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 .pdf

上传人:Che****ry 文档编号:32871867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6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2年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 .pdf(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有关长度单位的问题。1长度单位例 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通过两方面体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用不同的测量标准测量同一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不同。 用不同的测量标准测量不同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可能相同。2教学长度单位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加强探究活动,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认识厘米(1)例 1 中已经引出了将正方体作为统一的单位长度,但每次都拿正方体不方便, 由此引出直尺, 使学生理解直尺是人们为了方便测量而发明的,尺上的刻度都是统一的。 并用一条线段引出1 厘米的长度。(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 厘米的长度观

2、念。 把正方体、直尺、线段放在一起,使学生初步感受1 厘米有多长,同时也为用直尺测量长度做准备。 学生初步认识“ 1 厘米”的实际长度后,设计了估计图钉的长大约是 1 厘米和量量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 厘米两个活动,使用多种直观物体帮助学生巩固1 厘米的长度观念,形成1 厘米的表象。例 2(用厘米量)给出了量纸条长度的正确方法,但只是其中一种方法,教学时如果学生能够发现更多的方法,要给以鼓励。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认识米(1)米尺的引入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给出,而是让学生通过用学生尺量黑板,

3、感觉到很麻烦,很自然地引出。(2)与“1 厘米”的认识一样,教材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表象。 实际观察米尺 量身高 量臂展例 3(米和厘米的关系)(1)通过用不同的工具量1 米长的绳子,让学生通过活动,自己去发现米和厘米的关系。(2)教材上开始出现卷尺、皮尺(做一做),让学生认识更多的测量工具,并理解根据不同的测量需要可以选用不同的测量工具。2线段认识线段用三个直观图直接形象描述出线段的两个特征:直、有两个端点。接下来,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并让学生量一量线段的长度,学生已经具备了测量纸条长度的能力,测量线段的长度就迎刃而解了。画线段与量长度一样,教材只是给出了最基本的画线段的

4、方法,学生如果有其他方法也可以。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二单元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不进位加:例 1 (1)两位数加整十数,一年级下册已经学过,这儿的重点是通过口算引出笔算。(2)从主题图中抽取出其中两个班,自然地引出计算问题。(3)体现算法多样化:小女孩用口算解决问题。小精灵提出还可以用笔算。(4)列竖式时,借助小棒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使学生学会竖式中的对位。(5)计算时,把分步演算的过程放在虚框里,展示整个动态的计算过程。(6)最后通过讨论,让学生说一说列竖式计算时应注意

5、什么。例 2 (1)一般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3)问题“你是从哪位加起的?还可以怎样加?”就是鼓励学生采取多种计算策略,可以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进位加:例 3 (2)教学时重点是要结合小棒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如何进位,以及十位如何相加。(3)使学生体会在进位加法中从个位加起的必要性。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笔算加法法则的总结:不再给出现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讨论交流,自行总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例 1 (1)提出问题,两学生从统计

6、表中找出解决问题的信息。(2)多种算法:口算(在这儿还不是统一要求) ,笔算, “还可以怎样算”提示学生发现更多的算法。(3)列竖式时,借助形象数位表,与竖式相对应。因为不退位,学生观察直观图就可以理解。退位减:例 2(一般的退位减)(1)借助小棒操作, 用表格形式把小棒操作的每一个步骤与竖式计算的每一步对应起来,使学生获得退位计算的形象支持。(2)重点是掌握如何退位,退位过程中十位数与个位数怎样变化。(3)提出问题:从十位减起方便吗?使学生认识到在进位加、退位减中从个位加减比较方便。例 3(被减数个位是 0 的退位减)(1)脱离形象支持,抽象程度更高。(2)重点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掌握个位要

7、算几减几。笔算减法的法则总结:也是让学生自主探索,进行归纳。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问题解决:例 4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问题,与“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一样,都是具有特殊数量关系的问题,专门安排例题。3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由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例 1:用统计表呈现数据,直接提出问题,引出算式。例 2:通过对话给出信息,提出问题,引出算式。在教学连减时,体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的思想。既可以用连续减去两个减数,也可以先计算一共运走多少个。例 3:通过上下车的实际

8、情景引出计算问题。加减法估算:例 4 (2)在进行估算时,其策略是可以多样化的。 (例如,可以两步都用估算;也可一步用估算,一步用精确计算。)主要就有:四舍五入法: 48+34 50+30=80 ;取整 *法:7226 7020=50;前后协调法: 54+24 50+30=80 (3)重要的不是估算结果与精确结果相差多少,而是要让学生解释估算的过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认识一般的角例 1(认识角)(1)从剪刀、吸管、水龙头等实物中抽象出角的一般模型,包括锐角、钝角、直角,体现了从直观到

9、抽象的过程。(2)直接用图形描述角的概念,并在图上标出顶点和边,使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观察初步感知什么是角以及角有什么特征。(3)通过操作活动进一步认识角。通过制作活动角、用纸折出大小不同的角,使学生再一次感受角的顶点和边的特征,并直观地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例 2(画角)实际教学中,学生画的时候,可以比较开放,并不要求其中一条边是水平的。3认识直角例 3(认识直角)从国旗、椅子等实物抽象出直角的一般模型,再用纸折出一个直角来。要让学生理解直角是一种特殊的角。例 4(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1)利用学生手头最容易找到的直角、锐角、钝角(书本、红领巾)让学生用三角板比较, 要让学生自己说说应该

10、怎样比较(顶点和一条边重合,看另一条边)。这也是为以后正式学习锐角和钝角做准备的。(2)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再找一些东西来判断一下。画直角:学生画直角的两条边不一定是水平的和竖直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例 1(引出乘法算式)(1)由学生用小棒摆图形的活动情景图引入,让学生说一说每个小朋友摆出了什么图形, 每个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 引导学生列出加法算式。(2)让学生把加数都相同的加法算式单独列在黑板上,并重点看其中一个算式。直接说明像这样的加法,可以用乘法表示。然后让学生

11、观察有几个 3,实现从加法到乘法的转换(因为做加法时,对有几个相同加数并不关心,而列乘法算式时,这是一个必要条件)。然后直接给出两种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认识乘号。 使学生通过看乘法算式,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几个几相加可以用乘法表示),知道乘号两边的数在加法算式中分别表示什么。(3)最后让学生模仿着列出其他两个乘法算式,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4)乘法算式中的得数都是由加法得来。 (例 2、3 同样)由上,引入乘法的过程:一般加法算式特殊加法算式乘法算式。例 2 实物图、加法算式、乘法算式对照出现,帮助学生认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进一步理解两个因数在加法算式中分别表示什么,体会乘法

12、的意义。例 3 通过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的比较,使学生体会用乘法计算的简便。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在这儿只出现一个乘法算式,使学生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时,可以任意使用其中的一个。5 的乘法口诀:例 1 (1)通过摆小棒的操作活动, 并问学生是怎么数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的,突出五个五个数的方法,由于学生有一五一十数的经验,容易理解乘法口诀的归纳规律。(2)结合数小棒, 出现连续加 5,进一步抽象化。 通过乘法的含义,为下面乘法算式的积提供答案。(3) 从一开始就把两个可用同一口诀计算的乘法口诀与

13、乘法口诀并列排放,不用专门安排例题教学这一知识点。(4)前两个乘法口诀教材直接给出,让学生通过观察这两个口诀与前两个乘法算式的关系,总结归纳乘法口诀的规律,通过讨论交流,自己探索出编乘法口诀的方法,并编出剩下的口诀。3、4 的乘法口诀:例 2、例 3(2、3 的乘法口诀)(1)由于 2、3 的乘法口诀比较简单,教材没有让学生进行操作,也没有把连续加和乘法对照出现,而是通过观察形象的情景图, 直接写出乘法算式和口诀。(2)在设计情境时,两题的情境是连续的,使学生感受到在一个连续的故事情境中学习知识。 (教师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进行教学。 )例 4(4 的乘法口诀)精选学习资料 - - - - -

14、-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编排方式与 5 的口诀一致。学生已经有了编口诀的经验,在这儿可以更放手地让学生自己编。“一一得一”让学生通过“一二得二”“一三得三”“一四得四”“一五得五”来类推。例 5(乘加、乘减)(1)目的:一是为了使学生在忘记口诀时,通过联想相邻口诀来计算得数,如 44 可以通过 43+4 得到;二是增加一些练习的形式,以免学生觉得枯燥。(2)通过狗熊掰棒子这样一个富有童话气息的情境引出计算问题,学生会觉得有兴趣。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讲述故事的情景。(3)计算时,教材重点体现算法多样化:连加、乘加、乘减。引导

15、学生通过讨论交流, 发现解决这个问题有多种方法,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思想。(4)计算顺序在这儿不用提到, 只要让学生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即可。例 6(用乘法解决问题)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情境,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去寻找信息,再根据乘法的含义列式计算, 培养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加以应用的意识和能力。(2)重点是培养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寻找信息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3)对于同一个问题可能解决的方式有多

16、种,要让学生形成交流各自算法的习惯。如计算“一共有多少只猴?”有的同学可能想“一共有 4 堆猴,每堆 2 只” ,列式是 42,有的同学可能想“ 3 棵树,每棵上有 2 只猴,地上有 2 只” ,列式是 32+2。6 的乘法口诀:例 7 (1)情景图可以让学生直接观察, 也可以用学具把鱼一条一条摆出来。摆一条,完成一个口诀。(2)用列表的方式代替连加的形式,渗透函数思想,使学生直接看到积与其中一个因数的关系 (在此之前, 相同加数的个数是需要数出来的,不能直接看到),便于编制口诀。(3)所有算式的积和口诀都要学生填出来。教学时,可以完全让学生通过迁移类推完成任务。7 的乘法口诀例 1 的编排思

17、路与前面6 的乘法口诀相同。只是右边乘法算式中第二个因数要求学生填出来。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一共安排了三个例题:例2,通过实际操作说明“倍”的概念;例3,通过操作教学怎样计算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例4,脱离实物操作,借助于形象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例 2 通过学生的操作使学生看到“1 个 4 根” “2 个 4 根” “3 个 4 根”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关系。教材直接用描述性语言说明“倍”的概念:“3 个 4 根也可以说成 4 的 3 倍” 。例 3 让学生摆出 2 个圆片的 4

18、倍,通过操作,使学生建立起“2 的 4 倍”与“4 个 2”关系的表象,转化为已学的知识,用乘法解决。例 4 (1)脱离实物操作, 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的对话帮助学生理解题意。(2)借助线段图表示图意,帮助学生理解“7 的 2 倍” ,线段图本身也有一个逐步抽象的过程, 扫地学生的线段图与7 个人的形象图相结合,说明这一段线段表示7 个人,擦桌椅学生的线段图就脱离了形象支持。(3)计算时,教材用两种方法解决“2 个 7” ,学生还可以用其他方法计算,如加法。8 的乘法口诀(1)例 5 的编排与前面一致,只是用数轴代替列表,用形象的方式得出同数连加的结果,同时渗透数轴的思想。9 的乘法口诀9

19、 的乘法口诀有特殊的规律,要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发现这些规律(十位数逐次减1,个位数逐次加1,十位数和个位数相加得9)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1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五单元观察物体”1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例 1 (1)通过让学生判断下方的三幅恐龙玩具图分别是谁看到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到,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 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并通过观察和空间想像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向学生渗透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可以借助照相这个学生熟悉的生活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2)教学时,要让学生实际观察一下,

20、借助直观形象发展空间观念和空间想像能力。2轴对称对称包括轴对称(反转)、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旋转对称、镜面对称。 “对称”概念的引入通过蜻蜓、树叶、蝴蝶、脸谱等实物图形引出对称的概念,让学生初步认识对称物体的特点, 并感受对称物体因其匀称、 均衡而给人的美感。例 2(概念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剪衣服的活动过程,并让学生仿照着随便剪一剪。不同学生剪出了不同形状,通过交流、比较,发现剪的过程中的一致性:把长方形纸从中间对折,两边就完全重合了。从而利用“折痕”自然地引出“对称轴”的概念。知识的应用: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对称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21、 - - - - -第 12 页,共 1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3镜面对称例 3 (1)镜面对称就是相对于一个平面形成的对称。(2)教材结合生活实际提供了两个镜面对称的情境。其中湖面是以水平面为对称面, 照镜子是以竖直平面为对称面。学生都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易于理解。(3)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图,再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直观分析对称的两边图形有什么关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1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七单元统计”例 1 (1)是在前面学习简单的统计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全班同学喜欢的动物卡片的数量, 使学生

22、体验随机出现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和方法,掌握随机出现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认识 1 格表示 2 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统计图表回答简单的问题。(2)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习了用圆圈、划勾、写正字等方式来记录数据,在平时生活中,使用画“正”字是一种快捷又方便的记录方法, 所以, 教材突出了这种记录方法, 黑板上给出了同学们用画 “正”字的记录方式进行统计, 使学生体验这种记录方式的好处,也为以后学习以 1 当 5 的统计图做准备。(3)给出了 1 格表示 2 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横轴上标明了所统计事物的名称、 纵轴上标明了数据和单位名称等,各种动物卡片数量的关系一目了然。(4)统

23、计图左边的统计表是空白的,要求学生通过数方格或直接看统计图中每一条所对的数据来确定每种动物卡片的数量,如果学生用的是数方格的方法,教师要提醒学生看清每一格代表几。(5)下方是让学生根据统计图表进行分析,学生还可以提出更多的问题。在比较喜欢两种小动物人数的多少时,可以通过数方格或计算来进行比较, 如要求喜欢小白兔和比喜欢小乌龟的多多少人,可以先数出统计图中两种小动物相差5 格,再乘 2,所以是 10 人,也可以用统计表中的数据166,得 10 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1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24、”1排列组合例 1 (1)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用排列组合来解决的知识。如体育中足球、乒乓球的比赛场次,密码箱中密码的排列数,电话机容量超过多少电话号码就要升位等等。让学生简单地了解一下就可以了,至于排列组合中的乘法原理、加法原理、公式等都不要求学生掌握。(2)2 张卡片的排列顺序不同,就表示不同的两位数。给出了一幅学生用数字卡片摆两位数的情境图,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先用2 张卡片摆,学生通过操作感受摆的方法以后,再用3 张卡片摆;然后小组交流摆卡片的体会:怎样摆才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2推理例 2 (1) 最简单的推理知识, 让学生根据已知条件通过活动判断出结论。(2)给出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猜拿的是什么书,第二个活动猜拿的是什么花。 通过这两个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例 3 是在例 2 的基础上加了一个条件,难度稍有增加。实际上例3 可以转化为例 2 的形式。小红拿的是语文书, 说明小丽和小刚拿的是数学和社会书,再根据条件判断,与例2 就非常类似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1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