北寒带据左图“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与归纳的学法,培养了其地理思维能力利用教师设计的问题,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综合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即学生从图中提取知识的能力。通 过 列表,形成鲜明的对比,使重点知识条理、 清晰,学生容易识记掌握培养学生精选学习资料 - -
9、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点拨归纳动规律”,试着画出简图分析 和归纳地理问题的能力,从而突破难点掌握重点承转过渡有关地球的知识复习,同学们要重点掌握以上要点;现在试着猜一猜“高山不见一寸土,平地不见半亩田;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各城,浑身绚丽多彩”的谜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点拨归纳地图有什么重要性?地图的基本要素有哪些?你能在这幅地图上看到什么?你还能从这幅图中获得哪些信息?你是如何获取这些信息的?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四种方法:1 一般地图: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就根据默认 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
10、判断方向。2 有指向标的地图: 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北,相反的方向为南,面向北方左面为西右面为东。将指向标平移到参照点,即可得出所求方向。3 有经纬网的地图:先确定经纬网中何为经线,何为纬线,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从而确定四个方向。(特别提醒:在同一条经线上只有南北方向,在同一条纬线上只有东西方向。既不在同一经线上,又不在同一纬线上,就只有东北、 西北、 东南、 西南四个方向。4 南北半球的俯视图:南- 顺时针,北 - 逆时针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地图三要素 :( 1) _的 概 念 ,公式:_,表达方式(3 种):_。(2)_通常是指: 指向标指示 _方;经纬网: 纬线指示
11、_方向(沿纬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在前方的是东方);经线指示 _方向(沿经线,离北极越近的是北方)(3)图例:地图上的符号用以区分不同的地理事物;注记:文字说明、地理名称与数字。练习巩固 :下图中,按A 在 B的方向排序, 正确的是 ()A.西北东北西南西北B.西南东北西北西北C.东南正西西南东北D.东北西北西北西南以图为核心,先落实基础知识,然后从图上总结地理事物规律。启发点拨提升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承转过渡同学们都知道地球表面有高山,有低地,是高低起伏不平的。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地在平面地图上表示出来呢?地形图的里面隐藏着许多需要我们知道的奥秘与智慧。自主探究 1:地球表
12、面高低起伏状况海拔和相对高度学生读图并思考回答:图中甲乙两地垂直距离各是多少?什么是海拔与相对高度?甲、乙的相对高度大约是多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8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学习合作探究探究 2:等高线地形图少?追问与探索1 什么是等高线?什么是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的等高距是多少?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等高距相等吗?2 图中注记表示的是什么(是海拔还是相对高度)?等高线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是怎样的?3 等高线有的地方凸,有的地方凹,其变化规律如何判断?通过观察思考,引导学生对地理概念科学而正确地理
13、解点拨归纳展示不同地形部位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先让学生判断,再讲解归纳中高为峰凸低为脊凸高为谷对凸为鞍重叠为崖疏密程度: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高差相等,等高线密集的地方, 坡度陡,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缓。(密集坡度陡; 稀疏坡度缓。 )形状特征: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盆地或洼地;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形似马鞍为鞍部地形;等高线弯曲时,如果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如果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山谷;等高线重叠的地方为陡崖。(示意图如参照上图)让学生在思考中掌握学习方法,在交流中展现个性才能针对学生的薄弱点适 度 点拨,使
14、课堂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承转过渡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工具,初步掌握基本的读图方法,形成获取信息、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是学好地理的基础,也是使用现代生活的一种需要。(自主学习传统地图与电子地图)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8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合作探究点拨归纳畅谈收获引导学生对复习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整理和掌握所学的要点通过梳理知识体系学生在方法和知识两方面对本节课进行总结与归纳,有利于对知识的掌握和巩固。在知识与理解两方形成了认知体系,这样不仅构建了学习方法体系,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地理思维品质。【有效训练
15、】1、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面问题。(1)A、B 、 C三点都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_带,一年中太阳直射两次的是_点。(2)A点的纬度是 _,一天中, A、B两点先看到太阳的是_点。(3) 当太阳直射A点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_处, 此时北极圈内会出现_现象。(4)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乙处时,北半球处在_季,南半球处在_季。2、去年“五一”长假期间,外出旅游的王先生登山到甲地,通过GPS卫星定位确定了自己所在的位置(如图)。请你帮助王先生判断。地球和地球仪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的特点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16、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方向、周期、产生的现象)地球的公转(方向、周期、产生的现象)地图地图的阅读地图的“语言”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选择适用的地图等高线地形图海拔和相对高度等高线疏密和坡度陡缓的关系山体部位的判读(山顶、山谷、山脊、鞍部、陡崖)分层设色地形图:五种基本类型(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形剖面图: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地球和地图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8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1)甲地位于 _(南、北)半球,_(东、西)半球。(2)王先生住宿的城镇(如图),昼夜长短情
17、况是_。(3)由甲地前往乙地,沿途可能会遇到河流吗?(4)王先生到达乙地时,测得气温是18,此时山顶气温最低不低于_。3、下图是“汶川某地震灾区等高线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地形类型的名称:A _ ,B_。(2) 图中 D处为山洪形成的堰塞湖,如果湖水再涨,大坝再加高10 米,甲、乙、丙三村庄有可能被淹没的是_。(3)甲村要向乙村迁移,其迁移方向是 _, 乙村与丙村的相对高度是 _米。(4)地震塌方导致H处公路受阻,要立即打通这段公路, 施工人员测得E、F 两处的图上距离为2.5 厘米,实际距离为 _千米。填图例题( 1)A的经纬度是()B的经纬度是() C的经纬度是()D的经纬
18、度是()其中位于东半球的是_;位于南半球的是_。( 2)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点,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_点。( 3)D在 C的()方向;A在 B的()方向; B在 E的()方向。( 4)同一条经线上只有_方向,同一条纬线上只有_方向。5、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1) 写出地球公转至A、B 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 A ,B 。(2) 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太阳直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8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的纬线是, 北极圈内有现象。此时山东省白昼最长,这一天是在月日前后。(3) 由图可看出地球在公转时,地轴
19、是,而且它的空间指向。(4) 由于地球的公转在温带形成了明显的变化。【教学反思】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真正主人,教学过程应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 让学生参与课堂; 教师主要起创设情境和组织、引导、点拨作用。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能够学会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并具备相应的基本能力,同时更要让学生能够学会掌握学科基本的学习方法并具备后续学习的能力。本节课能充分地体现新“课标”注重“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充分利用多媒体来进行地理知识的演示,图文配合使学生的直观感受与理性思维相结合。复习过程中, 即讲即练即反馈,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与困惑。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地形图的判读比较抽象难懂,教师高度概括的“20 字”归纳方法,深化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帮助学生完成了“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本课的不足之处:学生基础掌握不好;用一课时复习完让大部分学生掌握不透彻, 习题处理的有些仓促;由于害怕课堂组织教学不能收放自如,对于部分学生的质疑不敢放开讨论,学生讨论学习的自由度不够宽松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