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第一”-奠基终身幸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第一”-奠基终身幸福.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健康第一”,奠基终身幸福“健康第一”,奠基终身幸福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和功利思潮的影响,关乎学生体质健康的体育课处境尴尬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学校对体育课的普遍不重视,也造成了“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怪现象。长此以往,即便中国在奥运赛场上摘金夺银屡获佳绩,也掩盖不了学生近视率、肥胖率逐年上升、身体素质日趋下降的事实。“少年弱则国弱,少年强则国强”,体育不过关,会严重影响民族未来的发展。 要扭转这一局面,首先必须冲破思想观念的误区,以创新的理念引领和开创学校体育工作的新局面。20XX年,“阳光体育运动”的提出和“中央7号文件”的颁布,正是从国家战略高度对推进学校体育工作
2、给予的顶层设计。 10年来,上海系统谋划、积极推进,把实施“学生健康促进工程”作为提高青少年学生健康素质的核心抓手和重要突破口,并把该工程列为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重点发展的10大项目之一,全面实施了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学校阳光体育与体教结合、学校卫生与医教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及干预、学校生命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体育、卫生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健康促进基础设施及保障机制、学生健康促进与社会联动等8大行动计划。 随着“健康第一”理念的渐入人心,学校体育工作已成为上海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力推手。上海通过对体育锻炼时间和空间的
3、保障,努力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 一、保质保量,每天锻炼一小时 1.保障“每天校园锻炼一小时”,是学校体育工作改革的基础。体育课是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中心环节。“中央7号文件”颁布后,上海积极响应文件精神,调整中小学校课程教学计划:一方面严格控制教学时间总量,推迟中小学生到校时间,取消早自修,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另一方面,增加体育课课时,将原来的“两课两操两活动”调整为“三课两操两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运动量。这一举措无疑提高了体育课的受关注程度。部分中小学把每周的两节活动课也作为体育课,纳入到课表当中,在制度上确保学生每天都能有一节体育课,达到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标
4、准。 推广“快乐活动日”,为学生的体育活动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为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自20XX学年起在上海全市小学阶段试行“快乐活动日”,即小学每周安排半天不上文化课、不布置学科作业,根据学校特色和学生特点,安排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体验中激发兴趣、开发智力、强身健体。“快乐活动日”的试行进一步确保了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丰富了活动内容。 2.除了“量”的保障,还要实现“质”的提升。如何提高这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效果?能不能利用这点时间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掌握12个体育项目?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在诸多体育项目中切实掌握一技之长对学生的健康、终身发展十
5、分重要。而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对现有体育课程进行重新架构。经多方研究论证,上海体育课程体系的整体架构日渐明确“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高中体育专项化、大学体育个性化”。 20XX年,上海率先在高中实施“高中体育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试点。首批17所试点高中“打破年级和班级限制,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水平的选项、分班、分层教学”。为了让高中生把专项学好、学“过瘾”,试点学校普遍实行80min大体育课课时,保证体育专项课质量和效果。经过2年多的实践,20XX年5月,经各区县教育局组织申报、市教委审定,21所高中成为第二批试点高中。20XX年12月,第三批74所高中成为试点学校开展专项化试点。2
6、0XX年,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将覆盖全部高中。 为实现各学段体育课程改革的联动和有序衔接,20XX年,上海市教委在全市各区县的22所小学正式启动开展小学兴趣化体育课程改革试点,在23所初中启动初中多样化体育课程改革试点,并确定徐汇区、闵行区、宝山区为上海市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整体试点区;在16所高校开展大学体育个性化试点。 在小学阶段,激发孩子广泛的体育与健身兴趣,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他们的体能;在初中阶段兴趣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让孩子在多个项目的活动中经历体验,有多样化的经历;在高中阶段,实施体育课校园“俱乐部制”模式和“走班制”教学,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自主挑选喜欢、擅长的体育课程,培养运动特长,并
7、掌握12项运动技能,养成爱好锻炼的习惯;在大学阶段,重点是让学生知晓和理解专项体育运动的比赛规则、裁判技术等专业知识,学会欣赏体育,持续学习运动技能,让欣赏赛事和开展锻炼成为学生的终身喜好。 3.熟练掌握一门体育项目,光练不行,须有比赛。上海首创的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已连续举办10届,各高校和中小学普遍参与,既设有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等传统项目和跳绳、踢毽、武术等民族傳统项目,又设有攀岩、阳光伙伴、啦啦舞、弄堂游戏等新型、趣味性体育健身活动项目,同时举办体育摄影、征文、动漫等体育文化展示活动,每年有近百万人次学生参加。20XX年起,大联赛以中小学生为重点群体,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开展了以班级比
8、赛为基础的“千校万班”乒乓球和“千校万班”跳绳踢毽活动,“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校校有比赛”,掀起了校园体育活动的热潮。此外,“中华传统体育文化项目进校园”“上海学生龙文化全能赛”“跑入最美校园”等一系列阳光体育活动已经成为上海市学生体育活动的品牌,掀起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潮。 体育赛事是体育文化传播的助推器。随着体育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在20XX年的上海市学生运动会上,灵活改变赛制,允许学校组队参赛,大学组共有来自52所学校的近万名大学生报名参赛,中小学组共有来自全市16个区县852所学校的14000余名中小学生报名参赛,中职校组共有来自56所学校近
9、5000名中职校学生报名参赛。各组别报名人数较上届市学生运动会均大幅度提高。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专项运动不仅让学生找到了他们志同道合的朋友,专项运动本身就成为了陪伴学生终身的良伴。值得注意的是,在20XX年上海学生运动会大学组的比赛中还开放了留学生的参赛通道,留学生可以报名参加武术、龙舟、乒乓球、羽毛球等4个比赛项目,这一举措旨在让更多在中国、在上海留学的国际学生更深入、多样化地学习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有利于加强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 二、应对挑战,加强软硬件支持 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在推进学校体育工作改革的过程中,上海市积极主动地应对挑战,加强政
10、策及软硬件的支持。 1.挤占体育活动时间,评先评优“一票否决”。受高考、中考的导向性影响,学校体育的重要性容易被忽视,体育的育人功能被窄化,突出表现在初三尤其是高三的体育课被挤占的现象时有发生。体育课运动时间怎么保证?上海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地方政府在落实锻炼一小时工作中的责任。教育督导部门定期开展专项督导,并将落实情况进行通报。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将“每天校园锻炼一小时”的落实情况作为年度考核重要指標,与学校业绩考评、评先评优直接挂钩,对没有认真执行规定的,在年度各种评先评优中实行“一票否决”。各中小学校制订落实“每天校园锻炼一小时”方案,向家长和社会公布,同时设立“每天校园锻炼一小
11、时”的举报电话。 此外,市教委会同各区教育行政部门构建市、区、校三级学生体质监测网络,建立“随时、多次、择优”体质监测制度,学生年度体质健康监测结果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告,督促学校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2.激发成长动力,提升体育教师专业水准。体育教师大多是专项出身,但学校体育改革需要体育教师掌握更多的运动项目。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关系到改革的成败。因此,激发体育教师专业成长动力、提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途径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20XX年起上海将体育活动课、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等折算成课时计入体育教师工作量,并重新核定体育教师编制数量;为体育教师统一购买每年每人500800元的服装及防
12、护用品。在提高待遇的同时积极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20XX年,一方面开展体育教师“人人达标”活动,夯实体育教师“底部”;另一方面计划5年内培养100名体育学科带头人,20XX年、20XX年、20XX年,先后组织三批中小学体育教师赴美国进行专项培训。在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体育学院设立了3个体育教师培训基地,每年开展体育教师专项培训,纳入教师的职后培训序列。为发挥体育名师的引领作用,成立了“陈佩杰体育领军人才培养基地”“季浏体育领军人才培养基地”“孙麒麟体育领军人才培养基地”,遴选体育骨干教师进基地进行研修,为培养未来的学校体育名师服务。 3.加强经费投入,完善体育硬件设施。20XX
13、年起上海市教委加大投入力度,每年投入专项经费4000万元,对学校开展每天校园一小时体育活动进行扶持,要求区县、高校予以配套。20XX年,市教委投入500万元,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配送“阳光体育大礼包”,改善这类学生体育锻炼条件。20XX年,投入600万元,支持远郊区县建设4个移动式游泳池,为推广“人人运动、学会游泳”做好保障。20XX年,投入600万元,在静安、普陀、徐汇试点建设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中心,投入600万元,在三所中小学试点建设“全天候智能操场”,改善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场地条件。 三、面向未来,完善顶层设计 10年,是一个节点,回顾过去的成绩得失是为了更好地开展下一步工作。20XX年,
14、上海制定了上海市学校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对未来5年的学校体育发展进行了全面的顶层设计。 1.三大理念引领。一是坚持育人为先。上海市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要把“育人”放在突出的位置,充分挖掘体育的育人价值,使学校体育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成为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成为完善学生人格的重要途径。 二是坚持强体为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体魄强健是学校体育永恒的主题。“十三五”期间,上海市学校体育发展在突出育人价值的基础上,仍然要把发展学生的强健体魄放在重要的位置,切实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 三是坚持增质为上。“十三五”期间,学校体育的发展将提升学校体育各领域的质量为工作出发
15、点,重点解决影响学校体育质量提升的关键问题,切实提升学校体育整体发展水平。加大体育专项经费投入保障力度,优化学校体育设施设备建设和使用管理。上海市将学生健康促进工作经费列入各级政府预算,足额安排经费并逐步增加。制订实施学校体育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规划,促进学校体育设施设备高位均衡。在中心城区积极挖潜、“上天入地”,重点吸引社会资金开发和综合利用学校地下空间。拓展学生校内体育活动空间,提高新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标准,支持有条件的学校扩大室内体育场馆的建筑体量。建设区域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中心,依托有条件的学校建设市级学生体育训练基地;整合社会公共体育资源,促使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优惠向学生开放。 2.工
16、作目标明确。上海市的目标是,到20XX年,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教育综合改革部署相协调,在全国具有领先地位、在国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上海学校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体育课程体系完备,竞赛活动体系完善,后备人才培养通道畅通,保障水平明显提升,学生体质稳步发展,普遍掌握2项运动技能,中小学生体育素养达标率达到80%以上,学校体育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3.具体举措到位。“十三五”时期,上海将以落实教育综合改革为契机,全方位推进学校体育的综合改革,其中在全面推进阳光体育运动方面,一是在落实“三课两操两活动”的基础上,着力提升体育活动课质量。研发符合不同学段学生身心特点的体育运动项目和课程内容,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二是深入实施“小学兴趣化、初中多样化、高中专项化、大学个性化”体育课程改革,构建循序渐进、科学衔接的体育课程体系,让每一名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至少掌握2项运动技能,并在高等教育阶段得到提升。三是在学生体育评价制度方面,研制学生运动技能等级标准,配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求,建立包括学生体育知识、运动经历、运动技能和运动效果在内的综合性的学生体育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机制。 6