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核心课程的关联度及其内容的整合方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核心课程的关联度及其内容的整合方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业核心课程的关联度及其内容的整合方式专业核心课程的关联度及其内容的整合方式 摘 要:专业核心课程之间由于种种原因,其内容上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即重叠),在实训资源的配置方面也相应地存在着重复浪费现象,所以对这些课程的内容及其相应资源的整合便成为教学研究和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课程整合主要包括:如何界定相近和重叠的知识点;专业核心课程实训项目的设计及其实训内容的整合问题;专业实训资源的整合问题等。 关键词:专业核心课程 关联度 整合方式 一 专业核心课程的关联度及其内容的整合方式研究之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分析专业核心课程之间的联系,发现其中的重叠部分,然后进行重新整合,以期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传授尽可能
2、多的理论知识,同时对实验实训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作为新建职业院校,资源与发展的矛盾较为突出。根据教学实际,对专业核心课程内容及相应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有利于专业及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纵观国内关于课程整合的研究是与广泛推广的“研究性学习”相联系的。改革以面向社会和自然为主的“研究性学习”与以学科知识结构为主的“学科教学”之间普遍存在脱节现象,探讨如何把“研究性学习”和“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当前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诸多学者初步的研究结果一致认为,不论“研究性学习”还是“学科教学”,都会涉及如下教学整合策略: 教学目标整合策略“能(能力)、情(情感)、意(意
3、志)合一”; 教学过程策略“行(行动)、知(认知)、创(创新)合一”; 教法与学法整合策略“导(引导)、学(自学)、研(研究)合一”; 教学手段整合策略“书(教材)、媒(媒介)、物(教具)合一”; 教学资源整合策略“校(学校)、社(社会)、家(家庭)合一”。 由此可见,对教学资源的整合是职业院校由“学科教学”向“研究性学习”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并最终决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 国外学术界对课程整合的理论,较之于国内学者们的研究有着更深刻的内涵,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美国学者雅克布斯。他的研究成果是把课程整合划分为六种不同的设计策略,它们分别是: 第一,学科本位的设计,即在学科的框架之内实现课程
4、内容的整合。这项工作从编写专业教学方案、制定课程标准开始,直至编写出具有专业特色的校本教材; 第二,平行设计,即将两门相关学科的某些主题安排在同一时间教学。这有利于避免不同学科中的相同内容在同一授课对象中重复出现,可通过组织专业教师集体备课来解决; 第三,多学科设计,即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将多个相关学科整合在一个正式的单元或学程里。这是实施项目化教学的基本要求。多学科设计的工作,应当从制定专业弹性教学计划开始; 第四,跨学科设计,即将学校课程中的所有学科有意识地统合在一起而形成常规的大单元或学程; 第五,统整日设计,即完全从学生生活世界或好奇心出发而开展活动。要使活动有效,教师必须知识广博; 第
5、六,现场教学,这是跨学科设计的一种极端形式,以学生所在学校的环境及日常生活为内容展开学习,是一种完全的整合设计。 这六种设计策略构成了一个由完全保持学科界限的设计到没有任何学科界限的完全整合设计的连续体。 “学校层面上的课程整合可以从容易做的开始,不妨从课程整合程度较低的学科取向的课程整合开始。如从平行学科设计或相关课程开始,逐步过渡到整合程度较高的学科取向的课程整合,如多学科的设计和跨学科的设计或融合课程和广域课程等,最后进入超学科的整合设计”(徐玉珍,20XX)。 我们认为,就目前我国职业院校教学实践来看,专业核心课程的整合暂只涉及上述前三种设计策略,是初步的整合,可以通过专业教学方案的重
6、新设计而解决。后三种设计则为今后课程及教学改革提出了方向和目标。 二 关联度是表征两个事物之间的关联程度。在研究课程之间的关联度时,可以理解为各门学科知识点的重叠程度。用公式表示:P=C/Z,其中: P=两门学科知识点的重叠程度(关联度); C=被研究两学科重叠知识点个数; Z=被研究两学科知识点总数。 课程之间的关联度是考察专业教学方案合理程度的指标之一。原则上讲,课程之间不应有内容上的重叠现象,但是在现实中,会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同一专业的课程之间存在着重复现象,这会不同程度地浪费教学资源和学生的课堂时间,并会不同程度地导致学生的反感。因此在教学方案设计过程中,应当深入考察专业中涉及的课程存在
7、的知识重叠现象,并加以量化,为进一步进行整合优化提供依据。 现以四门课程为例,课程之间的重叠情况分析如下: 第一,课程之间联系松散,无重叠。这种情况可以视为整合之后的结果; 第二,只有两门课程有共同的知识点; 第三,三门课程中两两有共同的知识点,关联程度高于第二种情况; 第四,描述的是一门课程与其他三门课程之间的关系,前者可以理解为专业综合技能实训课。这种情况不是简单的重叠,而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第五,课程两两之间皆有重叠; 第六,三门课程有共同的知识点; 第七,三门课程有共同的知识点,关联程度高于第六种情况; 第八,课程关联的极端情况,四门课程知识点皆有重叠。 三 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申报
8、20XX年省级精品课程群的过程中,课程团队本着“教有所用,学有所能”的原则,分两个层次对专业核心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 (一)课程内部知识体系的重新构建 基本思想是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要求,对原有内容进行组合,使课程内容结构符合高端技能型外贸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体现动手操作特性。 如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设计理念是:以“就业岗位引导、工作任务驱动、理实一体化教学”作为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思路,构建了以岗位职业能力为切入点,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内容的教学整体设计方案框架,对课程体系、内容、教学模式、实训安排进行改革。首先以进出口业务流程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然后根据就业岗位确定相应的工作任务,最后再按照各
9、个工作任务要求选定教学内容,组成相对独立的教学单元,使教与学达到较高境界的融合。这种课程设计模式的明显优势有两点:第一,符合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认识规律;第二,符合高职教育课程目标的要求,打破了以理论教学为主的传统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模式,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专业核心课程各学科之间的整合优化 基本指导思想是:知识体系向国家职业标准靠拢,同时兼顾地方企业岗位特殊要求,通过与企业专家的共同协商,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并设计教学做一体化的情境,让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获得完成该领域典型工作任务的综合职业能力,并最终获得与专业相匹配的职业资格证书。 1.组群课程在进出口业务流程中的地位及
10、其联系 根据专业课程在进出口流程中的地位确定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按照流程确定课程开设时间,并以此为依据设计专业教学方案。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其他关联课程都是围绕它而展开的,因此在本课程在“由点到线到面”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起到“中心点”的核心作用。 国际市场营销、外贸单证实务、报关业务操作这三门课程均为国际贸易实务的分支课程,在“由点到线到面”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起到“辐射线”的主导作用。 外贸业务综合实训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一门综合性技能课程,是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学生岗位核心职业能力,并进一步对接外贸职业岗位的校内仿真实训课程。本课程对前期所学
11、专业知识进行系统化整合,并付诸实践,也为后续的毕业实习奠定良好的操作技能基础,是学生走向企业工作岗位之前的一次“总演习”。 2.组群课程整合过程 组群课程确定以后,必须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进行整合,其目的是运用有限的条件和时间,发挥教学资源的最优效能。 如外贸单证实务在结构与重构的过程中,参照国家单证员工作规范和外贸单证员职业资格考试大纲,将国际贸易实务、报关实务操作等课程中的有关单证制作相关内容进行整合,统一放在外贸单证实务中进行讲授,并且设计了由简单到复杂的数个学习情境,让学生获得一个完整的外贸单证制作知识技能体系,使之能够胜任外贸单证相关的工作岗位。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涉及几门课程
12、的重叠内容,都应当进行规整优化。同时,一门课程内部的整合也是必须完成的任务之一,否则就不能称为完整意义上的课程整合,也难以发挥联合申报精品课程对专业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 再如,作为对外贸易基础知识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一定会有着不同程度的内容重复。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分配教学时间,把相同内容归类到合理的课程内讲授,并且保持原来课程知识的连续性,是课程整合优化的难点。教学团队在对组群课程的相关内容进行分解以后,按照外贸工作岗位的知识能力要求,重新组合课程内容体系,使课程结构更加合理,使联合申报的精品课程达到一个最优组合。 3.实验实训室及相关实训项目的整合 随着对专业核心课程内容的整
13、合优化,与课程内容整合相适应的实训项目和相关资源也得到了优化配置。主要表现在建设一体化教学楼的过程中,教学团队相关教师主动参与开发商的楼盘图纸设计,改进不合理的部分,使实训室的结构更符合教学特点。楼盘交付使用以后,在购买相关硬件和软件时,充分考虑专业之间的通用性,避免重复购置,节约了大量经费。包括:对实训室的设计布局,模拟环境的设置,软件使用的版本等,进行了反复的讨论。与设备提供单位多次交流,使实训室布局做到尽可能与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相一致,为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切实有效的保障。如“外贸仿真实训室”的建立,可以使学生不出校门,在实训室中模拟学习到涉及对外贸易业务的海关、商检、货代、物流等环节的仿真情景,为培养外贸高端技能型人才提供了性价比更高的场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